第一百五十八章 大不同
在一年一度的大朝会期间四品的官员吐血昏倒,怎么看都是一个大新闻,但是此时却没有人有功夫去理会,魏征,房玄龄,老李刚等大臣赶紧围到李世民的身前,这个时候谁都不在乎什么君臣之礼了,为的就是能够亲自看一眼传说中的祥瑞。
自从地瓜被李世民得到之后,就被李世民束之高阁,等闲难得一见,即便是房玄龄他们也不过是从李世民的口中听说过世上有亩产三十担以上的祥瑞,如今可以一睹为快,哪个不想要看一眼祥瑞以满足内心的好奇。
李世民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也不生气,反而让到一边,让其他人能够更好的观看地瓜,没有李世民站在身边的限制,大臣们明显放松了下来,争先恐后的模样就为了看一眼地瓜,让苏萱觉得有些好笑。
硕大的地瓜静静地躺在锦盒之中,即便这个盒子的价值要比地瓜刚出万倍,却没有人在那雕刻精美的锦盒上哪怕多停留一秒,啧啧称奇的声音不断的从围成一团的人群中传出来,地方本来就那么大,当然不可能让所有人都看到地瓜的样子,所以这时候看地瓜也要分出一个先后,品极高的当然是先看,然后才是靠后一些的,至于太极殿外面的那些人,只能趴在门口往里面张望,这些家伙连看的资格都没有,只能够人群中不断发出的赞叹之声,来弥补自己的想象。地瓜这东西在后世吃都吃腻了,上学的时候早上不愿意吃饭,就在学校路口花两块钱买上一个,便宜又好吃,工作的时候苏萱也改不了这个习惯,老牛和老程也早就见过地瓜了,所以他们也没有去凑那个热闹,所以在原地没动的就只有苏萱和老牛,老程,以及躺再地上装昏的卢正了。
别搞笑了,被气吐血的事情倒是经常听说,但是又有哪个真正亲眼见过有人被气吐血了,苏萱既阻碍一本书上看到过关于这方面的介绍,人生气时,生理上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功能失调,肝气横逆上升,气血上涌,导致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引起心血管破裂而猝死。
形容的已经很明确了,只有被气到血管爆裂的时候人才会吐血,这样的话最轻的一条命都已经没了九成半了,更不要说这个已经头花花白,年过五十,一看就身体不怎么健康,读书把身体读亏空了的家伙了,从这个家伙躺在那里脸色不变,胸口起伏有力来看,不过就是咬破了舌尖挤出来的一点血而已。、
原本以为只有自己一个人看出了卢正正在装昏,把这个事情悄悄的跟老牛和老程说了之后,看到这两位装备似笑非笑的表情,苏萱就知道其实自己才是那个傻子,能在朝堂上厮混的,能有几个白痴,一个个都是人精,从卢正混到了这么半天,还装模作样的吐出了一口血,他死在朝堂上,即便是李世民都会觉得脸上无光,更不要说其他唇亡齿寒的勋贵了,那些人即便在再着急参观地瓜,但是吩咐一声外面的侍卫将卢正抬出去医治或者派人去找医者的时间还是有的,但是却没有一个人在这方面开口,任由卢正躺在那里,然后以参观地瓜为由,一个个远远的离开,给卢正保留了最后一丝尊严。
那个时候对卢正来说,昏过去恐怕是最好的选择了,毕竟大唐还是讲究风度的,他这一昏过去,之前的事情也就没有人会再提了,没有人会拉下脸面跟一个羞愧的已经昏厥的家伙过不去,得饶人处且饶人,严于利己宽于待人,苏萱恨死了大唐这些读书把脑袋读傻了的家伙,苏萱可从来都没有用这样的准则来要求自己,在苏萱来看,面对敌人的时候讲究个毛线的君子之风,正所谓打蛇不死后患无穷,面对敌人当然要乘胜追击,不能有丝毫的留手,一棒子下去敲得死死的晚上睡觉的时才会会安心。
不过看老牛和老程都没有给自己这方面的暗示,苏萱就只能颓然的接受了目前这个结果,连老牛和老程都不支持自己这么做,很显然其他人就更不可能站在自己这一边了,或许李世民很愿意看到这个结果,但是为了一个卢正,让满大唐的勋贵认为自己是一个异类,这个代价未免有些不值当。
多年的经验告诉苏萱,一个不合群的人看似风光,但是很多时候都不会有什么好下场。
房玄龄,魏征,老李刚等作为第一批参观完地瓜的勋贵从人群中走了出来,从他们很自然的从昏倒的卢正身边走过,连停都没停,苏萱就能看出他们认为对卢正的惩罚已经足够了,不想让苏萱再在这件事上多做什么。
他们作为最李世民最忠诚的属下,深知这个时候还不是跟这些世家望族翻脸的时候,苏萱也就不会自讨没趣,很聪明的没有再提卢正。
老李刚笑眯眯的看着苏萱,要是一般人这么看自己,苏萱早就一巴掌扇过去了,尤其是手中的象牙朝笏质地坚硬,大小合适,重量更是完美,作为杀器简直是最适合不过的了,但是面对这一位两朝元老,即便是李世民都没有直呼其名,而是用李师代替,苏萱要是敢这么做,不说李世民不会放过自己,恐怕第二天自家就要被大唐群情激奋的学子堵住大门泼粪,性命堪忧,这位正直的有些可爱的老头在大唐的权利可能没有多么可怕的,但是在读书人之中的威望却是其他人远远不及的,他老人家的一句话,顶的上苏萱说一万句,他要是把苏家钉在耻辱柱上,苏萱就是耗费一辈子的功夫都不可能把自己的名头正过来,有些时候这类人比李世民还要可怕,惹怒了李世民大不了就是砍头,但是惹怒了老李刚,苏家好几辈子人恐怕走出门都要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面对着老李刚,苏萱赶紧恭敬的行了一个礼,上前两步,扶着老人家坐在自己的位置上,恭敬的跪坐在一边低着头准备聆听老人家的训诫。
老李刚满意的点了点头,有了地瓜这种祥瑞打底,老李刚越看苏萱觉得越顺眼,更不要说苏萱还献上过马蹄铁还有治盐之法,世家望族认为苏萱一个丫头成为侯爵,跟他们站在同一个朝堂之下对他们来说是一种侮辱,但是老李刚却不这么看,大唐选拔官员的目的就是用人才来帮助大唐变得鼎盛,让大唐治下的百姓过得更好,是男是女有什么区别,只要是有超人一等的才能,对大唐有益,即便是一头猪老李刚都会恭恭敬敬的跟猪行同僚之礼。
“丫头,你做的很好,地瓜这门粮食老夫刚才亲眼见过了,一块地瓜确实是大的出奇,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吓了老夫一跳,老夫还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粮食听说当初种地瓜的时候时间上还晚上了一些,即便如此竟然还能长出如此巨大的地瓜,之前老夫心中仍有疑虑,对于世上是否有亩产三十单的粮食而怀疑,不是老夫不相信你,而是活得久了,就什么龌龊的事情都见过了,你能想象隋朝的时候有人在猪的身上贴满了金箔当做祥瑞献上来的景象么?老夫就见过,当时老夫恨不得生生掐死那个满肚子肥肉的县令。
但是现在老夫却对你献上来的祥瑞确实深信不疑了,如果每一个地瓜长的都如同这个样子,亩产三十单地瓜并不是一个不可能的数字,丫头,你知道老夫现在的心情是多么的愉悦么?若不是老夫这些年修身养性已经小有成就,老夫现在兴奋的恨不得早朝堂之上跳起来。你知道如果这门粮食推广开来后,天下的百姓会如何么?到时候天下将再也没有饥馑只忧,家家户户都能够吃饱饭,大唐将会迎来自古所有的朝代都不从未达到的盛况,仅此地瓜一样祥瑞,这个渭水县侯的位置就活该归你,你的名字也会随着地瓜的名字流传千古,说到这一点,连老夫都不免有些嫉妒你了,活到老夫这个岁数,一般世俗的诱惑对我早就已经不起作用了,唯独青史留名老夫还有一点兴趣,没想到却被你这个丫头抢了先,实在是该打!”
李刚老先生笑着说出这一番话,伸出手摸着苏宣的脑袋,苏宣乖巧的服低身子,让老李刚摸得更轻松一些,对于这个可爱的老人苏宣真得讨厌不起来,有些人即便表现的无论如何和善,苏宣看了一眼之后怎么都亲近不起来。
但是有些人,仅仅是往那里一站,哪怕是刚刚认识了不久,话都没说上几句,却让人打心眼里面感觉到亲切,愿意呆在这类人的身边。
老李刚无疑就是后者,相比于后世那些闲着没事就躺在车前面睡大觉,没有个一两百不起来的老人,或者是明明救了他一命,却突然倒打一耙的可恶老人,老李刚满足了苏宣对于真正的老者所设置的所有美好的标准。
作为一个值得敬仰的长辈,老李刚为了国家奉献出了自己的一生,晚年仍旧孜孜不倦教书育人。
或许老李刚在教育太子这一方面确实是手段欠缺,一个真正的文人是不可能教导处一个合格的太子的,隋朝最后一任皇帝杨广可以说比任何一位皇帝身上的文人气质都要浓郁,但也是文人的完美主义思想,三征高丽,成为了隋朝最后的灭亡的一部分原因。
老李刚虽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太子老师,但是确实一个值得所有人敬仰的长辈。
对于哄老人开心这一方面,苏宣也是经验良多,在大学的时候,苏宣就在一段时间里免费在养老院里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经常哄一群老头老太太开心,以至于院长都想让苏宣毕业之后来到养老院工作,工资稳定,待遇从优。
苏宣却为了所谓的狗屁梦想没有答应,到头来住在三十平米的小房子里,成为了光荣的月光族,每每想起这件事情,何止是肠子都悔青了。
果然,没一会苏宣就让老李刚哈哈大笑,对于老李刚感兴趣的地瓜,苏宣也跟老李刚介绍了一些自己知道的知识,当老李刚听到一株地瓜秧长出来的地瓜远远不止一个的时候,眼睛都瞪大了,惊讶的嘴巴都合不拢。
“若是这样,那地瓜的亩产岂不是要达到六十担之多?”
“哪有那么多,晚辈用一块地瓜培育出了近十株地瓜秧,撞了大运才长出来这么一个奇葩的地瓜,其他的地瓜就很正常,比这一块地瓜小多了,三四个才能比得上这一个,一亩好地长出来三十担地瓜应该不成问题,次一点的地产量相对来说会降低,但是不管怎么种,绝对要比大唐现在其他的粮食得到的多就是了,但是一亩地五十担的产量虽然听上去不错,担着只是一个期望的数字,是一个努力的方向而已。想要达到这个数字,恐怕需要一代人,甚至是好几代人的努力。
晚辈学的学问里面就有一门是如何培育出最好的粮食,里面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择优而种,每年都从地里面选出最好,最大的粮食当做种粮种下去,来年依旧如此,长此以往下去,用水磨一般的功夫种出来的粮食平均水平一定会比第一代的粮食要好。”
老李刚坐在原地听着苏宣的言语,手一抖,把下巴上面的胡子都揪下来了两根,两眼放光,紧紧抓着苏宣的手臂紧张的说道。
“你这个丫头说的可是真的?对了,一定是真的,即便老夫这个在农事上一窍不通的老家伙都觉得你说的话有理,两强相合,则更胜之,不过为何天下精通农事的那么多,农户们种了好几代的粮食了,却没有想到这么好的办法?”
苏宣摊了摊手,一脸无奈的说道。
“晚辈刚才也说了,这个方法是最简单,但是也是最笨的办法,需要考好几代的人不断的积累,可能要耗费上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的时间才会见到成果,最重要的是坚持,即便是有人想到了这个办法,但是一两代内见不到明显的成果也就无奈放弃了,想要完成,需要时间以及金钱的投入,单靠农户是不可能做到的。”
(https://www.xvqianqian.com/13/13684/38909552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