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将血最新更新 >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四十三章争执

第九卷旌旗漫卷不须夸第七百四十三章争执


  勤政殿外殿,太监宫女们来来往往的忙碌着,这样的御前议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随着冬天的到来,战事暂且平息,御前廷议越发的频繁了起来,不再是一个两个大臣陆续进去,多数时候都是人数众多的大议,如果是在宫中日久的老太监,老宫女,就能察觉到,大秦这又是到了多事之秋了,而平常的宫人却只会以为,大秦对外用兵,自然就是这把情形,没什么好奇怪的。

  当然,他们怎么以为的,都无关紧要,对于他们来说,每次大议之后,皇上多数会留群臣宴饮,这才是他们最关心的事情,必定要准备的妥妥鼻当,不能出半分差池才行,不然的话,陛下每次议事之后,都恨是疲惫,心情还狠不好,谁要在这个时节出了岔子,一旦惹得龙颜震怒,那不是找死是什么?

  所以外殿中虽说人来人往,却没一点动静,宫人们都小心翼翼的,走路也都垫着脚尖,唯恐声响大些,被管事的太监女官们呵斥。

  静悄悄中,隐约从内殿方向传来一阵ji烈的争吵,声音很大,饶是能工巧匠们费尽了工夫,就想做到内外隔绝,但因为声音太大,还是隐约的传到了外殿宫人们的耳朵里。

  所有人都定了一下,有的脸sè已经有些发白,有城府的,身子僵了僵,便即若无其事,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一般。

  几个管事的太监和女官悄悄的相互对视,估计心里也都拎了起来,自从勤政殿落成到现在,这样的争吵,还是头一次,能不让人揪心?

  正在化们犹豫着是不是让宫人们先歇歇,别一个不慎遭了池鱼之殃的工夫,勤政殿总管,御前掌礼大太监徐公公已经快步从内殿行了出来,年轻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在内殿门口,向外挥了挥手,井身就又回去了,外殿的宫人们却如méng大赦,随后便在管事太监和女官的率领之下,潮水般退了出去。

  相比外间宫人们的惶恐,勤政殿内殿之中的争吵却越发的ji烈了起来。

  为的不是旁的,正是河中战事。

  中书与枢密院在河中战事上的分歧无疑是巨大的。随着兵部尚书李承乾入中书,为参知政事,兼理兵部诸事,看似枢密院未有被bo及半分,实际上,枢密院的职权却被消弱到了历代最低。

  其实,有鉴于前朝枢密院权重,到了唐末,枢密之权,重于宰相,宰相自此失职,甚至于连皇帝废立,皆出枢密这样的事情都不稀奇了,加之与藩镇勾连,内外相应,也一度成为了藩镇割据之祸的署魁祸首。

  有鉴于此,大秦立固之初,虽也常设枢密院诸职,枢密使更一度被称之为枢相。然前车之鉴不远,哪里又会走回老路上面去?

  于是,废节度使之职。之后又严禁枢密院干涉朝廷政务等等,而枢密使之职虽多由武人任之,其位,却在中书之下,再不能与中书分庭抗礼,而在职位品级上,也划分的明白,枢密院之长,枢密使为正三品,而掌中书事的同门下平章事,却为朝中唯一的二品大员,领袖百官,权重朝野。

  之后又以兵部分枢密之权,相互掣肘,这般下来,枢密院虽还略独于百官之外,却也再无复当年鼎盛之时的景象了。

  到得后来,又有反复,因用兵频密,政军纠缠,相互推诿,有碍于征战,屡有辅相兼掌枢密之事生,便如当初同门相平章事杨感兼枢密使事,而在正德一朝,枢密院职权略有恢复,不但力压兵部,还渐渐与中书拮抗,权柄略重。

  待至景帝登位,杨感去职,枢密院又有更迭,十余年过去,因大秦渐渐强盛,屡用兵于外,虽杨感已去,但枢密院权柄愈重,枢密之职,全然以武人充之,文臣根本无法于枢密院立足,即便李承乾掌兵部,得景帝宠信,竭力与枢密相抗,但大势所趋,渐有无力之相。

  假以时日,枢密院重与中书分庭抗礼,也不是什么难事。

  但就在这个时节,兵部归于中书,也就是说,兵部一下子带走了枢密院很大的职权,转而成了中书辖下,政军一下子又混淆了起来,于长远看来,之后难免会渐渐演变回以文臣而领军务的老路上去,于军队有害无益。

  但就此时看来,这却是必然的结果,一来,可避免枢密院职权过重,效法前朝故事的乱事发生,二来呢,大秦的骄兵悍将,一旦领兵在外,便如脱缰野马般,不易操纵,加之军中派系林立,日积月累之下,盘根错节,结党之势,愈演愈烈,渐渐已经让人无法容忍,照这般下去,疆土越大,割据之祸也就越近。

  其实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大秦立国日久,君王再非什么马上皇帝,垂拱而御天下,对于随着开疆拓土,征战天下,变得越来越骄横的将军们的控制力,远不如开国之君那般来轻易,其中涉及的,远非一句话两句话能够说明白的,而这种东西,也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于雄心勃勃的景帝来说,这十余年间,几乎每时每刻都能感受的到,自然不会听之任之,所以说,未雨绸缪,乃题中应有之意,只在早晚而已。

  而如今枢密院与中书众臣吵的虽然是河中战事,其实根子上,就是这个了,武人与文臣之间的拖争,不在于对错,只在于权力多少而已,河中战事,甚或于说赵石赵柱国,不过是正好碰到了枪口上罢了。

  中书省的大臣们虽多数还是就事论事,但隐隐间,却也有着借此时机,插手于军中任免大权的意思,这恰恰也是枢密院的大人们最难以忍受的

  所以,情形就有些怪异了,两边意思差不多,都以为河中战事不应与金人多做纠缠,力保金人大军不得南下便是,换句话说,两边的不是各持己见,所持大意其实是一样的,严令赵石退兵回解州,好在今岁河洛之战时,保得大军后路不失。

  但分歧之处在于,对于河中秦军偏师的处置上,中书诸臣以为,赵柱国有阵前抗令之嫌,应立即招其回京,交有司严查议罪等等,其实,若是在南唐,后周,甚至于金国,这样的建言很是平常,但大秦这里,却实属头一遭。

  阵前换将,大秦开国百年,从未发生过,不说的远的。便说平蜀之战,大将军吴宁率军征蜀,致使十余万秦军困顿蜀中,损伤惨重,就算在那样一个时候。也没有换将之议,只是派了援军入蜀罢了,而议罪之时,也是在平蜀之战结束之后。

  项庄舞剑志在沛公,这里没有一个是心思不够用怕,立马就有人想到,一旦赵柱国被召回京,此例便开,将来军前诸事,岂非便可任由他人指手画脚?

  所以,此议一出,立即招致枢密院几位重臣的ji烈反驳,枢密副使种从端须发皆张,更是直斥提此建言的新晋中书shi郎王若辅书生之见,听之无益,事涉军务,诸命当出枢密云云,其实就差当面说,中书众臣,皆不谙军务,说的话都是废话了。

  中书人是多了,在有些事上变得开始意见不一,很难再像从前般,政出如一,但在此事上,显然中书诸人已经商议过了的,只是由王若辅提出来而已,所以,即便枢密院这边反应ji烈,却也坚执己见。

  互不相让之下,可不是越吵声音越大,最终,连很少说话的魏王李玄道也很是说了两句,连景帝都没想到的是,大秦有史以来,文武官员之间的碰撞,就这么突然之见迸发了出来。

  实际上,归根结底,还在于太心急了些,都说为政要缓,戒急再忍,看似简单,却实乃金玉良言,尤其是在国家大事上,更是如此。

  尤其是,如今情势,远非太平时节可比,随着国力日强,秦人朝堂上下,野心渐起,在这个时候,骤然加速变革,导致的远远不是表面上那般,朝堂有所震动而已,内里更是牵涉到不知多少人的利益。

  而这一次看似小小的争议,其实却夹杂着随着朝堂官制渐渐完善,文臣们对于权力更加饥渴的因素在里面,而此时此刻,插手于军中大将之任免,显然就是一个试探,换句更直白的话来说,对于开疆拓土,一统天下之功,文臣们能不心动?但此等贪天之功,却多出于武将之手,文臣们以前也只能无奈的看着罢了,而今一旦变革来临,中书下辖兵部,这样的志向便再难以抑制了。

  其实争的还真不是大军兵权,而是文臣也yu留名青史,分功于武将,怎么做?太简单了,将领任免之权罢了,当然随之于后,必然便是以文臣而御武将的局面。

  但偏偏这个时候,大军征战无日,也正是武臣们权柄正盛之时,一旦文臣伸手,武臣们又哪里愿意束手就缚?

  所以说,根子上还是景帝太心急了些,狡兔未死,却想将走狗烹在半熟,那哪成?

  所以,这番争竞也就轮到景帝头疼了,而这样的争议,算起来,自腊月开始,听到也不止一回了,从王佩,到赵石,中书诸人说话的声音越来越大,枢密院这边也没闲着,屡屡争执不休。

  王佩也就罢了,败军之将,怎么处置都不为过,若是以往,王佩这次回来,估计多数也得和吴大将军一般,保个爵位,回乡养老去了,但中书这里说话了,王佩应削官罢职,以赎丧师辱国之罪,话说的虽不错,但枢密院这边一听,本来没什么话说,只等陛下处置便是,听了中书这般说法,立即便有人上书,力保于王佩。

  在大秦朝堂之上,这样的作为,真的就太可笑了,景帝并不昏聩,旁边更无搬弄是非之小人佞臣,为反对而反对,真的是一目了然,此等乱言,怎么会让景帝舒心?之后处置起来,也就简单了。

  上书那位当即被贬去了蜀中,中书这边没等高兴,王佩的处置下来了,却是轻拿轻放,仍留原职,所幸的是,没人挨板子罢了,估计唯一得了好处的,就属王佩了,

  本来已经准备回乡养老,没想到的是,峰回路转,却是得了这么个结果,可不是邀天之幸吗?

  等到了赵石,又是争来吵去,朝堂上的动dàng,远出于意料之外,怎能不让人头疼。此时,景帝心里,未尝没有些后悔之意,当初同门下平章事李圃便曾建言,祖宗之法,或可废之,或可改之,然中书者,国家之要害,群臣之并脑,不可轻动众臣之志,当与陛下同,然世事无常,万事行之艰难,虽矢志不移,却有细故生于青萍之末,何也?人之志同,行则各异,或大势所趋。或逼于无奈,如此种种,遂观之大异焉世间事。成,则协其力也,败,则分而化也,无外于此乎

  如此云云,说的可谓不少,然却觉深有暮气,不喜,遂罢之,如今想来,却是字字珠玑,皆有深意

  但事情已经做了,悔之无益,也只能细查其中利弊,加以弥补而已,于此事上,用不得强,朝臣争竞,强自止之,只能适得其反,所以,也就更需要些圆滑的手段

  景帝蹙着眉头,虽清楚前后关节,但心中还是隐有怒气,因为王佩也就罢了,赵石却乃皇亲国戚,又素为他所信重,这里谁人不知?如今却拿赵柱国来说事,当他不在吗?

  都是些混账,心中暗骂了一句,却又想到,中书人多了,却也再非以往,便拿此事来说,有人曾上书,为赵石说话,而枢密院也是如此,深恶赵石的人也不是没有,只是大势在前,都不敢明说罢了。

  这本是每一个帝王都喜闻乐见的,但景帝嘴角还是lu出一丝嘲讽的笑意,这些臣子啊,各个心有七窍,只顾着自身荣华富贵,哪有半点为国效死之心?

  这也许是千秋以来,每一个帝王都曾想过千遍万遍的问题,自然也没有什么确切的〖答〗案,所以,景帝也不过是触景生情罢了,若真个是各个无si,许是又该想了,天下间哪有这许多不为自身之人,假的吧?

  这就是帝王心思,率常人可没有这等烦恼。

  闲话少说,景帝转日扫群臣,同门下平章事李圃,眼观鼻鼻观口口观心,好似就要睡着了一般,而那边枢密使汪道存面无表情,好像什么都没听到,什么都没看到,只眯着一双眼睛,正襟危坐,如同木胎泥塑一般。

  直到景帝目光瞧过来,那边李圃却立即“惊醒”汪道存也正了正身子,饶是景帝知道,两人都有苦衷,像这等局面,很是不合适两人开口,要知道,不管两人持何意见,无非都是两种结果。

  一个就是,虽息了纷争,却恶了同僚,威望受损,一个呢,就是两人也是各执己见,争执不休,那无疑是更坏的结果,文武之首,一旦撕破了脸,之后就再难调和,于国事实在不利,这也正是两人自始至终,皆不发一语的缘故了。

  但瞧着两人这个样子,即使景帝心中颇为恼怒,也不禁lu出几分苦笑出来,难做的可不只他这个君王,看这两位,不定也头疼成什么样子呢?这般一想,却是心中郁闷稍减了

  李圃脸一红,稍lu出些羞惭之sè,不过这真的不能怪他,中书一下多了那么多的人,这沙子掺的却是太狠了些,他这个同门下平章事一下也有些慌了手脚,他有威望不假,但这些人当中,有李承乾这样的皇帝宠臣,更有户部温老尚书那样的老臣,更有京中豪门世家之首脑,哪里能一下子梳理的过来?群议汹汹,仓促之下,他真的是想拦也拦不住,只能闭口不言,待得日后,慢慢整饬了。

  汪道存比他烦恼少些,在枢密院中一言九鼎,但却从不认为,文臣能干涉枢密院军务,更何况是大将军的任免,议罪?做梦去吧,难不成渡河北上,几乎尽占河中之地的赵柱国之后还成了罪臣不成?

  所以对于下面的争执,他是真的不关心,吵的再厉害,还得陛下决断,赵柱国是什么人?陛下还真能召他回京议罪?他是一万个不信。

  要不怎么说呢,出身行伍之人,心思就是太过简单了些,他只看到了文臣yu插手军务,却未想到,文臣之所以如此,可并非是要于此事上争出个什么结果来,而是要表明个寸步不让姿态,开个先例是更好,不成的话,也要让这些武夫们知道,今时不同与往日,以后大军出征,甚或是大军调拨,也能插嘴不是?温水煮青蛙,这个典故虽然大家伙儿都不清楚,但道理却同,只要寸步不让,总有一日,能压得住这般武夫就是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281/2281522/3923116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