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九 招募书手
在开封府前发生的争论很快就有人报到李不弃面前,但是在早已预定的庆祝义学老师中举的晚宴上李不弃只是简单的几句话感谢了一下他们主持正义。
这次在义学任教的几个秀才可能只是因为正直所以在别人罔顾事实的时候不得不站出来,但是毕竟是有人替李不弃说话了,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
这一科参加考试的六个老师全都考中了举人。若是考中几个进士,将来总能够在官场多少帮李不弃些忙。毕竟李不弃和他们相处了两三年,潜移默化渗透了很多超越这个时代的东西,这些人的思想已经与原本的宋人不完全相同。
这就是收获,虽然缓慢,但是总有效果。李不弃认为自己的实验还算成功,下一步就准备干一票大的。
秋闱过后周青也从登州回来了。这次他到达了图们江入海口,在那里找到了一些土人。因为没有通译,也不敢说就是女真人,但是幸好那些土人对周青手上的铁器箭头和玻璃珠非常感兴趣,便拿了各种东西来交换,让周青满载而归。
换回来的东西中山参不多,大大小小只有十几棵,其中只有一棵重量超过八两,算是宝贝了。此外还有大捆的兽皮,有水貂、狐狸、灰鼠、鹿、狍子还有熊、猞猁、豹和虎。都是最上等的皮毛啊,光是这些皮毛就值在京东路估价上万贯。除了这些还有黄金、熊胆、虎骨、豹骨、鹿茸、鹿角、林蛙油,草苁蓉、灵芝。总之,这一趟算是赚大发了。
最好的东西当然要给皇帝,剩余的就被李不弃和几个入股的勋贵按照出资多少瓜分了。包括皇帝在内都对这次远航的收获表示满意,都在计划明年多派两艘船过去。
相比这些经济利益,李不弃更关心耽罗岛的情况。周青说他返航时上岛与罗通、石峰等人见面,看到他们已经打石头建起了一些房屋,开垦了田地,并且学着下海打渔了。现在他们教岛上土人种地,同去的大夫也给当地人看病,双方相处很是融洽。不过周青又说原本对耽罗岛的情报有误,原本以为岛上土人只有数千,但是罗通等人实地考察确定岛上人口两万余。相比之下,义军的人口太单薄了。
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李不弃在地方上缺乏人脉,如果大量调动人口很容易被发现,很容易引来麻烦。他只能叹口气:“人口这事,现在我没有办法。只能慢慢来。”
周青却说:“此事官人不必烦恼,其实在京东路就有法子的。”
永远不要低估手下人的创造性啊,李不弃立刻来了兴趣:“说说看。”
周青说:“京东路和各处相同,都有好多逃户隐匿于深山海泽。去年京东路又受了灾,大户趁机兼并,好多人衣食无着。只要放出风去,说海外有一处能让他们活下去的去处,自然有人投奔的。”
李不弃说:“这事却要做得隐秘,不可让当地官府发觉。”
周青笑到:“只要有钱,那些官吏定然会当睁眼瞎的。”
李不弃说:“好,你去办吧。原本给你们定的身份就是海贼,这个身份可以适当用一下,也为以后的事情作些铺垫。”
周青躬身说:“是。这几日我便回登州办这事,顺便看看又捕了多少海豹。”
秋闱过后各地举子纷纷上京,即是趁着天还不是最冷赶路,也是到京之后打探消息切磋技艺。
李不弃从礼部小吏那里得来的消息是这次各地共有举子两万多人,而上一科进士及诸科录取了八百三十九人,这一科也不会多到哪里去,所以录取比例大约在三十分之一左右。所以说,这些举子中绝大多数人是考不上的。这些考不上的人中也是藏龙卧虎,把精英挑选出来将来就有大用。
比如说很多寒门举子,其实素质比富家子弟还要高些,但是他们生活的圈子决定了他们的见识比较差些,有很多人则干脆是因为没人点拨应试技巧所以卷子在第一轮就会被刷掉。但是给他们一个机会,让他们补齐这些缺陷,他们就能够与那些富家子弟一较长短。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你既然是寒门子弟,就不应该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吧?应该多少对民间疾苦有所了解吧?李不弃不敢指望他们当了官能够比现在的官更顾忌国家和百姓的利益,但是做事应该更靠谱些吧?应该不是光会耍嘴皮子吧?
从第一批举子到京时李不弃就派人在各处中低档客栈贴出告示,招聘书手为图书馆抄写书籍。条件很优厚,提供食宿,工作时间灵活,提供科考考试指导,入选者还可以使用图书馆的书籍。后两条对寒门举子可是太有杀伤力了。
当然这招聘条件限制很多,首先要有举子身份,其次是要自证家贫,第三则是陕西、荆湖、广南这种一向考中进士较少的地方的举子优先。而且应聘的举子要通过考试。考试也分三步,首先要把自己得意的文章拿出来请考官点评,然后要通过笔试,最后还要通过面试才成。
每年的举子中都有穷人,有些人甚至考完试无钱回乡,只能漂泊京城等下一科再考,一考就是几十年。所以这招工的告示一贴出来就引得一些穷举子动了心思。何况李不弃头上还顶着诸多光环,虽说被士林不待见,但是至少有乐善好施的名头。
于是到城外李家庄子求职的举子络绎不绝,那些被录取的举子们很快就开始了抄书工作,被拒绝的举子也会得到一部丁度编的拼音注音《新编正韵》和礼部考试指导用书《玉篇》。这对于那些没有余钱买书的举子们真是莫大的帮助,于是寒门举子都说李不弃的好处。
这样后来的寒门举子都想到李家庄子碰碰运气,有新人便寻找同乡,同窗打听消息。
在灯光昏暗的小酒馆中,几个穿着麻布衣服的陕西举子正在嘀咕此事。连饮了几碗酸酒后一个刚二十出头的举子便说:“其实你们要去应差只管去便是。李大官人给的薪水甚是优厚,每月一贯,吃住都不差,而且抄书根据字数定出时间,只要到时抄好即可,并不耽误交游、文会。只是书不可带出,必须在庄子里抄好,也不可污损,事事都有规矩。最妙的是图书馆中除了经史子集的各种著述,还有以往的考试呈卷,看了之后才知道我这本事若想考中还要花一番功夫。”
“哎呀,李兄都这么说,小弟岂不是更没有希望了?”
“那也未必,李大官人也在那里备考,他说那试卷集子里收的尽是顶尖的文章,如范相公、欧阳永叔那也的我等是绝对比不上的。但我等只要比中游和下游的文章好便可及第,因此也不可妄自菲薄。”
“说得有道理。却不知要应差都考什么?”
“靠得不难。你那文章若是得了认可,便是笔试,只作一篇文章再回答些问题。”
“什么问题?”
“也没什么。比如你家是种田的,便问都种过什么,何时下种,何时施肥等等。与我同时考试的有个家在海边的,便写打渔、煮盐的事。我是看出来了,那些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是不成的。”
“这么简单?那面试呢?”
“面试就是给你一本书,读一段,看看你能背下来多少。便是不能背下来,说一下自己见解也可。此外还会问几个问题,大多是和笔试时你回答的有关,照实作答就是。”
一个秀才疑惑道:“这李大官人还真是故弄玄虚。他这么做却是为了什么?”
“李大官人说了,他心思很简单,就是不想做官的都是不通世故的书呆子和只会吟诗弄赋的词臣罢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368/2368044/41094878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