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六十四 陕西熟人多
李不弃到达京兆府几天后,就亲自带着赵盛出门视察了,这第一站就是秦凤路。现在秦凤路是庞籍主政,这个老狐狸自然明白和赵盛走得近的利害,因此除了表现出对赵盛这位皇子和李不弃这位五路经略使应有的尊重,就不冷不热了,话里话外还暗示自己保持中立,不会拖李不弃的后腿。
庞籍的保证还是可信的。有了庞籍这个保证,李不弃就放心了,让庞籍叫来边地主要官员听取报告后命令暂时一切如旧,只是言语之中轻轻敲打了一下这些官员,让他们不要捞钱太狠。
在前往泾原路的路上,赵盛奇怪地问:“老师,这一路上看到田地荒芜,百姓困苦,可是边将依然以占役和弓箭军助防为名驱使百姓为其奔走生财。如此这般,百姓得不到休养生息,官府也无税收进项,只怕再过几年,不用西夏人打,陕西自己就垮掉了。可是为何老师对那些边将却只一语带过,便如隔靴搔痒一般?”
李不弃嘿嘿一笑,心说你才看到点儿皮毛就忍不住了,图样图森破啊。
他平静地回答赵盛:“现在边将几乎无不驱使百姓牟利者,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想立刻扭转是不可能的。我便是撂下狠话,也办不到,岂不是打自己耳光?而且逼得急了,若是有边将心内恐惧,真的投了西夏却当如何是好?”
“而且,此事事出有因,不可一概而论。当年就连范文正公这样为国不暇谋身的人物,当年也拿出公使钱让人经营牟利,据我所知,也是要差使百姓兵卒的。这都是因为朝廷拨下的军费实际是不足的,可是仗还要打,只能允许边将回易牟利以补军费之缺。军费不足是普遍现象,就连范文正公也无法避免,你还指望一个小小部署之类的军官能够解决吗?如果把这个口子堵死了,又不能解决军费问题,那么可就有乱子了。”
“再者,驱使百姓牟利的人也不可一概而论。如范文正公这样的,并非为自己牟利,赚的钱都用在了兵事上,是为国敛财,却替国家背了锅。所以驱使百姓不是问题,问题是有些人赚钱是为了中饱私囊,只要管住这些人就好。因此,这件事虽然急,却急不得,必须一步一步来,而根本的解决办法就是先把军费解决了。”
赵盛听得连连点头,最后说道:“怪不得老师尤其注重经济,就连武备学堂也要设置经济科。”
姚刚在旁说:“盛哥儿在陕西只需多听多看,遇事不可急着说话。现在有人正等着寻盛哥儿的把柄呢,万万不可出一丝乱子,因此凡事宜缓不宜急。”
赵盛忙正色表示受教。
此后在泾原路、环庆路,赵盛在人前都像是个好好先生一样,对所有人都一样热情,尤其是对知环州的景泰以及种家两兄弟——种诂、种谔更是敬重。只有背人的时候,才就自己心中的疑惑询问李不弃。
这一路走下来,李不弃觉得赵盛明显沉稳了许多,看来这几年姚刚给他讲帝王术,并没有白讲。最后李不弃他赵盛送到了延州,把他交给了张亢。
张亢本是儒生出身,后来却成为西北能独挡一面的官员中为数不多的能面对元昊屡有胜绩将领,可见其才能不俗。后来,张亢和滕子京一起被卷入“盗用公使钱”的案子,虽然范仲淹为其担保使之免于牢狱之灾,但是从此仕途坎坷。后来连范仲淹都倒了,张亢在朝中无人,眼看着就更无法翻身。如果不是李不弃力荐张亢去河北作战,战后又再为张亢说话,张亢绝不可能复文职,担任鄜延路经略使。
张亢为了补充军费挪用公使钱,又是给庆历干将滕子京陪绑的。朝中一些人就是为了把滕子京的案子办成铁案,也不会放过张亢。
现在范仲淹去世,庆历党人虽然不少重回京城担任要职,但在朝堂上仍是少数派,很难为张亢说话。更要命的是张亢在庆历党人眼中只是当时为陷害滕子京拉来给陪绑的,与庆历党并无直接关系,因此并没有人对其援手。因此张亢要想不继续沉沦下去,只有依靠李不弃。因此张亢的立场也不会有什么问题。
张亢在鄜延路任职这两年,一直在给李不弃开采石油,并且给清源书院的学生安排了不少位置,双方合作得很不错。李不弃在延州和张亢商定由李不弃来逐步解决军费问题,张亢则约束边将减少私自回易,逐步裁减以弓箭手和夫役名义抽调服役的百姓,让赵盛有条件编练“民兵”。有了民兵,赵盛就有了个作为领导者实习的舞台。李不弃连他手下的大将都选好了,此人叫做曲珍,虽然现在只是个小小的监押,确实一员难得的勇将。李不弃觉得再留下姚刚辅佐赵盛,赵盛这边应该不会出什么岔子。
至于给鄜延路提供军费,对李不弃来说也不是什么大问题。陕北和宋夏边境的藩部多产羊毛,陕西缘边本来就有用羊毛、驼毛擀毡和织布的营生,但是经过那个时代技术简单处理的羊毛和驼毛都有一股难以去掉的膻臭味,而且油乎乎的,难以让中原人接受,所以毛织品的销路并不算大。
但是,李不弃不是用生石灰和食用碱兑出了火碱嘛,用这东西可以把羊毛、驼毛表面的油脂和污物洗掉,毛便变得柔软蓬松而且没有异味。用这种毛织造布匹的技术已经被皇家试验场研究得相当成熟,并且数年前就开始实验性生产。武备学堂学生的秋冬常服就是以这种毛布裁减,这两年的产品既挺脱,又结实,更保暖,已经开始在京城打开了销路。
中原养的羊所出的羊毛品质没有西北羊和内蒙羊的羊毛品质好,而且西北养的羊更集中,因此在陕西收购羊毛是最合算的。鄜延路这里别的没有,就是不缺煤,要烧石灰和细羊毛有足够的廉价燃料,所以把织毛工厂放到这里是最合适的。
李不弃到达延州的时候,第二批毛布已经织出来,都不用运出去,在麟府与辽国接壤的边境、鄜延路和环庆路缘边的榷场就卖掉了,可见毛布就不愁销路。
现在是在鄜延路的商家从西夏和辽国买入牛羊、马匹和羊毛,把毛布、烈酒、皮革制品、玻璃器卖给西夏和辽国。
鄜延路有充足的煤炭,这点对于李不弃针对西夏的战略非常重要。李不弃可以利用廉价的燃料在这里建肉制品工场、皮革工场和洗毛場。有了工场不但可以赚取大量资金,而且可以通过采购原料来分化缘边藩部——对亲附大宋的就可以采购一些羊毛,卖给他们的毛布价格也低些,亲附西夏的就不要他的羊毛,这就体现了亲疏之别,也能让亲附大宋的部族可以发展起来,压制亲附西夏的部族,一举两得。
(https://www.xvqianqian.com/2368/2368058/41195778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