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四 李不弃通夏贼
冯虚轻轻走到被贬为知州的韩琦桌案前,深深一躬,轻声说到:“知州,下官有事禀报。”
冯虚现在真的很心虚,李不弃那件事他办砸了,派去追杀李不弃的三个人也如人间蒸发杳无音讯,最终李不弃不但平安回到了东京城,还闯出好大名头。冯虚能感到韩琦对自己愈发冷淡了。他一直在想办法再次引起韩琦的重视,因此一直紧盯着李不弃。这次终于作出了一点儿成效那就必须让韩大官人知道,这样才能让韩大官人再次重视自己。
韩琦从信件上微微抬起头问:“有什么事?”
“禀知州,下官前几日向京里发了一份公文提及李不弃可能是夏贼为了打探我大宋内情用苦肉计故意放回来的,请枢密院对此人严加监视。谁想那李不弃在汴梁凭借画技竟然得了官家青眼,要把他引入翰林画院。幸而公文及时到达,皇城司发觉李不弃奸谋才没让李不弃混到官家身边。”
韩琦淡淡地说:“嗯,这事你作得不错。李不弃未必没有通夏贼的嫌疑,确实不适合让他接近官家。”
冯虚受到了鼓励心中一喜,继续说:“李不弃这等奸人在天子脚下游走终是心腹大患。下官以为这李不弃蓄意接近官家必有奸谋,为了官家的安全不如由州衙出一封公文,请开封府将他拿下,严加审问,”
韩琦却说:“汴梁若闹出夏贼间谍之事,只怕会京师震动,引人物议。因此还需有确凿证据才好行文有司拿人,否则还需要慎重。”
冯虚自认为领会了韩琦的意思,低头领命道:“是,下官定会找到李不弃通夏贼的证据。”
冯虚退出去的时候感到韩琦的目光一直在他身上,这让他不禁暗暗心喜,以为这次办的事情能够未雨绸缪让韩琦再次重视起他来,却没想到韩琦完全不是这个意思。
朝中有人好做官,这个道理古今皆同。在外做官要想在每次朝堂变化的时候都能正确站队,把握住合适的机会都要朝中有人随时通风报信。这不高遵裕在中秋夜斥责一帮文官子弟的事立刻就有好几个人派快马通报了韩琦。
文官们对韩琦在狄青为部下求情时说的那一句“东华门唱名方为好男儿”总是津津乐道的,现在有人说这句话不正确自然激起了文官们的同仇敌忾。只是高遵裕一个小毛孩子把太祖太宗搬了出来,此后高家又把姿态放得很低,表示这就是小孩子意气之争,弄得文官们也说不出啥来。而且高遵裕的对手选得太好了,你若是跳出来指责高遵裕说不定就会给扣上一顶“同情南唐”的帽子。
因此这事儿过后就没人再提了,文官们也在尽量淡化此事的影响。但是这不等于他们会咽下这颗苦果,要知道这句话是文官几十年不懈打压武人才得到的成果。而且文武斗争的思想已经深入他们骨髓,因此他们的信中虽然没明说,但是都向韩琦暗示这可能是武人的反扑,必须予以回击。
本来韩琦通过自己的信息渠道已经知道李不弃现在在汴梁已经闯出了不小的名声,用蛆虫治病、大相国寺画壁画、开封府告状这些事让官家都知道了李不弃的名字,这让他有些后悔当时没看出李不弃有这么大能耐,若是当时就看出来了他一定会把李不弃留在自己控制之下。但他也不相信李不弃会对他产生威胁,就算李不弃能够时常见到皇帝又怎么样?
李不弃连个功名都没有,议论朝政那是文官的权利,李不弃根本就无缘置喙,若他敢随便说话自然有文官御史喷死他。因此即使李不弃闯出些名声但韩琦还是不太放在心上。当然能阻止李不弃靠近皇帝更好,这样就什么后患都没有了。
至于干掉李不弃还不能刻意去做,毕竟李不弃有些名声了,做得不好难免惹上是非。但是既然文官们需要一个反击武人的机会,把李不弃送上去也不错。冯虚说李不弃出身禁军士兵家庭,平日交往的都是禁军子弟,若是定下李不弃通敌,就能株连一片,虽然不能直接打击勋贵将门,但也可以震慑一下这些武人,不要让他们翘尾巴。
当然栽赃这事儿毕竟对名声不好,因此他既不会反对但也不会表示支持,就由着冯虚去办吧。出了事情那是冯虚对李不弃怀恨在心自己作的,与他韩琦无关。这样的小人哪里都有,大家都会理解。但如果这点儿事都办不好,那这个冯虚也就太不堪大任了。
————————————————————————————
赵祯在中秋时画了两副画,今日有了闲暇便叫来翰林画院一般人共同鉴赏,这时他又想起了李不弃来,便问:“对了,那个李不弃可入了画院?”
今天崔白也在,立刻回答:“禀陛下,提举皇城司甘提举以为李不弃有通夏贼之嫌,不让他入画院。”
“通夏贼?这是怎么回事?”赵祯说:“把甘昭吉叫来,朕要问一问。”
一会儿工夫甘昭吉一路小跑就来到赵祯面前,赵祯问了李不弃的事,甘昭吉忙答道:“陛下,是这么回事。李不弃父兄皆是禁军,皇城司要查这李不弃的家世便到枢密院查问,得知从陕西来了一份给枢密院的公文说是这个李不弃可能是夏贼故意纵归来打探我大宋内情的,因此为了陛下安危不敢让李不弃陪伴陛下身旁。”
赵祯对这样的事毫无概念,一听有陕西的公文立刻皱眉道:“既如此可把李不弃拿问了?”
甘昭吉说:“这还没有。公文只说有此怀疑,并未说有真凭实据,因此枢密院只是派了人盯住李不弃,看他作什么。近日李不弃常出入丁学士府上,枢密院怀疑李不弃可能觊觎丁学士编著的《武经总要》。”
《武经总要》是大宋为提高军队战斗力和将领指挥能力官修的一部兵书,其中涉及大宋现行的军士理论和最新的军事技术,说是国之重器也不为过。因此赵祯听了甘昭吉的话大惊:“丁学士可知道此事?”
甘昭吉说:“枢密院也是刚刚怀疑的,丁学士应该还不知道。”
“速请丁学士来。”
甘昭吉领命去了,众画师连忙告退,只有崔白却在此对赵祯行礼道:“请陛下赎罪,臣有一句话不说如鲠在喉。”
赵祯说:“恕你无罪,有什么话你说就是。”
崔白说:“臣以为李不弃未必就是夏贼纵归的。”
“为什么?”
“李不弃去年不过十四,又无阶级,夏贼为何只纵他一人回来却不是别人?臣看了李不弃身上的伤口。其全身被创十八处,其中十七处皆在胸腹两肩及腿上,只有一处在后背。按照常理这必是与夏贼正面搏杀才受伤在这些地方。如此勇士怎么可能投降夏贼呢?臣不知现在有证据说明李不弃勾通夏贼,但请陛下不要忘了故汉李陵之事,汉武帝因公孙敖毫无根据的一句话杀了李陵全家铸成大错啊。”
(https://www.xvqianqian.com/2368/2368061/39502312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