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来自研究结构的邀请函
“什么?对,是我!没错,好的!恩……”在于御坂美琴遭遇的第二天上午,冯雪便接到了研究所打来的电话,实际上,冯雪觉得之所以是这时候打来,只是因为从上条当麻那里借来的因果刚刚还清而已。
不过冯雪对于搅乱了当麻和美琴的孽缘这件事却没有丝毫的愧疚感,究其原因,只因为当麻从来没有喜欢过美琴。
没错,虽然说起来很残忍,但炮姐确实是单相思,而当麻同学从一开始,真正喜欢的就只有一见钟情的茵蒂克丝而已。所以打断了这命运的相会,对两人反而都有好处才是,甚至于冯雪看来,炮姐就算和黑子一起都比单相思强。
不过话说回来,找上门来的研究所并不是想象中那种烂到极致,再不拿出项目就会关门的类型,而是一个不管从哪方面讲都是中档水平的类型,虽然设备显得有些老旧,但对于冯雪这种本质不明的能力来说,已经足够用了。
研究员们都很普通,没有记得的名字,也没有姓木原的家伙。
看样子就是个普通的研究机构。
至少冯雪目前是这么认为的。
“那个,冯同学,请对目标发动能力,效果尽可能具体。”站在仪器后,戴眼镜的研究员下达着指令。
“好的。”冯雪点点头,便对眼前的奇怪机械丢出了一团最原始的起源力量。
“AIM扩散立场出力正常,能力使用效率极低……”机械报出一个数据,令冯雪很不爽,效率低就效率低,加个“极”是什么意思?
“那个,冯同学,看样子你需要优化能力计算公式。”研究员似乎有些尴尬的推了推眼睛,同时敲出了一串令人头昏脑涨的高数公式——
“你可以试着将这些变量融入公式,一边使用能力一边增加计算。”
“……”冯雪看了看基础变量,大有一种“你杀了我算了”的感觉。
在接触后,冯雪才发现这所谓的能力计算公式并不神秘,本质上说,这其实是一个数学模型,通过公式来描述自己的个人现实,也就是起源。
实际上,每个人最初使用能力时都是单纯的,甚至是下意识的计算,比如能力发动角度,出力大小等等,而这些,是能够以视觉或者其他感知直接校准的。(比如泪子,使用幻想御手增强计算力之后就能使用能力,但她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是风力使,所以没有理由专门学过风力使的计算公式)
然后随着对【个人现实】的理解加深,对“那个世界”的表述自然会深刻起来,就好像每个人手里都有一个大小相同却会随着接触慢慢变化的球体,最初大家都是在用同样的公式表述同样的球体,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球体开始出现不同的凹陷、凸起,大家也开始在公式中增加对球体表面凹陷、凸起的描述,而这种描述由于每个人手上的球体不同,数学功底不同,所持有的公式也会存在差异。
这个优化公式的过程,同时也是能力者在不断触摸起源的过程,因为多了一个以公式描述的阶段,因此能力者在对起源的接触不断加深的同时,对起源的理解也在同步增长,从而避免反转冲动带来的影响。
而随着计算公式的不断优化,对于世界的表述也越来越具体,这同时也意味着能力者越来越接近“起源”,在这个过程中,能力者的计算公式会越来越复杂,对计算速度的要求也会越来越高,因此,计算力不足的话就会难以提升。
但到达LV5之后又不一样了,如果说LV5之前还处于不断接优化公式,使其能够越发接近“真理”的过程,那么在抵达LV5之后,他们的公式已经可以准确的描述个人现实了,此时能力者们要做的,便是习惯公式,使其完全本能化,直到能够下意识的完成能力而非带入计算的时候(脑残前的一方通行和炮姐都已经接近这个境界了,所以她们能够时刻保持着被动防御状态,但是这种下意识仍旧需要计算,只是这种计算处于潜意识状态的条件反射而已,因此一方通行在计算量被占用的时候才会无法被动防御而被打成脑残),超能力者就能够真正的理解起源,从而与起源融为一体,到达LV6,也就是非神之躯触摸神之领域的境界。
用巴别塔世界的能力分级,这个境界就意味着心关得破,证道半神。
但是神门四天关是相辅相成的,像学园都市这般直接抛弃其他三关,专攻心关的情况,自然就难免事倍功半。所以穿越者不会浪费时间去做这种科学家该做的事情,他们只要到达LV5左右,能够完美使用起源就行,公式对于穿越者来说只是压制反转冲动的道具而已,等他们习惯了反转冲动后,公式就可以直接扔掉了。至于心关,他们有更方便的做法。
并不是说在低等级的时候就不能简化公式了,只不过等级低的时候对个人现实的描述还并不准确,擅自简化的后果就是在之后因为要添加新的变量而重新扩展,导致公式变得更加复杂。
但冯雪的情况又有所不同,他本身就已经知道起源的本质,同时也触摸过起源,这就相当于从一开始就拿到了一个不规则的球体,虽然描述困难,但是却不会变化。
所以冯雪从一开始,就得到了一个LV5级别的复杂公式,而这种公式,却根本不是他那学渣级的大脑能够玩得转的。
要知道,学园都市的其他学生可都是经历了专门的记忆术、大脑开发术之类的训练的,就算是上条当麻这种动不动就要补习的学渣中的学渣,其记忆力和计算能力也不是外界的普通学霸能够媲美的。
同时,脑子越用越灵光这句话并不只是鸡汤,实际上,随着对同一个公式的不断计算,计算者会慢慢习惯这种代数游戏,就好像等差数列的加法,开始的时候可能还需要带入等差数列公式,但当你经历过数千数万次不同的等差数列计算后,随便给你一个数列你就能下意识的得出结果,根本不用公式。
这样即使带入了新的变量,要适应的也只有新的变量而已,这就是循序渐进的好处。
而冯雪的情况,却是相当于直接丢给初中文凭的学生一个量子物理级别的数学方程,然后让他根据不同时间不同地点的各种环境参数即时计算结果一样。
冯雪悲哀的发现,在他将各种参数添加进公式之后,得到的最终公式以他的计算能力,至少需要三个小时才能完成一次计算(其实不慢了,毕竟不是只需要公式,而是要带入具体数据计算出结果)。
而在实战中,三个小时够他死上几千次了!
而最大的问题在于,他还要了解不同的结果代表了什么样的意义。
不过研究所的作用也在这时候发挥出来了,这些戴眼镜的学霸可不只是用来看的,在冯雪递交公式之后,整个研究所都开始了对公式的简化行为。
(https://www.xvqianqian.com/2391/2391962/37120423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