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 “武昌一号”
高峻山在承运殿召见了柯天柱和陈金木。
他坐在大殿之上,柯天柱、陈金木在田芳的引领下来到大殿。
“柯天柱、陈金木拜见秦王!”二人向高峻山行君臣之礼。
“二位请起!”高峻山满脸的笑容,“不容易呀,听说你们在这一点坚持抗明三百年了。”
柯天柱道:“坚持抗明三百年是我们打出的旗号,并非当真打了三百年的战,但我们是陈友谅军队的后裔那是不假。”
“柯将军诚不欺我呀!”高峻山起身笑道,“我也不瞒柯将军,我军纪严明,你们要加入到我军的序列,就要服从我军的军纪。”
二人再拜:“末将愿从将令!”
高峻山一手拉住一个,道:“只要我们携手同心,从今往后,就是一个锅里吃肉的兄弟,你们都坐下来说话吧!”
他说完就自己坐回到大殿宝座上,等二人也坐下之后,才问:“你们的两万大军现在都在哪里呀?”
“回禀秦王,”柯天柱起身道,“我们实为两万不假,但都是拖家带口的,真正能够打仗的也就三四千人。”
高峻山关心地问:“老人孩子平时也跟着你们东奔西跑吗?”
陈金木道:“那有什么法子呀,大伙儿不抱成团,哪有我们的活路?”
高峻山又问:“现在你们的人都在哪里呢?”
柯天柱答:“就在城外。”
高峻山道:“从今天开始,你们的家人就不用跟着你们东奔西杀了,这武昌就是你们的家,你们可以进城把家安顿下来,你们三四千人就归到我儿子孙大海的麾下,你二人愿意吗?”
陈金木不放心地问:“是我们两人的家可以安顿下来,还是我们所有人的家都可以进城安顿下来?”
“当然是所有人的家!”高峻山朗朗地回答,“如果他们有一技之长的,我们还要招入各级府衙。”
柯天柱感激万分:“秦王把我们当成自家人,我们就是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
不多久,又有詹龙翔、奚鼎铉、周谷植、徐良材等人来投,这些人都是明廷的官员,高峻山按其职位高低,任命为各地的州县官员,并赐给官印,发给赏银,纳入到自己的行政管理系统来。
就这样,高峻山一直在武昌忙忙碌碌地过了新年,两个最小的婴儿都已经能够在床上翻身了,他都没有空回去襄阳看一眼。
崇祯十六年(公元1643年)的新年刚过,高峻山就开始筹划南征长沙,他预计通过一年的征战,把整个湖广都纳入到自己的管辖范围。
他是准备亲自出征的,但是遭到周世臣和徐以显的强烈反对,他们一致认为,高峻山必须坐镇武昌,攻城略地的事情交给武将们去做就行了。
这一次高峻山接受了他们的建议,这样,南征的重任就交给了周世臣去完成,周世臣率领刘文秀的第八旅和马金的第九旅,在过完元宵的第二天就出发了。
周世臣他们出发之后,留在武昌的除了马文的野战炮营和周文江的水军之外,大多都是新招募来的新丁,或者投降过来的明军,这些人大约有三四十万人,高峻山组建了二十个新兵营,把他们打乱分散在新兵营里接受训练和改造。
这二十个新兵营高峻山命名为兴武营,当然,每一营都派有教官和督导,无须高峻山太过于操心。
高峻山要操心的还是军工生产。
现在他在武昌开始筹建大型船厂,铁厂、铜厂、铝厂、玻璃厂、织布厂。
这些都需要技术力量的支持,才能够建造的,承担这些任务的都是崇文工学院派来的工程师,崇文工学院是工程师们的摇篮。
在武昌的大型船厂所承担的造船任务,可想而知是为了造远洋大船的,它所造出来的船要比“襄阳一号”还要大,而且还必须是蒸汽机为动力的,这是高峻山给工程师们所提的要求,虽然蒸汽机还没有造出来,高峻山相信不久的将来一定会造出来的,所以大型船厂必须早于蒸汽机造出来之前开工。
高峻山为大型造船厂引入了船体放样技术,使得造船工艺要求更加精准,也能够将船造的更大。他这一次提出的要求是造出长四十丈,宽八丈的大船,外形就仿照“襄阳一号”,也是三层甲板二层底仓。
最底一层是动力系统舱,是整个大船的心脏,还未造出来的蒸汽机将会放在这一层。而“襄阳一号”所拥有的一套复杂的摇浆系统将不复存在,这样就节省出了近百名的摇浆工,取而代之的是锅炉工和机械工。
第二层便是储藏舱。储藏舱分四个区域,一个是生活储备区,一个是淡水储备区,一个是火药库区,一个是防火救生用品存放区。区与区之间有明显的隔离措施,并有专人保管。
第三四层是战斗舱,与“襄阳一号”一样,配置有火炮,当然,火炮的数量要比“襄阳一号”的多上一倍。
第五层是指挥舱和休息舱。
这是高峻山给工程师们的大框架,就是个蓝图,具体的细节就要工程师们去设计了,设计好了之后才可以出图纸,然后放样施工。
为了适应战争的需要,高峻山把这艘还未定型的大船设计成铁甲船,虽然披上重型的铁甲后,会影响航行速度,由于应用了动力系统,就算降低了一些航速,也比目前的“襄阳一号”的航速快,更何况,它换来的是生存能力,这样的牺牲还是值得的。
高峻山给这艘还是理念中的大船取名为“武昌一号”。
“武昌一号”与“襄阳一号”同属一个系列,只是“武昌一号”增加了动力系统,船体比“襄阳一号”的大,航速也比“襄阳一号”的大。可是,将来“襄阳一号”也改装成动力系统的,还说不定谁比谁快呢!
万事开头难,只要迈出了第一步,“武昌一号”最终肯定会造出来的,这只是时间问题,高峻山很有自信,就如当年他相信“襄阳一号”一定能够下水一样。
正当武昌的军工生产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襄阳船厂的工程师们把两艘缴获的蜈蚣船改造成了“襄阳二号”和“襄阳三号”,并开到了武昌城下,与“襄阳一号”一起守卫着武昌的江面。
(https://www.xvqianqian.com/2422/2422561/38098891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