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零一章 多尔衮
带兵来到平安道的主将姚启圣曾在南京时与之有过一面之缘,是个不苟言笑的人,只有一句话,“程军门只有一个要求!”
“还请示下。”姚启圣躬身问道。
“寻衅开战!”主将林亦之目光射出冷冷寒光。
这句话一出,让姚启圣不由得浑身一震,这种咄咄逼人的姿态罕有在明军身上出现。眼下平安道的局面刚刚趋于稳定,他是希望安心搞发展的,驻军早在预想之中,唯独没想到程铭九会如此心急的要与满清开战。
当然,姚启圣不会愚蠢到以为这是程铭九在争功,在三卫军体系中,程铭九是最持重老成的一名元老,这也是镇虏侯派他远涉重洋镇守朝鲜国的原因之一。
“临行时,程军门曾交代,姚大使心思机敏,遇事可多与之商议,不知大使可有良策教我?”
此人也是南京新军的后起之秀,据说是有秀才功名的,但因为前几年犯过事被追夺了所有出身,二十出头便遭逢人生大难。若非三卫军在南京招募新军,只怕他终生都难再有出头之日。
在不到二年的时间里,此人从一个掌书蹿升到新军营官,现在有以副将之衔,统领鸭绿江东岸的数营上万精兵,可见其能力颇得程铭九的重视和信任。
林亦之的言语中很是恭谨,但神态语气中却是傲气十足。
若是一年前的姚启圣定然会给林亦之来个下马威,穿穿小鞋,让他知道知道什么叫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可辅兵营中经历使得他有了以往所不具备的阅历,此刻才能摒弃杂念,只论公事。
“想来程军门已经早有定计,姚某一切悉听安排便是!”
这原本就是表态,但那林亦之仍是一本正经的道:“林某绝非客气,眼下这一万人只是个开始,镇虏侯已经有意对满清发起全面攻击!”
林亦之的话让姚启圣心头一震,原来这个看起来生冷傲慢的人并非是客气作态,于是淡然一笑,便尽心谋划起来。
……
大清国辽东新安知府范时杰最近很是得意,一场祸事化险为夷,不但没丢官去职,反而又从哪些朝鲜国的逃亡富绅身上狠狠敲了一笔,赔偿了死亡征丁的赔偿以后,甚至还赚了不少。
与此同时,摄政王的令旨也到了鸭绿江西岸的新安府。主旨也只有一个,先是对他大加褒奖,然后又谆谆叮嘱,要严密监视鸭绿江东岸的动向,朝鲜国中政权更迭,不能影响了朝廷既定的战略。
多尔衮的今秋战略,范时杰从族兄那里也曾隐约得知了一些细节,听说明朝一直镇守在山海关的重臣孙承宗死了,眼下大清国朝廷内部也渐趋稳定,因此南下伐明的呼声在盛京中愈发高涨。
恰逢多尔衮晋皇叔父摄政王,急于稳固他在朝野的地位,因此太需要一场大胜了,那么南下伐明无疑是最好的应对办法。距离秋收还有一个月的时间,各府县也接到了征发徭役的政令,虽然没有明言是为了南下伐明做准备,但各府县的官员都心知肚明。
因祸得福的事从来只在书中见过,今日不想也在他的身上应验,听那位族兄的意思,等摄政王今秋伐明胜利凯旋,便会再进一步。
不过,范时杰很快又泛起愁来,因为他还有一个极重要的把柄落在鸭绿江对岸的姚启圣手中。就是那份有着他亲手签字画押的契约文书,这直等于卖身契一样的东西,在最初几日的确折磨的他寝食难安。
但除了遣返逃亡平安道富绅一事后,对方再没有来骚扰他,随着时日稍长,本来忐忑的心也渐渐淡了下来。
“老爷,有人求见!”
“不见,不见,不是已经交代过闭门谢客吗?”自从平安道回新安府以后,姚启圣行事一改往日的高调,甚少在众人面前露面。
“老爷,对方说是从鸭绿江对岸过来的,说您知道以后一定会见!”
范时杰拿着笔的手顿时就是一哆嗦,好大的一片墨迹染落在宣纸上。
“快,快请进来!”
自家老爷的反应,让家奴一阵咋舌,心道果然不假,他还从未见过自家老爷如此失态。
于朝鲜国中平安道经历的惊魂恐怖一幕再次从记忆深处涌了出来,让这位知府老爷顿时失色骇然。
时下近秋,过了午后,一支队伍由鸭绿江的一处浅滩蹚水过河,为首的官员左顾右盼,此人正是新安府知府范时杰。
按照姚启圣的要求,他不得不又在辖境内大肆搜掠朝鲜国人,这一回则是不论贫富男女老幼一律捉住便即行遣返。虽然范时杰不了解这位平安道黜陟使的意图,但还是乖乖照办。
仅三天时间就抓捕了近千人,希望这趟差事办好以后,对方再过年前就少来麻烦他。
可过了约定的时间,还没见到对方来接收的人马,范时杰便有些焦虑起来。正在这个当口,有人传来的姚启圣的口讯,让他带着人往江滩东南三十里的一处市镇交接。
总算有了消息,范时杰不疑有他,只希望快点结束噩梦般的历程,带着人加紧赶路,终于在天将黑透之前抵达了这个位于平安道的五名市镇。
就在范时杰以为终于可以交差的时候,突然间,火光陡起,杀声连连。数不清的人从四面八方蜂拥而来,吓得范时杰连呼:“误会,误会!我是奉了黜陟使的钧命而来,不要误会了!”
但对方似乎根本听不懂范时杰的呼喊,凶神恶煞的上来就是一顿猛砍猛杀,堂堂知府老爷何曾见过这般野蛮的行径,顿时就被吓的屎尿横流。
“别,别杀我,饶命,误,误会……”
“误会?哼哼!”
带头的人冷笑两声,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府衙皂隶和八旗的战兵自然无法同日而语,悉数像斗败了的公鸡一样,被捉了起来。
“是误会,我和你们黜陟使有约在先,是来这里交付朝鲜国逃民的!”
“逃民?我只看到你带着军队深入朝鲜国国境内,抓捕朝鲜国百姓,来呀,都给我押回去!”
到了此时此刻,范时杰已经预感到中计,但还是不甘心,挣扎着,呼喊着:“我要见黜陟使,我要见黜陟使!”
一名军卒恼了,直接踹了他一脚,“给老子闭嘴,黜陟使岂是你说见就能见得?”
这回范时杰受到的待遇比之从前天差地别,被布袋罩住头锁进囚车,颠簸了也不知多少时间,其间被人或拖拽,或架着,直到头上布袋被掀开,才发现他已经置身牢房。
很快,朝鲜国黜陟使的公文就到了大清国新安府的府衙,其间措辞强硬,指责他们擅自越境抓捕朝鲜国百姓,如果不道歉赔偿,他们讲兵戎相见。
府衙的属官立时就慌了手脚,这事他们知道,府尊老爷带着百十个皂隶押运朝鲜国逃民渡过鸭绿江取了,怎么一眨眼就成了挑衅呢?
群龙无首无可奈何之下,新安府府衙的属官不敢承担这么大的责任,只好快马加鞭往盛京去送信,让府尊老爷的族兄在摄政王面前代为盘桓。
谁知就在等待的当口,鸭绿江东岸便响起了震天的炮声,每天都要响上一个时辰,震的当地人心惶惶。
大清国实内虚外,八旗劲旅不是在盛京就是在辽西和东蒙古草原一代和蒙古草原上新兴的蒙古联盟对峙。
因此,在朝鲜国这等蕞尔小国的国境处很少驻兵,一旦有变,盛京大军直接杀到即可。
当地有几个满洲部落倒是骁勇的很,组织本牛录的数百旗丁越过鸭绿江试图偷袭那些不自量力的朝鲜国军队。但却统统被炮弹和火枪打的全军覆没,后来有侥幸逃回者声言,他们所面临的根本就不是什么朝鲜国军队,而是地地道道的汉人。
这个消息太过重大,满洲部落也赶紧派人往盛京报信,明朝已经打进了朝鲜,正威胁大清国的后路。
天将放亮,盛京皇城,身量壮硕的多尔衮出了永福宫,脚下略有虚浮。
自从顺治小皇帝等上皇位以来,皇帝的生母庄妃晋皇太后,称圣母皇太后。先帝皇太极的正宫皇后,也是她的姑母称母后皇太后。由此两宫并尊。但身为皇帝生母的圣母皇太后却愈发低调,一直住在永福宫中,对她的姑母也更是恭谨有加。
在一众宦官内侍的簇拥下,皇叔父摄政王出了禁苑宫门,却见一名蓝顶子官员早就在宫门外急的团团转。
“哎呀呀,摄政王,大事不好了,明朝的军队打进朝鲜了!”
看到面前官员一副火上房的德行,多尔衮斥了一句:“慢慢说,明朝人怎么打到朝鲜的。”
多尔衮也得到了朝鲜国政权更迭的消息,闵氏取代李氏成为朝鲜国主。只是称臣的国书迟迟未到,他一直打算派员去申斥,不想朝鲜国自己倒闹起了幺蛾子。
但是,现在一切都要为伐明让路,朝鲜国不过是跳梁小丑,早在皇太极在位时就已经被打的元气大伤,对大清已经构不成威胁。
(https://www.xvqianqian.com/2569/2569575/260333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