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周昏君最新文章 > 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周字典和外语学院

第三百五十二章:大周字典和外语学院


  威尔逊的事情虽然造成了一时的不愉快,但很快就过去了。

  威尔逊走后,场面自然又热闹起来。

  连续三天,皇宫内都是欢声笑语不断。

  但再热闹的场景,终究有落幕的一天。

  三天后,生活回归正常,张凌阳依旧每天上朝、处理政务,操心关于工业建设的事情,每天忙得不可开交。

  不几天,已经收到调令的周畅、李泰、朱阳三人赶到京城。

  虽然张凌阳十分需要思维开阔的人辅佐自己,可也没有在三人入京的第一时间就安排三人入职,而是让周畅三人先去大周皇家学院学习几个月的时间,等过一段时间之后再安排他们的工作。

  对于周畅三人,张凌阳自然不会像要求大周皇家学院的学子那般要求他们,只是让他们了解一些必要的科学知识,改变一下自己的思想观念而已。

  与此同时,大周皇家学院第一批学子也到了毕业的时候。

  除却分配到工厂担任技术人员的学子之外,剩余的一半学子都被张凌阳定为了以后各地中小学堂的教师。

  既然教师已经有了,各地的学堂也正在如火如荼的建造着,那中小学堂的教材编纂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目前大周皇家学院主要针对的是科学技术方面的东西,对于文学水平要求并不高,只要求到时候学生们能够识文断字即可。

  所以在编纂教材的时候,主要就是地理、科学等方面的教材自然也就成了重中之重。

  当然,识文断字是学习其他科目的前提。

  如何让刚刚进入小学堂的学生尽快识文断字,就成了还未入职的教师们的首个要头痛的问题。

  对此,张凌阳直接用了拿来主义,先从国子监挑选一批学识比较优秀的学子编纂出了一部《大周字典》。

  与后世的新华字典类似,大周字典以拼音、偏旁部首的形势进行查阅。

  对此,国子监的学子们很是兴奋,毕竟这是难得一见的文化盛事,别人就是挤破了脑袋也不一定能够参与到这件盛事之中,这么好的事情竟然像天上掉馅饼一样砸到了他们头上,那么哪里会有意见?

  偏旁之类的还好总结,唯一的难题就是这拼音基本上没有人懂得。

  这能难得住张凌阳?

  教授了小福子几天,再让小福子亲自前往国子监教授那些学子,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那些学子人人都学会的拼音的方法。

  这样一来,事情很顺利的就推展开来。

  而在大周皇家学院,还有另外一件盛事正在进行。

  除却编撰中小学堂的教材之外,另外一部分学子正在专家、学者的带领下进行着科学著作的翻译工作。

  之前已经提过,早在大周皇家学院成立之初,就已经翻译了一部分科学著作,可那只是九牛一毛而已。

  如今,来自欧洲的专家、学者绝大部分已经能够熟练的掌握中文,大规模的翻译工作自然也提上了日程。

  在学生们的协助下,翻译出来的书籍日益争夺。

  到了泰安五年的年底,已经有两百多部科学文献被翻译成了中文。

  那些翻译过的文献张凌阳也看过一些,可总是感觉少了点什么。

  一开始张凌阳还没想到缺少的是什么,可仔细一想,张凌阳总算是反应了过来,这些翻译过来的科学文献,缺少了一些生气,文章读起来有些晦涩难懂。

  这个时候,张凌阳也明白,到底这些专家、学者已经那些学子,没有一个是专业的翻译家,并不知道,有时候翻译一本书籍并不止是简单的翻译文字的意思,还要翻译出来书籍的中心思想。

  三年时间,这些学者与专家、学者能够进行日常交流已经算是难得的了,又哪里明白其他的东西?

  所以,为了以后能够更合理的翻译书籍,也为了更加浅显的明白书籍里的意思,张凌阳下令明年春天的时候,大周皇家学院各分院成立外语学院,专门学习外语。

  成立外语学院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这些文献的翻译工作,还是为了以后大周能够更加迅速、简洁的同欧洲交流。

  就好比以后大周在欧洲设立大使馆,总不能到时候大使馆的工作人员连法语、英语、俄语等欧洲语种都不会讲吧!

  不过与其他学院不同,外语学院招收的学生并不会太多,这是因为在大周,大多数人还是拒绝学习外语的。

  这跟大周闭塞的环境有关,也跟大周的思想观念有关。

  千百年来,大周这片土地上的人已经习惯了做主人,至少在东亚这一块做主人的习惯。

  更何况现在是欧洲有求于大周,而不是大周有求于欧洲,至少明面上是这样的。

  就好比现在的欧洲,不少国家的大学都已经成立的汉语学院,方便以后跟大周的来往。

  这跟科技水平无关,也跟国力无关,这是供求关系发展的必然。

  现在,欧洲更加迫切的需要大周的市场和商品,反观大周,除却采购一些机械设备之外,其余的工业品,大周基本上是不进行采购的。

  既然你欧洲是求着我大周的,那自然得按照我大周的规矩来,因此语言就成了其中最大的阻碍。

  通过那些前往大周的专家、学者的书信,现在欧洲人的心目中,大周完全是一个人间天堂,那里有华美的丝绸,有可口的食物,有优雅的礼仪,还有海量的财富,这些,都让富有冒险精神的欧洲人民对大周充满了向往。

  商人想要去大周赚钱,自然要学习汉语。

  专家、学者想要前往大周发展,自然也需要学习汉语。

  百姓向往大周百姓的生活,想要移民大周,自然更加的需要学习汉语。

  所以不知不觉间,欧洲已经掀起了汉语热。

  如果张凌阳知道这种情况,一定会大笑不已。

  其实,说到底任何一国国家的底层百姓的日子都不会好过,可大周底层百姓过的什么日子,欧洲人又怎会知道?

  现在那些去往大周的欧洲商人、专家、学者已经使臣,要么在沿海地区活动,要么在富庶的江南和首善之地的京城,这些地方都是大周的富裕之地,在那里他们自然看不到大周百姓过的究竟是什么日子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596/2596050/46442739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