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崇祯八年免费阅读 > 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

第一百六十八章 边镇


  崇祯会给孙传庭下旨,把平凉府作为重点屯田所在,将陕西西部饥民引导向河套地区,尽量减少饥民涌向南面的人数。因为流动的饥民才是最可怕的,安稳下来,有口吃的,他们会认为朝廷没有抛弃他们;心里有了希望,就不会生出造反的念头。

  只要措施和用人得当,加上严格的监督,平凉府与西安府一东一西,未来会成为陕西一带人口最密集的粮食主产区。崇祯会将大量的锦衣卫派过去,朝廷也会安排御史巡视监督。

  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三年以上的时间,期间还需要朝廷适当的补给。

  河套地区北接宁夏镇,西与鞑靼土默特部毗邻,将来只要有了足够的粮食,免去了朝廷长途运输的巨大损耗,边军就会对周边的蒙古部落展开攻势。

  曹变蛟是经略这一带的最佳将领人选。

  依照他神出鬼没的带兵方式,若是给他一只万人以上的骑兵,那将会是蒙古部落的噩梦。

  孙传庭在奏疏中对拓养坤的降而复叛做了自我检讨,并对某些将领的骄横难制表达了不满,言语中暗指洪承畴对那些骄兵悍将过于迁就和放纵。

  他认为,虽然导致拓养坤反叛的主因是许忠、刘应杰的敲诈恐吓,但两人长期在五省总督麾下听命,若非洪督平素管束不严,那两人就不会有其他过分的举动。

  毕竟拓养坤和张文耀都已投降,并且已经成为了官军,哪有向自己同僚公开索要钱财的将领?

  对于孙传庭的抱怨,崇祯表示理解。但许忠之流并非官军中的主流,这个时期的大部分将领还是不敢有太过分的举动。

  随着自己穿越而来,原先历史上朝廷对于边将过度依赖的无奈局面已经彻底改观。

  现在他手中的武力已经算是比较强大。

  孙传庭的一万五千秦军,卢象升的六千天雄军、六千川军和黄得功部五千人马,孙应元的两万勇卫营,正在整训中的三万京营,还有秦良玉的白杆兵,这些都是忠诚听话的精锐之师。

  军器监产出的精良武器和盔甲都是优先供应这几只军队,这是将来征讨不服的依仗。

  这将近十万人的队伍足以震慑任何一支想拥兵自重的边将。

  更何况还有曹文昭叔侄的七千人马,杨国柱、虎大威的宣大边军。一旦有事,这些都是历史上用行动证明过的可信赖的武将。

  比较难制的也就是关宁军。

  但现在的形式已经和原先的历史大为不同,辽东军并未有任何过分之举,只是不断向朝廷伸手要钱而已,粮食他们倒是不缺。

  在卢象升麾下听命的祖宽、李重进部,对于卢象升的将令没有丝毫违背,并未出现历史上抗令不遵的现象。

  这与接连的胜仗,并且自己折损很少有关系。

  洪承畴麾下的吴三桂、祖大乐也一直没张口说要回辽东,至少表面上还是听话的。

  足够的赏赐是最重要的手段,拿着人家给的银子,你好意思不听话?过去的人讲究仁义礼智,不会如后世般,端起碗来吃肉,放下筷子骂娘,那样的举动会让人嗤笑,那是纯粹的小人之举。

  在没了礼义廉耻的后世,只要有钱就是亲爹,做事毫无顾忌,谁都可以出卖。

  不信鬼神,不敬天地,没有信仰,礼崩乐坏。

  单纯洗脑解决不了问题,人都是现实的,你天花乱坠说半天,不如一人发十两银子管用。

  想当然的用后世那种理想信念来维持军队的团结和忠诚,那种想法太幼稚了。

  这个时候并没有形成国家民族的概念,没有亡国的说法。大明亡了,再换个朝廷就是了,皇帝死了,再换一个又不是不行。

  满清要不是搞劳什子的留头不留发,江南一带的反抗不至于那样激烈。

  况且文盲率高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时代,你拿什么主义什么信念讲给士卒听,他们听得懂吗?

  说一千道一万,真金白银才是最实际的,信念和理想能换来银子和粮食吗?

  谁给钱粮跟谁干,绝大多数士卒都是这样认为的。

  当兵打仗不是为了听你说书的,是为了挣钱养家糊口的。

  什么国家民族,前途命运,与拿刀砍人有关系吗?

  要是洗脑管用,那直接派人打进流贼内部洗得了。

  你去给李自成、张献忠之流讲讲国家民族大义试试,他会让你知道你的脖颈硬还是刀子硬。

  你去跟辽东军阀谈谈理想试试,他会把你当疯子扔进火里烧死。

  选编入伍的张文耀部和西北流贼的部众,加起来又是万人左右,这批人的粮饷和兵刃甲具等都要及时发放供应,只有物资到位,才能消除他们心中的疑虑。

  孙传庭奏疏中关于分兵经略的想法,展现了他超卓的见识。

  宜将剩勇追穷寇。

  彻底肃清小股流贼后,才会有商人敢出来经营,百姓才能放心的种地活命。

  无商不活。

  没有商业活动的带动,想要让百姓的日子越来越好将是痴人说梦。

  难道一个人活着只吃饭不成?

  针头线脑、油盐酱醋、布匹鞋帽都需要有人贩运。

  现在哪还有商人长途贩卖这些物品?不要命了?

  这些都是百姓的必需品,是最基本的生活物资,只有彻底安全后,才会有这些物资的流通。

  而孙传庭亲自率军远赴宁夏镇之举,更是让崇祯赞叹不已。因为这正是他计划之中的一步,没想到孙传庭想到并且正在实施。

  虽然他不知道的是,孙传庭是因为不愿跟在洪承畴后面听其指挥,才另辟蹊径去到别处立功。

  名人之所以成名,就是因为他有着非凡的眼光和能力,总会在某些地方表现出与众不同,盛名之下无虚士就是这道理。

  自己也就是穿越到皇帝身上,并且比古人多了见识和眼界而已,论智商,自己差远了。

  宁夏镇是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这里已经是朝廷忽视多年的地方了。

  最近二十年间,朝廷的目光集中在辽东和流贼身上,对于防御蒙古部落的宁夏镇早就没了兴趣。

  蒙古各部已经式微多年,对大明构不成什么威胁了,那些数代戍边的边军就成了鸡肋般的存在。

  但宁夏镇的边军可是非常强悍的所在。

  历史上剿灭三藩作乱的,正是满清的甘陕绿营,而这些强兵大多来自与宁夏镇以及延绥镇。

  孙传庭肯定是意识到这一点,所以才以封疆重臣的身份前去解决问题。

  以身份约束将领,以重兵压制边军士卒,清除军中的不稳定者,再辅以充足的粮饷,收拢军心民心,打造出一支敢战之兵,这应该就是孙传庭的计划。

  现在就等着洪承畴的战报了,两万余精锐对付羽翼未丰的李自成,应该不在话下。

  关键是别让那位后来的义军总瓢把子逃出生天,他可是有名的打不死的小强。

  想到延绥镇时,崇祯的脑海中闪电般划过一个大名鼎鼎的名字。

  郑崇俭!

  自己怎么把这位老倌儿忘了?

  这位孙传庭的乡党也是相当牛逼的人物啊。

  穿越近两年,自己满脑子都是李自成、张献忠,孙传庭、洪承畴,怎么把这位大叔给忘了?

  延绥巡抚相当重要,延绥镇边军对陕北流贼构成了直接威胁,可怎么一直没听到郑崇俭的动静呢?

  不行,赶紧派人去延绥镇。老头年纪不小了,虽然去延绥镇不到三年,可边镇苦寒之地,条件极为恶劣,得派个太医去看一下。

  还有粮饷,军械,都得遣人送去。

  延绥镇的边军要重整,以郑崇俭的能力没有问题。

  宁夏镇和延绥镇的边军重建应以骑兵为主。

  大明除了辽东有数万骑兵,其余的将领手下多是缺乏战马和骑兵。

  像曹变蛟这样酷爱游击作战的勇将,手下最多时也只有一千骑兵。

  这两处边镇靠近蒙古,战马资源丰富,并且会骑马作战的军卒非常多。

  只要粮饷充足,两镇各自招募起一只上万的骑兵应该不难。

  要是还想增加骑兵人数,不是还有边墙外的蒙古人吗?

  现在的大明都没有国家民族的概念,更别提野蛮粗鲁愚昧的蒙古部落了。

  再说大明自建国起就有招募蒙古人参战的先例。

  早期的明军里有非常多的蒙古人,而且这群加入明军的蒙古人,在征讨自己同胞时,下手毫不留情。

  这个传统其实一直保留下来,只是这些年朝廷财政窘迫,没有多余的开支用于招募异族参战。

  现在自己有钱了,这个光荣传统更要发扬光大。

  建奴现在的蒙古八旗,基本以科尔沁蒙古部落为主,还没远涉到西边招募土默特等部落。

  也就是说,建奴现在并未彻底征服蒙古。

  贼可往,我亦可往。

  青海以西的土默特部就是最理想的异族战士。

  对于穷的只剩裤衩的蒙古部落来讲,别说银子了,只要有粮食,招募个几千上万没有任何问题。

  郑崇俭和延绥镇的事让兵部派人就行,自己要做的就是拿银子出来,还有粮食。

  按照崇祯的谕旨,内阁行文下发各地,现在各省巡抚都已开始着手屯田,这是历史上从未出现过的。

  为了彻底稳住民心,崇祯自内帑中拿出了一百万两银子,按灾情轻重送达各地。

  不能做守财奴,那样死了会觉得窝囊,不管为己还是为民,都要舍得才行,无舍无得。

  有了孙传庭在西安府的成功经验,又有了皇帝内帑的支持,大规模的开荒屯田已经开展起来。

  绝不能让另一个陕西再次出现。只要农户们有田种,然后官府有粮食支撑,那来年就会有收获。

  现在不差钱了,差的是粮食。郑家还在持续不断的用海船运来稻米,这算投桃报李吧,福建总兵能换来这么大的回馈,说明郑家还是挺有良心。

  要不要再给郑芝龙封个伯之类的?

  要是真的封伯,郑家应该能感受到朝廷的真情厚谊吧?

  崇祯细想一下还是算了。战功才能封爵,这点一定不能善动;国之重器,不能轻与。

  历史上的郑芝龙并不是忘恩负义的王霸蛋,眼看大明大厦将倾,他顺应大势做出了明智的选择,只是想维持住郑家的富贵而已。可惜未能如愿,碰到狠主了。

  是个小人,但不是伪君子。


  (https://www.xvqianqian.com/2670/2670343/42259787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