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月亮崖
第244章、月亮崖
笑过之后,李远山转移了话题:“哟!说了半天了,没见着彭仕亮,他干嘛去了?”
“放牛去了。”老头说道,“现在地头没得活路(农活)了,也就是挖点芭蕉芋回来喂猪,我一个人随便去挖一背篼,也够喂两天了,就让他去放牛去了。”
“放牛去了?那好,我们去看看。老人家,你忙你的。”李远山起身说道,“长安,跟老爷爷再见。”
老头和蔼地回应了长安,一边跟着送出门,一边说道:“那我现在就煮饭,等你们回来也差不多了。”
李远山忙道:“不用煮不用煮!看过彭仕亮他们,还得去下一个寨子呢,时间紧得很。下一回,下一回要是有时间的话,我们就吃。”
李远山出了院子,看着已经有几人已经先出来了,带着长安过去,说道:“彭仕亮放牛去了,你们这边呢?”
“没得人在屋头。”杨明红说道。
“割猪草去了。”寨方平回答。
“割猪草,应该不远。”李远山说道,“这样,我们先去山上看看,等我们再回来,割猪草的孩子应该也回来了。”
大部分山头都很陡峭,牛爬不上去,所以寨子里放牛基本就在一个地方。一群人跟着组长走了将近两里,转过山路,就看到对面山坡上的黄牛。
还没走近,就听到一声“嘴馋”的吼叫声,定睛一看,两头牛已经离着田地很近了,山坡底下的地里,隔一段站着一个孩子,吼声就是来自这几个孩子中距离牛最近的一个。
牛想吃庄稼,再正常不过了。有些牛,会趁放牛娃不注意,跑上两三里路,就为了去吃庄稼。
等走近了,才发现几个放牛的孩子,手里还拿着一本书。
“这是放牛看书两不误啊!”宋瑜称赞着,转而对儿子说道,“看看他们,多用心!你小子回来就只晓得玩,英语考个八十七分,要不是从小就学起英语,我严重怀疑你不一定考得及格。你说你小子要是努力了学不好,我没话说,不努力考不好,就有点对不起给你的生活费了。”
“小富你们都过来,帮你们的九龙山药厂的老板们来看你们来了。”组长招呼道。
杨明友说道:“不用过来,他们还得看着牛呢,我们过去。”
几个孩子虽然很羞涩,脸上却笑得很开心,李远山从一个叫彭仕林的孩子手中拿过书本一看封面,是五年级上册的数学书。看了看他的身高,有些惊讶地道:“这是你的书吗?”看他的个子,怎么也不像读五年级的人。
“嗯。”彭仕林回答道,“我只是个子矮点,年纪可不小了。”
李远山点点头,身高问题,可不只是基因决定的,食物是也是一个重要因素。
接着问了问学习生活上的困难,寨子里的孩子们听着同龄人说,才知道他们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看他们一身补丁衣裳,脚上穿的是棕榈做的草鞋,不是他们想过这样的生活,而是只能过这样的生活。要不是大人们帮他们交了书学费,他们连书也读不起。
跟他们沟通,又鼓励了一番,才往回走。长安几个孩子缩在后面,叽叽咕咕商量了一下,又跑回去往几人手里塞了什么东西,转身跑回来。
等长安跑回来,李远山笑道:“长安,你们几个小的又跑回去干什么,送他们玩具啊?”
长安回答道:“不是。爸爸,哥哥姐姐们的衣裳太破了,我们把零花钱给他们,这样他们就能买新衣裳了。”
“呵呵!你们能有这心思很好,不枉我们带你们来一趟。”李远山笑道,“后面还有几个寨子,这一回你们花了多少零花钱,我们大人都补给你们。”
“真的?”小孩子们一听,急忙问道。
李远山笑道:“当然是真的。我还会骗你们不成?”
孩子们得到确认,欢呼起来。虽然他们是自愿出的钱,可毕竟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现在可以补回来,自然是喜出望外。
接着小湾,王家垭口,越走,平地就越少。李远山发现,房屋越来越矮小。彭家寨子,还有一半左右是三间瓦房,到了王家垭口,三间的瓦房没有了,都是两间的。十七八个房子,虽然都是瓦房,但有五六个房子没有墙,都是用包谷杆或者麦秆扎的。另外有四五个房子的墙,是直接用石头砌起来,没有砂浆。
看着两边山脉底部延伸出去的参差不齐的石头,这些没有灌木杂草遮掩,满是石头的地方,其实是种庄稼的地。李远山感叹道,“这地方太差了!古人说什么'地瘠种松柏,家贫子读书',较真地说,能种松树柏树的地方,土地再怎么贫瘠又能到哪儿去,这样的地方,才真是贫瘠得让人绝望。”
“全是石头,全是山。”杨明义说道,“我要是生在这种地方,那真的活不下去。”
“读书也是个难题。”杨明友说道,“就算有钱交书学费,每天走七八里十里路去上学,唉!苦了这些娃儿了。”
“如果说彭家寨子那里适合养老,不适合发展,那么这里既不适合养老,更不适合发展了。”宋谨也说道。
杨明锦点头,说道:“如果不能拼命读书考出去,那就只能出门打工,最好是想办法留在城里。如果夫妻两个去沿海打工,省吃俭用个四五年,差不多能在兴义买一个小点的房子了。现在兴义城扩建,正在吸引人口落户,正是好机会。”
“算了,不说这些了。”李远山摇头说道,“现在时间有点晚了,倒回去岔路口,今晚上就在那里歇一晚上,明天早上再去燕子岩。”
“是得明天再去,路上太危险了!”乡里跟来的办事员罗毅说道。
回到岔路口,大人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捡柴,一部分搭帐篷。
太阳还没完全下山,就升起了两个火堆,刚升起的凉意被驱散了,大大小小围着火堆开始吃东西。
“这么大的火堆,要是有洋芋山药(马铃薯和红薯)就好了。”杨明义说道,“来的时候帐篷都带了,怎么就没有想起这事呢?”
李远山笑道:“这山路什么样你又不是不知道,又不通车,带洋芋山药,你背啊?”
“一个背点,不是就够吃了?”杨明义笑道,“想想从火炭里掏出几个黑疙瘩,拿起一个轻轻一掰,一股香甜的味道随着热气腾起,那个美妙啊!吸……简直不摆了!”
“嗬!大餐吃多了,想念起粗粮来了。”杨明东笑道。
杨明才笑道:“想吃回去就自己动手,在家这段时间你天天吃都行,不够我们还可以支援点。”
“用不着我们支援。接连吃上两天,看他受不受得了。”李远山笑道,“时不时来一次感觉不错,天天吃,能让人吃吐。而且,这两东西除了涨肚子,真没什么营养,吊命到差不多。”
“能吊命也是好的。”宋谨说道,“据说洋芋山药包谷这些在元末的时候就出现了,只是产量不高,一直没怎么普及,直到清朝产量才高起来,使得人口也达到了四亿多。”
“我倒是觉得,明末的时候产量就提高起来了。”杨明锦说道,“只是那时候天灾太过频繁,而手里有大量土地的乡绅地主也不愿意种这种廉价的东西,所以没有普及开来。”
“贪婪的地主乡绅包括官员,敢和皇帝对着干。”李远山说道,“为了少交点税,就隐藏田产,招纳大量隐户给他们种田。到底种了多少洋芋这些东西,没人知道,不过最多也只是保证手里的隐户不饿死,毕竟这些东西不赚钱。”
第二天,一行人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前往燕子岩,走了两三里地,看到旁边一里左右的山脚有一户人家,宋诚下去敲门没人,又继续上路。
“这是几山几里才一户人家啊!”杨明友感叹道。
“这样的人家乡里还有不少。”乡里工作人员说道,“人家多了,那点地就养不活这么多人了。”
又走了两里多,转过弯,小路一直延伸到对面的山崖下。小罗说道:“上了这个月亮崖,再走两分钟就到燕子岩了。”
“这地方我们听说过。”杨明才说道,“别人说的时候感觉不怎么危险,可这一看,真吓人啊!”
月亮崖得名于它的形状跟弯月一样,悬崖中间是凹进去的。
“你说危险,看看那里。”李远山指着开始月亮崖中上部斜着出来的地方说道,“那还有人挑着水上崖呢!”
“从小就走着,他们已经习以为常了。”小罗说道,“燕子岩没有水,喝水用水都得凑从这下面挑上去。”
一群人看着崖上的身影一只手抓着扁担前端吊住水桶的钩子,一只手伸出往上一抓,就这么抓一下上一步抓一下上一步,慢慢地上了崖,消失在崖顶。
杨明仁感叹道:“唉!还好带了绳子来,要不怎么上去啊!”
“看着都脚软!”寨方平说道。
“这就是我昨天说的名字好听的地方。”李远山对孩子们说道,“怎么样,敢不敢上去?”
“敢!”孩子们齐声叫道。
孩子们一点不怕,不过大人可不像他们。宋瑜说道:“真的就只是有个好听的名字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683/2683814/57983475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