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苏尚书的话,哀家没听错吧?你的意思是,从蜀中征召府兵,再大量召入吐谷浑和吐藩人为我军仆从?”
武媚娘凤眸中光芒微闪,像极了昆明池中的波澜。
“未知苏尚书意从蜀中征召多少府兵?”
她的话虽没说完,但是熟知蜀中形势的阎立本、狄仁杰等人,已经不约而同,皱起了眉头。
阎立本做为大唐左相,自然知道,整个蜀中不过数万府兵。
而且最多的兵员都在防备吐谷浑的战线。
远离关中。
这个时候抽调这些人,少了则不够。
多了,只怕全线动摇。
李治到死之前,还在下令增强蜀中防线,在积石峡附近多设石堡。
而狄仁杰,则因在剑南道任过职,曾为剑南都督手下官吏,清楚蜀中情况。
整个蜀中有府兵四万五千余人。
看起来不少,但是分布在各方。
有的镇守蜀中那些未开化的土民。
有的防备着吐谷浑。
有的守着战略节点、交通要道。
这里哪一个地方,都不能轻动。
一动,便是牵连整个蜀中的防御作战体系。
万一出了差池,谁都担待不起。
狄仁杰暗自皱眉,正在替苏大为担心时,只听苏大为道:“臣以为,召一万人足矣。”
“嗯?”
这一下,武媚娘大出意外。
凤眸一时圆睁。
就连一旁的李弘,还有左相阎立本等人,也瞠目结舌。
殿上群臣更是一片哗然。
左武卫大将军程处嗣,邢国公苏庆节,还有明武将军程务挺等人一时大感焦急。
还没开口,就听十二卫大将军中,一员一身玄甲,双肩狻猊吞口,头戴狮口金盔的大将抱拳道:“陛下、天后,臣以为仅凭一万府兵,绝对无法对付西域叛乱,大食人的攻势,还有弹压吐藩人。
臣以为,苏郡公此言十分不妥。”
苏大为和众人的目光向那位军将看去。
但见此人身长八尺,膀大腰圆。
面白无须。
鼻梁高隆。
两眼暗蕴神光。
犹如凛凛寒潭。
乃是李唐宗室,南梁王右武卫大将军,李玄信。
李玄信年方三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纪。
是李治朝末期颇受重用的宗室。
向来戎守帝都,拱卫皇城。
此时听得苏大为夸口说一万人足以平西域。
李玄信忍不住站出来。
他的声音有一种冰冷之感,犹如薄薄的刀锋。
此时双眼投在苏大为身上:“苏郡公对辽东之策,对关中缺粮之计,本将佩服,但是对西域,未免太过儿戏。”
武媚娘没马上开口,而是转向李弘:“陛下以为如何?”
李弘只觉所有人的目光都压在自己身上,肩头一时沉甸甸的。
他有些为难。
从感情上,愿意相信苏大为说的。
但是站在一个帝王的理性上,他又无法相信。
前次李敬玄十万大军,一朝丧尽。
薛礼,百战名将,率五万军,还征召不少胡人仆从。
照样惨败。
苏大为就算是大唐名将,但是无论如何,仅凭着一万人,怎么对付大食人的大军?
光是薛礼那次,大食至少就是四万人吧?
还有突厥的叛军,胡人各处的叛乱。
仅靠一万人,如何能扑灭这些大火?
“这……”
李弘犹豫着道:“苏郡公,一万人如何守住西域?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原因有三。”
苏大为不慌不忙,似乎早就想好了一切:“第一点,大唐虽然败了两次,但在西域数十年经营,积威犹在。
而且昔年臣曾多次在西域用兵,对各胡族知之甚祥,只要分化拉拢,就能拉起一支对大唐足够忠心的仆从军。
第二点则是大食人对西域的威胁,并没有想像的那么强。”
“嗯?何出此言?”
李弘奇道:“朕听闻波斯国的强盛,不弱于大唐,但波斯已被大食吞并,那大食之强,犹在波斯之上。
这样的大国侵入西域,犹如泰山倾覆。
仅凭一万府兵,加一些藩属仆从,朕实不知如何抵挡。”
李弘这番话,说出许多人的心声。
包括武媚娘,也微微颔首。
“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苏大为平静道:“凡国家用兵,总有其力量投送极限,距离本土越远,所能投放的力量就越少。
哪怕强如大唐,兵势到了西域,也如强弩之末。
亏得这些年经营,在碎叶水旁设下安西四镇,还有西域都护府,一直保持着对各族的威压,才能驱策他们。
驱使胡人为我所用。
若纯用我大唐府兵,劳师远征,就算以大唐富饶,也无法持久。”
这番话,引得众人默默点头。
都是朝廷大臣,有着丰富的理政经验,知道苏大为所言非虚。
一是路途遥远,行政命令传达不及。
光是路上就要一年半载。
许多事瞬息万变,待朝廷命令传到,情况和环境早就变了。
二是你拿关中的兵去填西域的窟窿。
可关中兵也不能一辈子待在西域。
他们也有家人老幼。
也想着回家。
时间一长,自然就无战心战意。
所以朝廷才定下轮守之策。
每隔数年,派府兵过去轮换。
真正能让大唐势力在当地留下来的,只有移民。
将唐人一代一代向西域移民。
待到当地唐人数量超过西域诸胡。
则自然将西域内化为大唐内藩。
可问题是,这种事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完成的。
而且大唐人去西域,就得按着胡人的方式生活,放牧。
久而久之,生活习惯完全胡化。
那究竟是唐人还是胡人?
以古代的环境,想要同化实在太难。
后世雄鸡版图,全和生产力相关。
只有汉人的田能种到的地方,才能纳入版图。
凡是生产力不足,还得按着当地风俗习惯生活的地方。
就算一时纳入。
待中原一乱,便又分离出去。
右武卫大将军李玄信双眸光芒一闪:“苏郡公此言何意?”
“我的意思是,西域也不是大食人的地盘,他们也是客军。既是客军,就没有地利,想要措集粮草没那么容易。
我们大唐,可以以一名臣子,持天子手书,赦令西域诸胡听令,自带粮草兵器,为我大唐仆从。
他们大食人远道而来,能和我们大唐一样吗?”
嗯?
苏大为的话,引起众人深思。
好像,有点意思。
“大唐在西域余威犹在,听大唐话的藩属仍是大多数,以众击寡,何患之有?相较大食,他们是客军,我们才是主场。”
苏大为继续道:“既是远道而来,大食人的消耗更大,兵员更不容易得到补充,死一个,便少一个。而且既然是远征,他们的人也不可能太多。
或许也就那几万人,至多不过十万上下。
再多了,恐怕大食国也拚不起消耗。”
苏大为的话,立刻引得殿中各军将的赞同。
一员将领道:“昔年苏定方大总管,征突厥,每战都是十万上下,少的时候只率五万人,这些都是太宗时的定制。”
“对对对,灭百济,攻高句丽时,我们也是十万上下兵力。”
李玄信沉思片刻:“也就是说,苏尚书有信心可以将大食人击溃?”
“不是击溃,是将他们全部留下。”
苏大为一声轻蔑冷笑。
他手里灭国无数。
战场上被他指挥歼灭的敌人,何止数十万人。
区区数万大食人又如何?
大唐,可不是希腊城邦。
李玄信再问:“就凭一万人?”
“不是一万人,而是以大唐一万府兵为中枢牙将,统驭诸胡,以诸胡仆从为我大唐爪牙,驱使他们为我大唐征战。”
苏大为用一种冰冷到近乎无情的声音:“我要用这些胡人的血,去耗光最后一滴大食人的血。”
听起来十分残酷。
但殿上众将军却是精神大振。
“苏郡公说得好!”
“这才是我大唐之武德!”
“大唐圣人是天可汗,普天之下,诸胡皆为我大唐鹰犬,让他们征战,是给他们为大唐尽忠的机会!”
“为大唐流光血液,是胡人的光荣!”
“此战之后,自然会有许多出色胡人将领,可以吸纳入我军,做为大唐的将军。”
众大将军相视而笑,得意与自信之情,溢于言表。
这是大唐的威风。
与后世相比,这时代人才是鹰派。
一个个恨不得整天上战场,开疆拓土,觅个封侯拜相。
李玄信盯着苏大为,眼中光芒闪动,用一种迟疑和斟酌的声音道:“苏郡公方才说有三点,现在说了两点,不知第三点成算是什么?”
“第三点,是吐谷浑和吐蕃人,并没有如各位想的那样桀骜不驯,为大唐作战,做我大唐仆从,对他们而言,都是晋身的机会。”
李玄信一呆。
苏大为说的,已经超过了他的认知。
他想要反驳,但一时不知从何去质疑。
武媚娘还没开口,一旁的李弘已经忍不住道:“苏郡公,此言何意?吐蕃和吐谷浑,都是被我唐军灭国,吐谷浑暂不说,吐蕃可是在苏郡公你手上……”
“陛下,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苏大为微微一笑,丝毫不在意身边众臣在拿眼瞪他。
哪有这般和皇帝说话的。
丝毫不给陛下留面子。
苏大为在沙盘前缓缓踱步。
拾起竹枝,在吐谷浑处点了点:“吐谷浑曾被太宗率军大破之,之后我大唐扶立新的吐谷浑王,还将大唐公主下嫁。
这之后,吐谷浑便对我大唐称臣纳贡,虽然中间有些小问题,但大体都是忠于我大唐的。
后来吐谷浑被吐蕃渗透,末代吐谷浑王与大唐公主请求内附。
结果未及逃脱,便被吐蕃人杀之。
所以对吐谷浑人来说,对我大唐,并没有那么大的仇恨。
相反,当年我征吐谷浑人做仆从,他们不少部族,都在那一仗中捞了不少好处。
我意就从这些部族中征召人手。
同时如果有其余部族愿意做大唐仆从,一致接纳。”
说完,苏大为抬头向听得目瞪口呆的一众将军和武媚娘、李弘微微一笑:“当然,所有粮草战马、兵器,都得他们自备。”
什么叫自带干粮。
在唐朝,这些争做大唐鹰犬爪牙的异族人,便是自带干粮。
李弘细品苏大为所说,越听越觉兴奋。
情不自禁道:“这些吐谷浑人曾被苏郡公征召过,而且得到过莫大好处,此次苏郡公再征召他们,一定不会推辞。”
那当然是不会推辞,谁特么会和发财过不去。
跟着苏大为抢掠吐蕃人的都城逻些。
可把这些吐谷浑人给捞饱了。
一个个穷放羊的,都摇身一变成为大地主。
家财难以计数。
这次只要苏大为开口,可以肯定,这些红了眼睛的家伙,一定会嗷嗷叫着求加入。
而且有这些人带头。
吐谷浑其余部落那些穷鬼,也一定是抢破了头的想做大唐仆从。
而且这些吐谷浑人,与吐蕃人有着灭国之仇。
吐蕃灭了吐谷浑。
吐谷浑人做大唐仆从又打破了吐蕃国都。
双方有这种仇恨在,苏大为率领一万唐军,正好统慑全局。
此乃高明的驭下之术。
“高明!”
李弘情不自禁的道。
武媚娘看了他一眼。
目光投向李玄信。
李玄信苦笑一声,拱手道:“苏郡公言辞便给,我只剩最后一个问题。”
“请问。”
“吐蕃人,会听我大唐征召吗?”
“会。”
苏大为肯定的道。
“吐蕃虽称国,但统合时间尚短,昔年松赞干布和禄东赞也是东征西讨,吞并无数部族方才称国。
像西边的象雄,占踞吐蕃四分之一的土地,被松赞干布吞并至今不过二十余年。
还有东面的白兰羌、白马羌、破当羌等。
其实吐蕃虽称国,但是上面的部族多如牛毛。
与松赞干布他们,并非是一条心。”
“那……”
“无非是昔年松赞干布最强势,带着各部族不断征战,不断胜利,不但掠夺财富,这才将各部族强行聚合起来。”
苏大为微微一顿,待众人稍做消化,继续道:“我大唐将吐蕃逻些城打破后,这些部族重新归为四分五裂的状态。
既是分裂,既然各有部族,便可分化拉拢。
何况,大唐灭国之威,只怕多的是愿意为大唐效力的部族。
再加我手上一万大唐精锐,以及征召的吐谷浑人,足以应付局面。”
苏大为这番话,已经藏有许多的庙算心机在里面。
李玄信细细思索,只觉得苏大为看似随意。
但思路却极为清晰。
若要苏大为自己说,便是逻辑严谨,老铁没毛病。
其实最早的先民,都是以部族、族群为单位。
都是一盘散沙。
但是战争,是最好的融合剂。
大家为了共同的目标奋斗,那叫什么?
那叫事业!
古人仆素的事业心,那就是抢钱抢粮抢女人。
在松赞干布这等强盗头子的带领下,各部族跟着他抢掠发财。
自然加入者越来越多。
只要不断胜利,就会有越多人加入。
最后打下一个大大的江山。
这一点,后世女真也是如此。
老奴以十三副盔甲起家,统合辽东无数部落,最后聚起万余人。
继续南下抢掠。
按理说,女真族内部分是分裂多如牛毛。
但只要胜利,就能融合一切分岐。
这是创业公司的做法。
直到最后,公司上市。
各部族也都自认自己是公司的一份子。
所谓民族、国家,也都形成了。
若是在上市之前崩了的,还未完成融合。
便会重归于散沙。
在苏大为如今这个时代。
吐蕃正是这种情况。
李玄信有些无奈的看了一眼武媚娘方向。
声音越发弱了几分。
他起先出声,是有些咄咄逼人气势的。
但是苏大为越说,他就越觉得自己在苏大为面前显得无知。
原本引以为傲的宗室身份,右武卫大将军身份。
从未有一刻感觉这般令他不安。
感觉自己愧对这一身军甲。
但是武后的目光如芒在背。
他不得不硬起头皮继续道:“我还有最后一个问题。”
唰!
所有人的目光一下子集中在他身上。
不是刚才说好了是最后一个吗?
怎么又来最后一个问题。
苏大为倒是不以为意,伸手虚抬:“右武卫将军但说无妨。”
“征召吐谷浑人和征召吐蕃人做仆从,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征召蜀中一万府兵,这人员,究竟从何处征召?
蜀中的防务也不轻松,那么大的地方,就这么些人。
未知苏郡公,想从何处调拨人手?”
苏大为看着他。
久久不发一言。
那目光,令李玄信有一种被剥光看透的感觉。
那目光像是在质问:你连这个都要问我?
李玄信咬牙硬撑着抱拳道:“在下才疏学浅,委实不知如何调度,还请郡公不吝赐教。”
这个问题,也是武媚娘和李弘所关心的问题。
更是左相阎立本、刑部尚书狄仁杰。
及殿上十二卫大将军。
从将军和各部主官所关心的问题。
蜀中,前几年也是才遭过灾的啊。
而且兵力本就不多。
苏大为究竟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就见苏大为洒然一笑,目光投向一旁沉默的苏庆节道:“狮子,你来说?”
程处嗣久在帝都戎守。
缺乏一线作战的经验,可能不太清楚。
但像是苏庆节、程务挺这些经过战阵。
而且跟过他打吐蕃的大将,怎么会想不到其中的关窍?
被苏大为一说,苏庆节抬头,双眼透出凌厉的,略带桀骜的笑意:“那自然是,将防备吐谷浑一线的镇军,抽调一万人出来。”
这话一出,李弘、武媚娘和李玄信、阎立本等人都是一呆。
就见苏大为鼓掌笑道:“善!”
就是如此了。
既然把吐谷浑人和吐蕃人中的精锐都征召了,都抽调光了。
哪还用留那么多唐军防备着?
我们就放开防线,那些吐谷浑和吐蕃人的老弱妇孺,敢向大唐迈出一步吗?
这不是狂妄,而是自信!
一位大唐将军,百战名将对一切事情,如掌上观纹的自信。
自此,苏大为整个思路完成闭环。
武媚娘闭目沉思良久,陡然张眼赞道:“好!好一条计策,好一个苏大为,依哀家看,此计大妙,不费我大唐多少国力,便能借这些外藩为我用。
而且还削弱了这些外藩的力量,足以安定我大唐边疆。
一石二鸟,大善!”
满殿文武官员,压抑已久的一口浊气终于吐出来。
忍不住一齐向苏大为称颂不已。
“苏郡公眼光卓越,更兼多智,难怪能屡战屡胜。”
“我大唐前有邢国公苏定方,现在又有苏郡公,大唐武德后继有人矣!”
“嘿嘿,那些西域叛乱的胡人,还以为我大唐拿他们没办法,这次依苏郡公之计,定要让他们,有来无回!”
诸将军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以他们的作战经验,眼光,细思之下,在现有条件下,也无法找到比苏大为这些计策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简直就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嘛。
在关中受灾遭受重创,府兵凋弊的情况下。
硬是凭着辗转腾挪之功,借异族藩属之力,达成自己的战略目标。
“且慢!”
突兀的一个声音,打断了殿上狂喜欢快的氛围。
只见刑部尚书狄仁杰向前一步,叉手道:“陛下,天后,苏郡公方才所说的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策。
但是臣忽然想到一个问题。”
他这番话说得极为冷静克制。
好像一桶凉水浇在气氛热烈的大殿上。
众人向狄仁杰愕然看过来。
不少人在心中嘀咕。
这狄仁杰,不是和苏大为私交极好吗?
这个节骨眼上站出来,是想要做甚?
武媚娘眸光微动:“狄仁杰,你一个刑部尚书,莫非也懂军事?”
“臣下不懂,但臣下懂人事。”
“哦?”
武媚娘似笑非笑:“何为人事?且说说看。”
众人此时也被狄仁杰和武媚娘的说话,吸引了全部注意力。
包括皇帝李弘,满殿的侍从女官、太监。
六部官员,众将军。
甚至苏大为和苏庆节,也向狄仁杰投来关注。
“天后,苏郡公的计策固然不错,可是,由谁来做这征西大军主将呢?”
嗯?
“又由谁来统驭这些吐谷浑人和吐藩人呢?”
狄仁杰掷地有声道:“再好的计策,若所托非人,也断难成功,这是臣不解的地方。”
他向苏大为方向微微拱手:“未知征西主帅,是苏郡公自己担任,还是另有推荐?”
这话说出来,整个大殿上的群臣为之一呆。
是啊。
现在才想起来。
陛下和太后好像并没有定征西方面的大总管。
苏大为也没提出自己要做这个总管。
而按他眼下的身份,和陛下、太后之间,这微妙的铁三角关系。
恐怕苏郡公,轻易不好出洛阳吧?
现在朝局,全因为苏大为在中间缓冲。
太后与陛下的冲突还没那么激烈。
若苏大为领军走了。
大唐这朝堂上,这对母子还不得撕起来?
一想到这里,左相阎立本只觉腮帮子一抽,牙酸得厉害。
这事还真不好办。
除了苏大为,还有谁可以做征西大军的总管。
带领吐蕃和吐谷浑人仆从,去对付大食人和胡人叛乱?
(https://www.xvqianqian.com/2709/2709648/65856009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