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7章 张小悦的滑梯改造项目
“这样,如果遇到……那种比较难缠的,可以允诺他们招工的条件,以后拿工资,我想还是很多人乐意的。”
“行,到时候看。”
“好吧,那我们就先告辞了,等市局这边把事情厘清我们过去接手。”
“这就要走?一起吃个便饭吧?”
“不了,我回去吃。我们家现在有三个奶娃娃,我儿子三个月,还有亲戚家的孩子来过年,院子里住着七个孩子,每天吃饭像打仗一样。”
“哈哈,那可是热闹。行,就不留你了,等年后找个时间咱们聚一聚。”
市局的人直接走了。
张彦明去和李区长打了个招呼,也带着人离开农委。
不管怎么说,这几十万亩耕地到手,算是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值得庆贺。
图纸有,规划工作马上就可以开展,但是天气太冷了,又马上要过大年,暂时就不准备动了,年后再说。
在二九天去空旷的野外完全就是自虐,那个滋味没经历过的人是无法想像出来的。
张彦明心里有个估摸,这二十多万亩耕地全部利用起来以后,肉菜方面的供应基本上也就没什么问题了,卖场和超市的速度还能提一个台阶。
而且像单位食堂,学校食堂这些地方都可以开辟供应。起码能让孩子们吃上放心的菜和肉。
水果这东西就不太好说,北方的水果品种摆在那,大部分还得靠从南边运过来。
是不是搞一辆专门用来运输水果的车辆呢?还有水产品。
……
院子里相当热闹,张彦君拿着铁锹在翻雪,几个孩子围在一边又是跳又是叫的,没有一会儿安稳。
“这是……在干什么?”张彦明走到抱着张小怿也在看热闹的孙红叶身边,问。
“你回来啦?签了?”
“签了,二十多万亩。”
“是熟地还是荒地呀?怎么这么多?”
“算是荒地,得从头来。咱们北方冬天草都死了,大雪一盖,好收拾。我哥这干什么?”
“加长滑梯,孩子多了呗,感觉原来短了滑着不过瘾了。你女儿的主意,正好昨天下了场大的。荒地的话,头一年事情可不少。”
“没事儿,翻一遍烧一烧,也不指望头一年能有个什么大产出,慢慢来。”
张彦明脱了外套披在孙红叶身上,自己活动了一下手腕走过去:“哥,你这么弄不行,我来吧。”
“怎么不行?”张彦君扭头看过来,干活干热了,脸上红通通的,额头上带着汗珠,忽忽的冒热气儿。
“坡度不够了,得从现在这块的中间开始改,得抬高点,下面加两个弯。”
反正院子有那么大,人都是在游廊里走,随便折腾。张彦明左右看了看就有了计划,拿过锹开始拆原来的滑梯前面的鼻子部分。
“得从这里开始,像你那么直接从下面接滑不起来,没动力了。”
“那加弯干什么?”
“增加长度,缓冲速度。这么直着下来速度太快了。”
“你是真爱动弹,我就是想接出来个几米糊弄糊弄也就完事了,你这家伙上来就是大工程。你也不嫌累。”
“这累什么,弄好了能玩好几个月呢。等明年好好设计一下,搞个大型螺旋的。”
“呵呵,你弄吧,我可不掺合。”
“爸爸,你在干什么?”张小悦带着热气儿冲了过来,一群孩子跟在她身后,声势比较大呀。
“你不是要改滑梯吗?我这在给你改。”
“嗯,要长长的,原来太短了。那,那你拆原来的干什么?都弄断了。”
“不拆怎么改?想加长就得加高,要不然滑一半就没劲了,到时候你自己爬呀?”
不知道又说到了小丫头什么笑点,她看着被张彦明打断的滑梯想了几秒,然后吭哧吭哧在那笑起来。
“傻笑什么呢?去拿小桶来运雪,都别闲着。”
小红桶只有两个,还是去年给小悦和豆豆买来装雪的,小丫头就没了主意,栓子反应快,钻到厨房去拿盆。
张彦明修,四个孩子拿着小桶和盆传雪,张彦君给装,张小欢和张小乐就跟着来回跑着捣乱,到也玩的开心,嘎嘎的笑声不时的响起来。
“我的妈哟,你就作吧,这明年一开春院子里不得全是水。弄这么大干什么?”张妈从屋里出来,一看这场面就有点上火。太能作了。
“没事儿,也不是一下子就能化完,咱们院子排水做的还是不差的。哥,你去把梯子扛出来,我顺便把房上的雪推一下。”
房盖上的积雪要及时清,要不然冻住就清不掉了,等开春天气一暖一融,就会在房檐上形成一排冰溜子,那东西相当危险。
高一点的汽车壳子都能穿透,穿个人像玩似的,平房到是没那么严重,不过伤人也是轻轻松松。家里孩子多,这个要小心防着。
过去北方盖房子顶面的坡度会比南方大,其实就是为了清雪方便,很多时候雪厚了自己就塌下来了。
南方的瓦顶只需要防雨水,所以就不需要坡度太大,瓦片相对也比较轻薄,单栋房子的占地可以更大还不需要拱起太高。
从功能上来讲,南方的房子需要着重考虑的是散热,而北方是保暖,差异就出来了。
现在到是不用考虑这些了,开发商只考虑他的‘成本’,是南方也不散热,北方也不保暖,大家一起熬吧,为了开发商和他利益伙伴的钱包。
……
老张家一家人都没有除雪这事儿让下面安保员或者清洁工来做的习惯。
按张爸说,都年纪轻轻有手有脚的,总麻烦人家干什么?养懒哪?
家里好支使人的就是张彦辉,在张爸面前也是小心注意怕挨骂。
张妈到是没说过这么直接,就总是念叨孩子看着呢,学着呢,你想让孩子长成什么样?
老话说富不过三代,为什么?你从小就没教他怎么富过去呗,底子没打好,长大烂了还有什么奇怪的。
其实过去或者现在的那些所谓豪门恩怨家产争夺什么的,也未必不是上一辈故意的:不能眼瞅着等着这些人败家呀,要交也是交给比较能行的。
张爸张妈到是未必懂得这些什么大道理,他们就相信根正苗壮,根子不正苗就长不起来。
真要硬是想归纳总结出什么智慧和传统,真没有。
如果硬说要有,那就是劳动人民的智慧和优良传统了:原来他们那个年代人人如此,家家如此,老两口只不过是活的比较真实。
在张彦明小的时候,家家差不多,领导干部和一线工人都住在一个家属区,房子各方面都一样,孩子也是天天在外面疯。
衣服一样有补丁。
(https://www.xvqianqian.com/2733/2733173/55218933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