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逃荒生存手册王璇玑w > 第32章 出发

第32章 出发


第二天一早王崇文就陪着王宝山去族长家商议去了。

        他们是第一家响应的,后面陆陆续续又有几家过去说愿意跟着族长搬迁。

        王宝兴先把话跟几个亲近的王氏族人说,就是为了让他们先拧成一股绳。

        既然王氏族人大都愿意跟他离开,他就不怕别的了,又去村里知会其他人家。

        村里统共不到二十户,倒也好沟通。

        有十五户人家愿意一起结伴离开,剩下那些大都舍不得房子和地或者说家里没有适龄儿子需要服徭役,任由王宝兴劝说都不肯离开。

        期间,王宝山让崇文崇武去李家庄知会舅家,顺带着问问有粮和榔头愿不愿意同他们往东去。

        即使和周家因为崇武木槿的事闹得不愉快,但两家到底是姻亲,王宝山还让崇文叫上同村的一个堂兄弟一起往周家知会一声。

        本来崇文叫崇武一起去的,但崇武好说歹说就是不同意,崇文不得已才去麻烦旁人。

        加上他们此去除了逃荒避祸之外还有一层躲避徭役的意思,大部分人都是悄悄去知会自家亲近的亲戚,并不敢过分声张。

        李家村留下的人已经很少很少,最早的一批一年前就往各处投奔亲戚去,当然,大部分人的亲戚都在府城范围内,他们走的并不远,这一部分人至今杳无音信;还有一部分是家里地多亲戚也富有,多少能接济自家,还好好生活在李家庄呢,譬如他们舅舅一家,不过这一类人数目非常稀少;另外便是家里有些粮食,再加上草根树皮艰难求生或者吃观音土饿死的,他们占绝大多数。

        距离崇文崇武见到家里两个长工已经过去七八个月。

        就算李家庄饿死的人比柳桥村要少,但身边仍有好几户人家因为缺粮饿死人口,有粮和榔头两家人见此惨象,更是节俭节俭再节俭,他们只求自己不被饿死。

        因此,在崇文崇武见到他们时,两个本来算得上身强力壮的农家汉子已经饿到皮包骨头,眼神都呆滞着。

        待看到崇文崇武,他们两家人木然的眼睛里不约而同闪现些微光彩。

        有粮还好,毕竟家里人少,但榔头家里人多,虽然节省到每个人都皮包骨头的地步,但粮食真的不多了。

        眼看着三月份快到来,已经是开春的时节,可天气一如既往地干燥,后面几个月估计不会下雨。

        这么一来,王家没办法耕中,他们的肚子再也没办法填饱,只能和村里没粮食的人家一样等着被饿死。

        所以,有粮和榔头两家人日盼夜盼的雨始终没有到来,他们从满怀希望但日渐绝望。

        前两日官府还过来说让他们服徭役,好多快要饿死的人家一听到要服徭役,很是高兴,他们以为会同往年一般官府给个糠饼吃。

        有人大着胆子问官老爷管不管饭食。

        结果有个官老爷说:“我们当差的都没饭吃,整日饿着肚子,哪有饭食给你们,到时候自己带粮食去。”

        本来还满怀希望的村民们立马蔫下来,垂头丧气像颗霜打的茄子。

        王崇文:“我来同你们说,我们村要往东边谋生去了,你们若愿意一道就同我家一起,若不愿意,往后就只能另谋生路去了。”

        “少东家,你家那六十亩地……”

        普通农民手里头就那么几亩地或者一亩地都没有,但王宝山家可有六十亩地呐,往外走容易,往回走了就难了。

        不怪他们会这样问。

        崇文叹气:“眼下连命都保不住,地在那里光能看又不长粮食,有啥用?”

        有粮家里就他夫妻和一个几岁的小儿,他自己当家,当下就拍板决定要跟王家一起走。

        榔头家里还有爹娘,他得过问爹娘的意思。

        榔头爹娘不带半点犹豫就说要同王家一起走。

        东家之前送来的粮食,简直救了他们全家的命,要没有那些粮食,他们全家恐怕已经饿死一半人了。

        他家粮食只还够撑几个月的,呆在李家庄只有死,若同东家逃荒去,倒还有一半生路。

        所以,两家人拍板定下要和东家一起走。

        王崇文王崇武当然愿意他们一起。

        这时候就讲究人多力量大,有榔头跟有粮两个人跟着,他们也更安全。

        于是,王崇文跟他们说了出发的时间,让他们过去王家村找他们一道出发。

        至于李富贵家,态度始终含糊不清,没说要一起也没说不去。

        崇文的表弟李栋梁比他爹娘想的远,现下他们还有往年存粮吃,但如果今年仍不下雨,家里没有收成又没有了姑姑姑丈接济,他们还能怎么办呢?

        于是努力说服他爹娘一道去。

        李富贵急了:“那咱家地咋办?”

        他年轻时不思进取,以至于把家业败光大半,现在灾荒来了之后,他才越发珍惜手里头仅剩的二十亩地。

        现在让他扔下地去逃荒,跟要他的命没两样。

        “姑姑姑丈家里地比咱家多得多,他们都要逃荒去,咱们还有啥舍不得的?”

        另外,李栋梁就在被征收的徭役范围内,出于私心他也不想冒着生命危险去打土匪。

        李富贵原本还不情不愿的,但是仔细一想的确如此,他家在李家村宗族里头没有太亲近的亲属,最近的亲戚就是王李氏,若王家离开之后再也不回来,他们家只能单打独斗,连个帮衬都没有。

        至于李家族人,跟李富贵隔着几代远,而且还都不如李富贵家富裕,李富贵反而怕他们来拖累自家。

        加上儿子一说,李富贵马上动起心思。

        他也不犹豫了,直接说要同姐姐姐夫家一起走。

        至于周家,更连一丝犹豫都没有,听到崇文说要去逃荒去,周大山家和周大海家连考虑都没有,直接说要同王家一起走。

        在周家人看来,只要跟着亲家,自家总不会被饿死。

        如果亲家真的走了,自己没有地没有粮食,迟早得被饿死。

        ——

        王家村家家户户忙着收拾东西,包括王宝山和王宝兴两家,他们两家日子殷实,家当自然多,收拾起来格外费力。

        王宝山家里只有一头牛,光把粮食放到牛车上就占了大半空间,剩下只能够放家里人的衣物被褥。

        每个人都只挑了自己还算新的衣裳带上,剩余的不是不想带,而是实在没有空间放。

        而且木槿家里连个牛车都没有,只能把东西和王家一起放。

        回家收拾东西之际,王李氏还特地提醒木槿把首饰收一收。

        因为没有完全接收原主的记忆,许多细节没办法一下子记起来,木槿反应好一会儿才明白王李氏说的首饰是什么。

        两个孩子都睡在王家,木槿倒不怕动静太大吵到他们,她从空间里拿出手电筒照明,翻找一番果然看到红布包裹的镯子。

        两只镯子是纯金的,看起来份量很足,是王李氏在原主十来岁的时候就替她备好的嫁妆,这个只有王李氏夫妻还有木槿许天赐才知晓。

        这时候,一两金子能兑将近十两银子,这两只镯子都极重,普通人家给一只银镯子做陪嫁已经是了不得的体面,给两只金镯子除了城里的大户人家,旁的少之又少。

        木槿找到东西之后,就小心翼翼把东西收到空间。

        另外,木槿想着既然马上就要搬走,以后村里再也没有那样大的用水压力,她终于用满满一个浴桶洗了回澡。接着又把家里的大瓮和浴桶都装满水放进空间里,如果他们在路上找不到水的话,可以找借口拿出来救急。

        至于剩余的东西,木槿把许天赐的笔墨纸砚还有他所有的书籍、文稿放进空间。

        书籍是木槿自己用的,来到古代她才知道古代几本不厚的书就能卖上一两银子,而这恐怕也是家境贫寒的学子难以出头的一大原因,毕竟光笔墨纸砚就可能掏空所有家当。

        因为舍不得再花银子,为了学会读写古代的字,她只好借用许天赐的书。

        至于剩下的文稿以及许天赐送给原主的簪子这中比较有纪念意义的东西,木槿就收进空间准备传给吉祥如意留个念想。

        之前她自己购置的衣裳被褥,木槿把厚重一点的放进自己空间里,只拿出两套衣裳放在包袱里头。

        她得同王家一起走,她自己放在明面上的粮食还得靠王家的牛车,实在不能添太多东西给王家增加负担。

        因为东西太多,一辆牛车压根装不下,王宝山把家里两个大竹筐固定在扁担两头,在里头放家里人的衣服食物,大约一二百斤重。

        到时候由崇文崇武轮流背着便是。

        ——

        临出发前一晚,因为怕出变故,得有一半人家没怎么睡。

        而且有粮榔头两家还有李富贵家夜里就过来了,他们怕早上过来太招人眼,更怕王家村把自己给忘下。

        崇武告诉她长工还有王李氏周氏两边亲戚要同他们一起时,木槿不仅没有因为人多而欢喜,反而有中莫名其妙的担心。

        有粮榔头还好,两个人干活麻利又是王宝山雇的长工,并非爱生事的性子。

        可是李富贵和周家人始终是个变数,木槿就算不知道他们具体需要多久才能走到有水的地方,但按照现在的交通速度恐怕少则两三个月多则一年半年,等李富贵和周家都没有粮食,恐怕王家得接济不少,王家的粮食能撑多久实在不知道。

        现在气温比较低,饭食放的住,家家户户都在做糠饼或杂粮饼带着吃。

        看他们的样子,恐怕要做上够全家人吃上半个月的。

        王李氏也在家里忙着做饼和馒头。

        木槿在空间里储存了一二百个馒头,那是她听说要出去逃荒之后做了一夜做出来的,好在大家也在生火做饭,所以她并不算突兀。

        又想到吉祥如意现在主食小米粥和馒头,木槿又熬了几锅小米粥,放到家里头提水的木桶里面,满满两大桶,一起放在空间里,反正空间有个保鲜功能,放进去什么样拿出来还是什么样还不必担心放坏。

        木槿主要怕后面没有水,如意吉祥又小,还消化不好杂粮,为了以防万一便提前给她们储存好足够的食物。

        木槿心里打定主意,这两木桶米粥只给双胞胎用。

        如果只有他们用的话,这些应该够双胞胎配着其他东西吃一两个月的。

        王家自家兄友弟恭、家庭和睦,但是木槿总担心李家周家会生幺蛾子。

        王宝山性子和软,王李氏比他主意多些,但她娘家在其中,她大概率没办法拒绝娘家兄弟的请求,王崇文是最有主意的,架不住有个周氏。

        而周氏光娘家兄弟就有六个,还有不省心的叔婶一家,这些人都没有粮食,王家还真不一定能够拒绝的了。

        如果生活在现代,木槿自然可以不必忍受周氏,可是在古代,即使王宝山夫妇再疼女儿,也不得不说,女儿只是锦上添花,儿子才是家里头的根基。

        崇武还未长成,身为长子又正当壮年的崇文无疑是家里头最受重视的孩子,木槿对周氏百般忍让忍的不是周氏,而是王崇文。此时人们普遍认为“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如果真的要在木槿和周氏之间做选择,不管王崇文还是王宝山夫妇,无疑会选择周氏,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女儿已经是许家人,周氏才是一辈子绑在王家的。

        或许王宝山夫妇因为疼爱女儿有些犹豫,但是在周围的舆论环境以及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他们迟早都会妥协。

        木槿穿越将近一年时间,足够看透这些道理。

        至于不和周氏一起,木槿有空间自己带着两个孩子走,那更是玩笑话。

        一个手无寸铁的女人,走在逃荒路上在旁人眼里只是个待宰的羔羊。

        所以,为了保险,即使知道王家这条船并不牢固,也得咬着牙和王家绑定,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她和两个孩子的安全。

        木槿为了给自己上双保险,让崇武借着搬东西的名义把榔头和有粮叫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女主经过一年多的锻炼,看明白周围人的性子,也知道有极品亲家,可是被时代桎梏住的她,只能慢慢改变。或许有的读者会问,不带周家人可以吗?古代讲究宗族血缘,重视姻亲关系,并没办法像现代一样说扔下就扔下,不过女主已经有了防范。

        比如说后面把有粮榔头叫过去,就有拉拢他们的意思。她跟栓柱夫妻也保持着友好的关系,但是栓柱是王家族人,如果真的在女主和崇文之间做选择,栓柱家顶多就是多帮女主一点,但是有粮榔头只是长工,和王家更多是利益牵扯,把他们拉到自己阵营里的可能性也更大。

        女主穿越到古代女性地位低下的社会,没办法有那种个人英雄主义的做法(除非她跟王家宗族闹掰),所以只能慢慢来。所以也请大家给女主一点时间。

        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交流哦,每一条留言我都有认真看,特别感谢有你们的支持与陪伴!,


  (https://www.xvqianqian.com/2853/2853676/626024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