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兴明报馆
堂堂太常寺卿,还伴读东宫,竟被一群工人堵在家门口前要钱。
次日,奉天殿前,一群朝臣等在门口准备上朝。
黄子澄黑着脸,低着头走近。
远远瞧着,一众朝臣三个一群,五个一起眼神偷瞄着他,冲着他指指点点。
黄子澄自觉昨日之事有些丢脸,面对这些指点更加敏感。
此时的他若能躲过,恨不得当即扭头就走。
“黄寺卿,听说昨日把书坊卖了?”有人不满足背后指点,直接进前笑嘻嘻地询问。
黄子澄自然也明白,这般询问后接下来是什么。
不想多做搭理,用鼻子哼出一字,越过他快步离开。
走出没几步,后面几声窃窃私语便传进了耳朵。
“没那个金刚钻就别揽那个瓷器活,自己没什么能耐,却偏又要经营什么书坊,听说自开了就没挣到什么钱。”
“对啊,本没钱,却偏偏还要充大头,听说那书房才卖了十两,那些工人堵门讨薪都没钱支付。”
“买走书坊的好像是大福酒楼的东家吧?他家那土豆菜肴着实香的很,下值喝上几杯?”
提议出言,几个同僚纷纷附和。
庸俗,除了还知道个什么?
听见这谈论,黄子澄顷刻间有几分高高在上之感,也顿觉这些有关于他的品头论足有些微不足道了。
“上朝...”
良久后,随着太监一声喊,奉天殿大门应声而开。
一众大臣这才停止了闲言碎语鱼贯而入,进了奉天殿。
不管是街头大妈,还是奉天殿朝臣,背后说人闲话的通病都一样。
背后说别人闲话,殊不知自己也是背后被别人评头论足的那一个。
***
早朝之后,黄子澄回了东宫。
吕氏悄悄把他拉于一旁,塞出了些银子。
“这是作甚?”黄子澄不满。
他是那种爱财之人吗?这不是凌辱他吗?
吕氏解释,道:“那朱大福替先生结清了月钱,先生欠着我的,总好过欠着他吧,先生拮据,我这里也不着急,先生何时有了,何时再还就是。”
黄子澄欠着朱大福的,在朱大福跟前也就低人一头。
说不准,何时就因这一头被朱大福收买了。
黄子澄自诩清高,听吕氏只是帮忙,并非贿赂。
想了一下,终还是接了下来。
“黄先生,朱大福那书坊?”吕氏问道。
他们这边最铁杆的盟友也就是黄子澄了。
有事儿多征求一下黄子澄的意见总归是没错的。
“不用搭理他,是皇家血脉又如何?长于乡野,能成什么气候?还学别人开书坊,再怎么开,不过也是猪鼻子插大葱罢了。”
现如今的黄子澄对朱大福的印象那可是差到了骨子里。
***
书坊中。
此刻,朱大福正张罗着挂牌。
兴明日报馆,白底黑字,有些另类,又有些焕然一新。
“歪了,歪了,往左些。”
朱大福指挥,黄玉新挂牌。
正挂着,背后响起了一道冷冰冰的声音,道:“还你钱。”
朱大福扭头,黄子澄已把钱袋子放于地上扭头离开。
走的迅速,堪如朱大福是瘟疫一般。
瞅着黄子澄的背影,旁边挂牌的黄玉新吃味道:“我等给他干了数月,他却一拖再拖着我们的月钱,昨日去他门上讨要,他仍旧一再拖延,今日怎就良心发现了,竟还主动送上门来了。”
不管黄子澄是怎么良心发现的,他能把钱还回来就行了。
不然的话,还得他去黄子澄那里讨要。
那么多工人都讨要不出来,只凭他一人又如何能讨要出来。
...
牌子挂上,兴明报馆正式成立。
之后,朱大福用后世常用宋体写下了兴明报馆几个大字。
笔画粗中有细,极聚审美价值外,也极适合刻板印刷。
类似的这种字体,首次出现是在南宋临安的书坊中。
到明初,文人大肆追捧这种字体的书体。
经过百年发展,到弘治正德时,才逐渐形成后世所知的那中宋体。
其实说来,后世的那种宋体称呼为明体才更准确一些。
朱大福从后世而来,写下的几个大字,完全超越了当今时代数百年。
黄玉新干印刷这活儿年头也不短了,接触过不少刻板的字体,自也能看出朱大福所写几个大字的好赖。
“东家这字横平竖直,比当下的一些仿宋体还要美观,这种字体于印刷是与有非常大的便利。”黄玉新惊喜不已。
这字虽是朱大福所写,却也是他所刻,所印。
经此一来,他无疑也可因此成写名。
想不到,他这东家,不仅大方,竟还有如此本事。
朱大福不再此事上多言,把所写兴明报馆之中的,明报馆三字,分别拆开,道:“若把偏旁部首分离,再需要的时候再做组合,你觉如何?”
八万多汉字,一版稿子中还会有些字重复。
也就是说,常用字还要多刻几个。
如此一来,至少得刻十万个以上才可不至于耽误了印刷。
因是新字体,所有的字都需重新印刷。
如此一来,即便是夜以继日的雕刻,那也得数月时间了。
《三国演义》那么好的东西放着,罗贯中不着急,他都着急了。
黄玉新想了想,眼前一亮道:“这倒可省事儿不少。”
之后,朱大福便开始以宋体书写了字。
把偏旁部首拆分开,刻板方便,书写也方便。
两三日时间,便把该写的都写完了。
...
字写完,朱大福开始考虑起活字所用的原料来。
据说,毕昇刚发明活字印刷的时候,其实是木活字。
木活字稳定性太差,遇水容易膨胀,会造成字体的大小不一,也会影响字形。
所以,才改用了泥活字。
直到现在,所用的仍旧还是泥活字。
打开系统,有两种活字的配比方式。
一种是铅活字,需三十分。
另一种则是铜活字,需六十分。
而他只有五十分,兑换土豆消耗太多了。
好在,他也没准备兑换铜活字。
现如今的货币铜占据的分量并不轻,若以铜做活字,那造价太大,他也无力承担。
兑换了铜活字的配比方式。
朱大福连同他所写的字体,一并交给了黄玉新。
“你就用这种方式来刻就行。”
对朱大福,黄玉新是无条件信任的。
连反问都没有,便当即答应了下来。
...
朱大福写字加点工,两三天就能办成。
可黄玉新即便再加班加点,没有个十天半月也是拿不下来的。
一日,朱允炆帮着在酒楼忙活完,问道:“大福,你那《三国志通俗演义》何时刊印?”
这么久了,难道不印了?
朱大福不想给黄玉新压力,有想他们把活儿做到精益求精,自交给他们后,就从没催促过。
至于到底何时能成,他也不清楚。
“快了,快了...”朱大福给出了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
朱允炆微微一笑,安稳朱大福不用着急。
实则,心里还是很开心的。
每次问都说快,怕是开不下去,又不好意思说出来吧?
黄先生开着都不行,他书都没读过几天的人又岂能开下去。
(https://www.xvqianqian.com/2881/2881888/68879747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