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劝降
朱由榔此言一出,大帐之内,诸将的目光又都汇聚到了李来亨的身上,他当前所受的恩宠自然不言而喻。
只见李来亨顿了顿,才开口道:“陛下,末将以为,在强攻城池之前,咱们可以派人去劝降,或许会有预料不到的效果!”
不过,大帐之内的诸将听罢,居然发出了一阵哄笑,就好像是听到了什么笑话一般,特别是李元胤麾下的将领,这在他们看来,颇有点异想天开了。
要知道,城内的尚可喜和耿继茂部下的藩兵精锐都是吴桥兵变时就投了清的东江老兵,许尔显更是跟随尚可喜投清一路给满清鞑子卖命了十几年的汉奸,便是那剩余的几千绿营兵,绝大部分将领也都是铁杆汉奸,又有哪些是会投降的呢?
“灭虏大将军是要劝降谁?”李元胤忍不住笑道:“是那韶州府的主将许尔显吗?莫不是大将军还想要陛下给许尔显封个定北大元帅当当,统领咱们北上灭清?要不然我真想不到人家为什么要投降。”
听到这里,有些人似乎是忍不住了一般。要知道,大帐之内的其他派系将领诸如马宝,郝尚久等人本来就在憋笑,唯有同属于忠贞营一系的塔天宝在担忧的看着李来亨。
不过,朱由榔他对李来亨还是十分信任的,他知道对方是什么样的人,既然这样说了,必然是有所考量的,不会胡乱出主意。
“那许尔显可是个铁杆大汉奸,对于我大明而言,也是血债累累,可恨至极。他与尚可喜那老贼没什么不同,投降恐怕是不可能的。而且朕也绝不能接受他的投降,这样的人,不千刀万剐,碎尸万段,朕不同意,这天下几千万百姓也绝不会同意。”
诸将闻言,脸色都忽然变得沉重起来,塔天宝更是心急如焚,他看了看朱由榔,又看了看李来亨,张嘴欲言,可又不敢。
“陛下所言极是,许尔显,耿继茂,尚可喜之流,助纣为虐,杀害的忠臣良将,平民百姓数不胜数,便是千刀万剐也不过如此。”李来亨也一脸不愤,但又随即话锋一转,道:
“但末将所言之劝降,绝非是真的要劝降许尔显,而是为了动摇清军下层军官,特别是底层士兵,特别是那些绿营兵们守城的决心!
清军之主要将领,尚可喜部下的藩兵是断不可能投降的了,那些绿营军将领们,除非城破在即,否则也决无可能投降,但若是陛下大肆封赏,那些将领之间,兵将之间,必然会有隔阂,如此一来,劝降的目的便也就达到了。”
朱由榔听罢,点了点头,说道:“朕今日看到许尔显加固修缮的那城墙,拓宽的护城河,对于攻城之事,心中便也已经有了决断。
依当前的情况来看,强攻两三个月内,都是断不可能取胜的了,便是火炮轰击,恐怕也得接连不断轰击上百次,就是炮废了,也不一定能够攻破。
因此,灭虏大将军所言之攻心,倒也是上策。主将许尔显不死,城中之军心士气便难灭,但既然难以杀死之,便精神消灭之。只要谣言一起,便是清白之人,也难以自明。
城池攻防消耗大战,人心士气尤为重要,特别是到了后几个月,若是谣言四起,兵不信将,士气彻底衰落,恐怕就是不战自败了。”
“陛下所言极是,韶州府一战必不能将我大军之力气全部耗尽,更要尽早结束。否则,便是此战最终胜了,若是尚耿二贼在北边留有兵马伺机偷袭,我大军也无力守住,更别谈乘胜追击。”塔天宝找准机会也立即出列,拱手抱拳奉承道。
“来人,拿纸笔来,朕要亲自给许尔显,还有韶州府内的清军诸将写一份大大的圣旨,封一批大大的官职,许尔显朕就封他做个定北大将军,归降以后让他当北伐尚可喜的先锋!”朱由榔嘴角一咧,随即笑道。
很快,朱由榔便将所需的册封圣旨写完,然后当着众人的面,盖上了“永历皇帝”的大印。
“郝尚久,你不是说抓到了一个清军参将,不愿意投降反正吗?”朱由榔忽然想起了什么,有点好笑地问道。
“确有此事!”郝尚久拱手以对。
“既然此人如此忠心于清廷,这个时候了还不愿意投降,那这封劝降的信,就让他来送吧。”朱由榔冷哼了一声,高深莫测地笑道:“朕倒要看看,许尔显看了这封劝降之信,到底杀不杀他。”
.
很快,“劝降信”一事便在韶州府内传得沸沸扬扬,满城皆知了,不过并没有多少人真把它当一回事,军中刚起一些闲言碎语,便被许尔显让人给压下去了。
不过,许尔显也不过是因此有些恼怒罢了,他完全没把朱由榔的这些小把戏放在眼里,他心知肚明如果真的投降于明廷,别说当什么“定北大将军”了,朱由榔绝对会把他大卸八块的!
随着李来亨领着北伐大军主力两万大军汇聚韶州府城外,永历朝廷的军事部署,基本上暴露在了许尔显的面前,而战局在后面几天的发展也基本上如许尔显所料的差不多。
首先便是李来亨一面派大量骑兵在城外警戒骚扰,严防城内清军的偷袭,一面下令民夫加紧构筑大营,最终在五日内环绕韶州府扎下了三座大营。
而在此期间,正驻军在湖广衡州的孔有德仍旧纹丝不动,赣州的尚可喜也没有动静,更别说调集兵马支援韶州府了。而李元胤则绕道去南雄发起了进攻,随后先头部队很快越过梅岭,攻到了南安城城下。
但由于梅岭的阻隔,先头部队兵力不足,后勤补给,主力大军的支援也异常困难,这支先头部队最终被尚可喜率领的清军击退,还没等到主力大军前来,就被迫撤回了南雄。
至于云贵方面,孙可望和李定国正忙着练兵,沈永忠等人还不知道情况,此时还十分懈怠。但是孙可望麾下的冯双礼,却已经在召集兵马,很快就会出兵辰州。
且说,在交战双方充分了解的情况下,所谓的战争,很难有什么妙计,也很难有什么所谓的“奇兵”,双方比拼的最终还是综合实力。除非,其中一方在组织上,或者指挥上犯了错误,并被另一方巧妙地发现了。
不过,当今的明清双方,都是可以犯些小错误的,一些小胜小负并不影响大战的最终结局。
当然,李来亨进军如此迅猛,许尔显在韶州府南部的部署迅速土崩瓦解,东部连接江西的防御也连夜撤退,再加上这一次的劝降,许尔显面临的压力一点也不比李来亨要小。
要知道,守住韶州府是尚可喜给他下的死任务,如若完成不了,他就只有死路一条,便是尚可喜也会受到不小影响,清廷中与尚可喜有过节的人不少,特别是耿继茂更是时时刻刻想着抓到机会参尚可喜一本,踩在他头上!
明朝廷党争的传统随着大量汉臣进入清朝廷也隐隐有了发酵扩大之势,虽然现在清朝廷的党争一直被顺治皇帝压制着,但仍旧暗流涌动。
不过,随着李元胤大军在南安被尚可喜率兵击退的消息被塘马快马送到韶州府内,城内那些不和谐的声音也随即平息,便是那些怀疑的议论声也渐渐被捂住了。
当然,“固守”虽然叫做“固守”,但若是只有守城,没有出城反击,那城内大军的士气将会肉眼可见的衰落,要是任由这样的情况发展下去,那就不可避免的,就要有人去领明廷皇帝的封赏了。
这打仗,人心和士气这些看起来虚无缥缈的东西,有时候反而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守城虽然是守城,但若无出击,便不是成功的守城了。
而随着北伐大军大营落成,朱由榔的重心重新放到了韶州府上,明清双方迅速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不过,由于许尔显的焦土策略得以完全落实,北伐大军制作攻城器械需要从更远的地方取材,制作周期被大大延长,所需的人力,消耗的草料粮食更是大大增加。加之韶州府城高墙厚,沟深河宽,攻城所需的器械久久都未能完备,李来亨攻城的进度不可避免的,被大大拖延了。
明清战争来到了这个时候,就算以清军入关开始算,也已经是第十个年头了,坚城的攻守周期早已经被卷到了以年为周期,北伐大军诸将虽然因为扎营,制造器械的延迟而有些气馁,士气不复当初,但这样的延迟也还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而且,这个时候,无论是明军,还是清军,都早已经习惯了数以月计,年计的消耗战。北伐大军中没有任何人想过韶州府可以一战而下,清军中也没有人想过可以轻易击退面前的明军。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场大战现在才算真正的开始,之前的那些交战甚至只能算是大战开始的前哨战,大家都还有充足耐心。
至于李来亨和许尔显这两个大军主帅,此时也都是不时莅临前线观察巡视,或监督检阅大军,鼓舞人心,或登城观望,在城墙巡视安抚军心。
(https://www.xvqianqian.com/2966/2966157/11024470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