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凯末尔
奥斯曼驻保加利亚大使馆,满是悲愤之情……
奥斯曼在的这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组织十分仓促,行事上也很是糟糕,在巴尔干同盟事先察觉的情况下,这场大战刚刚开始,驻扎在马其顿的军队,就遭到了联军的突然袭击,然后便是人海一般的短兵相接。
奥斯曼土耳其,立国几百年来大小征战无数。从东方的波斯到西方的维也纳,奥斯曼人像是神话一般,能够轻易地击败异教徒的军队,完成各种意想不到的目标。
然而,历史的发展让这个国家沉沦,此时的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已经日薄西山、摇摇欲坠,已经沦落为西方列强欺凌争夺的半殖民地。
那些奥斯曼在欧洲的驻军,野战中被联军有条不紊地屠杀殆尽,只剩下残军败将领着几千上百号人躲到了城市据点里负隅顽抗。
在绝望的战争中,一些的士兵选择了玉碎,他们点燃了房屋,冬天天干物燥,妖风大盛,一把火,就可以让半个城市在大火中化为废墟,留下一片废土,试图给巴尔干联军制造麻烦,让建筑陪着奥斯曼一起陪葬……
萨洛尼卡这座城市,不同如上所说,城里的两百名士兵没有选择抵抗,城市也侥幸逃过了大火的浩劫。
凯末尔站在大使馆三层阁楼上,身披军装,望向故乡的方向。他看着远处的火光,他眼中有隐隐泪光,拳头也不自觉地握紧……
萨洛尼卡,这是生他养他的故乡,他最喜欢的故乡。
他曾记得,童年时上的私立学校每一层都有凉台。天气好的日子,可站在上边吹风赏景,观赏奥斯曼帝国时期的建筑;下雨时,不能够出去游玩,就躲在遮风避雨的教室,也能邀约好友,摊开地图和报纸,一同畅谈古今中外,盘点江山人物。
有时候,他厌倦了腐朽落后的封建制度,也可以关上门,把自己锁在卧室里,读着有关法国大革命和普鲁士崛起的书籍入迷,一看就是好几天……
就在这里,18岁的他后来以优异成绩,考入伊斯坦布尔陆军大学。陆军大学生活艰苦,要求苛刻,喝斥打骂很是常见。
但凯末尔不是普通人,1902年,他以全年级第八名的成绩从陆军大学毕业。继续深造,以全班第一的成绩从参谋学院毕业,成为一名上尉参谋。
而后他参与意土战争,后来批评苏丹而被赶出君士坦丁堡,外派到土耳其驻保加利亚大使馆作武官。
平平淡淡的日子,在1912年的冬季戛然而止,在不远的故乡——凯末尔扶着栏杆闭上眼睛,已经想象到了,当地的官员卑躬屈膝、军人缴械投降,跪迎联军入城。
奥斯曼在欧陆苦心维护了百年的统治,在一个月又一周的时间内,瞬间土崩瓦解,丢掉了几乎全部欧洲领土,甚至原本在国家腹地的“世界渴望之城”——君士坦丁堡,都快成为了边境城市。从那时候起,原本那个对苏丹还存幻想的军人死去了,只留下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者。
但此时此刻,凯末尔却身处敌国,眼睁睁地看着,经营百年的祖国领土,在朝夕之间毁于一旦。
他恨,恨抢夺领土的巴尔干联军,也恨不听自己苦心良言的苏丹。都怪这些脑满肠肥、自以为是的贵族和官僚们败坏了奥斯曼的国政,现如今,他们又在挥霍奥斯曼仅剩的一些领土和国力。
凯末尔坐了下来,念念有词,歌唱一曲军歌,仿佛在应和远方的战争的哀嚎。
“祖先,祖父,世系,父亲
永远英勇,突厥民族
你的军队,在任何时代,都名扬天下
突厥民族,我满怀深情地热爱祖国
消灭你的敌人,并让敌人受到应有的羞辱”
待他一曲悲歌,大使也出现在身后,恭敬地禀报道:“凯末尔中校,外面的消息说,苏丹在最后时刻请求国际调停了,没有他的命令不得战斗,继续抵抗的人都被杀了,你的故乡也被希腊接管……”
凯末尔默然良久,他可以想象,城楼之上,此时此刻,已经挂满了多少义士的头颅。
“呵啊!”
悲愤之下,他竟用自己的双拳狠狠地砸着玻璃窗户,碎片划伤了他的双手,仿佛奥斯曼收复失地最后的希望,和这玻璃窗一般稀烂!
“凯末尔,住手!”大使大惊,看着鲜血直流的双手,他可是军人,舞刀弄枪全靠这双手,要是留下病根……
凯末尔已经闭上眼,压住了内心的愤慨,片刻后平静地说道:“等奥斯曼再积蓄力量,我凯末尔一定要第一个请战。”
大使连忙顿首:“这里可是保加利亚人的地方,小心谨慎点。”大使叹息道:“这场战争,奥斯曼被打的措手不及,各地军民定会望风而散,投入巴尔干诸国。想要收复失地,恐怕已无可能。”
“既然留下看不到希望,我也是时候离开新郑了。”他目光扫过大使馆的亭台楼阁,一花一木。当驻外大使这样的日子也许轻松,却无法动摇他坚定的决心。
凯末尔都要离去,大使很是不舍,怅然若失,但还是应道:“不知中校打算去哪儿?”
“去首都,去军营,继续蛰伏,等待时机!”凯末尔必须带着今日的耻辱,继续坚强地活下去。
凯末尔包扎了伤口离开了使馆,一袭军大衣在冷风中猎猎作响,他朝着大使和家乡的方向郑重敬礼。
“请放心,我凯末尔会让你们看到土耳其崛起的那一天,我会亲手让曾经的保加利亚覆灭!”
……
在距离维克多遥远的国外,青年军官凯末尔内心发誓,要报效国家。
在维克多不太远的国内,他还以为自己申请专利的风波仅仅在地方那一栏就告此段落,石沉大海了。
但他不知道,这不是结束,而是开始。
就在地方官员提交了样本和图纸以及介绍后,收到专利的地方政府通过邮政系统,先进入摩尔多瓦省级的部门检测,经过完整严谨的测试后,省级部门感觉有待商酌,干脆加急邮寄给了中央。
就这样,一辆造型古怪、其貌不扬的脚踏三轮车,连同着几个各级政府标记着“加急”的信件,被搬入了邮政专用火车车厢,随后一路南下,送达到了首都布加勒斯特,又沿着笔直的街道向邮政总局疾驰而去……
“摩尔多瓦省/商标部/1913年2月4日/加急”
日夜兼程,跋涉了几天后,赶在最后的日期之前,来自东北的一项专利发明,终于抵达了这次旅行的终点,中央邮局。
这儿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邮件信封,虽然许多部门还在假期,但是邮政部门一如既往忙忙碌碌,各种工作人员们辛苦地整理着各类东西,生怕万一出了差错,他们就会被重罚。
来自东北县城的加急信件终于被分配了人手,一位闭着眼都能绕着布加勒斯特满大街小巷跑的老邮人,按照要求,赶着马车,将那三轮车连同信封,一直送到了位于首都城中的“中央商标部”中,交到了一名叫作斯特林的低级文官手里……
(https://www.xvqianqian.com/2972/2972492/10985421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