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我的姐夫是太子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一百八十二章:张安世发老婆了

第一百八十二章:张安世发老婆了


  张安世随即便看向陈礼,道:“大同、北平等地,你挑一些好手,去打探消息。”

  张安世顿了顿,又道:“现在我们是漫无目的,所以不要总想着打探哪个文臣和武将,即便有人通贼,也绝不会轻易露出马脚,这些人组织严密,单靠打探一些消息,是没有办法探知对方深浅的!”

  “给我盯着各处关隘进出的货物,还有摸清楚那里武库、仓库的情况即可!从这里头入手,再与往年和其他关隘的情况对比,反而更容易找出蹊跷来。”

  说罢,张安世想了想,最后道:“其他的,倒没有什么了。退下吧,朱金留下。”

  朱金方才有些尴尬,可没想到张安世居然会留下自己,于是心里有些忐忑,不会还逼着他去投井吧?

  见众人走了。

  张安世才凝视着朱金道:“给我找一个人,要绝对的可靠,我要这个人去一趟大漠。”

  朱金诧异道:“这……”

  张安世却自顾自说:“这个人……最好是咱们自己人,对大漠的情况比较熟知,可靠是最紧要的。”

  朱金便认真地思索了一下,才道:“倒是有一人可以胜任,此人籍贯在辽东,这一年多,一直跟在我的身边做事,做事干练,也在咱们这儿安家置业了,侯爷记得不记得,上一次不是给咱们分宅子吗?就有他的一份儿!两个月前,他还生下来了一个儿子,胖乎乎的,非要教那孩子认小的做干爹不可呢。”

  朱金顿了顿,接着道:“他还略通一些蒙古的语言。”

  张安世眼眸亮了亮,毫不犹豫地道:“那就他了,你让他有心理准备,明日我会交代他,然后……让他准备启程。”

  而后张安世沉默片刻,才又道:“告诉他,这件事会有一些危险,咱们不能瞒着他。所以他若是不愿意去,也不要为难。可若是他肯去,从今以后……我保他三代富贵。”

  朱金点头:“小的知道了。”

  说定后,张安世便笑吟吟地道:“商行还是要想尽办法,多招募一些识文断字的人。那些落第的秀才最好,给我四处去搜罗,咱们要干大事,最缺的就是人。”

  朱金心头火热,他现在感激涕零,觉得若是张安世再让他去投井,他一定毫不犹豫了。

  毕竟张安世这番话,是只跟自己心腹的人才会说的。

  朱金乐呵呵地道:“是。”

  过了几日,张安世去了一趟东宫。

  此时,太子朱高炽正在詹事府的书房中,神色认真地看着最新的一批奏疏。

  张安世进了书房,便上前笑着道:“姐夫,怎么这些日子,你的奏疏越来越多了?”

  朱高炽这个太子,其实比较特殊。他父皇对于政务十分的反感,再加上朱高炽渐渐得到了朱棣的信任,因此,朱棣便命人将文渊阁的票拟抄录两份,分别呈送宫中和詹事府。

  这些票拟,若是宫中没有别的批红,那么就以詹事府的批注为主。

  这意思是,太子好好干活,朕嘛……偶尔也干一些,拥有否决的权力。

  因此现在的朱高炽,就好像一头老牛,面对堆积如山的奏疏,扑哧扑哧地给自己的父皇分忧。

  他既兴奋,又疲惫。

  见张安世来了,才搁下笔,温雅地笑着道:“你这小子……总是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不过……你要寻朱瞻基玩,便自己去吧,姐夫这里还有许多票拟需核实。”

  张安世道:“瞻基长大了,已经不喜欢和我这个阿舅玩了。”

  张安世先退一步,等姐夫回去敲打一下那个小子。

  而后张安世道:“怎么这样多的奏疏,都需姐夫来处置吗?”

  朱高炽道:“你这是明知故问……天下的事,多如牛毛……”

  张安世却没规矩地凑上去,看着摊在朱高炽面前的奏疏,上头记录的却是自四川布政使司奏报的祥瑞之事。

  张安世干笑道:“这是解公让人送来的吧?”

  朱高炽颔首。

  张安世便又道:“多半这些奏疏……还都是似这样鸡毛蒜皮的小事。”

  大臣们有时候就像后世的好学生,讲台上的老师还没提问,他们就跃跃欲试地想要举手了。

  因此,有人对于上奏疏的事乐此不疲,不管怎么说,这都是让陛下能惦记着自己的事情。

  许多的奏疏就好像裹脚布一样,又臭又长,言之无物。

  朱高炽道:“是解学士送来的。”

  张安世笑着道:“我听说……文渊阁有些人,总是热衷于将这些小事的票拟一味地呈上,而真正决定大事的票拟,却故意留在最后。等到陛下看了多如牛毛的小事,不耐烦的时候,票拟堆积如山,便索性全部准了后头的票拟。“

  “如此一来,一些军国大事,便可由票拟来决定,而非是陛下和姐夫来决定了。”

  朱高炽一愣,显得有些意外:“是吗?”

  他惊讶地抬头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道:“那我来帮姐夫梳理一下。”

  当下,便站在书案的一旁整理,倒也是用心,足足忙碌了一个时辰。

  果然……前头朱高炽批阅的奏疏,大多都是祥瑞和无关痛痒的一些奏报,最重要的几个票拟,其中一个是河南大旱,内阁拟下来立即赈济,准当地父母官,开仓放粮。还有一份,乃是吏部奏上来的廷推结果,决定了几个四品官的任免的票拟也在其中。

  朱高炽看了一眼河南的灾情,见这里头是解缙的拟票。而廷推的结果,也是解缙的拟票。

  前者决定的是钱粮的事。而后者呢,看上去只是几个廷推的四品官,毕竟真正的一二品官,都需皇帝亲自核准的,朝廷四品以上的臣子,则都需文渊阁和六部进行廷推出人选,最后宫中再进行最后的决定。

  四品官往往不会引发多数人的关注,而且夹杂在多如牛毛的其他奏疏之后,皇帝只怕也没有耐心去看了。

  张安世这时候道:“姐夫,你瞧一瞧此次廷推的三个四品文臣,家乡籍贯,还有是哪一年的进士。”

  朱高炽也不是傻瓜,立即起疑,当下便命宦官来,吩咐道:“查一查这几人。”

  那宦官匆匆去了,过不多时,便回来禀告道:“这李顺和梁正心,乃吉安县人。另一个江文鹿,乃江西宜春人。至于王德恩,乃洪武二十一年进士……”

  朱高炽听罢,脸就立即沉了下来,皱眉道:“解缙也是洪武二十一年进士?”

  “应该是。”宦官小心翼翼地道。

  旁边的张安世这时便道:“你瞧,你瞧,我早就说了,这些人包藏祸心,姐夫,他们都骗你,只有我是最心疼姐夫的。”

  一向和颜悦色的朱高炽,此时也一脸怒容,难得恼怒地道:“解缙误我!”

  可随即,他取了那份廷推的奏疏,看了半响,最终还是画了个圈圈。

  张安世不解道:“姐夫,你咋还同意他这样干了?”

  朱高炽先让宦官退下,随后道:“解缙这个人,私心太重,可现在他修撰《文献大成》,同时还任文渊阁大学士,在士林之中,颇有名望,父皇还要用他……”

  见张安世不停皱眉。

  朱高炽此时反而微笑道:“治大国如烹小鲜,许多事,本宫得有数,可对待这样的事,也不必动辄大怒,解缙如此……做……往重里说,是欺君罔上,往轻里说,至少也是任用私人。”

  说到这里,朱高炽深深地看了张安世一眼,才接着道:“你认为他想办法任用了这四人,只对本宫有影响吗?”

  张安世讶异地道:“姐夫的意思是……”

  朱高煦道:“四品官是一个槛,在地方上,便是地方大员。在朝中,距离一步登天也不远了。绝大多数的人,一辈子都迈不过这个门槛,可能迈过去,将来便大有前程。解缙一定是在暗中,左右了廷推的结果,若是本宫不准,那么就不得不重新廷推,可能解缙的人就塞不进来了。”

  张安世显得更疑惑了,道:“那姐夫为什么还要让他如愿?”

  朱高炽道:“他如愿了,就有人不如愿!难道这天下,只有解缙有自己的同年和同年,以及门生故吏吗?难道胡广没有?杨荣没有?还有吏部尚书蹇义,他是老臣,门生故吏遍布朝野,可他这个吏部天官,竟没有办法左右哪怕一个四品的大臣,他会怎么想呢?”

  张安世诧异道:“姐夫这是郑伯克段于鄢?”

  “也不能这样说。”朱高炽微笑着道:“我是储君,为君者要行王道,何谓王道,那便遇到了下臣的错误,要宽仁,给他迷途知返和改过的机会。此次同意他,若他不知恩,且还继续得寸进尺,等他闹到天怒人怨,那么他就是自寻死路了。”

  张安世忍不住道:“姐夫果然博学多才,反正怎么说都可以。”

  朱高炽在张安世的面前,是不会有什么隐瞒的,他随即目光落在了那河南的大灾上头,皱眉道:“河南又有大灾,这才是教人寝食难安的问题。单凭当地开仓放粮,依本宫看……不但容易引发弊政,而且也是杯水车薪。”

  张安世收起了从容之色,认真道:“不如趁此机会,让东宫再接纳一批女子吧,如此一来,便可大大地减轻了灾区的负担。”

  朱高炽却是摇头道:“东宫的宫娥已经太多了,再接纳一批,这东宫的宫娥,岂不是要比紫禁城里还多了?虽说父皇未必见怪,可我这做儿臣的,断不可如此。再加上,这也不是长久之计。”

  张安世若有所思,猛地眼睛一亮,道:“我有主意了。”

  朱高炽诧异地看着张安世,这家伙总是一惊一乍的,让朱高炽的心情,就像是过山车一般。

  只见张安世喜滋滋地道:“姐夫照我说的做,一定可妥善解决。”

  …………

  “陛下。”

  此时,亦失哈小心翼翼地给朱棣斟了一盏茶。

  朱棣方才打了个盹儿,此时意识还有些不甚清晰,喝了口茶,才勉强打起了精神。

  他对于奏疏的事,实在烦不胜烦,不知为何,只要看着那些奏疏,就容易犯困。

  于是朱棣道:“将这些奏疏都撤了吧。”

  “是。”亦失哈顿了顿,突然道:“陛下,方才奴婢在司礼监……看过了昨日送来的奏疏,里头有一桩事,不知陛下知否?”

  朱棣抬眸看他道:“何事?”

  亦失哈道:“河南又大灾了。”

  朱棣皱眉起来,随即道:“文渊阁有何建言?”

  “就地开仓放粮,朝廷这边,再筹一笔钱粮去赈济。”

  朱棣便绷着脸道:“说是开仓放粮,可实际上,不就是让人中饱私囊吗?这些事,在洪武年间就有不少,皇考这样的严厉,尚且无法杜绝这些赃官污吏,而今朕以宽仁治天下,只怕就更加是屡禁不绝了。”

  朱棣显得很不高兴。

  亦失哈不敢说话。

  朱棣道:“怎么又不吱声了?”

  亦失哈这才道:“奴婢也觉得……这样很不妥当,可是……可是……奴婢以为……”

  亦失哈小心翼翼地道:“奴婢以为……历来对于赈济,都没有其他更好的方法。所以……所以……”

  朱棣叹了口气道:“朕知道你的意思。是啊,每每大灾,朕都对这样的赈济方法不满意。可又有什么办法呢?说来说去……也只能如此。这样开仓放粮,派人调粮去赈济,好歹……老百姓们还能从人家的指甲缝里捞上几口吃的,勉强能渡过难关。可若是连人都不调拨,仓也不开,这就等同于是将受灾的百姓置于万死之地了。”

  说着,朱棣忍不住叹息了一声。

  顿了顿,便又道:“太子对此,有何建言?”

  亦失哈道:“太子殿下那边,准了文渊阁的拟票。”

  朱棣点了点头道:“他性子温和,极少驳斥文渊阁的拟票,罢……就这样办吧。”

  正说着,有宦官进来道:“陛下,太子殿下领着安南侯来觐见了。”

  朱棣挑了挑眉道:“这个时候,他们来做什么?宣进来。”

  朱高炽领着张安世鱼贯入殿。

  先是行了礼。

  朱棣打起精神道:“朕听闻太子每日在詹事府批阅拟票,很是辛苦,今日怎么有闲?”

  他口里这样说,眼睛却是看向张安世。

  朱高炽回答道:“父皇,儿臣是为了河南大灾的事来的。”

  朱棣听罢,道:“大灾的事,你不是已经敲定了吗?”

  朱高炽道:“儿臣以为,除了文渊阁的建言之外,还需采取一些措施,这样……才可尽力缓解灾情。”

  朱棣饶有兴趣地道:“那就让朕来猜一猜吧,这一定又是张安世出了什么鬼主意吧。”

  朱高炽笑了:“正是。”

  朱棣道:“那就说一说吧。”

  朱高炽道:“臣希望……能够让东宫接纳一批受灾的女子。”

  朱棣听罢:“这就是你们的主意?朕看这主意也不见得有多高明。”

  是啊,现在东宫的宫娥,已有一两千人,这规格已经多过头了。

  虽说这些宫女在太子妃张氏的带领之下纺纱,东宫也有一些进项,可东宫是什么地方,又不是作坊。

  张安世趁此机会笑着道:“招募两千女子……至于从前在东宫的宫娥……可以遣散出去。”

  遣散……

  朱棣皱眉。

  有时宫中确实会遣散一些年老的宫女,不过……这倒好,这一边招募人手,那一边却遣散原来的宫娥。

  一进一出,倒是维持了东宫的规格。

  可问题就在于……遣散的宫女,又怎么安置?

  张安世自是早就准备好了答案,道:“这些遣散的宫女,当初大多都是苏州和松江的灾户,现如今,松江和苏州的水灾平息了,若是她们想要回乡,就可送她们回乡去。”

  “可那些受灾之后,父母已亡,兄弟也没办法依靠的人呢?”朱棣道。

  张安世道:“陛下,臣听说安南四卫的许多将士,在安南卫戍,尤其是许多年轻的官兵,大多没有妻子,他们远在千里之外,又在化外之地,心中既思乡心切,可在当地,只怕也难以寻土人婚配,军心动摇。他们又是有功之臣,可一辈子却要留在安南,实在教人唏嘘。”

  “不如……可以询问宫女们的意愿,若是愿回家的,自然准其回家,无依无靠的,不如就由东宫来做主,举行一场集体的大婚,将这些宫女们,下嫁给四卫或是模范营的将士,嗯……只要是小旗官以上,尚未婚配的,让他们婚配。”

  顿了一下,张安世接着道:“边镇的将士们太苦了,而宫女们许多都与自己的家人失散,没有人照应。下嫁之后,这东宫从此也算是她们的娘家人了,她们即便远在安南,便也有东宫给她们撑腰做主,总不教她们受人欺负。”

  “而将士们娶了妻,这妻子又都是宫里我那阿姐调教出来的,最是贤良淑德,他们自然也就安心卫戍。如此一来,便可一举两得。再加上,东宫也不要将士们的彩礼,少不得还要拿出一些钱财来,做为嫁妆呢。”

  朱棣听罢,大吃一惊,张安世这家伙……还真他娘的一肚子坏水啊!

  可细细一想,确实既可解决一大批河南灾民。另一方面,安南的将士也安下心了。而这些女子,也有了一个依靠。

  这个时代,可不兴什么谈情说爱,谈情说爱是要浸猪笼的,婚姻都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朱棣敏锐地感觉到了什么,他别具深意地看着张安世道:“只这些好处吗?”

  “还有一个巨大的好处。”张安世道:“陛下可记得秦朝的时候,赵佗征服岭南,可一见到关中大乱,立即自立为王的典故吗?”

  朱棣颔首。

  张安世耐心地道:“这些女子……都是东宫出来的,深明大义,最大的依靠,也是东宫,这不但可以确保她们有个依靠,可将士们的身边有了这些贤内助,便也多了几分对朝廷的忠诚了。”

  是对东宫的忠诚吧……

  朱棣心里想着,不过此时他和东宫那是一体的,朱高炽克继大统,已是既成事实,又不是让东宫去收买禁卫,这远在天边的安南四卫,还有模范营,即便被收买了去,对于朝廷来说,也是大为有利的。

  将来即便是上层的某个武官想要谋反,这中低层的武官们怕也不愿跟从。

  毕竟,他们的妻子,可都是当初东宫救下来,并且由太子妃张氏所亲手调教出来的人。

  每日在枕边吹着枕边风,他某个将军算老几?

  除此之外,稳定军心的作用确实很大,也能大大地提高归属感。

  朱棣是行伍出身的,对军中的情况十分清楚,军户娶妻是老大难的问题,一般的民户,往往不愿将女儿嫁给军户。

  这样的举动,何止是一箭三雕,说是一箭五雕都不为过了。

  于是朱棣忍不住看着张安世道:“也只有你这个家伙……会想出这些主意来了,嗯……太子对此怎样看呢?”

  朱高炽道:“儿臣自从受了代王的教训之后,以为此举甚妥。”

  此言一出,朱棣脸色微微一震。

  他陡然明白朱高炽的意思了。

  皇家的宗亲关系十分复杂,可说到底,想要维持住这份亲情,终究是要有彻底地让对方失去任何痴心妄想的能力。

  现在朱高煦就在安南,若是他的部下们都对太子感恩戴德,朱高煦只怕也会断绝任何心思,乖乖地做好他的总督,这兄弟间的主动权,就都在太子的身上了。

  “这个主意不错,张安世的办法……总是剑走偏锋,可细细思来,却又往往有用。”朱棣显然甚是满意,便又道:“彩礼就不要了,嫁妆要给足,这……可以成为定制,以后啊……凡有大灾,宫中和东宫收容女子入宫,养个几年,好生教导,将来再与卫戍边镇的低级武官婚配。”

  朱高炽喜道:“儿臣遵旨。”

  他其实还有些担心,父皇会因为这件事对他猜忌。

  可他却不知,朱棣这帝王心术固然是有不少,可对于朱高炽的防范,也不过是希望太子不要在自己活着的时候夺权罢了。

  而远在边疆的将士,即便对太子再如何死心塌地,显然也不可能对太子的野心有太多帮助的。反而……这让太子在边镇将士的心中增加了影响力,对他将来克继大统极有裨益。

  朱棣大喜道:“将士们有了娘们,也就有了家,依着朕看……还得立一些规矩。以后东宫里头,要设教坊,既要教她们刺绣还有一些勉强的识文断字,教她们将来嫁出去了,可以相夫教子,还要让她们学习女德。太子妃最是贤良淑德,这事……朕交给她放心,让她来拿主意吧。”

  张安世便笑着道:“陛下,臣还有一个主意,在安南,东宫还应该委派东宫的人,筹建一个东宫妇人联合会,既然东宫是嫁出去的这些宫女们的娘家,让她们彼此进行一些联络,偶尔可以组织一些活动,有时候若是出了什么事,也可让联合会出面斡旋,”

  “如此一来,这一个个小家,便更紧密了。倘若有人的丈夫战死,也要想办法,对他们的妻儿有个保障。这东宫偶尔进行一些赏赐,也可通过联合会去。这样的话,大家心里也都踏实了。”

  朱棣欣赏地道:“这个也好,依旧还是交由太子妃来处置吧。”

  张安世心里又是欣喜一片。

  表面上,是东宫彻底地收买了安南四卫。

  可换一个思路的话,这些嫁出去的宫女,不都是他家阿姐调教出来的吗?他家阿姐才是真正的主心骨,有了这些……姐夫将来克继大统还敢玩花活,糟蹋自己的身体?

  历史上,朱高炽登基没几个月就驾崩了,当时最大的理由是……朱高炽做太子时过于压抑,于是做了皇帝之后,纵欲过度。

  哎呀……我张安世真为了姐夫操碎了心,就凭这个,姐夫的寿命就可能至少可以增加十年。

  朱棣可不知道张安世心里的弯弯道道,此时道:“东宫之外的事,张安世来操办,那些宫女的事,自有太子妃,你们姐弟二人,办妥之后,随时来报朕,这是大事,不能对不起那些征战疆场的将士。咱们不能过河拆桥,如若不然,谁还肯愿意为大明出生入死呢?”

  张安世乖巧地应了一声是。

  朱棣却突然的脸拉了下来,这翻脸不可为不快了,他瞪着张安世道:“张安世……你近来就天天琢磨这些事?”

  “啊……”

  张安世没想到,朱棣刚刚还说不能对将士们过河拆桥呢,可这时候显然朱棣就来拆他的桥了。

  朱棣道:“乱党的事呢?还有钱庄的事呢?你心思要多放在这上头,不要总是狗拿耗子……”

  张安世连忙道:“钱庄已步入正轨,至于乱党的事……臣……这几日,就有眉目了。”

  “这几日?”朱棣倒是意外,便诧异道:“就有消息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978/2978524/72646377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