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龙心大悦
朱棣道:“朕倒想知道,你学了什么。“
说着,他看向陈言道:”陈卿家,你前些日子教了他什么?”
“陛下,是资治通鉴,唐纪,五十七卷。”
朱棣颔首,随即又看向朱瞻基,道:“你学到了吗?”
朱瞻基立即就道:“当然学到了,我连唐纪五十八卷也通读了。”
朱棣看一眼陈言。
陈言忙道:“陛下,皇孙还没学到那里。”
朱棣道:“谁教你的?”
朱瞻基道:“我自己读,偶尔问问阿舅。”
朱棣皱眉,有些狐疑,于是道:“这里头讲的是什么?”
“讲的是大唐长庆元年所发生的事。”
朱棣:“……”
朱瞻基道:“从长庆元年七月入秋开始,起初说是有河朔的军士因为犯罪,所以按律,应该受军法处置。可是河朔镇的军士们不服,于是作乱,士卒们连夜攻入府舍,掠夺财富和妇人,又杀死了节度使的幕僚韦雍、崔仲卿人等。可到了次日,做乱的士兵又后悔了,便去向节度使请罪,可节度使骂他们,说:‘汝何敢反,行且灭族’。他说完这句话之后,作乱的将士们于是一齐将节度使也杀了。”
朱棣皱眉,回头又看陈言:“是这样吗?”
陈言骤然满头大汗起来,只是这等东西,却是没办法解释的,只好道:“是。”
朱棣凝视着朱瞻基:“这乱兵作乱,是何缘故?”
朱瞻基道:“是……是……”
他有些胆怯,毕竟自知自己是个孩子,所以对于回答没有什么信心。
朱棣道:“陈卿家,你来和他讲一讲。”
陈言道:“这是教化不彰的功劳,将士们不知忠义为何物,自然而然,也就会滋生反叛之心,纵观唐朝,武人作乱,不知多少,盖因为唐人只重军功,而忽视了教化。可见想要天下太平,文教乃是天下一等一的事,圣人常说礼崩乐坏,其实便由于此。”
他回答得干脆利落。
朱棣若有所思。
随即又看向朱瞻基道:“你听明白了吗?”
朱瞻基低着头道:“听明白了。”
朱棣鼓着眼睛道:“总算你还开了一点窍,至少还学了一些东西……”
“不过……”朱瞻基犹犹豫豫地道:“不过孙臣觉得,事情没有这样简单。”
朱棣看着朱瞻基:“你说什么?”
“孙臣觉得……所谓的重文教……好像太简单了,似乎只要是不好的事,师傅都用重文教这三个字来解释,好像只要重文教,一切的问题就可迎刃而解。若是真这样简单,唐朝这么多天子,难道都这样愚蠢,不知道这其中的好处吗?又怎么可能兵祸连连?”
陈言听罢,心中震怒,在他看来,这话简直就是离经叛道了。
朱棣来了几分兴趣:“看来你有你的想法?”
朱棣说出这话,朱瞻基感觉得到了鼓励一般,心头无形中多了几分自信,于是道:“看待这件事,应该先明白……为何乱兵要作乱,为何军将没有办法约束他们,又为什么朝廷拿他们没有办法。师傅们教授孙臣的时候,孙臣只感觉,天下千千万万的人……都成了一体,统统都归为军民百姓……”
朱棣皱眉起来,却是认真地侧耳倾听。
只见朱瞻基接着道:“因此,就出现了许多让孙臣觉得匪夷所思的事,虽然师傅们总是说百姓百姓,可百姓为何物?这几日,孙臣突然才明白……原来他们自己也不晓得百姓为何物,却总是知道,只要将天下万万千千的人归为百姓,念叨着为百姓宽仁便好了。”
“可实际呢……实际上百姓并非木头,也不是书里的一个词句,他们和小六儿一样,其实都是人,是人就有自己的念头,有自己的想法,有喜怒哀乐。”
“那些乱兵,资治通鉴中将他们统归于乱兵,语焉不详,就好像是一句乱兵,就面目可憎一般。可孙臣想,他们是成千上万之人,有的人可能是裹挟。有的人呢,是从前可能就遭受了军将们不公正的对待,所以早有怨言。还有一些人,可能心术不正,早有劫掠之心。“
“这数千上万人,各怀心思,却因为一个缘故,突然暴起。孙臣想……这其中不乏朝廷缺少对士卒们的关心,也不乏有委任的军将们忽视士卒们的利益,无法做到赏罚分明,所以才让有心之人,有心可趁的缘故。”
朱棣陷入了思索,一时之间竟有些懵了。
他用奇怪的眼神看着朱瞻基。
陈言脸色铁青,明明是一件事,朱瞻基却分析出了相反的结果,资治通鉴的本意,就是给帝王学习的,而里头所有记载下来的事,其实就是让帝王能从历史上学到教训,而从儒家的观点而言,显然都是现成的。
朱棣此时道:“你继续说。”
“所以孙臣看,可能是用朝廷忽视士卒的利益,而选用的节度使,赏罚不明,因此,士兵对朝廷和节度使们已经大失所望,再无信任可言,他们宁愿相信作乱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指望不上朝廷和节度使的公正,于是……便起了作乱之念。”
朱棣大惊:“你怎的会有这样的想法?”
朱瞻基道:“因为孙臣被关在东宫的时候,也会和陈师傅这样,只将军民百姓当做一个词汇,只要开口对他们仁义,那么他们就会顺从,开口说教化他们,于是他们便会感恩戴德。可孙臣后来发现这是不对的,这是牧羊的方法,羊软弱而愚蠢,所以只要有头羊和牧羊犬,就可以让它们乖乖从命。可孙臣在这儿,阿舅带着孙臣见识了各色各样的人,孙臣才发现,他们各有所别,小六儿想着吃饱饭,若是能上学便再好不过了……”
“炼钢的学徒想着能早一点出师,增加自己的薪俸。而匠户甲乙们,有的担心自己的媳妇还没生出孩子,有的希望自己的儿子不要游手好闲。捡煤的老妇丈夫得了病,希望能赶紧攒钱,将自己丈夫的病治好,还有……还有……”
朱棣听得瞠目结舌,道:“那么应该如何呢?”
朱瞻基挠挠头道:“孙臣没想好如何,孙臣只是觉得许多地方不对,有些所见的东西,对照着书,觉得这书颇有道理,可有些所见所闻,对照着书看,却觉得这书过于荒诞,言之无物!“
”就好像陈师傅一样,动不动就宽仁……这怎么可以呢?孙臣接触过一些百姓,许多百姓……巴不得严刑峻法呢,免得有一些宵小之徒,还有一些恶少年,动不动就作恶,官府却拿他们没有办法。”
“至于轻赋税,大家的想法也不同,有的只想着自己不必课税最好,可有的抱怨,说是为啥田连阡陌者几乎没有赋税,而他们却要课以重税。资治通鉴里……每一句话,若是只在东宫看,可能觉得很有道理,里头每一句话,都饱有深意……”
“可放到栖霞,放到许多地方,就觉得不少的东西,十分可笑。”
朱棣饶有兴趣地道:“看来你要学的东西还很多,你看,你自己也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
朱瞻基道:“可孙臣觉得……找不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才是对的。”
朱棣用古怪的眼神打量着朱瞻基:“找不到方法才是对的?”
“世间的事……虽然可能同样是类似的事,可毕竟他们不可能完全相同。因为参与的人不一样,各人的念头不一样,他们所期望的东西也不一样,怎么可能用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完全去解决呢?就好像小六儿一样,其实还有许多和他一样年龄的孩子,他们可能都是捡煤,按理来说,他们都可称之为‘贫苦子弟’,可有的贫苦子弟,只想着攒点钱,交给爹娘。有的想攒点钱读书,有的想发了薪俸一定要犒劳自己……”
“所以孙臣才想到,他们每一个人的期望不一样,你若是用一种方法去满足他们,最后可能只会让大家都得不到满足。”
朱棣笑道:“照你这么说,什么都不必做了?”
朱瞻基立即摇头道:“不是,而是不应该像陈师傅一样,每日坐在书斋里,臆想小六儿这样的人期望什么,然后强加给他们。而是真正去看看他们的想法,根据不同的情况斟酌而定。”
朱棣一时震惊:“这是你想出来的?”
朱瞻基期期艾艾地道:“有的是阿舅和我说的,有的是我自己所见所闻,也有的……是我有了见闻之后,去翻书寻找答案,得出来的。”
陈言听罢,痛心不已,恨不得捶胸跌足,可张口想说点啥,却发现眼前的祖孙二人,压根就没有搭理他。
朱棣背着手道:“你总说小六儿,这小六儿是谁?”
“和孙臣一起捡煤的伙伴。”朱瞻基乐呵呵地道:“他教我捡煤,我送他冰棒吃。”
捡煤?
朱棣脸色骤变。
陈言的脸色也变了。
朱棣道:“捡什么煤?”
“烧的煤呀,皇爷爷连煤炭都不懂吗?是炼钢用的……煤从矿山里挖出来,而后进行分拣。阿舅说,咱们洗煤的技艺还很粗糙,所以为了防止太多杂质的煤送进炉子,让钢铁质量不稳定,所以需先捡煤……”
“孙臣捡煤捡的不好,一个时辰才能捡出三百多斤。小六儿就很厉害了,他一个时辰,能捡八百斤……”
说到此处,陈言身躯一震,而后期期艾艾地道:“这……这……皇孙千金之体,怎么可以……可以……”
陈言痛心疾首地接着道:“皇孙年纪这样小,天潢贵胄……可……可……”
朱棣却愣在原地。
他果然发现,自己的孙儿,比前些日子清瘦了一些,他的手……
朱棣上前,拉起朱瞻基的手,展开他的手心,却见这小手上,竟生出了几个薄薄的小茧子。
陈言可算是将张安世恨透了,此时又道:“陛下啊……大逆不道,这是大逆不道……”
他开始哽咽……
朱棣果然勃然大怒。
他怒喝一声:“畜生!”
此言一出。
张安世下意识地双手抱头,只恨自己没有戴甲出门。
下一刻……啊呀一声………
却见朱棣反手,胳膊狠狠一抡起,直接一拳朝着陈言的面门便砸过去。
这一拳下去,正中陈言的嘴巴。
陈言径直飞出,随之而落的,是一颗门牙,等他轰然落地,便捂着嘴。
淋漓的牙血自他指缝间溢出来。
陈言口里呜呜呜哇哇几句……
眼泪和鼻涕,混合着鲜血在面门上糊做了一团。
好不容易的,他才勉强能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至被漏风的门牙导致自己失声,又悲又羞地道:“陛下……此何意?”
朱棣怒视着他,骂道:“大逆不道?你竟然敢说大逆不道?”
陈言斯文扫地,此时仿佛遭受了奇耻大辱,好歹也是翰林侍讲学士,这个时候,倒也硬气:“臣仗义执言……”
朱棣朝他冷笑。
这个时候,张安世已松了口气,然后和朱瞻基不约而同地后退一步,二人就差蹲在一个角落里开始欣赏一点啥了。
“别看,闭上眼睛,好歹也是你的师傅。”张安世轻声道。
朱瞻基眼睛张圆,一眨也不眨:“就因为是师傅,所以才难得见。”
人的悲欢并不相通。
至少此时的陈言,却是哭哭啼啼起来:“臣之所言,句句肺腑……陛下啊……”
朱棣冷着脸怒道:“当初太祖高皇帝的时候,就将我们这些皇子们,送去中都凤阳,教我们这些皇子在凤阳常驻,学习开垦。朕都能学开垦,朕的孙儿捡一捡煤,又咋了?说这是大逆不道,莫非你还要说,太祖高皇帝也是大逆不道吗?你这是要诽谤谁?”
陈言听罢,顿觉得五雷轰顶。
其实……这事儿,他是知道的。
不过……虽然像他这样的清流大臣,虽然很识趣的对太祖高皇帝的事迹选择避而不谈。
其本心上,是因为他对太祖高皇帝的事迹十分不认可,甚至认为……太祖高皇帝的所为,可以用暴虐之类的字眼来形容。
正因为这样想,所以太祖高皇帝派皇子去凤阳常驻垦荒,在他的心目中,本质上就是一件可笑的事,至少礼法上……不该如此。
结果……恰恰是因为内心的真实想法,让他忽视了这些,反而现在直接惹怒了朱棣。
此时,朱棣怒道:“尔乃朕孙儿的博士,朕本不该治你,可你竟敢诽言太祖高皇帝,朕如何于你干休?”
朱棣可是朱元璋二十多个孩子里,最孝顺的那个。
至少名义上是如此。
结果你敢挖永乐皇帝的根。
看着朱棣越加阴狠的目光,陈言吓得瑟瑟发抖起来:“臣……臣……”
朱棣怒骂道:“入你娘,似你这等不忠之人,也敢教朕的孙儿!朕的孙儿落在你这驴入的贼手里,还能学到好吗?”
陈言便叩首,早已面上惨然无色:“臣万死之罪。”
朱棣气咻咻地道:“罢了他的官,让他给朕滚,这贼不忠不义,为臣不忠,看来为子也不孝,发配他回原籍为吏,子孙都为吏!”
陈言哪里想到会是这样的后果,忍着伤痛,依旧求饶。
亦失哈这时面色也冷起来,头微微抬起,朝几个护卫使了个眼色。
护卫当下便将他双手反剪了,拉扯开来。
陈言大呼:“陛下……陛下……臣……”
护卫怕他再惊扰圣驾,一拳砸他脸上,这一下子,牙落了一大半,呜呜呜的便再没有什么声响了。
此时,朱瞻基才揉了揉眼睛道:“呜呜呜……我的陈师傅。”
声音很轻。
朱棣回头,瞥一眼朱瞻基:“你这个小子,无论有什么道理,可成日闲逛可不好,若是遇到了危险怎么办,你以为你是朕吗?”
张安世在旁连忙批评朱瞻基:“对呀,阿舅也一直劝你,教你别总来,阿舅晓得你是想学本领,可你毕竟年纪还小,若是有个好歹,可怎么得了?你又不是陛下,陛下那是洪福齐天的人,当初靖难的时候,多少次九死一生,单枪匹马,便敢入贼阵探查敌营虚实。这是你能学得道的吗?咱们谁有陛下的本事!陛下,你放心,以后我定不教他来了,他还敢来,臣一定立即奏报陛下,陛下放宽心就是。”
朱瞻基:“……”
张安世随即又道:“不过……陛下,说实在话,皇孙肯来这儿吃苦,这民间的疾苦……他也甘之如饴,可见皇孙他心思还是好的。若是换做其他的孩子……那才不肯呢,巴不得一辈子都在温柔乡中,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我看……这事算了。给亦失哈公公一个面子。”
亦失哈脸都绿了,这和咱有什么关系?
可提到了自己,亦失哈如果都不表示,就等于将这里的人都得罪了。
他二话不说,拜倒在地,哽咽着道:“陛下……安南侯他说的对,这事儿呢,皇孙的心是好的,安南侯也没错,唯独就是………有些不周全,可皇孙毕竟年幼,安南侯……安南侯……也年少……他们行事,有些不计后果,只是奴婢觉得,凡事论心不论迹,他们终是善心,尤其是皇孙殿下,有此善心,这是我大明之福啊。当初太祖高皇帝的时候,不也将最看重的皇子送去中都凤阳吗?”
亦失哈这番话,立即将他的水平显现了出来。
看上去啥都没说,可又好像啥都说了。
点睛之笔在最后那一句,太祖高皇帝,将最看重的皇子送去了中都凤阳开垦。
其实送去的皇子有三个,一个是朱棣,另外两个是秦王和晋王。
可显然,亦失哈直接将那两位王爷直接略过去了,就变成了太祖高皇帝最看重的乃是在朱棣,为啥要送去,就是因为在太祖高皇帝的心目中,朱棣是最属意的继承人啊。
只是因为种种缘故,所以才让建文那小子钻了空子,不过上天不厌,总算是最后有了一个好结果,太祖高皇帝最喜爱的那个皇子,终究克继大统,继承了祖宗的基业。
朱棣当然知道这是骗人的,而亦失哈其实也知道这是自我安慰。
这里头妙就妙在,这是对着皇孙说的。
朱棣还是要面子的,他不希望自己的孙儿面前,是一个篡位的形象,这般一说,可能在皇孙心目中,皇爷就是另外一个形象了。
朱棣背着手:“起来吧。”
亦失哈小心翼翼的起来,双手垂着,一副胆战心惊的样子,当然,这其实也是假装出来的,因为以他对陛下的了解,陛下已经息怒了。
朱棣道:“最可恨的还是那陈言,此人心术不正。皇孙……也不能老来栖霞,这样不好,若是真出什么好歹,那可不成。即便得知他出了东宫,朕也寝食难安。”
他说着,重重叹了口气。
这便是儿子和孙子的区别,那老二朱高煦,还在安南玩泥巴呢,朱棣也没啥担心,可朱瞻基出个门,朱棣便觉得提心吊胆。
朱棣沉吟片刻:“这样吧,该学还是要学……朕看……这个法子没什么不好,这也是祖宗之法嘛,太祖高皇帝的时候,未来的储君,也是要深入民间的。”
没错了,当初俺爹就是这样培养我这样的‘继承人’的。
“朕历来尊从祖训,盖因为太祖高皇帝深谋远虑,既如此……依朕看……每月可教皇孙来栖霞三日,在此期间……命模范营负责接送,再命勇士营一部人马,于外围和所过街巷暗中布置,内千户所,则抽调精兵悍将若干,隐于其中,这样才可以万无一失。”
朱瞻基大喜:“皇爷准孙儿每月都来?”
朱棣笑了,将他抱起来:“你是朕的孙儿,你有自己的主意,朕怎会教你失望,坏就坏在你爹,这样的大事,也不细奏,虽是禀明了他的母后,却也是语焉不详,朕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你要以你爹为戒。”
朱瞻基道:“皇爷,你这样骂孙臣的父亲,孙臣心里不自在。”
“你真是个孝子。”朱棣大喜,摸摸他的脑袋,一面抱着朱瞻基道:“那就骂一骂你舅舅,你舅舅也跟着胡闹。”
朱瞻基想了想:“终究还是舅舅,皇爷就别责怪他了。”
朱棣道:“好好好,一切听你的。你来告诉朕,你是如何捡煤的?”
朱瞻基道:“皇爷可不能去那地方,那地方脏的很,皇爷是皇帝……”
朱棣道:“你可去,朕如何去不得,想当年……”
…………
朱棣叉着自己的腰,弓着身,一面由亦失哈搀扶着,口里唧唧哼哼的感慨:“哎,老了,老了,筋骨大不如从前,遥想当年,朕……何等的矫健,谁曾想,这弯腰捡了一个时辰的煤,便觉得的自己的腰马大不如从前。”
亦失哈苦着脸:“陛下一路打马而来,又弯了一个多时辰腰,便是铁打的身子,也不成哪。陛下,您慢着,奴婢教人抬銮轿来,这样舒服一些。”
朱棣叹息道:“这钱……倒是挣的辛苦,张安世这家伙……真是心黑的很……”
亦失哈道:“陛下……这是商行,宫里头也有……”
朱棣便闭嘴,不吭声了。
张安世和朱瞻基远远的躲在后头,张安世不停朝朱瞻基挤眉弄眼:“这可怪不得我。”
朱瞻基道:“难道还能怪我不成?”
“算了,算了,谁都不怪,怪亦失哈……他竟也不拦着,陛下千金之躯啊,亦失哈心太黑了。”
朱瞻基道:“阿舅说的有道理。”
就在此时,突有快马火速而来。
马上的人竟是陈礼。
陈礼口里呼道:“侯爷,侯爷……”
说着,他跳下马来。
很快,一封奏报送到了张安世手里。
张安世一看,此时……朱棣已进入了张家的宅邸落座。
他还未来得及喝上一盏茶,张安世追上来,道:“陛下,有急奏。”
朱棣见张安世的神色不好。
便伸手:“取来。”
低头一看。
朱棣皱眉:“不是说,那逆党……收藏了许多财富吗?怎么派内千户所的人去搜,却只得了四十七万两银子的财货?”
这显然,和朱棣心目中的不符。
朱棣抬头看着张安世。
张安世道:“内千户所的人,都很精干,臣敢拿脑袋担保他们,绝不会藏私。”
陈礼在一旁,本是吓得大气不敢出,听张安世这样说,心里大松了一口气,用感激的眼神看了张安世一眼。
朱棣将奏报放下,而后平静的道:“那么问题出在哪里?你来说说看?”
张安世道:“臣想到了一件事。”
“何事?”
张安世道:“陛下还记得,铳决行刑那些乱党的那一日,要杀到张兴元家人的时候,张兴元口里大呼,他说他知道什么宝藏……”
朱棣猛地想起了此事,他下意识的点头。
张安世道:“有没有一种可能,他只吐露了一些财富,真正的财富……其实是在……”
朱棣面色幽冷,双目里杀气重重:“朕也不稀罕逆贼这点钱,朕就是不甘心……让这逆产流失在外……你这般一说……朕倒是……觉得确有可能了。”
张安世道:“现在那张兴元,人还在诏狱。陛下有没有注意南镇抚司的奏报,或许……这张兴元又招供了,将那宝藏说了出来,臣想……这么多日的酷刑,可能他已招供了。”
“是吗?”朱棣听到这里,目中突然掠过了一丝杀机。
他冷冷道:“锦衣卫的奏报,朕从未落下,看的都很仔细,可是……却并没有一字半句这样的字眼,如果……如果张兴元当真还招供了什么,锦衣卫那边……”
朱棣凝视着张安世:“锦衣卫那边,是否可能知情不报。”
此言一出……殿中透着森森寒意。
…………
新的一月,双倍月票,看在老虎每天雷打不动的辛苦码字份上,支持老虎一下吧!
(https://www.xvqianqian.com/2978/2978540/72494921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