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金军围城,重生宋钦宗大结局 > 第256章 新政和旧派的斗争(第二更)

第256章 新政和旧派的斗争(第二更)


高俅入宫。

“官家。”

“朕有一件要事让你去办。”

“官家,臣也有一件要事要禀报。”

“什么事?”

“庐州知州王敬在寿州自杀了。”

(寿州是寿春府的主城)

赵宁微微一怔:“何时的事?”

“正月初一。”

赵宁脸色阴沉下来。

“官家,那边都说是被户部的李崇文和肃省院聂昌逼死的。”

“逼死,如何将一位朝廷命官逼死?”

骗鬼呢!

大宋朝的官员是什么待遇?

大宋朝的官员,是中国古代生活最滋润的官员群体。

从衣食住行,朝廷全包!

而且大宋朝商业发达,只要你是个官,你就是权贵阶层,只要你是权贵阶层,你就能通过各种人脉做买卖。

这种买卖根本不愁赚不到钱,因为是用权力来做的买卖,是逼迫消费者必须购买的一种买卖。

所以,在大宋朝,有权大概率会有钱。

他们会愿意自杀?

权贵阶层什么时候这么有种了?

面对皇帝的问题,高俅说道:“说是翁彦国召集各州知州到寿春商议去年夏税过少之事,李崇文在议事上质问了王敬,质疑庐州有人偷税、漏税和贪税,便与王敬争论起来,聂昌说派人去庐州查王敬的账,第二天,王敬就在自己的住所自缢了,死之前留了一封信,大有以死明志之意。”

高俅也很聪明,这种事,按照探查的情况,如实汇报,不要添油加醋。

赵宁看着他,问道:“你认为王敬是自杀吗?”

高俅迟疑了一下,说道:“应该是自杀。”

“王敬真的是被逼死的?”

高俅沉默下来,支支吾吾不敢再说话。

“说出你的想法,朕不怪罪你。”

“也有可能是替罪羊。”

“怎么说?”

“臣还不知道,臣已经派人去查王敬的家人了。”

赵宁叹了口气,说道:“等你派人去的时候,他家人恐怕已经死了。”

高俅愣了一下,说道:“陛下圣明,是臣考虑欠妥。”

“此事不怪你,若王敬是替罪羊,他们就占据了主动地位,人家可能已经提前行动了。”

这种地方上对抗中央朝廷的把戏,实在很有效果。

威逼王敬自杀,在没有任何确凿证据的情况下,闹出人命来,把事情闹大,惊动京师,户部和肃省院就有滥用职权,谋害同僚的嫌疑了。

这罪名要是扣下来,可就麻烦了。

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时候,连向来杀人不眨眼的赵官家都不会杀人。

现在王敬以死明志,留下遗书,意思就是李崇文和聂昌逼死的。

谋害同僚?

试想想,你的公司,某位同事指责另一位同事贪污,另一位同事自杀以死明志,指责的哪位同事还能继续做下去吗?

“初一自杀,你初五才收到消息,皇城司现在用的什么传报?”

“是马递。”

“马递慢了,朕在今年会给邮驿配置一批好马,以后皇城司要建立严格分级的信息传递,紧急的用急脚递。”

“是!”

所谓的急脚递,是大宋最快的传递情报方式,一般情况下只用于军事,一日可行驶四百里,是用最优质的马跑的。

历史上赵构给岳飞发十二道金牌用的就是急脚递。

赵宁将李青的事告诉给了高俅,高俅立刻就猜到赵官家想要干什么了。

赵宁还是很细心地叮嘱了他一遍。

高俅说道:“官家放心,这件事交给臣,臣一定办妥。”

“不要让他们起疑心。”

“是!”

“去吧,淮西盯紧一些。”

“臣告退。”

庐州知州在寿春自杀这件事,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陆陆续续传到了京师。

李纯佑跑到蔡懋府中。

“蔡相公,庐州知州王敬自杀了。”

“自杀了?”蔡懋大吃了一惊。

李纯佑将最新得到的消息说了一遍,蔡懋陷入沉思中。

“蔡相公,这事难道不好吗,现在那些新政派逼死了地方知州,这可是大罪!”

“可我看到的是淮西抗税!”蔡懋严肃说道,“税收不上来,会有大问题。”

李纯佑笑道:“蔡相公多虑了,这件事不久之后,朝廷就会召回派过去的人,没有人敢再去淮西了,必然会有更多人因此事而反对去查田和查税。”

他说的有道理,当年王安石派人去测量田,就被地方势力和朝中反对派联合压制,无疾而终。

只要是牵涉到田产,那就是地主老爷们的命根子,人家是会想天方设地法把你搞走,让你寸步难行!

现在庐州知州自杀事件,其实就是地方旧派的一次反击。

去年翁彦国写那篇长篇大论,之后各路官员抨击京畿新政的目的是什么?

还不是不让新政出京畿路,给新政派施压。

而户部和肃省院到淮西,不就是朝中新政派推动的吗?

这就是新政派和地方旧势力的一次斗法。

蔡懋说道:“就怕到时候陛下大发雷霆,再派人过去!”

“我说这个翁彦国还有点本事!”李纯佑得意地说着,“不久之后户部和肃省院的人都该回京师了。”

此时,赵鼎正在文德殿和赵宁就王敬自杀这件事做商议。

赵鼎说道:“人现在死了,是不是真的被聂昌和李崇文逼死的,只需要查一查王敬,若是李崇文指责他属实,那么他就是畏罪自杀,与李崇文等人无关。”

“那现在聂昌他们呢?”

“先拖着,让他们去庐州去一趟,能找到王敬的罪证自然是好,找不到就只能撤回京师,另派其他人过去了。”

赵宁点了点头,说道:“户部之事,你去安排,聂昌的事,朕会跟他商议。”

“是。”

淮西这件事,在短短几日之内,传遍了东京城的官场,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逼死同僚的帽子飞到了李崇文和聂昌身上。

正月十三日,高俅进宫。

“官家,人安排好了,那个李青也写了推荐信。”

高俅将信呈递上来。

赵宁打开一看,居然是写给寿春通判王仲衡的信,而且是一封引荐信。

而且这封信写的很隐蔽,并不是直接说要买田,而是推荐了一位朋友认识认识。

至于后面如何,就是去面谈了。

再就是私下交易买卖。

“派过去的人靠得住吗?”

高俅说道:“官家放心,绝对靠得住,是臣的心腹,他全家老小都在东京。”

“你自己好好把握,朕就不多过问了,尽快给朕结果。”

“是!”


  (https://www.xvqianqian.com/2980/2980457/1093379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