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 西汉篇十六 卫霍九
【关于昆明池,其实还是有几个很有意思的小故事的。前面都说了,修建昆明池的时候,正是汉武帝到处搞钱打漠北之战的时候,那么,他是哪里来的闲钱修建的昆明池呢。
没错,搞钱这种事情,你永远可以相信刘猪猪。
他让汉初靠捐钱得来“五大夫”爵位的那些商人们悉数为吏,来修建昆明池,如果实在是不愿意来修昆明池,那也行,要求不高,就一人提供一匹宝马给朝廷吧。
好家伙,这么一搞,昆明池建完了,还额外搞出了一个连的战马以供给漠北之战。
真是好一个大机灵鬼啊。】
在京城的商人们:……
还要求不高,只要一人一匹宝马?
知道宝马多贵吗?好吧,贵不是问题,主要是,马匹可是战略资源,没点深厚的渠道,根本搞不到的!
他们这位陛下,永远都让他们在强人所难和更加强人所难之中做出抉择。
汉武朝的官员们却习以为常。
这不都是他们陛下的常规[cao]作吗?
反正就是到处薅羊毛就是了。
商人们还只是花点钱而已,看看他们,不比商人们更凄惨吗?
【不过呢,虽然这个池子名叫昆明池,但是汉武帝最终并没有选择武力征服昆明国,于是这个昆明池就变成了旅游胜地,汉武帝还专门在昆明池内养了许多鱼。
猪猪养鱼,那也是不走寻常路的。
嗯,他等这些鱼长大之后,就卖给了长安的市民。
可以说,昆明池,发家致富小能手。】
刘彻:……
怎么办,听起来好像的确是他能干出来的事情。
那养都养了,既然吃不完,不卖掉不是亏了嘛。
皇帝就不能做生意啦?
卖爵位也是卖,卖鱼也是卖,不还更省心一点嘛。
【但昆明池确实是个军事用池。又过了几年,汉武帝下令重新修整昆明池,并在这里治楼船训练水军,最终一举攻克南越国。
从此之后,终汉武一朝,昆明池水军的训练成为了一项军事惯例。
后来,长安昆明池也成为了历代君王打卡的重要景点。
原因无他,咱猪猪虽然要挣钱,也要练兵,但他还要美观。
班固曾在《西都赋》中如此盛赞:“临乎昆明之池,左牵牛而右织女,似云汉之无涯。”
张衡这个理工男也曾写过一篇《西京赋》,其中说到:牵牛立其左,织女处其右。
很有可能,就是指汉武帝在修建昆明池的时候左边树了一个牵牛的雕像,右边立了个织女的雕像。
好家伙,这汉武朝水军练的不是战舰,是鹊桥啊。】
刘彻表示,这怎么就不行呢?
一池二用才是好池子嘛。
白天练水军,晚上当景点,岂不妙哉。
这既要又要还要的作风听起来可真是他刘家的好子孙呢。
刘邦忍不住啧啧称奇。
这后代也是有够神奇的。
怎么好像的确感受到了他一颗帝王心思底下奇怪的文人巧思了呢?
这一点可没有乃公豁达潇洒呀。
【话说回来,虽然元狩年间是汉武朝最意气风发的岁月,那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战役都出自这个时间段。但实际上,自元狩之后的元鼎和元封这十年,也仍旧属于汉武朝的上升期。
正是在这一时期,虽然没有出动大规模的[jing]锐部队,主要是依靠一些亡命之徒与流民,但是在这一阶段,汉武朝仍旧战无不胜,最终东南西北四面开花,初步奠定了中华的版图。
可以说,汉朝澄澈的明月之光辉已经照耀到了除今[ri]之西藏、青海之外的其他大多数地区,尤其是云贵地区和福建地区的开发与治理,更是从此彻底纳入了中国的核心地区,两千多年了,始终是中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别说中国人了,就连外国人都完全没想过,呀,这两个地区还有可能分化出中国的吗?
而这背后,定然有卫青的手笔。】
那不然呢?
刘彻发出了朴素的疑问。
他都封卫青做大司马大将军统帅四方兵马了,虽然说其他地区没有匈奴这么难打,用不着让卫青亲自出征,还是陪着他到处巡游天下比较好。
但后勤调度,征战策略的敲定,都还是需要有人事先进行规划的嘛。
若去病已然注定早逝,那这个任务,除了[jiao]给仲卿,他又还有谁能够信任呢?
天幕这真是多此一句。
【毕竟只要看看元封五年前后的汉武朝战绩表就能够清晰地看出,元封五年,无论是对于汉武帝本人,还是汉武朝这一朝代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转折点。
自从卫青当上汉武朝最高军事领导人的那一刻直到元封五年,汉朝对外战绩无一败绩。
而元封五年之后,不说出现了毁灭式的下降吧,那也能称得上是断崖式下跌。
原先在卫青还在时听指挥屡立战功的将军们失去了卫青这颗远程大脑之后,也节节败退,战斗力陡然下降。
之后十余年,汉武朝对外战绩败多胜少,说准确一点,也就赢了大宛那一次,还是惨胜。】
元封五年?
刘彻在心里盘算了一下,顿时将心提到了嗓子眼。
方才天幕说,去病英年早逝,病逝于元狩六年。
第二年,他改元元鼎。
而元鼎和元封加起来才十年,那岂不是说明仲卿在去病死后十年便也要先走一步了?
那才多少年啊!
尤其是天幕之前曾经说过,他要活到七十岁的。
竟然要忍受十几年的败仗,刘彻从来就没吃过这种苦。
嘤嘤嘤,不会真的被他猜中了吧。
卫青:……
啊这,他带出来的将军们这么废的吗?
难道是自己平时没有给那些将军们施展发挥的空间,没有得到锻炼嘛?
可是,可是他可不敢拿陛下的钱开玩笑啊。
难道打胜仗就这么难吗?
分明如今的匈奴和四夷都很好打呀。
【而战争的失利要付出的代价远远不止是战场上的代价。当战争所能带来的收益抵不过损失的时候,汉武朝的经济也随之崩盘。
汉武帝最后的十多年,基本上就是在解决之前数十年激进措施带来的全部积弊。可以说,卫青去世带来的山崩地裂般的影响绝对不容小觑。】
可不是山崩地裂的影响吗?
刘彻[yu]哭无泪。
他自登基以来制定的所有国策,都与他心中曾经设想过的对匈开战有关。
政策一经制定,哪里是这么好修改的。
而且还是戛然而止,突然屡遭失败。他肯定被打蒙了了呀,怎么可能甘愿信这个邪。
谁知道除了仲卿和去病,其他人都是这么废物!
呜呜呜,他的大将军们呀!
刘彻左边看看右边看看,一时不知道自己到底应该先找谁哭唧唧真情流露一番。
【更加雪上加霜的事情在于,刘家皇帝那刻薄寡恩是写在DNA里的,作为离政治机器只有一步之遥的汉武帝刘彻,更是其中翘楚。
而要让这么一位一生热衷集权大一统的帝王付出他的信任,是难如登天的。
元封五年,紧贴着大司马大将军卫青的薨逝,那项绵延了两千多年的刺史制度几乎同时上线。
这虽然是中国监察制度的一大进步,但是这项制度出现最开始的契机,实际上却是帝王缺乏安全感的体现。
而这么一位在权力巅峰浸[yin]数十年的实权天子的不安,对于国家运行机器而言,也是一场灭顶之灾。
可以说,后来的汉武朝堂会变成那样血流成河的大逃杀现场,帝国二把手兼刹车器控制者的缺席,绝对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卫青:……
天幕你这就强人所难了吧。
他自己在心里估算了一下,如果真按照天幕所提供的时间线,自己怎么也是活到了将近五十岁,虽然不能算长寿,但是也绝对算不上短命。
主要还是因为去病死得太早了!
任谁曾经拥有过一个如此闪耀的后继统帅人选之后,都不会有再培养一个备胎的想法的。
他同陛下之前就曾经商议过,大汉的下一任四方统帅,定然是去病无疑。
而他们要做的,便是在下一任天子登基之前,将去病培养成下一位镇国护石。
谁能想到,计划赶不上变化呢。
他决定了,从今天开始,每天监督去病喝补药,一天喝三回!
霍去病觉得自己背后有点发凉。
【毕竟自元封五年之后,汉武老年旅行团甚至都只在泰山周边的山东这旮旯转悠了,要不就去去甘泉宫,像元鼎元封这样一年去一次,一次去半年的漫长旅途是再也没有过了。
合理推测,如果不是因为咱猪猪真的爱好求仙,可能直接就地变成宅男了。】
刘彻沉默了。
什么老年旅行团!
他们不是出去玩的,分明是去丈量天下的,顺便看看他大汉目前的现状,不能完全被那些基层的官员们忽悠啊。
再说了,你们以为出去巡游是什么简单的事情吗?
若不带着仲卿,以他天子之尊,去这么远的地方,是很危险的。
虽然他确实打算如天幕所说亲自去朔方跟单于喊话,但可不代表他真的愿意以身犯险哦。
他可从来不是什么莽撞的人。
上一个建议皇帝亲自出战,自己在后面守城的官员,坟头[cao]都已经三米高了。
【但无论卫青之薨逝在汉武朝引发了怎样一场沉默的海啸,但死者不可复生。
这位曾经一举打破匈奴不可战胜神话的将军最终还是先于他的君王,埋进了茂陵之中。
纵观卫青的一生,七战七捷,七战共带出了九位侯,十四位将军,更是为大汉带来了全新的战斗方法,是在[cao]原之上掌握大兵团协同作战的第一人。
非但如此,卫青上得了战场,下得了朝堂,是汉武帝最为信赖的政治伙伴,也是汉武帝身后最大的依仗。
“长平桓桓,上将之元”是无上的光荣。
而这两位沉眠于帝王之侧的大将军们,共同用他们自己的一生,诠释了那句著名的歌词:“你曾经是我的边疆。”】
就知道天幕提那个什么卢山没有好事!
虽然他热爱搞陵墓建设,但是他也实在不怎么想帮两位大将军搞陵墓装修事业啊!
但这句“你曾经是我的边疆”到确实是去病和仲卿最贴切的写照。:,,.
(https://www.xvqianqian.com/2995/2995981/1111104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