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 逐鹿中原 马拉公交汽车
比起燕绥的激动,郭嘉神[se]显得淡淡的。抬头之时,桃花眼中光芒流转:“正好有些账务要回田庄处理,我同庄主一起吧。”
“太好了,路上不愁无聊了。”燕绥没发现异样,兀自拍着郭嘉的肩膀美滋滋道:“我们就坐新的马车回去,试一下这新开通的马拉公[jiao]汽车。”
而且左一个诸葛亮,又一个郭嘉,这典型的人生赢家配置啊!
郭嘉:“公[jiao]汽车?倒是个新鲜的词。”
“这就是咱们新开的班车名字了。”燕绥兴致勃勃解释道:
“四轮马车的跨县载人可是公共[jiao]通诞生的标志,半公益兴致的那种,可不得叫公[jiao]么?”
诸葛亮和一干工匠们解决了四轮马车的转向问题,他们经过试验,发现最简单的法子是在两个双轮马车中间用一个滚动轴承连起来,这样转向就不会费大力气了。
还在一些马车上加了更复杂的装置,在两个前轮之间嵌入转盘,这样转向更机动灵活,马夫一人就能将负重的车子转向,无需他人帮忙。
这样的装备也很快应用到了牛车上,这样马车负责运输人和普通的货物,牛车可以装载粮食和笨重物品。
牛车走得慢,但负重是马车的数倍,三头牛拉的车可以容纳二十余人乘坐。
于是颍川郡出现了华夏历史上的第一家公[jiao]车坊,隶属于太守府,燕绥在一开始就豪横地给车坊配备了十辆马车、十六辆牛车。
车夫们穿着和衙役一样的制服,只是胸[kou]绣着名字,马甲背后写着大大的“颍川马车队”五个大字。
颍川郡各县都在修建车站,主要是搭上雨棚。县衙门[kou]修一个、城门[kou]再修一个,方便百姓[ri]常出行和捎带物品。
路上则采用了更灵活的方式,根据里程数分段计费,有时候车上会搭载售票员,和车夫互相监督。除此之外,燕绥要求买票必须要给票,这样更方便对账,免得车夫坐地起价、欺凌百姓。
早在百年前,汉代就有了记里鼓车,这样的车每走一里路,就敲一下鼓,提醒坐车的人,该收多少钱了,马车一般一里地要收十文钱以上。
但若按照这样的收费模式,从阳翟到颍川的其他县,花费的钱财能达到上千文,可以说是巨资了,那就若离初衷了。
燕绥直接把价格定得低廉,从阳翟前往其他各县,点对点一律五十钱。若是中途上车,则按照路途长短折算。牛车价格更低廉,三十钱就可以了。这样小的行商、大老远探亲的富农,也能支付得起。
就跟新中国的邮政系统一样,送信不求盈利,只要先把[jiao]通网络铺设开。而且还能把差役送信的花销合并,[ri]后用马车来送公文。
马车停在县衙旁边,立即引来了众人的广泛关注。
临时车站附近立着一块大大的告示牌,上面写着时刻表和对应的价钱,最上面赫然是阳翟——阳城,辰时发车,全程五十钱,半程二十五钱。
“这车好雄伟……”众人以往见的,大多是单匹马拉双轮马车,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宽敞的车厢。
即使是大户人家,因为转向的问题,他们也没有这么大的车辆。有不明真相的路人赞叹:“是太守的车架么,真是气派啊。”
立即有人高声笑道:“非也,太守可不是耽于享乐的人,这是太守为了百姓出行方便特地设的。”
虽然这么说着,却没有几个人敢随便上前。
不多时,几个穿着官服的人出来,只见他们从怀里掏出来钱,[jiao]给了售票员,售票员也从怀里掏出软纸来,用随身携带的小刀将每张纸一裁为二。售票员收下钱,每个人也都多了一张车票。
车夫吆喝道:“一共十个座位,还剩下七个了,坐满发车!”
众人围在附近,好奇问:“坐不满咋整?”
车夫回:“到了点也得发车,不管多少人,我们就在这等半个时辰。要是不满员,一会儿在城门[kou]看看能不能拉上人,就上路了。”横竖路上还会遇到想捎带一程的。
大家问:“多久能到阳城啊?”
“路上要在驿站修整喂马,还要换一次马,在子时之前能到阳城县衙,肯定不会触犯宵禁就是了。”
众人惊讶不已:“这一天就能到啊,也太快了!”
价钱也公道。而且车厢很结实,这么多人结伴,又是官府的车,看起来就很安全。
“也不看看这是几匹马拉的车!”车夫神情有些得意:“我们这是太守特意吩咐改良过的新马车,又快又平稳,比富户家的大车都好很多。”
一个行商正打算去看货,连忙问:“要是到云梦田庄呢?”
车夫道:“阳城县衙和田庄之间是有马车专线的,我听说只要一两个时辰就能到,具体发车时间我不清楚,到了阳城自然有布告栏。”
行商看了一眼车子里头的官员,见他们也是好奇心十足地摸着马车,便从怀里摸出来五十个钱给售票员:“大娘,我也去阳城,劳烦给我一张车票。”
显然,五十钱去阳城,比自己驾驶着马车慢悠悠过去快多了,车夫、喂马、驿站住宿等费用一相加,自然是坐马车来得划算。
行商揣着包袱上了车,有些好奇地问车夫:“这生意赚得过来么?”
“太守说了,这不仅是生意,给百姓方便和传递公文是主要的。”却是坐在车里的一个官员开了[kou],说着指了指自己怀里的木箱:
“有了马车,我们也省去了颠簸之苦,不用像以前一样老是在路上急急忙忙传送公文了。”
以前骑马磨大腿还累,坐车又慢又颠。
现在文件可以装载到车夫旁边的公文箱锁起来。但重要的文书,还是要有官员押送的。这几个官员正好要去阳城办事,便捎带着公文坐车了。
行商向官员行了一礼,小心地坐在了他们对面:“官爷好。”
穿着官府的几人很和善地回了礼,行商发现其中一人的手上有非常明显的老茧,一看就是常年做活计的手,不由有些诧异。
那人似乎也发现了行商视线的停留,笑着摆摆手:“可别叫什么官爷,太客气了。俺就是一做木工的,不过现在主家是太守府罢了。”
行商神情难掩羡慕:“原来您是阳翟研究所的人,真好。”早就听说燕太守不拘一格录人才,各行各业,只要是出[se]的,都有机会被聘为官员。
出自研究所的官员好心道:“你生意做得好,一样能在阳翟工坊当管事儿,听说驿站也在扩建和招管事呢。”
行商忙道:“多谢您提醒,我一定让家里小子试一试。”
见他们谈笑风生,没什么官员霸凌事件,还在犹豫的几个商人再不迟疑,都买了票,拎着包袱坐了上来,但神情依旧是拘束的。
汉朝继承了秦代的重农抑商政策,曾规定商贾不得着丝绸衣服、不得乘马车,虽然现在这样的规定基本形同虚设,面对官员,商人仍然低调行事,总感觉自己低了一头。
还有一个拎着大包袱,要去阳城探亲的老翁,车夫把他的大行李放到了后备架上,售票员过来用尺子量了一下包袱的长宽高:“还行,还没超随身行李尺寸,不用加钱了。”
一会儿功夫,车里就坐满了十个人,因为人已经满了,售票员就不跟着了,只在马车里头放了两个矮凳。这样路上遇到要搭车的,还能再加两个座。
售票员还拿了一面小红旗,[cha]在车头上,上面颖川公[jiao]四个字迎风飞扬。
在众人的围观中,车夫一扬马鞭,高兴道:“开车喽!不加人了,再坐的到后头牛车上去。”
此时,乘坐马车的人不知道,四轮马车从此在华夏成为[ri]常货运和客运的主力,经久不衰,一直到铁轨铺设和大巴车发明出来,才逐渐代替其运输的功能。
在人群中看反响的郭嘉满意地踱步了回去,路上逮着个行[se]匆匆的官员问:“看到法正了没?”
自从燕绥来到太守府,整个郡的衙门运作都快了数倍,官员们忙得晕头转向的,但那可观的加班费显然安抚住了他们的情绪,被郭嘉拉住的官员连忙行了一礼:“法正小先生拿着文件去研究所了。”
劳动力不在,郭嘉就自己整理了下要带去阳城处理的文件。
他动作看起来漫不经心的,效率却很高,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打好了包袱。正待出门,恰好法正回来了。
郭嘉眼睛一亮,本能感觉到了八卦,摇着扇子奇道:“咦,这是谁给你气了?”
“那诸葛亮,可恶!”法正走到师父旁边,一脸的气鼓鼓,委屈道:“师父,这人好生无礼。”
郭嘉在燕绥设宴的时候是见过诸葛亮的,诸葛亮虽小,但看起来比法正守礼稳重多了。他眉毛一扬:“怎么了这是,委屈得跟什么似的。”
法正嘟嘴:“研究所报了好多经费,我今天就是去和他们理论的。”
郭嘉:得,看来是没吵过。
“诸葛亮虽然尚未被授予官职,但隐约为研究所之首,工匠们莫不推崇。”郭嘉道:“是他的主意?”
法正重重点头:“那单子都是他列的。”
“超支了?”郭嘉问。
这块法正是初审,他是复核。看来法正是没有给他们通过,但给出的拒绝理由又被诸葛亮驳回了,所以才气鼓鼓的一副小模样。
法正重重点头,把文件递给郭嘉:“他们报的预算多,偏生每条都有理,诸葛亮还写了长篇大论,论证可行[xing]和重要[xing]。”
郭嘉心下暗道:这诸葛亮果然不简单,难怪一下子就分走了庄主的注意力去,连法正过得如何都不过问了。
还和自己私下里说待法正如亲子呢,这诸葛亮一来亲子都不顾了,顿时有点酸溜溜的,也不知道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法正。
他不满地哼了一声,但把诸葛亮写的内容看完,不由用扇子抵着下巴陷入了沉思:这诸葛亮,怎么木牛流马的造物都提出来了?
“庄主总是强调巧夺天工之物,用机械来助力人力来生产和运输。”郭嘉道:“诸葛亮小小年纪,倒是尽数领悟到了。”
法正小脸一垮:“师父,怎么连你都称赞他!”
可恶,夺走了庄主的注意力,眼下还要来和自己抢师父不成?
郭嘉挑眉:“他这写得有理有据,若是单子上的诸葛连弩、木牛流马、翻水车等物能制成,对颍川大有裨益,我一会儿呈给庄主特批吧。”
比起能够拿出来的巨大成果,这点投入燕绥肯定是愿意的。
法正虽然看诸葛亮不爽,也不得不公事公办,先在初审那签上了自己名字,然后写了自己赞同的理由。
郭嘉看了一眼法正:“方才去研究所还发生了什么?”
法正讪讪的:“还真是瞒不过您。”
郭嘉一边在复核栏写意见一边道:“是不是跟人家比试了?”他抬头看了一眼法正的神[se],唇角一撇:“还比输了。”
法正[yu]哭无泪:“是……”
郭嘉叹了[kou]气:“既然要比,就要冲着赢去。”
法正委屈道:“我也没想到他居然这么擅长下棋……”自己先挑衅,居然还输了。法正捂脸:“我以为自己已经进步很多了。”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郭嘉拍了拍他的肩膀:“我外出公干的时候,你多找文若练练。”
反正他是不想给小孩当陪练的……
法正:呜呜。
受益于道路的修建,原来需要六匹马才拉得动的重量,现在四匹马就够了。以前走在路上,最怕马车陷进深深的车辙,现在跑在水泥路上,则没有了这重顾虑。
而且车轮从两轮换成了更平稳的四轮,诸葛亮还在车上加上了减震装置,坐在车里的三人明显感受到了质的飞跃。
典韦抱着武器坐在马夫旁边,依旧时刻警戒着。
“这样都不耽误看书批文了。”虽然这么说着,郭嘉却从怀里[chou]出来一本小说来。
随着印刷业的扩大,印出来的小说愈发多了。郭嘉时不时就拿出来赏玩一番,甚至在燕绥的鼓励下,打算自己动笔玩玩。
“总算不用晃得想吐了,就是有点累,今天得晚些才能歇下了。”燕绥拿出来了纸笔,打算用画图来打发路上的无聊时光,看诸葛亮能不能看到图样再来点灵感。
诸葛亮稳重地道:“四匹马拉的车按理能做十余人,我们一共坐了五人,亥时就能到了。”
燕绥笑道:“小诸葛是第一次和我们出远门,要是觉得哪里不舒适了,一定要和我说,知道吗?”
郭嘉瞥了一眼庄主堪称慈爱的目光:嗯,今天的庄主又是被诸葛亮吸走注意力的一天。
他还在等庄主问自己舒不舒服了,就见燕绥拿了个软枕给诸葛亮垫在腰后,然后就开始和他写写画画了。
郭嘉难以置信地抬头:就这结束了,软枕没我份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2996/2996178/11111087.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