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黄袍加身


第191章  黄袍加身

        曹操:我怀疑我自己听错了,你们说是不是?

        扶苏:不敢相信,为什么第十的奖励都这么好,如果第一的呢?

        刘彻:朕也属实也没想到,“能臣良将”,这意思还能送人当奖励?

        “汉武帝这就想远了,只是给了三位武则天时期可以参考的人物,有可能是朝中大臣,也有可能还在民间,这就需要女皇自己找了。”

        刘邦:这么说,还算说的过去,送人,想都不敢想,不过,这也是个好奖励,谁不想要有可以信得过,排忧解难的臣子呢!

        朱元璋:这防御罩可是好东西,还是一年,包围整个皇宫,我也没想到这第十位的奖励都能有这么好,第一可想而知。

        “哈哈哈哈哈!蒙恬,走,陪朕好好喝上一壶,!”虽然没有在光幕里发话,可是他懂,应该是所有人都懂,这第一奖励没得跑,就是他秦始皇嬴政,奖励没有,耽误不了他的喜悦。

        “恭喜陛下!”蒙恬也笑着恭喜,这奖励就看有多大了。

        两人喝着酒,继续看着光幕,等着下一位皇帝的出现,丰功伟绩得听,特别是他们这些前朝的皇帝,有些改革措施他们也是能用的,还有在看看这一位的奖励。

        光幕这边,经过大家对奖励的讨论,更想要听前面皇帝的奖励了,不止是君臣,更是百姓喜欢听的,他们喜欢自己所在的朝代皇帝上榜,更希望这些皇帝能做出对百姓有利的事情。

        第九位皇帝,大家都知道人选,就想知道一塌糊涂的大宋,这赵匡胤怎么上的第九位,因为一些不知道的前面皇帝,可是有些不服气的,他们想不通赵匡胤怎么能上榜,比如秦始皇,刘秀等人。

        “第九位杰出的皇帝——“黄袍加身”赵匡胤。”

        “大宋或许整体看不怎样,直接就像一个混乱的朝代,那皇帝中昏君,庸君更是多的又多,就这样一个大宋,他赵匡胤又凭什么上榜呢?”

        “作为一位开国皇帝,就不能小瞧他,前面我也说过,他做错的一点就是“重文轻武”,让后面的皇帝更是把这当成组训,可是归根结底,后面的血脉继承是他弟弟的血脉,这个不能算在他的身上,相反,赵匡胤是一位英勇无畏、智勇双全的英雄。”

        “为什么说“黄袍加身”赵匡胤呢,这四个字,指的也是因为一起事变。”

        “赵匡胤出生于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具备了勇猛无畏的战斗精神,他曾参与北征契丹,积累了丰富的军事经验,然而,赵匡胤的雄心壮志显然不满足于现状,他心中谋划着更为远大的目标。”

        “五代十国时期,后周世宗柴荣是个有作为的皇帝,他改革政治,整顿军事,先后攻取后蜀的阶、成、秦、凤四州和南唐的江淮地区十四州,为后来北宋的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在历次征战中,出身将门的赵匡胤,战功卓著,深得世宗赏识,被破格提拔为义成军一节度使、殿前都指挥。”

        “这时居住在种花国北部的契丹,经常骚扰后周边境,公元959年春,世宗亲征,命赵匡胤为水陆都部署,率领大军先行。”

        “契丹的莫、赢、易三州守将,见周军来势迅猛,难以抵敌,纷纷不战而降,赵匡顺利进入瓦桥关。”

        “随后,世宗统率禁军赶到,大宴群臣庆功。”

        “席间世宗宣称:“朕志在削平南北,统一种花国,今当初夏,正宜乘胜前进,直捣契丹都城。”

        <div  class="contentadv">        “当即派先锋都指挥使刘重进,疾速进取幽州。

        “不料这天夜里,世宗突患寒疾,自觉头晕日眩,过来两天,仍不见好,诸将要劝他回京,一时未敢进奏。”

        “赵匡胤奋然道:“主上寒疾未愈,若契丹兵大至,反为不美,待入请主上还京。”

        “世宗准了赵匡胤的奏请,大军回到周都沛梁后,将赵匡胤升为殿前都点检,从此,赵匡胤威名更加显赫。”

        “不过十几天,世宗的病情加重,于是召宰相范质进宫,要他好好辅佐储君。”

        “这天夜里,三十九岁的周世宗死了,七岁的梁王柴宗训立为皇帝,二十出头的继后符氏尊为皇太后。”

        “新君即位,文武朝臣各守原职,唯独赵匡改任归德军节度使兼检校太尉、殿前都点检,慕容延钊为副都点检,两人本是知交,现在格外亲密,常常秘密议事。”

        “第二年新春,群臣正在庆贺元旦,忽有真、定二州派人飞报朝廷,说北汉与契丹联兵进犯,声势很大,盼发重兵防守边境。”

        “符太后闻报大惊,急召范质等商议对策,范质奏道:“赵匡胤忠勇,可作统帅,慕容延钊晓悍,可作先锋,再命各度使会集北征,统归赵匡胤调遣,定可旗开得胜。”太后准奏,即命赵匡胤集各路兵马,早日北征。”

        “慕容延钊挑选精锐,先行起程;赵匡胤会齐大军,随后出发。”

        “赵匡胤接到出兵命令,立刻调兵遣将,率军从汴(biàn)京出发。”

        “当天晚上,大军到了离开京城二十里的陈桥,赵匡胤命令将士就地扎营休息。兵士们倒头就呼呼睡着了,一些将领却聚集在一起,悄悄商量。”

        “有人说:现在皇上年纪那么小,我们拼死拼活去打仗,将来有谁知道我们的功劳,倒不如现在就拥护赵点检作皇帝吧!没多久,这消息就传遍了军营,将士们全起来了,大家闹哄哄地拥到赵匡胤住的驿馆。”

        “一直等到天色发白,赵匡胤隔夜喝了点酒,睡得挺熟,一觉醒来,只听得外面一片嘈杂的人声,接着,就有人打开房门,高声地叫嚷,说:请点检做皇帝!”

        “赵匡胤赶快起床,还没来得及说话,几个人把早已准备好的一件黄袍,七手八脚地披在赵匡胤身上。大伙跪倒在地上磕了几个头,高呼万岁。接着,又推又拉,把赵匡胤扶上马,请他一起回京城。”

        “谁知这时京城里纷纷扬扬,到处传说皇上年幼,北兵犯境,诸军无主,将册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


  (https://www.xvqianqian.com/3094/3094289/11579754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