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限制镇江
就在朱由校暗自后悔看错了毛文龙时,朴成忠的一席话,又让他不淡定了。
“臣将此事告知给登莱巡抚后,袁抚台向臣保证定会查清臣所汇报的情况。”
“袁抚台已于数日前派了舰队出海,封锁辽东和朝鲜方面,来往山东的海航线,想要捉贼捉赃。”
“这是袁抚台的亲笔书信,托臣交到皇帝陛下手中,请皇帝陛下查阅。”
小太监一路小跑,很快就将这封书信送至朱由校的手中。
朱由校看过内容之后,暗道一声不好,这事袁可立冲动了。
袁可立在信中说道,如果朝鲜使臣的检举情况查为属实的话,他会派张度所部的舰队,进驻皮岛。
以此来扼制住毛文龙的野心和行动,然后挑选忠心可靠的武将,派往镇江接任毛文龙的职位。
袁可立虽然脾气比较温和,可他为人为官都是正直清流的楷模,一心为国为民,眼睛里自然是容不得沙子的。
毛文龙这事得从长计议,如果太过激进的处理,恐怕会适得其反。
毕竟镇江现在是大明的半块飞地,是一个纯军事地区,朝廷对那一块的掌控非常薄弱。
而毛文龙现在也基本上是处于一个半割据的状态。
且他所部的镇江军,都是他自己招募的,大多为辽东难民青壮,以及被打散的明军残部。
这些人对毛文龙的忠心,恐怕是要大于对朝廷,或是对他的忠心的。
冒然的去动毛文龙,恐怕会像历史上那般,惹的他的部下不满,对朝廷产生怨恨而分崩离析。
朱由校在乎的并不是这几千兵,而是镇江的地理位置,且现在已经形成关键战略点的位置的情况下,更是不容有失。
左思右想半天,朱由校只感觉到头大。
拿掉毛文龙,眼下的情况来看是不太现实的。
游击战这方面,朱由校真的想不出大明的武将里面,还有谁可以比肩毛文龙的,更不用说超越了。
现在的毛文龙,对朱由校来说利用价值还是挺大的。
且毛文龙虽然瞒着自己在背后扩充军备,可镇江就这么大,人口也就这么多,他是不敢造反的。
最多也就是当一个军阀,成为一个唯利是图,风吹两边倒的墙头草而已。
要怎么对付他,朱由校确实没有什么好办法,可是如果说要压制住他,要控制住他,朱由校的办法可多的是。
他让朝鲜使臣先回了驿馆休息,等待着他的决策。
而后便召见了兵部尚书王在晋,前来商讨毛文龙的事宜。
王在晋听了之后,当即表示可以派遣官员前往镇江,担任监军以及粮草军需官,控制住毛文龙的命门。
然后再以保护难民的名义,把聚集在镇江、皮岛等地的百姓,全部迁徙到山东安置。
这样镇江军家属亲人的性命,就掌握在了朝廷手中,今后不管有何变化,毛文龙恐怕也是难以号令,以此来削弱他的威望的势力。
朱由校也是深以为然,没有了粮食和人口资源,毛文龙有再大的野心,天大的本事,也只能憋在心里无法发挥。
等平定了老奴之后,毛文龙对于他也就没有利用价值了,到时还不是任由自己拿捏?
“那此事就交给你去办,抓紧时间,从兵部挑选几个官员出来,要胆大心细,且头脑灵活,不要把事情给办砸了。”
王在晋自然知道此事的重要性,因此他直接跟皇帝说道:
“陛下放心,此事臣定然慎重,可是兵部的官员,臣以为少有能担此重任的。”
谷鰑</span> “据臣的观察和了解,现在兵部官员的能力,参与此事最多只能协助配合。”
“要想独挑大梁,还不足够,臣担心他们会坏了陛下的大事。”
朱由校倒是挺意外的,王在晋居然不想用他的部下,看来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
他当了这么久的兵部尚书,要安插几个自己的心腹亦或同党,也不是难事,这些人他为什么不用呢?
对于朝堂上官员的能力,朱由校也是有过大概了解的。
更多的则是凭着记忆去找人,凡是一些他连名字都没有听过的。
那想都不用想,必然是平庸之人,不堪大用。
其实他不止担心派去的官员会坏了他的事。
他更担心的,是怕这些官员和毛文龙狼狈为奸,同流合污去了。
他派官员去,只不过是他的暗度陈仓之计而已,用以迷惑毛文龙的。
真正的发挥作用,监督和探查的人,还是埋伏在暗处的锦衣卫探子。
不过朱由校不会告诉王在晋,他微笑问道:
“那依爱卿之见,何人可担此重任呢?”
“臣想从陛下羽林军参谋司中,借一个人来担此重任,臣再挑选两个可靠官员,从旁协助,必然事半功倍。”
“大司马这么有信心,着实让朕好奇了,到底是何人呢?”
王在晋沉默一会回道:
“戚金。”
……
……
很快圣旨和兵部的调令文书就拟写好了,朱由校还明确的告诉朴成忠和金之望二人,对于毛文龙的任何威胁都不必理会。
他们只需要听从袁可立的安排,配合大明在辽东的合围封锁即可。
“以前的事,也就到此为止吧,不要再去追究了。”
“我大明现在国力也正是衰弱之时,确实急需粮食等战略物资,朕帮你们守住国门,你们也总得表示一番不是?”
尽管毛文龙让他很不开心,可是一码归一码,有好处的事朱由校自然是往自己这边捞的。
皇帝都这么说了,朴成忠和金之望二人也没有办法,只能吃点亏了。
只是在他们看来,这位年轻的皇帝陛下,远不如他的祖父那么大方阔气而已。
朱由校还给袁可立写了一封信,告诉他暂时容忍一下,就算是查到了证据,也暂且先保留,等到将来再一起算。
拜别了皇帝之后,朴成忠和金之望就带着皇帝给朝鲜国王的圣旨,跟着戚金的队伍一同去了山东。
而在羽林军参谋司闲散了一年多时间的戚金,因为王在晋的推荐,也是在晚年再次受到了重用。
虽然这次不是领兵去和建奴打仗,可是他也没有任何的怨言和犹豫,只要能为国出力尽忠,他就已经心满意足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3121/3121561/71059291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