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顽贼最新章节 > 第三百四十五章 边军

第三百四十五章 边军


  尽管有刚投降的生员背叛投敌,元帅府在河嘴地东方的招降仍然卓有成效。

  但因为刘承宗的迟疑,耽误了一天接纳百姓的工作。

  看见一股又一股的穷苦百姓向西涌来,刘承宗非常谨慎,因为据他所知,河口可没这多百姓。

  细细盘问,才知道是兰州的旗军在撵穷鬼。

  很多人都是因为交不上贿赂被撵过来的,  这事对刘狮子来说太过匪夷所思,他想了一晚上,都没想明白敌人为啥要这么做。

  兰州要把河湟逃过去的百姓撵到河口,他能理解;但是把兰州穷困潦倒的百姓也撵到河口,他不理解但大受震撼。

  害怕他攻城时这些穷苦百姓当内应?

  刘承宗心说,难道说我的解放者之名已经从乌斯藏传到兰州了?不应该啊!

  这种好事大可在心里想,但现实是六万多人聚集河嘴,  不单单规模大到士兵无法审查,  甚至堵塞道路影响了塘骑的消息传递。。

  这些人是否携带天花,  不知道;有没有官军的探子,也不知道;甚至其中是否夹杂官兵,都没法明确知道。

  刘承宗只知道,混在饥民里有自家兄长派出的镇海营探子,回报说甘肃边军已经向北移营,兰州官军在河口放了十里鞭炮,又洒下石灰硫磺。

  等他想全力接收百姓的时候已经没有时间了,甘肃军移防、兰州兵放鞭炮,这都是官军要发动进攻的起手动作。

  这事说起来很有意思,人的想象力是有限的。

  五镇边帅脑海中的刘承宗是他们幻想出的刘承宗,刘承宗脑海里的五镇边帅与陕西兰州官员,也是他幻想出的模样。

  甚至五镇边帅的幻想,挺贴近现实,  毕竟刘狮子的兵他们都知道。

  而刘承宗的幻想,就不太贴近现实了,因为他想不到在行将就木的衙门里,  一条命令能变形到多么夸张。

  他始终认为兰州在出兵前驱赶百姓,必有深意。

  官军可能不想当人了,想借着百姓人潮推散自家军阵,以避免正面阵战,直接把他击溃?

  北山台地,刘承宗看远处人头攒动,山雨欲来,站在他身侧的李卑心态复杂。

  好几年了,他这个朝廷参将被俘、被软禁,再到给刘承宗出力,直至今日,终于在战场上站到了朝廷的对面。

  他摇了摇头,叹了口气,看着刘承宗与空气斗智斗勇,道:“大帅,别想了,没有深意,朝廷但凡执行深意的能耐,我们就到不了青海,这就是肃王拍脑袋、旗军糊弄事的结果。”

  刘承宗诧异道:“这么确定?”

  “非常确定,五镇总兵都有各自的本事,傻子坐不到那个位置上,用百姓冲你,你未必会被冲垮,但只要一亮刀子百姓反着跑,官军肯定被冲垮。”

  李卑是第一批选入辽东的关宁军客籍将领,对主兵、客兵的优劣非常清楚。

  主兵遇挫,意志更加坚韧、靠忠诚维系对待遇要求较低,但易对同乡有同情之心,有反叛之虞;客兵成本更高,遇挫不如主兵坚韧、军纪难以约束,但对当地叛军不会手下留情。

  此时集结于兰州的官军,不会有太多主兵,应以客军居多,李卑认为在战斗意志上,他们跟元帅府的军队相比,差得不是一点半点。

  但刘承宗还是觉得官军在下大棋。

  保险起见,他先抓紧派人向北边进攻鲁土司的兄长传送甘肃军北调的消息。

  催促兄长尽快破城,占领山隘据点,以防甘肃军驰援、扼守不教其对己方形成包围。

  兄长的军队他不打算调入谷地,如果染患天花的甘肃军支援鲁土司,那兄长和李万庆的四千军队都对天花有抗体,对付他们正好合适。

  而对与汇聚于河口以东乞食的六万百姓,刘承宗也不会放弃,只是此时战事当前,暂时未经审查、又不知是否染患天花,不能统统放入腹背。

  因此他命令护兵率打散的土兵给百姓紧急编伍,形成百十个哨,各率数百人进入东南山谷,暂时避战。

  李天俞在这事上帮了大忙,东南的大山谷里有不少土司家的地,山里地名都是祁家山、赵家山之类的名字,百姓各编队伍,沿山谷向南一字排开,由就近土司村庄暂时供给几日口粮。

  整個撤入山谷的行动因从速从快,显得格外杂乱,一日之内撤入山中的三万余人,但另外两万多人找不到了。

  不论是早前随同富户逃往兰州的人,还是更多从兰州被撵出来的百姓,人们很难信任刘承宗。

  相比像囚犯般带入南山,他们更愿意往北跑,甚至就在河口以东的无人村庄藏起来。

  三月十三日上午,戴道子在东边河湾看见了浩浩荡荡的官军开入谷地,元帅府在谷地蔓延开来的塘骑随之摇旗,消息很快依靠塘骑通传,进入河嘴驻军的刘承宗耳中。

  随后戴道子开始向塘兵下令,挤压敌军塘兵,展开交战。

  塘兵需要交战,以此来拖延敌对塘兵占领山头原野的速度,并迫使其后大军陷入不安、派遣更多军队来对付他们。

  借此,塘兵就能离敌军主力更近,并进一步探明敌军虚实、兵力、士气、营阵、装备、后勤等信息。

  刘承宗对此的回应是且战且退。

  不过这种遭遇战对戴道子来说,更像是战术层面的耀武扬威。

  在河湾的报恩寺外,戴道子满面轻松笑意,向塘兵下达命令:“他们能看懂我们的旗,逗逗这些后进之辈,给我捉个活的回来,我要问问庆藩的王八蛋死绝了没。”

  间隔三里的原野上,宁夏边军塘兵百总马祥紧张得手心发汗。

  马祥其实没有太多塘兵经验,在宁夏边军投入延安剿贼时,他只是扒沙营的夜不收,主要职责是在长城内外日夜骑行,看哪里的边墙被黄沙吞没,给营将报信而已。

  全靠贺总兵在黄龙山输得当裤子,他又取了几颗蒙古脑袋,才被抽入标兵营,赶鸭子上架坐上塘骑百总的位子还不到半年。

  这半年来,他带着新募塘兵苦学旗令,多方请教塘兵用法,这才勉强把塘兵的架子搭起来。

  本来按部就班都挺好,直到这次出征,马祥非常紧张。

  其实宁夏的塘兵居前,不是个好策略,刘承宗这个名字,对宁夏镇边军杀伤力太大了。

  但榆林过来的尤世禄是副帅,他的标营就没有塘兵这个建制。

  固原的杨麒倒是大帅,但那位帅爷一直忙着率饥贼剿官军,练了塘兵七八拨,在脱伍边军的折腾下,别说塘兵了,塘马都有能活过三场战斗的。

  只有贺虎臣手上有成建制的塘兵,塘兵的交锋,只能落到他们头上。

  看见自己的塘兵逐步撤退,马祥不禁皱起眉头,很快就听靠近的部下兴奋道:“百总,我们看见他们摇旗了,命令是塘骑次第撤退十里,还向我们北边山里打旗告知进剿消息。”

  “北山,有伏兵?”

  马祥摇着脑袋往北看,北边确实全是山,一二十里地山里全是沟谷,这要是有伏兵……他下令道:“给贺大帅报告一声,分十二塘去探山。”

  戴道子看着己方塘兵在战场上撤退五里寻处隐藏,敌军塘兵很快分出一部向南北山沟探去,摇着头露出笑意:“嘁,这也能上当?那后边的本事就不用使了,让他们跟山沟玩会,我们走。”

  随着戴道子引塘兵撤退,由宁夏、榆林、固原三镇及兰州旗军、洮州土兵组成的两万余大军放缓进军,各阵分出小股兵力扼守谷口,半数塘兵继续前进,意图遮蔽十里。

  待塘兵走至七里,发现元帅府塘马从正面迫近,他们随即次第后撤,在撤退途中被躲在屋舍、草垛的塘兵袭击。

  戴道子的许多塘兵为了伏击成功,连马提前让袍泽带走,一时间处处铳响,他们端着三眼铳便放,放完扔一边扯弓就射。

  贺虎臣一开始就怀疑是假消息,因为他的塘兵能看懂对面的旗,对面也能看懂他的旗,为此赶忙奔到阵前,结果端着望远镜就看见令人心疼的一幕。

  好不容易培养出能看懂旗子的塘兵,被敌人正面压迫、背后伏击,一塘塘的军士就被这么背后一铳、正脸一箭的打没了。

  不过贺虎臣最关注的并不是这个,缺少经验的新练塘兵在交锋中落败在他预料之中,他更关注那些站在一起却没发生战斗的塘兵们。

  三年未见,刘承宗的军队较之从前有了不少变化,单从塘兵的钵胄看,他们给盔枪扎上了盔缨,这是两军最显著的差别。

  贺虎臣面色慎重地端着望远镜,越看脸色越紫,拳头也攥得越来越紧。

  因为一里见方的地域通常只有一到三名孤零零的塘兵,因此塘兵交锋的战场在片刻就席卷了整个河谷的无人地带,有些地方铳声四起。

  但也有些地方,毫无声息。

  望远镜里,有塘兵张开双臂放下兵器,贺虎臣再三确定,那些人的确实是自己的部下,他们投……投降了?

  贺虎臣回头看了看无边无沿的军阵,不算北路王性善和南路王承恩,单单中路,在他们身后就有两万两千的大军。

  有如此雄厚之兵力,十几名塘兵,在第一次与敌军交锋中,就选择投降?

  ‘咔嚓’一声。

  望远镜的木壳被贺虎臣握裂了。

  而在战场另一端,戴道子高高兴兴让护兵摇动旗帜,带塘兵与被俘、投降的塘兵,次第西撤十里,让人向三十里外的刘承宗传达口信。

  “大帅,塘兵回报,敌军兵力两万以上,行军速度已被拖延,士气较低,已收降俘虏塘兵十三人,正在押送。”

  刘承宗正在新建的河口堡布置防务,听到这消息很高兴,尽管塘兵间的较量,战果高不到哪里去,却是初战得胜,对提振士气很有帮助。

  他望向河谷南北两山,透过望远镜能看到山头都有人零星藏着,这场河谷中的战斗,将会以最快的速度让整个河湟的百姓知晓,谁才是真正的河湟之主。

  随后撤到西岸的塘兵越来越多,不一会就聚了近百人,河谷的宽度在四里到八里之间,这便意味着前线塘兵已后撤十二三里地,敌军跟他的距离越来越近。

  就在此时,河东又有数名塘骑驰来,他们的神情急切,让刘承宗心头浮起不好的预感。

  果然没过多久,塘兵在土堡外翻身下马,抱拳道:“大帅,急报。”

  等塘兵入堡,这才当着刘承宗和杨耀的面报告道:“降兵俱为宁夏兵,说此次朝廷兵分三路,北路的甘肃军三千援救鲁土司,中路为宁夏、榆林、固原、洮州、兰州兵,两万三千。”

  刘承宗听到这,闭目思虑,他在河湟的兵力也大概是这个数,中路倒没什么明显劣势。

  只不过北路刘承祖那边,以四千军兵对抗鲁土司四千土兵,攻城已经打了几天,若三千甘肃援军先到而连城没有攻陷,北路恐怕要吃亏。

  塘兵顿了顿,再度抱拳道:“南路是临洮军、河州军,合兵一万一千,要直取西宁、碾伯。”

  刘承宗心说坏了,强压心头不安,让塘兵下去,扶着土墙久久不语。

  “大帅?”

  杨耀刚刚开口,还没待他说什么,就听刘承宗对护兵下令道:“急报南山,让率领土兵约束百姓的护兵向南探查敌情,并飞马传送消息给冰沟、西宁,告知敌情;命新城守将王文秀出兵进驻西宁。”

  杨耀松了口气,看来刘承宗跟他的看法相近,这会主力不该回援。

  硬碰硬跟兵力相近的中路官军打一场,若赢了官军自然无法完成合围;可一旦后退,官军完成合围就是板上钉钉了。

  刘承宗的考虑,则比杨耀更多,他要考虑的是多支军队,此时他这支两万余人的大军,可不是早年令行禁止的狮子军。

  这不是该不该的事,而是不能退。

  谢二虎和阿海岱青的蒙古兵,要么在撤退中跑丢、要么在撤退中被击溃,肯定不会全师而还。

  没了这两支侧翼马队,巴桑麾下番兵反应较慢队伍僵化的缺点就会完全暴露,单凭杨耀不到四千的狮子军马队,形势便会万分危急。

  刘承宗看向杨耀:“我相信王文秀,我们先对付眼前的敌人,延绥、固原、宁夏。”

  说着,他浮起笑容,脸上绒毛都立了起来:“我是延绥兵,你是固原兵,戴道子是宁夏兵,我们让他们见识见识……边军的本事!”


  (https://www.xvqianqian.com/3140/3140980/70425454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