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顺化
饷钱一到,曾英也大气,直接花出一笔钱来,送给那些归京的京营将士。
要知道这五千人,都是抽签而来的倒霉蛋,但在库伦可是吃了不少的苦头。
一人十块银圆,当做辛苦费。
当然,曾英可不敢以公家钱来扬私恩,而是在与属吏商议后,又上书朝廷,以皇帝的名义颁布赏赐。
一次性领到半年的饷钱,将士们倒是快活的很。
尤其是得知在年中,饷钱涨到两块后,立马欢欣鼓舞起来。
看着这些人大包小包的收拾东西,一个个中下层的军官前来告别,曾英一时间有些伤感:
“要我说,朝廷对边军和京营一视同仁是没错的,但咱们漠北的更辛苦,应当更优厚些才是。”
一旁的天使点点头。
的确,在库伦这个地界,米饭馒头根本就别想,只能吃奶制品,太过于煎熬。
况且蒙古女人,哪里有南方娇柔白嫩来的好……
两人在这随口交流的,忽然就想起来孩童的哭啼声。
扭头一瞧,只见一个两三岁的孩童,垂髫发,看着布衣,踉踉跄跄地跑摔了,然后一个女人用蒙古话哄着。
“这回一趟京城,怕是不少得多了个妾室吧!”
天使调笑道,这眼神倒是意味深长。
曾英则尴尬道:“几年时间,找个蒙古婆娘也正常,反正京营有钱,由着吧!”
心里头,他倒是理解的很。
可不是嘛,前些年的库伦大战,土谢图汗部损失惨重,男丁被满清消磨许多,所以明军北上,对于土谢图汗部来说,可不是雪中送炭吗?
在当时,两头羊就能取个蒙古娘们。
要知道在之前,蒙汉联姻可就门槛颇高的。
当然了,那些单身汉们找的是老婆,有家室的则找的寡妇情人。
蒙古人把人口视为财产,一般的话寡妇都不外嫁,都是兄终弟及,但当情人却可以,暂时性伴侣对两人都好。
就连曾英也不能免俗,也纳了两房妾室。
所以他只能轻拿轻放,当作没发生过。
“时间可抓紧了,漠北快下雪,等住了冬,可就不好走了。”
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没那么夸张,但在漠北十月飞雪倒是正常,然后飞到来年三月,足足四五个月的时间。
绍武十七年,腊月初八。
一场小雪,哗啦啦地袭来,给整个北京城造了一层银膜。
可惜在如今这个太子大婚的时间,整个京城都忙活起来,待到辰时,除了房顶以外,其他地界都是干净如初。
长长的队伍,不下三千人,熙熙攘攘,吹吹打打,好不热闹。
皇帝则望着,心中颇有几分感触。
用不了多久,第三代皇帝就要出炉了。
我才四十啊!
这皇位,看来还得坐上几十年。
正在他感怀的时候,从兵部传来消息:
“秦王上奏,已经拿下安南的顺化,阮福濒被俘——”
“好——”皇帝大喜:“秦王倒是给他弟弟送上了一个大贺礼。”
“去,把秦王世子抱过来。”
一旁的刘阿福脚步轻快地应下。
作为长子长孙,秦王世子长得活泼可爱,宫廷内外都很喜爱,若不是照顾到秦王妃,皇帝都想把他抱进宫中自己养。
抱孙不抱儿,这个道理在古今都通用。
因为儿子是由父亲教育的,自然疼爱不起来,也要维护父亲的威严,但孙子却是儿子教育,自己负责疼爱就够了。
因此,其乳名虎头,也是朱谊汐亲自取的。
很快,长得虎头虎脑的秦王世子虎头,被抱了过来。
不过一岁半的年纪,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在他怀中,肉乎乎的,倒是极为可爱。
“你父亲又打下城了,你这个十子名副其实咯!”
听得皇帝逗弄,一旁的秦王妃强忍着喜悦,小心地问道:“父皇,可是秦王在安南有消息了?”
“没错。”
皇帝瞥了一眼这个亲自挑选的儿媳,笑道:“老大在安南很不错,又拿下了两府之地,算是三分安南了。”
秦王妃顿时大喜过望。
一旁的皇后则轻笑道:“秦王是陛下一手调教的,有这个本事,还是陛下的本领高。”
“老大不容易啊!”朱谊汐摇摇头:“十七岁就去就藩,今年才十八,辛苦得很……”
闻听此话,秦王妃忍不住眼眶通红:“能够劳烦父皇挂心,秦王也是值得的。”
“再者说,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秦王这个做儿子的辛劳些也算不得什么,秦王老是在嘴边念叨,与陛下相比,就如同点星与皓月之差……”
这一通马屁,朱谊汐倒是乐于接受,皇后则微笑地瞥了一眼秦王妃:
“陛下挑选的儿媳,倒是颇为出色。”
秦王妃闻言,只能羞愧应下。下巴都快垂到胸脯了。
见其模样,皇后都忍不住羡慕,在后宫中,她比豆娘都小,老自卑了。
皇帝则没有言语,自顾自地逗弄着孙子。
实际上,他在选儿媳和选妃子则大为不同。
妃子,漂亮,有气质,梅兰竹菊。各有一方姿色就成。
但对待儿媳上,除了一般的政治影响,颜色反倒是在其次。
也不像所有人想的那样,品德为先。
亦或者说,品德与身材并重。
简单来讲,就是不仅要人品好,还得屁股大好生养。
这句俗语虽然糙,但却是实在话。
因为屁股大,就代表着臀盆大,孩子容易出生,母亲也少受罪。
且,如此女子,其身体也必然壮实,至少比那些白嫩细腰来得好,子嗣也更容易些。
例如清朝,连续三代皇帝绝嗣,这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
别的不提,其选妃标准定然背锅。
近亲不是主要原因。
主要是其一直在八旗中选妃子,但八旗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糜烂,其女子必然都是娇生惯养的大小姐。
越娇贵的人生孩子就越难,子嗣就算是生下来,也很难长久。
就像是慈溪,她诞下咸丰唯一的子嗣,那也是破落户出身。
当然了,明清在皇位继承上,根本就是两个极端。
一个是稳固到皇帝都无法改变,另一个则是随心所欲没规矩。
雍正定的秘密立储,乾隆虽然是第一个,但在朝廷却是明摆的;嘉庆更不用说,乾隆退位当太上皇;道光则更戏剧性,立储诏书消失了。
咸丰是道光床榻上,临死前定下的;同治是唯一,光绪、溥仪是慈禧一言定之。
正儿八经的秘密立储,只能算乾隆一个。
扯远了。
……
此时,顺化城。
虽然时间来到了十二月,但整个安南却处于旱季,正好是攻略的好时机。
朱静以五千京营,一万秦军,合计一万五千人,号称十万大军,先是拿下了占城以北的富安府。
这是阮氏南下,抢夺占城的地方,区区十万来人,经过多年的治理,倒是繁华的很。
随后,一路上北上,广南府的广义、归仁、会安港都被拿下。
也就是说阮氏三府之地,已经拿下了两府,其手中只有一府:广治府。
也就是其统治中心,顺化的所在。
此时,原本繁荣的城池,此时凋零了许多,街头巷尾无有踪影,城池残破,残破的城门依旧挂着鲜血。
而最热闹的,莫过于护城河了。
数丈深,十来丈宽的护城河,已经被石袋堵得严严实实,全部都是明军做的孽。
然后再雇佣本地人去挖出来。
毕竟顺化距离边界只有两百里不到,实在是太近了。
朱静脚踏在残缺不平,布满血迹的城墙上,看着远方。
在他的身边,许多的安南人则不断地用各种工具,清扫着血迹和垃圾,同时许多士兵则瞪大眼珠盯着。
“殿下,雇佣本地人干活倒是很不错。”
朱静扭过头,露出一丝笑。
在他身边,则是秦王朱存槺。
这一场战争,秦王可谓是紧随其后。
北伐大军一路上可谓是势如破竹。
先是在富安,破其五千守军,然后在又破阮氏三万援军。
随即就直接边走边收复城池,直接抵达顺化。
而原本准备海上支援的秦王,则立马坐船,迫不及待的抵达顺化,从而一同与破城。
实际上,这场战争中阮氏也从来没小瞧,直接动用了十万大军,但最后还是失败了。
而在这其中,五千京营出动,其大军就崩溃了,一万秦军根本就没动手,直接在后面收割人头。
好家伙,面对战场时,秦王都惊呆了。
这群安南人,竟然直接不怕死地冲击火枪阵,就这么堂堂正正地冲击。
越是凶猛,死得越快。
就连朱静都忍不住感叹,若是在二十年前,这群人真不好对付。
一场屠杀之后,就是艰难地攻城战。
先是填平护城河,再用四百斤的绍武式火炮,轰了两三天,将顺化的城墙轰塌了一角,再是拼杀。
可惜经过一场堂堂正正的屠杀,阮氏大军士气低迷,京营都没有出手,全靠秦军把城池给收拾了。
由于属于围困,广南国主,阮氏政权的阮福濒也被俘虏。
“朱将军,我明白你怕这些人不安分,毕竟之前是敌对的。”
秦王则露出一丝自信的笑容:“但,人心在这,不能以等闲算之。”
说着,他嘴巴撇了撇,后者的目光也看向了那群擦地的百姓。
一时间,所有偷望的眼睛顿时收回,许多人甚至颤抖着,害怕得不行。
朱静不解,抬头看向了秦王。
这是正常的反应。
“他们的目光中,只有畏惧,或者说还要加上一点憎恨。”
秦王认真道:“毕竟未知才是最让人恐惧的。”
“对付这些普通人,必须要让他们相信,咱们跟阮氏不同,而雇佣他们做事,这是最简单的方法。”
“打个比方,就是当年商鞅立木为信那样,只有获得百姓们的信任,才能让朝廷建立下去。”
“明白了。”朱静恍然。
他心道,秦王看来越来越有王者气概了。
这就是统治者和将领的不同。
“这场战事伤亡不多,京营只有百余人因箭矢伤亡。”
朱静感叹道:“等下北伐升龙,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秦军伤亡多少?”秦王则直接问起来安南军。
对于他来说,京营属于皇帝的,大明的,而对他的秦王国来说,秦军则是主力。
毕竟就算是留下来的京营士兵,也不过数千人罢了,安南兵可有数万。
“攻城时辛苦了,但是也卖力,死伤了三千来人,能够攻下顺化,也是不错了。”
朱静浅尝而止地说道。
虽然说秦军也是归他指挥,但实质上他只是负责日常的训练罢了,一应的将领任免,基本上都是秦王把持。
毕竟瓜田李下,军队可是个敏感的地方。
“恩!”秦王露出一丝笑容:“如今这秦军,有京营几分真传?”
“如果加上火器的话,约莫有三五分吧!”朱静略显骄傲道,随后又很快的补充了一句:“毕竟训练一样,名师出高徒嘛!”
秦王微微点头,表示满意。
在占城和西贡,从军是普通人最好的选择。
因为整个秦王国将京营的那一套搬了过来:
每日三餐,三日一肉,严格军纪。
甚至,连随军学堂,宪兵营,以及日后分配地方都照抄无误。
这样一来,秦军的生活水准比普通百姓强多了,自然人人争先,从而成为秦王的拥护者。
秦王夜里还在畅想,等日后北方升龙郑氏,就让秦军为主力,收复安南沃土。
“打郑氏如何?”
朱静明白这说的是秦军,所以直言道:“郑氏七分安南,连阮氏都收拾不了,秦军与其相斗,胜算很大。”
“那,将军坐镇,让秦军出动如何?”秦王希冀道。
“如今秦军不过两三万人,怕是不够。”朱静冷静道:
“据外臣所知,郑氏治下数百万人,随时可拉起二三十万兵马,还是以京营为主,秦军为辅比较好。”
“不过,拿下顺化后,大王可再次招兵三万,待到来年旱季,就是郑氏灭亡之日。”
“到时候,您就全有安南,秦国也就名副其实了。”
听到这话,秦王开怀大笑。
(https://www.xvqianqian.com/3146/3146134/75410804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