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四一章 原则问题
清晨的太阳刚刚升起,太阳发出的万丈金光代表着新的一天开始了,此时黎元洪正坐着轿车返回自己的家中。
昨天晚上他应邀出席了一场由德国在华侨商总会举办的晚宴,宴会上黎元洪心情不错,不免多喝了几杯,于是,昨夜黎元洪是在宴会举办的酒店中过夜的,
今天起了个早,便率领随员和保镖赶着返回北京城,虽然训政委员会算不上忙,但是他还是得去坐班,
不过现在时间还早,黎元洪打算先回家按照之前的习惯在加吃完早点后练练字,然后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但今天黎元洪可没办法这么清闲,刚刚回到家的黎元洪屁股都没坐稳,管家就递给了他一张名片,一位自称北洋旧友的人送来了一份信,
黎元洪接过信,黎元洪匆匆扫了几眼,眉头往上一挑,神情颇似为难。
这是一封人情信,他曾经在军队中的一位旧友在信里请黎元洪为曾经的一位老北洋说说情,请黎元洪从中斡旋,尽量走走总统的路子,减轻某些处罚。
黎元洪知道,这肯定还是那个国民田产调查引起的,从今年年初开始,根据中枢政府颁布的相关法令,所有国民都有义务配合中枢实施这次全国土地占有情况大调查,
这次调查中枢政府态度坚决,徐树铮和内务部都领到了任务配合司法部行动,连刚刚组建的航空队都被调动起来。
这让中枢政府派员对各省土地占有情况进行调查时,依靠的不仅仅是地方官员和乡村基层组织,更重要的是动用了航空兵力量,通过飞机进行空中照相。
虽然不是非常准确,但是可以大致的估算出某地农业耕地的总面积,然后根据这个总面积与地方政府报上来的数目进行核对,
如此一来,地方官员如果想欺瞒中枢政府,无异于自讨苦吃,调查行动展开4个月的时间,已有多人被抓捕归案,审判庭已经在处理其中一部分人,但是难保少数人执迷不悟。
显然,这位来信的旧友和他求情的对象都在执迷不悟的人群中。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新鲜,早在《土地改革法案》颁布实施以来,地主分割土地偷逃田赋的行为很常见,
因为这份法案规定了一千亩这道线,超过这道线每亩地每年都要征收被征土地价值的百分之五作为税收。
不过考虑到当时的国内外形势,中枢在1901年后对违反这项法律的人使用惩戒手段还是比较温和,
但是现在,随着俄国彻底屈服,兰芳共和国在东南亚成为屏障,以及西方国家视线被彻底转移后温和手段就成为了过去时。
现在这些人将主意打到了黎元洪身上,希望黎元洪这个被总统府看重的训政委员能够出把力,但是黎元洪可不愿意蹚浑水,他心里清楚这一次中枢矛头对准的是谁。
那些人虽然从政府中离开了,但是他们还是有不少的人脉,原来中枢要应对俄国的沉重压力,全部注意力都在外面,为了维护内部的安稳,第一次清洗的时候可以绕过了他们,
但现在中枢已经不想在忍受他们了,黎元洪是不可能和中枢作对的,所以他在看完这封信后,直接将信揉成一团丢在了地上。
信中那个事情结束后给予黎元洪多少田地和一些矿产公司股份的承诺黎元洪看都没看,他现在对土地一点都不敢兴趣。
土地改革法案,之前的清洗和这次大规模的调查案已经验证了他的猜测,大地主是一条死路,
所以,黎元洪坚持将自己的钱投入到了工业建设中,而不是用来购买土地,而且他还一再告诫亲属,让他们也将多余的钱投入到实业建设中去,而不要去做什么地主。
不过黎元洪也知道自己和总统较近,这种麻烦事不会少,所以在思索片刻后他准备躲开这些麻烦,正好日本最近不是很安稳,中国驻军的行动比较激烈,所以中国需要派出一些官员去访问,黎元洪决定主动去一趟日本。
黎元洪在这种时候坚持自己的原则,那就是越是关于土地的问题,他就必须越是要撇清自己,不能搀和,更不能和中枢顶着干,
那样不利于自己的仕途展,没有了仕途,谁还会来主动与他合作创办实业呢,他还要指着现在的身份来捞取更多的经济利益。
黎元洪不牵扯这件事,杨度等人也绝不掺和,中枢此时的态度已经很明显了,有一些人是一定要被处理的。
中国的田产调查案范围在不断扩大,被逮捕并以危害国家安全罪名起诉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这在国际上并没有引起什么注意。
外国报纸也不向1900年时那样大呼小叫,国外著名的通讯社都在关注巴尔干战争以及欧洲各国的口水仗。
巴尔干战争打到现在已经到头了,受到严重损失的保加利亚在4月初背叛了同盟主动与奥斯曼帝国停战,这引起了塞尔维亚和希腊等国的不满。
但是保加利亚政府对此不闻不问,反而斥责撒尔维亚等国对保加利亚的背叛,在保加利亚最需要支援的时候,他们只顾着吞食从奥斯曼身上扯下的肥肉,同盟实际上已经破裂。
这样的大事让外国根本无暇顾及别的事情,就算提到中国更多的还是分析中国在协约国和同盟国之间的倾向。
至于协约国政府此刻他们巴不得中国在国际事务中再低调些,他们要从突然出现变化的巴尔干局势中分析出一条对他们最有利的路线,这个时候他们不想有任何人打扰他们。
(https://www.xvqianqian.com/3163/3163701/11032021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