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6章 贤妻良母学堂?
第1096章 贤妻良母学堂?
古人常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其实这句话只引用了一半,而且常人在理解上其实跑偏了。
这句话的原话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
说“男子有德便是才”,强调的是“德在才前”,是“德重于才”,这是中国一贯的传统思想。
如果换用后世的说法,那就是:一个人如果有德,那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益处就越大;一个人如果无德,那他的能力越大,对社会的危害也就越大。
这其实很好理解,不好理解的是下半句,什么叫“女子无才便是德”呢?难道真是说女子越是没有才干,就越是好现象?
有道是“家有贤妻夫祸少”,这种老话里所说的“贤妻”,难道一个单纯生育工具就能做到吗?显然不是。所以古人对女子,一样有“才”的要求。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其实和上句一样,只是在强调主次,是在强调“德在才前”,是劝女子要以德行为主的意思,而并非贬辱女子,说女子留不能有才干。
这整个误会,是因为错解了“无才”的“无”字所造成的。其实这个“无”字是个动词,是“本有而无之”的意思,相当于“解衣衣之”中的后一个“衣”,也就是“本来有才,但心里却自视若无”的意思。
正如同古人认为男子谦逊是种美德一般,女子“无”才也是德——本是有才的,却不刻意展示显摆,这就是德。
再说古代女子也并非都不读书,实际上真正的大家闺秀有几个是大字不识的?根本没有。古人甚至杜撰出苏轼有个妹妹,还说苏小妹才高八斗,连大文豪苏轼都要让她三分,可没听说谁对“苏小妹”这个人物大加鞭挞的。至于像李清照这样确有其人的才女,那就更不必说了。
经常看明清传奇、小说的人都知道,那些书里头经常有官宦小姐家里有专门的西席先生教她们读书的情节。甚至某些小姐们读书得颇好,连八股文都能信手拈来,只可惜没有女子科举,一身本领无处施展罢了。
而高务实强调“出路”的原因,也就在于此。
“永宁公主慈善基金”打一开始运作,就是针对贫苦百姓的,毕竟做慈善总不能做到勋贵世宦家庭去吧?
好比说朱应桢家里有妹妹,她需要慈善基金帮助吗?高务实也有妹妹,她们需要慈善基金帮助吗?别开玩笑了。
但既然是针对贫苦百姓做慈善,那这慈善就一定得是真正能够帮助到对方的。
好比说收养孤女,这事儿高务实的母亲张氏就很喜欢做,但她收养的孤女几乎无一例外全都成了高家的侍女——别看做侍女是“为奴为婢”了,其实这真的是帮了人家,因为人家本来可能已经要饿死了,现在做了高家的侍女,不说穿金戴银,至少也能衣食无忧,而且还能嫁人生子,人伦圆满。
这么就不是帮?
但永宁公主这次突发奇想,想要给女子建学校,高务实就不得不提醒她了:教是可以教,但教出来有什么用呢?你就算把她们教得再好,时文水平跟我高务实一样,放出去都能考状元了……可那又如何?她该饿死还得饿死,因为这科举她没法去考啊。
大家闺秀们读书,是因为将来她们的夫君几乎都是读书人,所以她们也需要有些学问,最起码不能夫君说了什么话她都听不明白,总要能交流得上才行。
比方说陆游和唐婉,他们的爱情故事许多人都知道,这里没必要详述。只说陆游写了《钗头凤·红酥手》之后,他前妻唐婉见之,便和了一首《钗头凤·世情薄》。这首和作难道不是上佳之作?
更何况古人读书首先是修德,所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大家认为读了书的女子更能对夫君有所助益。
但是这里的前提是大家闺秀,既然是大家闺秀,按照门当户对原则,夫君家里的条件也不会差,所以她本身是不愁吃穿的,读书也不用冲着“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去。
简单的说,她们读书是为了配得上更好的夫君,而不是拿这些才华去卖钱。
但需要公主基金救助的贫苦女孩们就不同了,你教她们读书,她们也嫁不进勋贵世宦之家。而如果只是嫁给寻常男子,比方说嫁给一个泥瓦匠,那她读的那些书也没有太多意义,倒还真不如学些女红之类,好歹还能帮家里做点事,补贴补贴家用。
至于说去勋贵世宦家庭做妾……众所周知,名妓从良去做妾的颇有不少,但很少有能够真正和谐融入家庭的,原因就是这些名妓通常才貌双全,容易得宠,如此则正室夫人多半不会高兴,而正室夫人一旦不高兴,结果就是家宅难安。
妾与妻争宠这种情节,一般只出现在言情小说当中,实际上基本不可能出现。因为妾在法律之中只是一种财产,而妻则是主人,主人当然有权处置她的财产。
有道是娶妻娶贤,纳妾纳色。做妾的话,就真的无所谓才不才了,甚至有才反而更遭正室夫人忌惮。而永宁公主想必也不是为了给豪门大族提供高质量小妾才去办学校的。
高务实把这些道理一一说给永宁公主听,公主听罢也愣住了,好半晌才回过神来,精神不振地喃喃道:“想不到还有这些麻烦。”
她目光中的神采黯淡了下去,叹道:“我没有亲眼见过那些难民女子的遭遇,但宫里也有不少宫女原先是家里养不活了,这才想法子进宫的。我曾听她们说起过当年的一些悲惨境况,也是真的想帮一帮和她们当年一样的贫苦少女。高中丞,我知道你才变无双,你能不能……能不能想个两全其美的法子?”
高务实恨不得翻白眼,但这个举动就未免过于不敬了,在皇帝面前使得,那是因为皇帝是他的同窗发小,但在公主面前还是要稍微端庄一点的。
于是他只好做出一副思索的模样,假意沉吟:“这个嘛……臣需要想一想。”
永宁公主眼前一亮,笑容方绽,刚说了一个“好”字,忽然听见高务实肚子里“咕咕”叫了一声。
两个人都是一愣。
高务实反应比较快,干笑道:“殿下见笑了,臣来得匆忙……”
永宁公主听了,不觉莞尔,笑道:“这倒是我的疏忽,高中丞见谅。”然后便朝门口的宦官宫女吩咐道:“去,给高中丞准备一份午膳,也不必换地方了,就送到承禧殿来。”然后给宫女们说了要送来的菜式。
承禧殿是长春宫的西配殿,一般用于会晤,显然并不是吃饭的地方,所以永宁公主这话说得高务实一愣,迟疑道:“此处……不太合适吧?”
按照规矩,用膳有用膳的地方,而且即便公主留客吃饭,通常也不会亲自作陪,更何况对象还是一位外廷臣子?所谓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现在永宁公主显然不会故意回避,那高务实在此处用餐就有些不符礼节了。
但永宁公主却挪开了目光不去看他,口中则道:“我在这里,你就吃不下饭吗?”
“呃……殿下言重了,臣岂会如此。”高务实有些挠头,这长公主殿下的脾气可比她老哥难摸透得多了啊,一会儿哀伤,一会儿彷徨,一会儿又有些呛人,真是女人心海底针。
算了,这种怪脾气得罪不起,在这吃就在这吃好了,反正是你自愿作陪的,总不会有人因此非要砍了我的脑袋。
宫里的饭菜对于高务实来说其实挺一般的,倒不是说御厨的手艺不好,而是因为宫里比较特殊,饭菜要求随时能上,这就导致很多时候那饭菜都是做好之后用温水大锅装着密封的饭菜保温,这样一来对于口味是有影响的。
当然,这种饭菜高务实吃得也多了,就当是后世去蒸菜店吃蒸菜,倒也懒得计较。关键是长春宫的宫女太监们不比朱翊钧身边的,也不知道高务实的食量,本着能多不能少的原则,给他上了一份超量的四菜一汤。
“四菜一汤”是大明的特色,出自于朱元璋的规定,除非按照相关礼仪开宴,否则就连皇帝的日常餐饮也是这个配置。同样,在皇宫内办公的内阁众臣,包括从翰林院新调来的某某郎一直到当朝首辅,用餐标准也都是四菜一汤,不得超标。
但朱元璋也有百密一疏的地方,那就是没有规定分量。
于是高务实面前现在摆了麻辣兔丝一盘,红烧河鲤一只,炙羊腿一条,时蔬鲜炒一盘,以及大明著名的翡翠白玉汤。
这个麻辣兔丝的“麻辣”不是来自于辣椒——这会儿大明还没有这种美洲产物,这道菜当初高务实第一回吃,听到“麻辣”二字还有些惊讶,让陈矩问过之后才知道,做法是“切丝,鸡汤煨,加黄酒、酱油、葱、姜汁、花椒末,豆粉收汤。”
也就是将兔子宰杀,剥洗干净,去骨切丝,用鸡汤小火煨制,加黄酒、酱油、葱、姜汁、花椒末调味,当汤汁煨靠将尽时,用绿豆淀粉勾芡即成。所以,其“麻辣“概念,是从姜汁和花椒末而来。
高务实此刻奇怪的是,这四菜一汤不是他自己“点”的,而是永宁公主吩咐的,可是这些菜都是他喜欢的,没有一道特别油腻的菜。
他不禁有些心下嘀咕,虽然这位长公主殿下过去有段时间可能是由于情窦初开,对自己产生了一些绮思,但当时她年纪其实还小,应该不至于能关注自己的饮食喜好才对……
不过他也没机会多想,永宁公主见他迟迟不动箸,有些意外地问道:“可是菜式选得不好?”
高务实连忙摇头,道:“不不不,选得很好,都是臣之所好,只是臣正巧想到了殿下刚才的问题,有了些想法。”
永宁公主面色一喜,本打算追问,但一张嘴话却变了:“既然已经想到,那就不着急了,高中丞还是先用了膳再说不迟。”
既然如此盛情难却,高务实也只好客随主便,开始闷头吃饭。
永宁公主似乎对他吃饭很有兴趣,乖乖地坐在一边看着,简直眼都不舍得眨。
高务实前世曾经胖过,后来励志减肥且取得了成功,其中有一条就是吃饭要慢,不管吃什么都慢慢嚼,这样能大大降低吃撑的可能性。
但眼下他被一位公主殿下盯着看,就实在有些不自在,不得已加快速度,三下五除二当做行军餐吃了。
等宫女们端来清水净帕,高务实不客气的用过之后,永宁公主才抿嘴笑道:“看来高中丞是真的饿着肚子来的。”
高务实下意识看了看桌面,才发现自己果然吃多了,由于饱腹感有迟滞现象,他现在也开始觉得撑了,不由得一脸苦笑,却不知说什么好。
好在永宁公主并无不悦,甚至看起来还挺开心,朝他嫣然一笑,道:“高中丞有何妙策,不妨道来,本宫洗耳恭听。”
高务实清了清嗓子,也正色起来,道:“如果殿下一定要让这些女孩儿们学习,臣的意见是有侧重的学。”
永宁公主问道:“如何侧重?”
高务实道:“侧重于如何成为一名贤妻良母。”
“啊?”永宁公主愕然道:“这……是学出来的吗?”
高务实反问道:“殿下莫非以为,贤妻良母都是天生的吗?”
永宁公主没有马上回答,想了想才问道:“可是,我本来并不是这个意思。”
“殿下想必是希望她们在学校学习之后能够自立于世间。”高务实摇头道:“其实臣对这个想法本身是支持的,但臣不得不说,现在还不能这么做。”
“为什么?”
高务实道:“除非殿下是打算让她们青灯古佛过一辈子。”
永宁公主一愣,皱眉道:“何以有此一说?”
高务实叹道:“臣做一个假设:有一女子入了殿下的学堂,学了书经千卷,才高八斗,但她除了读书之外其他事都不会做。既不会女红,也不会理财,更不会安排一家之俗务,单会读书……请问殿下,若她就此嫁人,嫁给一名木匠,她能帮她夫君做些什么?
若殿下说她不必嫁人,她又如何养活自己?读书虽然好,最多也就是给大户人家的女眷做个西席,而且人家未必乐意——毕竟落榜的举人不少,生员更多,这些人的学问好歹是考出来的,而这位女子的学问如何,可没地方考。”
永宁公主想了好一会儿,轻叹道:“可如果去学堂里只是学些女红之类,那我又何必建这学堂,她们的娘亲若还在,不都能教么?”
高务实笑道:“所以臣说要有侧重,女红等等只是基础,还有各类礼仪、家庭理财等各门‘学科’,甚至还可以加入一些更有倾向性的科目,如缫丝等。”
永宁公主问道:“礼仪和理财本宫可以理解,但如缫丝这种,在北方学了似乎也用处不大吧?”
高务实道:“臣只是举例,因为臣在辽东现在正在大力推进柞丝产业,而与此相关的很多工序,女工都是远胜于男工的,臣甚至还为此花了很大的精力去培训她们。由此可见,某些更适合女工的工作,殿下的学堂其实都可以教——只要殿下的确是为了那些贫苦女子才开这所学堂的就行。”
永宁公主思索了一下,忽然道:“我觉得这和你那工匠学堂其实是差不多的,只是我这学堂仅收女子,对吗?”
高务实点头道:“殿下明见万里,的确非常类似,不过这类学堂虽然听起来不够雅致,却足够实用,若有这样一所学堂,学堂读出来的女子想必一定能找个好婆家,顺利过完一生。”
永宁公主听完就陷入了思考,高务实却在心里感慨:女子学堂这种事,本就是破天荒的做法,你不学着我京华工匠学堂的办法来办学,只怕一开学就要吃弹劾。你是公主,有个疼弟弟妹妹的皇帝哥哥,你可以不怕。
但不怕归不怕,如果真就是教四书五经,只怕不仅要被士林中人批评,最后教出来的女孩们也没个谋生手段,那就是好心办坏事了。
建个类似于工匠学堂的女子学堂,取个“淑女学堂”之类的名字,专门培养德才兼备的贤妻良母,这才是真正为了她们好。
过了好半晌,永宁公主似乎已经想好了,忽然问道:“方才高中丞说辽东正在大力推行柞丝,所以对这方面的女工需求很大?”
高务实点头道:“臣是说了。”
永宁公主稍稍迟疑一下,说道:“那我这学堂就建在辽东如何?听说辽东这几年总有各自灾情,去年还遭了风灾……我想辽东需要帮助的人也不少,我也可以尽一些力,收容她们到学堂,学成之后也能找个好人家。”
高务实一愣:“殿下要把学堂开在辽东?”
——
感谢书友“20190223180428135”的月票支持,谢谢!
PS:这一章……你们有猜到什么吗?
(https://www.xvqianqian.com/3168/3168266/11726814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