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五五章 天京的暗流
“僧格林沁辜负了朕,胜保是个废物。”养心殿中,咸丰顾不上养心了,破口大骂道。
太平军和护卫军离开了之后,胜保与僧格林沁一商量,两人都损兵折将,要是报上去说自己被人胖揍了一顿,然后眼睁睁地看着人家离开了。
这大清国的脸往哪里放啊。
汉人读书人最擅长粉饰这种事情。两人赶紧将双方的幕僚给召集了起来。
这些人就呆在一起商量着该如何去写这份奏折。
反正海匪最终是退走了,发匪也没有了。至于他们是怎么退走的,那就随便他们发挥了,反正朝廷是不可能找对方印证的。
于是这场战役,成为了清军的大捷,不仅仅歼灭了发匪的主力,奏折上说林贼只身从海上遁走,还说李开芳被击毙,在独流镇发现其尸体,只不过腐烂不能辨认,但是着装和信物可以证明其身份。
然后他们又奏道,海匪从海上乘坐大船而来,窜入独流镇,与我军激战,不到一日便被击退。将士们奋勇杀敌,死战不退,贼遂逃回船上,我军没有战船,只能看其从海上遁走。
最后两人还不忘记建议朝廷要拨款扩建大沽炮台,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本来这个事情到了此处算是结束了。
不过咸丰皇帝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看华族出品的报纸。那些满清的高层严禁民间流通华族的报纸,但是自己却每日必看,美其名曰了解敌情。
在华族的报纸上,有关于此战的详细记载。包括歼敌的情况。
这咸丰不是傻子,自然不会只看华族的一面之词。他赶紧派人下去印证,不管是明面上的御史,还是暗地里的内务府都发现了两人说了谎。
虽然他们从流民中临时招募了一些人补充到军中。
而那些他们上缴的太平军衣服,不过是太平军登船时丢在海河边上的。
于是才有现在才有养心殿中的那一幕。
“陛下,微臣以为,暂时还不能治二人的罪,毕竟两位将军都是忠于朝廷的,现在南方形势崩坏,正是用人之际。臣以为,应该先修整大沽口炮台,咱们之前确实忽略了那里,要是没有一个坚固的炮台,以后海匪岂不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
肃顺赶紧出来打圆场,他知道陛下也不想治二人之罪,只是皇帝需要一个台阶下,这个台阶只能他们这些近臣提供。
因此大凡能够成为近臣的都是那些有眼力劲儿的人。
“这次海匪只是救了发匪就退走,想必是看到了我官军的忠勇敢战,否则又为什么不携大胜之威北上呢?因此微臣以为二位大帅说的未必是假的。”
这个理由合情合理,乃是最有说服力的。要是真的像海匪说的那样,此战大胜,那么海匪为何没有北上,为何连天津都没有进?
“肃顺,工部说重修大沽口炮台,需要白银四百五十万两,你知道朝廷现在连赈灾的银子都拿不出来。你有什么办法吗?”
肃顺本来想说,陛下为何不从自己的内库拿钱。要知道道光可是给咸丰留下了一大笔钱。
这几年,咸丰倒是陆续拿出了一点,但是每次都是拔一根鸡毛意思一下。
“陛下啊,有些钱是不能省的,比如这修建炮台,关系到京师的安全。臣以为可以将京师周边的流民都驱赶到大沽口去修建炮台,以工代赈,此乃一举两得。”肃顺赶忙说了一个建议,不过他这是在避重就轻。
咸丰点头道:“这是一个好主意,给流民找点事情做,等到洪水过去了,他们还可以继续回去种地。不过这银子从哪里来?”
咸丰再次强调了一遍自己的问题,肃顺这次是避不开了。
“陛下,国库无非开源节流,节流我们已经无处可节,只能派重臣监督工程,避免贪腐浪费。这开源的办法就多了,比如可以授权户部发行当百之铜钱,臣听闻民间船洋风行,此钱乃是海匪所铸,是为赃款,可以命地方官府加以收缴。另外,臣以为,近年来吏治败坏,正是整顿吏治的大好时候。惩治贪官污吏,收缴其所得赃款。空出的位置正好用来安置候补官员。”
肃顺的这几招可谓是组合拳,没有加一项税,但是却能够让国库充盈。
什么整顿吏治,无非是将贪官手中的钱变成自己的钱,什么安顿候补官员,不过是卖官鬻爵。
这些候补官员的位置大都是花钱捐的,但是他们想要弄到实缺,还要继续花钱,可是朝廷的位置就那么多,一个萝卜一个坑。
既然没有位置,那就将已经长大的萝卜拔出来卖掉,空出位置给新的萝卜。
这个与养猪也是差不多的道理。
至于那铸造大钱还有收缴船洋,不过是收割那些商人的钱。
商人和官员都是朝廷养的猪。
咸丰当即任命肃顺为户部侍郎,总管这件事情,还给了他钦差大臣的专权。
天京城中,杨秀清也看到了华族的报纸。
他狠狠地将报纸摔在地上。本来说自己手下的一支参军被救了回来,他应该高兴才是,但是此刻他却感到了失败的耻辱。
林凤祥终究是没有死掉,不仅仅没死,还做了护卫军的官来恶心自己。
“陈平,上次让你派去杀曾立昌的人怎么还没有回音?”
此时的杨秀清身上满是杀气,陈平后背上的冷汗直流。似乎是下一刻他的生命就要被人结束了一般。
“王爷,人到了上海之后就没了音信,而且曾立昌现在已经回了广西,我们与广西的联系不畅。”陈平小心翼翼地说道。
说来也是讽刺,太平军当年也是从广西杀出来的,现在他们却回不去了。
“有一件事情,属下觉得蹊跷,北王突然回了天京城,将自己关在府中没有动静,除了进宫去见了几次天王陛下,就再也没有音信了。”陈平赶紧转移话题。
最近天京城的氛围确实有些诡异。
杨秀清制定的向西北转移的大战略受到了众王的一致抵制,洪秀全、韦昌辉、石达开都反对放弃天京城。
洪秀全将自己的天王府打造得跟天国一般。
他甚至觉得整个天京都是这样。这样的地方,让他放弃,他怎么会愿意呢?都说西北乃是苦寒之地。
你让他放弃天国跑到苦寒之地受苦,他能愿意吗?
其实还有一个原因,洪秀全觉得正是天京城维系了他天国领袖的地位,这两年他们已经将天国塑造成了他们拜上帝教的圣地。要是他们连天京都不要了,那么他天国宗教领袖的地位还怎么在信众心里维系。
到了那个时候,他还能拿什么跟掌握军政大权的杨秀清斗?
洪秀全这个人没有什么政治才能,也没有什么军事才能,他完全是被冯云山和杨秀清等人推上了这个位置。
所以他的心里虚啊,他担心自己会失去现在的生活。
这次杨秀清将太平军向西北方向战略转移,放弃了对江西和江苏的攻略,将太平军在江南的势力收缩到了九江、安庆、芜湖一线。
而将主力兵马放到皖北地区,同时向南阳和襄樊地区积极进攻。
天京城的位置已经处在了太平军的势力边缘位置。形势岌岌可危。
迁都已经被杨秀清提上了日程。
恰好韦昌辉与杨秀清之间有仇,他跟洪秀全说,现在很多天国的将领都对杨秀清不满。
他们只是碍于杨秀清的手段敢怒不敢言,大家好不容易在天京安了家,过上了好日子,谁想继续去颠沛流离啊。
一场针对杨秀清的阴谋开始在天京城内酝酿。
与历史上不同,这次针对杨秀清的阴谋比历史上早了很多。
要是没有护卫军在南方的强势崛起,杨秀清也许不会做出向西北战略转移的决定。也不会触动天京既得利益集团的根本。
历史还会按照惯性前进吗?杨秀清是否会身死道消,太平军是否会从此走向衰落?
洪秀全最近沉迷于宗教活动,出现的机会更少了。
他甚至都很少再召集天京城内的大臣议事。
这种欲盖弥彰的举动反倒是引起了杨秀清属下暗子的注意。
杨秀清这个人控制欲非常强,他手下有一支不为人知的护法营,专门从事情报刺探以及监视百官。
天京城很多的高层都在他的监视之下。
“派人去盯着陈承瑢,另外让吴如孝做好准备,将军队向西转移,可以扎营于紫金山北麓。”
陈承瑢是陈玉成的叔叔,在太平军的高层中能够排进前十,他通过拍杨秀清的马屁才做上了天京城的守卫军指挥官,相当于是九门提督。
但是杨秀清一直觉得这个陈承瑢不老实,他在自己面前的谄媚显得太做作了。
所谓过犹不及,也许指的就是陈承瑢的表现吧。
至于陈承瑢做的那些事情,前面已经说过了,不再赘述。
吴如孝是杨秀清的心腹手握重兵,接替罗大纲一直担负着守卫天京城的任务。
陈平领命离开,杨秀清却陷入了沉思。要是天京城真的发生了内讧,他杨秀清又该如何自处。
太平军到时候会不会就此分裂?
有哪些人愿意跟随自己?
又有哪些人会背弃自己?.
(https://www.xvqianqian.com/3199/3199412/10970240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