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九锡全文免费阅读 > 第313章 311【龙蛇起陆】

第313章 311【龙蛇起陆】


第313章  311【龙蛇起陆】

        东阳路,汝阴城。

        随着庆聿忠望领军撤退,彻底宣告景朝放弃此地,淮州军收复故土的进展变得极其顺利。

        当康延孝带着泰兴军北上定风道,与七星军汇合之后就地打造北部防线,萧望之的主要精力便放在东阳路内部。

        自北燕东阳路大将军李守振以下,所有未曾逃走或者战死的燕军将领都被关押在汝阴城内,断绝境内残余燕军势力反抗的念头。

        以温希光为首的十余位中级将官公开拨乱反正,带领各自的部曲和亲兵加入淮州军,协助平定各地和安抚民心。

        这件事无法完全依靠军队,好在整个大齐朝廷为了这一天已经准备十五载之久。

        大量官员从淮州进入东阳路,其中一部分是淮州刺史姚崇甄选出来的能吏,另一部分则是朝廷吏部提前安排好的人手。

        原先的大将军府如今已经变成淮州都督府,萧望之在正堂接见几位来自京城的高官。

        左首第一位乃是礼部侍郎陈春,其人年过四旬,气质儒雅目光清正,原本就是天下闻名的文坛大家,这一路跋山涉水仍然不改清癯之色。

        另外两位稍稍年轻一些,分别是侍御史窦标和工部郎中杨康直。

        寒暄过后,萧望之对陈春说道:“这些天我正在发愁,还好陈大人及时赶来,否则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手上千头万绪的事务。”

        陈春温言道:“大都督过谦了。淮州军将士一鼓作气克复故土,足以比肩当年先贤开疆拓土之功。下官出京之前,陛下再三叮嘱,边疆诸事理应由大都督决断,我等只需要听令行事。”

        另两人频频颔首。

        萧望之笑容浅淡,他很清楚这三人到来的意义。

        东阳路不是一城一地,单论面积和淮州相差仿佛,如此广袤的疆土不可能直接并入淮州。

        换而言之,东阳路必然会改制为州,朝廷将在此地新设刺史府和都督府。

        后者暂且不提,刺史府的设立却是迫在眉睫,朝堂大佬不会允许这大片疆域直接由萧望之掌管,这是一直以来最为他们忌惮的事情。

        军政大权操于一手,必会出现藩镇割据之例。

        从陈春等人的官职和品阶来看,朝中的态度便非常明显。

        陈春将成为此地刺史,主掌教化之德,尽快去芜存菁安抚民心。

        窦标和杨康直则是他的副手,两人分管风纪和督造,皆是如今最重要的权柄。

        一念及此,萧望之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关于东阳路的改制事宜,不知朝中可曾商定?”

        陈春毫不意外这位淮州大都督的犀利和敏锐,颇为恭敬地说道:“经由两位宰相奏请,陛下允准,决意仿当年旧制,在此地新设定州。”

        萧望之微微颔首,然后说道:“定州新归,人心不稳,还望方伯大人徐徐图之。”

        方伯者,一州刺史之尊称。

        陈春没有否认,主要他认为在萧望之面前没必要故弄玄虚,但也没有表现出骄矜之色,只是谦虚地说道:“下官初至,自当谨慎为之,暂以熟悉各地事务为主,请大都督不吝提点。”

        萧望之忽然觉得有些乏味。

        强打精神闲谈几句,陈春话锋一转道:“大都督,不知西路军那边境况如何?”

        话音未落,萧闳快步走进正堂,来不及和陈春等人见礼,急促地说道:“启禀父帅,陆都尉传来急报,西路军已经攻入河洛,掌控全城!”

        宛如一道惊雷平地起。

        不怪萧闳的声音微微颤抖,萧望之和陈春几乎同时站起,后者满脸不敢置信的神情,从他见到萧望之开始,一直都表现得从容淡定,此刻却神色巨变。

        萧望之面上浮现惊喜之情,连声道:“好!很好!”

        常人很难理解,对于他们这些经历过元嘉之变的中年男人来说,收复河洛这四个字究竟象征着怎样的冲击力。

        陈春等人这时勉强回过神来,这位清名卓著的礼部侍郎竟然老泪纵横,喃喃道:“天佑大齐!天佑陛下!”

        萧闳又道:“父帅,陆都尉此番捷报共有两份,一份送来汝阴城,另一份已经用八百里快马送去京城。”

        “这小子办事越来越妥当了。”

        萧望之笑着感慨,话语中满是毫不掩饰的亲切之意。

        他注意到萧闳朝自己使了个眼色,便和陈春等人互相恭贺一番,然后送客出府。

        及至后厅,尉迟归亦在此地,萧闳便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恭敬地交到萧望之手中:“父亲,这是陆沉派人送来的密信。”

        萧望之拆开一看,目光微凝。

        信中内容分为两部分,其一是陆沉的下一步谋划,其二便是他对京城那边的隐隐担忧。

        他将书信交给萧闳和尉迟归轮流看了一遍,然后轻声感慨道:“陆沉想得没错,河洛无法死守,而朝廷接下来恐怕会有一些令人不适的举动。”

        <div  class="contentadv">        尉迟归皱眉道:“朝廷会如此不智?”

        萧望之缓缓道:“这一仗我们取得远超预期的收获,即便河洛最终还是要放弃,我们也能从中获得惊人的利益。换句话说,边军现在处于一个崭新的阶段,实力渐渐超出朝廷的控制。淮州、东阳路和沫阳路,再加上如今的河洛城,朝廷难道不担心会出现第二个伪燕?”

        萧闳小心翼翼地说道:“父亲,从天子之前的表现来看,他应该不会做出亲者痛仇者快的事情。”

        “此一时彼一时也。”

        萧望之没有责怪他,轻声道:“再者,天子虽为至尊,却不能独断朝纲,很多时候他也会处于有心无力的境地。”

        见萧闳和尉迟归神色凝重,丝毫没有河洛克复的喜悦,萧望之便笑着缓和气氛,道:“不过你们也没有必要如此担心,眼下对于边军而言正是声望处于顶峰的时候,很多事可以利用民心所向提前布局。陆沉便是这个意思,我们不能过度沉湎于喜悦之中,要利用这段宝贵的时间做好准备。”

        他转头望着南方,悠悠道:“只可惜,我和陆沉将来很难再并肩作战了。”

        ……

        江南,永嘉。

        城内丽水河畔,有楼名为靖水。

        楼高三层,以天南地北的珍馐佳肴而闻名,素来是京城老饕群聚之地。

        三楼名为“诗序”的雅间内,一众权贵子弟百无聊赖地围桌饮宴。

        席间主位上端坐的便是左相长孙李云义,在他左手边第一个位置落座的却不是以往的顾全武,而是貌不惊人眼眶虚浮的陈文学。

        众人连连向陈文学敬酒,口中不乏奉承之意,又隐约带着几分嫉妒。

        陈文学来者不拒,纵然他极力掩饰,旁人又怎会看不出他眉梢眼角的春风得意。

        究其原因,陈文学之父陈春由礼部侍郎升为新设的定州刺史,那可是手握实权的封疆大吏。

        李云义轻咳两声,席间登时安静下来,他缓缓举起酒盏,看向身边的陈文学说道:“恭喜贤弟,世叔这次荣升定州刺史,你必然乘云而起,将来可不要忘了我们这群兄弟。”

        陈文学在他面前当然不敢恣意放肆,更何况他知道自己的父亲这次能够抢占先机,在无数觊觎的目光中赴任定州刺史,多亏了左相极力举荐,因此谦卑地说道:“三郎这话真是羞煞我也,若非老相爷的鼎力支持,家父焉能荣升?从今往后,三郎但有差遣,愚弟绝不皱一下眉头。”

        李云义听闻此言,脸色由阴转晴,将杯中酒一饮而尽,然后轻拍他的肩头说道:“有你这句话,我便没有看错人。”

        陈文学只觉骨头都轻了二两,连忙将满满一杯酒饮下。

        李云义笑道:“话说令尊赴任定州,伱怎么没有跟着去?”

        陈文学放下酒盏,微露苦涩:“愚弟倒是想去,可是舍不得诸位兄长,兼之家父怕我惹是生非,只说定州是边疆之地,等过两年局势稳定再让我膝前尽孝。”

        众人皆笑,他前面那句话自然不实,后面那句才是肺腑之言。

        坐在末尾的宋云便道:“边军那些莽汉不知礼数鲁莽可憎,陈方伯此行怕是不会太顺利。”

        李云义面色阴沉下来,很显然他想起了那个数次折辱于他的淮州陆沉。

        陈文学略有些尴尬地说道:“宋老弟此言差矣。那些军汉只知在战场上杀人,如何懂得治理百姓赈济民生?说到底,这天下终究要靠左相这样的大贤来治理,文臣方为中流砥柱!”

        李云义双眼一亮,没想到这厮还能说出如此有道理的话。

        便在这时,楼外忽然传来一阵阵喧哗声浪。

        李云义眉头皱起,端着酒盏走到临街的窗边,打开窗户朝外看去,只见街上人头攒动,似乎在往南边涌去。

        其他人纷纷走过来,尽皆一脸茫然。

        今日又非佳节,缘何会出现这等场面?

        “噔噔噔”之声响起,紧接着一名随从上气不接下气地跑上三楼,忙不迭地说道:“三郎,三郎,出大事了!”

        “慌什么!”李云义愈发烦躁,冷声道:“何事?”

        随从满面喜色地说道:“方才有红翎信使从北到南穿过京城大街,沿途宣告北方大捷,淮州数军在锐士营都尉陆沉的指挥下,一战克复河洛!满城尽贺!”

        满屋死寂。

        李云义怔怔地看着随从,遽然发作,抬手便将杯盏砸到那人的脸上,怒道:“贺你娘!”

        众人面面相觑。

        李云义拔腿就走,众人连忙跟上去,只听他无比躁郁地说道:“别跟来,散了,都回家去!”

        靖水楼内的场面极其罕见,绝大多数京城百姓在得知河洛大捷的喜讯之后,纷纷走出家门来到街上,然后自发地朝着南边走去。

        此情此景,万人空巷,齐齐涌向皇城!


  (https://www.xvqianqian.com/3200/3200784/114764204.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