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完整版 > 第187章 明代最后一课。(求订阅)

第187章 明代最后一课。(求订阅)


第187章  明代最后一课。(求订阅)

        “苍天啊,江宁老师这又来跨界来打我们武侠小说领域。”

        “是啊,我好不容易构思了一个我自认为比较宏大的江湖世界,可没想到,江宁老师在少林寺讲的天龙八部,直接就将我的世界给击碎了。”

        “呵,还想构建自己的江湖世界,还是省省吧,我就比较轻松了。与其费那个精神,还不如写同人。”

        “同人,不太好吧。”

        “什么不太好,一些武侠大师都开始写江宁老师的同人了,你还在纠结。”

        “我错了……”

        是的。

        至江宁开讲武侠以来。

        这个世界的武侠便分为了两种。

        一种是江宁武侠。

        另一种是其他人的武侠。

        更激进一点的。

        那就是。

        这个世界只有江宁武侠。

        如果你没看江宁武侠,那还好。

        可是。

        当你看了江宁武侠之后。

        那么。

        在伱心中,其他的武侠就再也无法吸引你了。

        虽然江宁很多时候只是大概的讲了一下,他甚至还没有出版。

        可是。

        哪怕就是大概的讲解,一个浩大的江湖世界就此出现。

        最先开始的是与王重阳有关的天下五绝,即而引出九阴真经。

        随后又有武当派张三丰,引出九阳真经。

        接着则是华山派,剑宗气宗,再出现葵花宝典,以及五岳剑派同气连枝。

        此时的少林寺,更是引出了扫地僧,以及比之此前更为高武的天龙八部。

        这样的武侠,哪怕江宁仅仅只是概括的讲了一下,武侠的种子便已彻底的种进了众人内心。

        再看其他的武侠。

        不好意思。

        已经不是那个味道了。

        当然。

        除了武侠之外。

        也因为江宁在少林寺所讲的武侠。

        只是瞬间。

        少林寺名传天下。

        ……

        “江宁老师,能不能跟我们再讲一下天龙八部。”

        “不是讲了吗?”

        “可您这是概括啊。”

        “我要不概括,那得讲十天十夜。”

        说起来。

        天龙八部可谓是江宁最为喜欢的武侠作品之一。

        喜欢的原因不只是因为天龙八部是高武世界,而是因为天龙八部里面各个角色。

        可以说。

        天龙八部里面每一个角色,都比之其他一些作品当中更为离奇。

        正如乔峰。

        他恨胡人自己却是胡人,护汉人却是仇人,杀仇人却是爱人,作孽人却是亲人,结义人却是绝人,顶天立地,却不容于天地。

        又如虚竹。

        虚竹无父无母,本想当个小沙弥,但最后却成不了小沙弥。

        又如段誉。

        段誉是大理世子,未来皇位的继承人,但他不想学武功也不想当皇帝,离家出走后,传奇般的经历得了一身神功,自己喜欢的女孩子,偏巧又都是自己的妹妹,痴迷的王语嫣,心中只有一个表哥慕容复。

        又如慕容复。

        慕容复处心积虑想要得到的,却是段誉一出生就拥有的。可他不想要的王语嫣,又是段誉得不到的。

        包括这里面的鸠摩智。

        他一直追求的是至高武学,但最后却武功尽失。

        段延庆想拿回自己的皇帝,但却双腿残废,最后倒是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

        于是这里面就变得无比的有趣了。

        想复仇的得不到复仇,想复国的得不到复国,想复婚的得不到复婚。游坦之得不到阿紫,阿紫得不到乔峰,乔峰得不到阿朱,阿朱得不到父爱,段王爷得不到儿子,段誉得不到王语嫣,王语嫣得不到表哥,慕容复得不到大燕国……

        如果要用八个字来形容。

        那就是。

        有情皆孽,无人不冤。

        所以。

        真要仔细的讲这一部天龙八部,当真不是那么好讲。

        <div  class="contentadv">        想了想,江宁便说道:“天龙八部细讲就不讲了,以后,我将出版天龙八部。不过,其实我想说的是。正如扫地僧所说,我们要想修练越高的武功,那就必需修习相应的佛法。只有佛法达到了一定的境界,我们的功夫才能修习到最深处。如果我们的思想境界没在到达这个水平,就算是有绝世的武功,我们也修练不出来。”

        “江宁老师,您说的太高深了,这思想境界并不是那么容易提升的。”

        “这可未必。”

        江宁笑着说道:“我跟大家讲一个六祖慧能的故事吧。”

        所谓的六祖,那就是禅宗的第六位祖师。

        在六祖之前,还有五祖,四祖,三祖,二祖,一祖。

        一祖也就是之前所说的达摩祖师。

        “达摩祖师收弟子慧可,慧可收僧璨,僧璨收道信,道信收弘忍,弘忍最后就将衣钵传给了慧能。所以,慧能就是六祖。不过,最为开始的时候,慧能并没有引起弘忍的重视。当时拜弘忍为师的有几百位,其中,又有许多表现优秀的弟子。只是虽然这一些弟子非常优秀,可弘忍还是认为,这一些弟子当中,并没有谁人能够继承自己的衣钵。”

        “一日,弘忍深感自己年事已高,不能再继续等下去了,想将衣钵传承下去。于是,他便出了一个考题。说,他的所有弟子都可以写一首诗,诗中要将自己对于禅宗的领悟表现出来。谁写得好,谁领悟的最深,那么,他便将衣钵传给谁。”

        “这时有一位叫做神秀的弟子,他之前就表现的非常好。听到五祖弘忍的考题,他当即就写了一首诗。这首诗是这样的,身是菩提树,心为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这首诗的意思其实也很简单,他说的是,我们时刻都要关心自己的心境,并通过不断的修行来抗拒邪魔。这首诗一出,一众弟子都觉得神秀大师写得非常好,继承五祖的衣钵应该就是神秀了。可惜,弘忍虽然看到了这一首诗,但却并不认同。不过,他并没有说出来。”

        江宁一边说,一边在黑板上写下了神秀写的这一首诗,也可以称之为偈语。

        “虽然弘忍没有评价这一首诗,但这一首诗确实写得太好了。寺院里一众弟子时不时都在议论,恰好,这个时候寺里一位烧火的弟子,也就是慧能听到了。他听到之后,摇摇头说,这首诗写得不好,对于禅宗的领悟也并不是特别正确。其他弟子都说,你大字都不识,还好意思评论。可慧能却不服,说,自己虽然大字不识,但对于佛理还是很了解的。哪怕自己大字不识,但世间一切万物,道理都是相通的。随即,他便托人将自己对于禅宗的领悟写成了一首诗。”

        说着。

        江宁又在神秀大师所写诗作之下,再写了一首。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两首诗。

        看起来很接近,但意思却完全的不一样。

        “而五祖弘忍也正是看到了慧能的领悟,虽然他知道慧能大字不识,但却非常的认可慧能。最终,五祖弘忍便将衣钵传给了慧能,所以,慧能也就成为了禅宗的六祖。”

        江宁讲完,一众网友都是不断的品味这两首诗。

        有的在诗里品出了另一种人生观。

        有的还有一些朦朦胧胧。

        对此。

        江宁又是说了一个故事:“可能大家不是特别理解,那我就说一个简单一点的。六祖慧能接过五祖衣钵之后,他的佛学境界又得到了巨大的提升。一次,他看到两个和尚对着幡旗在激烈的争吵。其中一人说,是幡在动,另一人说,不,幡哪会动,是风在动。两人谁也没有说服谁,于是,他们便问起了慧能。慧能说,即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在动。两人一听慧能的话,一瞬间就此顿悟。”

        讲完。

        江宁离开了少林寺。

        至于江宁在讲完少林寺之后,众人对于慧能的这一番佛学有什么感悟,那就是之后的事情了。

        反正这种东西玄之又玄。

        但也正是这种玄之又玄的理论,才最为适合装逼。

        ……

        “各位同学,今天是我们讲明朝的最后一课。其实关于明朝,他还有许多许多可以讲的。比如,七下西洋的郑和。民族英雄戚继光,太祖皇帝朱元章……但这一些人物早就被不知道多少历史学者,专家研究之后又研究。所以,此前的这一些课,大都时候我讲的都是一些小人物。”

        从少林寺回来。

        按照计划,双庆大学那边,江宁还有最后一节课。

        “这一些小人物有的只是当了九品芝麻官,有的连官都没当,只是一介布衣。有的,甚至也没有什么功名。有的,可能在历史上不起眼。可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也许,他们在当时的世界里并不是那么的耀眼,但几百年之后,或许他们比之帝王将相还要出色。”

        “所以,今天最后一课,我们还是聚焦小人物,这位小人物是谁呢,他叫做陈振龙。”

        江宁在黑板上写下了陈振龙的名字。

        接着,江宁继续说道:“可能大家对于陈振龙这个名字并不熟悉,甚至,翻阅典籍,也未必有他的名字。但是,正是因为他,才让明代一众百姓有了一种全新的口粮。”

        “江宁老师,是番薯吗?”

        这时,有一位学子举手说道。

        “是的。”

        江宁点头:“不错,就是番薯。我们知道,在我国原本是不产番薯的。番薯的产地是在北美洲,直到明代的时候,才引入到我们国内。只是虽然番薯被引入到了我们国内,可到底是谁引入的?历史当中,一直没有人记载。或许他们觉得,这不需要记载吧。我觉得,这相当的遗憾。历史不应该只记载那些达官显贵,历史也不应该无视我们的普通民众。试想一下,如果番薯没有引入到我们国内,我们将面临更为严重的生存危机。光是将番薯引入到国内,他的贡献,就不下于任何一位历史名人。”

        所以江宁要讲的,就是这一些在这个世界上被人遗忘的角色。

        “陈振龙生于福高官乐,因为家乡土地贫瘠,水稻收成不好,家乡百姓时常忍饥挨饿。陈振龙一直想要改变家乡人的现状,让家乡百姓都能吃饱饭。所以,陈振龙求学却不为考取功名,而是弃儒从商。明朝万历年间,商人大多选择出海从商。陈振龙也加入其中,随商队来到了吕宋岛,即如今的菲律宾。陈振龙看见吕宋岛的人民所食主食是明朝没有的作物,也就是朱薯,现代我们称为红薯。”

        “陈振龙了解到,朱薯不挑生长环境,适应性较高、产量高、耐旱,结果即可食用,没有生熟的区别,生吃熟吃都可以。陈振龙当即就有了将此作物带回国内的想法,他觉得此物可以改变家乡百姓食不果腹的局面。只是当时西班牙掌控着吕宋岛的海关权,严令禁止吕宋岛的物资流向其他国家。特别是朱薯,也在禁止外传之列。所以,陈振龙将朱薯带回国并不容易。”

        “江宁老师,那陈振龙是怎么将朱薯带回国内的呢?”

        虽然江宁讲的只是一个小人物。

        但每一个小人物,都是让一众学子倍感新鲜。

        同时。

        这也是他们历史当中没有学到过的。

        所以江宁只是一开讲,众人便牵挂着陈振龙。

        “面对着这种情况,陈振龙并没有着急,他留在吕宋岛学习栽培朱薯的方法,待时机成熟之后,他再想办法。随着不断的栽培,陈振龙越发的了解到了朱薯的习性,也更为的知道。如果将朱薯带回到国内,那可是能解决无数老百姓的温饱问题。同时,他也知道。朱薯对生长环境要求并不高,哪怕没有土壤,甚至很长时间不吸收水份,他都能够存活,这也让朱薯带回国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为此,陈振龙做好了准备。他将一根朱薯藤绑在船只的磨绳里面,然后又绑在货物上。就这样,陈振龙躲过了西班牙人的检查。随后,陈振龙一刻也不敢耽误,他将这一根从吕宋岛带回来的朱薯藤进入试种。结果不久后,这根朱薯藤就长出了新芽。”

        “次年,福建大旱,百姓收成大减。可是长乐县因为栽培朱薯,并没有受到旱灾的影响。而陈振龙向官府提议,希望朱薯的种植推广到全省。官府听取了他的建议,朱薯成了饥荒闵中之地的救命稻草。直到清代,国内有超过一半的省份种植了朱薯,到乾隆年间,朱薯推广到了全国,成为了家家户户的口粮。”

        说到这里。

        江宁例出了一个人口数据:“我们来看一下数据。明末,全国人口最多只有1个亿。可是,到了清代,全国人口暴涨到了3亿多,甚至达到4亿。这是什么原因?是清代比之明代成就更高,还是清代政策更好?在这里面,都不是。其中发挥最为重大作用的,那就是朱薯的引入中国。也正是老百姓解决了生存的口粮问题,人口这才得到了巨大的提升!!!”

        国之根本在于民。

        民之根本在于食。

        这也是为什么江宁要讲陈振龙的原因。

        同时。

        这也是江宁开讲明代最后的一课。


  (https://www.xvqianqian.com/3211/3211390/11567104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