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好面子
令支王段义弘在战后收拢了万余溃兵,加上之前在阳翟留下的一万人的预备队,手上还有两万人,郑果剩下不到万人,被困在襄城,已经没法解救了。
娄居士手上还有将近三万兵马,许昌、长社分别有数千军。
在李二率军进逼阳翟之后,段义弘几乎是没有任何犹豫的带着已经惊慌失措的败兵渡过颍水,跟娄居士汇合。
两人手上加上许昌、长社兵马,加起来还有六万余人,此外陈留方面还有李药师的偏师两万兵马,共八万人。
看起来,人数众多,虽然不及西军,但应该还有一战之力。
但知兵的人都知道,现在打跟送人头没什么区别。
第一,双方士气上就有巨大差别。西军连战连胜,士气高昂,而东军现在因为连续的大败早就士气尽丧了,士卒们现在厌战情绪非常高,这也是为什么段义弘直接颍川郡城阳翟都不守了,直接退到颍阴。
第二,大战之后,东军的最为精锐的中军各部已经溃败了,战死被俘的就有五六万人,此外还有大量的溃兵不知逃向何方。
剩下的都是二线部队,这时候跟西军正面交战,无疑是自寻死路。
所以洛阳方面的诏书下达之后,娄居士当即就要尊从诏书上的安排,令李药师从陈留接应,大军放弃颍川,走虎牢撤回到洛阳腹地之内。
段义弘却显得极为犹豫,娄居士也明白他的想法,无非是打了败仗,就这么回到洛阳,面子上不太好看。
娄居士一阵劝慰,段义弘最后也无奈同意,不在坚持,同意撤兵。
不过即便是他们想撤军,也不是说走就能走的。
西军已经打出士气来了,李家兄弟又是善于用骑兵的,若是就这么撤,肯定是不行的,被西军追上,怕又是一个摧枯拉朽。
所以娄居士委任了麾下猛将尉迟恭与其子娄浚率一万兵马作为殿后,段义弘也让自己的儿子段武达率领两千军同为殿后大军,掩护大军撤退。
尉迟恭和娄浚、段武达一路上面对西军的追兵,且战且退,最后退入新郑城内,只剩下八千人了。
随即,西军大队也追上来了,将新郑团团围住。
而段义弘和娄居士也成功的率军摆脱了西军追兵,从虎牢入关,回到洛阳腹地。
负责追击这一路的是李二,他所统领的兵马包括瓦岗军万人,江淮军三万人,荆州军两万人,还有一万凉州骑兵。
李三则带着荆州军两万人,关中军万人,以及江淮军万人,从洛阳南面的轘辕关进军。
轘辕关是洛阳八关之一,位于偃师与登封、巩义交界处的轘辕山上,为洛阳通往许、陈的捷径要冲。
关处鄂岭坂,在太室山和少室山之间,道路险隘,有弯道十二,回环盘旋,将去复还,故称轘辕关。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晋栾盈出奔楚,过国,出诸轘辕。秦二世三年二月,刘邦兵攻陈留,又下轘辕、缑氏、绝河津,击赵贲军尸乡之北。攻洛阳不利,出轘辕关至阳城。
这个地方,是洛阳南面链接豫州的重要通道。
而轘辕关虽然险峻,有崇山峻岭所遮蔽,但可惜的是李三手下的有两支来自巴蜀的蛮兵。
无论是板楯蛮,还是无前飞军,都是蜀中的蛮族,穿山越岭如履平地,爬山攀岩更是不在话下。
于是乎,轘辕关这座著名的险要关隘,几乎没有发起什么像样的抵抗就被西军所破,大军沿着熊耳山和嵩山之间的通道进入了洛阳盆地,随后进逼伊阙。
而李元徽,还留在襄城。
一方面是为了安排大军的粮草转运,还要接收颍川诸城,最为重要的是因为郑果还没投降。
以往料事如神的二哥这次也翻车了,他估算郑果被围几天,在送一份劝降书就该投降了。
毕竟郑果出身荥阳郑氏,他儿子郑善道曾经当过淮南太守,跟李元徽有过共事的情分。
而郑果的兄长是李源的亲家,李家大郎娶的就是荥阳郑氏女,也就是郑果的亲侄女。
长嫂在母亲窦氏夫人去世之后,就开始跟着大哥一起操持家务,年岁又长,因此对李元徽也算是有些抚育之恩,说句长嫂如母还真不为过。
所以李元徽即便是看在大哥和大嫂的面子上,也不会把事情做的太绝。
况且荥阳郑氏跟陇西李氏本就是姻亲故旧。
但李家兄弟几个还是错误的估计了郑果执拗,都半个月了,二哥都冲到黄河边上,陈兵虎牢关。
三哥打下了轘辕关,进围伊阙关,拿下伊阙之后可就能去打洛阳了。
而李元徽还在襄城城外犯愁呢。
“大将军,这郑果好不晓事,不如咱们直接攻城吧!”
姐夫柴荣那之前可是长安游侠里面的大哥级别人物,平时看着温和,但其实脾气上来了那也是相当暴躁的。
围了这么多天城,洛阳外围现在只剩下新郑和襄城两个据点,援兵肯定是没有了,都到了这个时候了,还不投降,难道是打算尽忠守节吗?
柴荣这一说完,朱德裕和宇文觉,还有窦琮等人也都纷纷进言,要不就准备攻城吧,反正攻城器具也都打造出来了。
李元徽看着众人有些按耐不住的情绪,也只能道:“今日我最后在写一封劝降书,若是他在不回应,明日一早,大军攻城。”
于是乎,李元徽亲笔书写,情真意切,一口一个叔父,一口一个世兄,最后还希望对方不要自误,因为我这边的将士们都记着去攻打洛阳建功呢
书信送入城中,也终于有了回应。
郑果的儿子,也是他的参军郑善道出城,来到城外军中,然后提出了一个让人非常恼火的条件。
要李元徽本人亲自进城,郑果才会开门献城。
李元徽张口就想来个国粹,粮西皮。
你搞这些。
一众将领,不管是江淮的,还是荆州益州的,或者关中、凉州、陇右的,全都异口同辞。
通俗的说就是:不能去。高低不能去,这帮人给脸不要脸,大将军,咱们直接干吧
不过李元徽在仔细想了想之后,还是把众人的强烈攻城欲望给压下来了。
第一郑果是名将。
杨巡叛乱的时候,当时作为左将军的郑果率众殿后,所部全师而退。
齐郡太守慕容据叛乱,又是郑果首先攻破了泰山防线,解救了被困在东平陵的高晃。
打这样一个名将守的城,兵力充足情况下,不缺粮不缺水他能守到天荒地老。
想砸下来,不知道得花费多少人力物力。
其次,李家最少现在还不应该跟郑家交恶。因为荥阳郑氏是山东士族,还是影响力第一档的那种。
目前李家还没一统天下,老爹也还等着更进一步,这时候不宜跟郑氏交恶。
而且郑果即便是要殉节,也不会连累家族,如果真是郑果把李元徽骗进去杀了或者当做人质囚禁,那么整个荥阳郑氏都得为郑果这个选择而付出巨大代价。
因为士族有士族的游戏规则,大家各为其主,沙场上各安天命,死了也没办法,乱军之中谁也留不了手。
下了战场之后就得相互留着点余地,给人留条活路,因为大家是一个圈子的。
李元徽这次也算是围城半月没打,仁至义尽。要是郑果不安套路出牌,那你荥阳郑氏以后也不用混了,李元徽要死城里,郑家郑果这一脉就都得陪葬。
而李元徽也大概明白郑果为什么要搞这个了,无非是因为面子。
要是就这么投降了,面子过不去啊,但要是挺了这么多天,还是李元徽亲自进城劝降,那这记载在史书上,面子可就有了。
后世人一看,原来是李源的儿子,主帅之一的李元徽亲自入城劝降了,那投降也算是说得过去了.
想明白这些之后,李元徽力排众议,决定进城。
只带了王佛保和十个卫士。
而郑善道则主动提出要留在西军大营里,因为他知道,他不主动,那就得被动。
(本章完)
(https://www.xvqianqian.com/3264/3264212/11110848.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