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岛经济学》简单快速掌握经济(下)
《小岛经济学》第三部分(第八章-第十二章)
国家与政府:为什么“钱”越来越不值钱了?
一、国家和政府是如何产生的?
一开始岛上是没有政府的,社会关系简单、大家都是熟人,可以通过比较和平的方式解决问题。
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陌生人越来越多、社会关系越来越复杂,以前的方式不再次次都有效。财富的增加导致各种矛盾也增加了,偷鱼贼出现了、强盗也出现了。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岛民联合起来,维护自己的安全,因此岛民让渡了一部分权力出来,由领导者来组织这些事情。
为了防止权力被滥用,岛民们组建了一个对人们负责的政府,由多名参议员组成参议院,共同行使领导者的权力。
参议院建立并监管了一支海军,来保护岛屿不受外敌入侵。
这之后,参议院又根据小岛发展的需求,设立了法院体系、警察小队等机构。
为了维持这些机构的运转,岛民们同意每年缴纳一些鱼作为税款,这些税款存储在银行的特别账户中,用以公共支出。
为了确保税款不被滥用,岛民们共同制定出一部宪法,规定了参议院的权力,并由法院系统中设置的最高法官负责维护宪法、监督参议员的行为。
在有了宪法之后,这个岛有了属于自己的名字——美索尼亚国,至此政府和国家就诞生了。
二、政府职能的转变
政府的工资支出随着经济增长而增加,参议员的社会地位提高了,这份工作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参议员中也混入了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野心家,不再只有德高望重的长者了。
弗兰基德普发现人们喜欢免费的东西,同时痛恨纳税,利用这一点,他提出了制定政府重建计划,并由政府税款负担重建费用,以此作为竞选口号,弗兰基德普当选了议长。
由于岛上没有足够的储蓄支持他的计划,因此发行了名叫“鱼邦储备券”的纸币,居民可以用纸币到银行兑换政府储存的鱼。
弗兰基选择投资项目的标准是,能否确保得到潜在选民的支持。
这样的建设进度必然导致实际储蓄不足以完全保障所有的项目,但由于使用的是纸币,这种风险被隐藏了,弗兰基和他的代理人发放出过量的鱼邦储备券,远超政府账户里的存鱼。
为了让存鱼看上去没有问题,弗兰基和他的经济顾问创造出了“官鱼”,通过削减岛上储蓄的价值制造出假鱼;
再通过设立渔业部,防止人们看到真鱼作比较;又通过成立“鱼邦存款保险公司”对储蓄进行存款担保,防止储户取回存款。
多管齐下,以弗兰基为代表的“政治家”们就在民众不知道的地方,窃取了存款的价值,由此,从真鱼向官鱼的转变也完成了。
三、“钱”为什么越来越不值钱了?
通过之前的一系列操作,以弗兰基为代表的“政治家”们窃取了存款的价值,参议员们再也不必维持收支平衡,也不需要通过提高税率为支出筹钱,只需要发行数量超过银行中可兑换的鱼的鱼邦储备券就可以了。
在光鲜亮丽的外表下,真正的问题开始形成。
渔业部门的员工不会出于个人利益去冒险或获取利润,效率很低下,岛上捕获的真鱼增长率远低于参议院发行的鱼邦储备券的增长率。
鱼邦储备券发行量过大,只能通过降低转换率来进行匹配,官鱼也越变越小。
到后来,一条官鱼已经不足以填不饱肚子了,大多数岛民需要两条,而官鱼是岛上的货币,物价必须相应上涨才能弥补鱼损失的营养价值,通鱼膨胀的难题产生了。
物价上涨的原因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阿里格林芬提出:通鱼膨胀是由一种叫做“鱼成本推动”的现象引起的。
高就业率(部分归功于政府提供的就业岗位)和繁荣的经济一起促使对鱼的需求增加,推动了物价上涨。
现在大多数岛民每天吃的鱼是前辈们的两倍就是经济繁荣的明证。
格林芬提出如果没有稳定的通鱼膨胀提供刺激,人们就会失去食欲,岛上的经济就会收缩。因此每年贬值一半的通鱼膨胀水平是最理想的。
没有人想到应该指责政府这个引发通鱼膨胀的真凶。
官鱼的尺寸越来越小,越来越不值钱。
随着通鱼膨胀愈演愈烈,岛民终于注意到从银行取出的鱼比存入的鱼要小,人们开始减少储蓄,并且抓紧消费,以免损失鱼的价值。
通鱼膨胀抑制储蓄,银行储蓄额随之降低,可用于投资的存款减少,企业削减成本,失业率增加。
失业率达到危险水平后,人们要求政府采取措施,参议院开始规定最低劳动报酬,在这些限制下,企业经营变得更加困难。
四、“海岛”之外的市场
问题愈演愈烈,眼看着就要熬不住了,海外却迎来了的转机。
东部海域发现了名叫“中岛帝国”的岛国,居民还在徒手捕鱼,经济缺乏自由,发展缓慢。
中岛帝国所有人都要捕鱼,捕获的鱼却不归个人所有,要交给国家,由国家决定谁得到多少。
在这种制度下,虽然人均捕鱼量不高,但当权者却能得到其中很大一部分,一般民众每天只能吃到半条鱼,国王和官员们却每天都能吃到美味海鲜。
得知美索尼亚国经济发展的经过后,国王想要自己的岛屿也变得繁荣起来,他推测拥有鱼邦储备券是打开发展之门的钥匙,注意到这种纸币可以在整个海域作为货币流通,因此提出要用鱼交换鱼邦储备券。
参议员们惊呆了,欣然同意。
在签署协议前,中岛帝国大使要求美索尼亚国保证其货币会一直具有实际价值。
得到保证之后,中岛帝国的鱼也送进来了。
从此美索尼亚国经济史掀开了新的一页,每天都有一艘中岛帝国的货船运鱼过来,作为回报,中岛帝国每天都能得到一堆新钞票。
中岛帝国用这些钞票购买美索尼亚国的产品,剩余的钞票就存入鱼邦储备银行,赚些利息。
这大大促进了美索尼亚国的发展,尽管美索尼亚人消费比储蓄多,银行依然有足够的鱼可以拿出来以低利率提供的贷款。
有了大批的真鱼,官鱼骨头上的肉多了起来,美索尼亚国的通鱼膨胀问题基本消失了。
中岛帝国的国王意识到了国内经济模式的问题,开始进行改革,从美索尼亚国购买了渔网,给了民众激励政策,凡是从国王这里购买渔网的人,都可以把多余的鱼留归己有,这让岛上的捕鱼活动活跃起来。
中岛帝国岛民们用积攒的储蓄购买了资本设备,扩大了生产,但企业家依然按照国家的要求,生产可以兑换鱼邦储备券的产品。
慢慢的中岛帝国的企业家们有能力兴建工厂制造产品了,但却在岛内大多数人自己都缺的情况下,将货物卖给美索尼亚人,用以赚取更多的鱼邦储备券。
五、服务业是怎么产生的?
中岛帝国储蓄的大量涌入,贷款利率随之降低,这使得美索尼亚国企业家们的投资热情高涨。
在美索尼亚国第一次经济会议上,本伯南柯提出美索尼亚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捕鱼和制造业这类低级劳动应该外包,而美索尼亚人则从事更加复杂的服务业。
以前遍布全岛的制造工厂如今被主要经销进口货物的零售公司取代,参议院制定的各项条例、收费和税收项目都加速了外包的趋势,使得美索尼亚国的企业在新的岛际竞争中举步维艰。
与此同时,中岛帝国那边,引入了渔网技术,建造了很多巨型捕鱼器,实行24小时工作制,三班轮岗,捕来的鱼大部分出口到美索尼亚国。
捕鱼效率的提高,工人们可以腾出时间从事其他制造业相关工作,鱼和货物海运到美索尼亚国,鱼邦储备券潮水般流向中岛帝国。
正常贸易关系中,中岛帝国产品应该用来交换所需的美索尼亚国产品,但中岛帝国积攒钞票的意愿导致两者之间形成了新的关系:
一个主要负责生产,另一个主要负责消费。
六、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为了保障安全与财富,岛民让渡了一部分权力出来,组建了政府,美国就是建立在对政府权力严格限制的基础上的,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设想变得模糊了,危机爆发时,很多人确信政府需要更多的权力,人们可以牺牲一些自由,这也造成了后续的一系列变化。
第二,货币的发行不受限制之后,物价就会不断上涨,过去100年,美元损失了超过95%的价值。
美元让美国政府再也不必在支出和税收之间做出艰难抉择,但也把美国经济引上一条不归路,美元的剩余价值一直在下降,总有一天会完全消失。
第三,经济学家们成功的混淆了通货膨胀的起因,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物价上涨就是通货膨胀。
但上涨的价格只不过是通货膨胀的结果,价格自身是不会膨胀或紧缩的,膨胀是货币供应。
原本经济不景气时,物价需要下跌才能平衡经济局势,但现在许多政府应对经济衰退的本能反应是制造更多货币,这导致“经济停滞型通货膨胀”出现,市场失去了自我调节供需平衡的能力。
第四,想要借贷,就必须先储蓄。
美国的低利率很大程度上是由国外的高储蓄率造成的。
美国手中的王牌一直是美元地位,因此对美国来说,全球经济使得借与存的关系可以不受国境限制。
第五,美国的贸易逆差是全球经济失衡最明显的证据,正常来讲,贸易逆差能够自我调节,强势贸易地位会使一国货币坚挺,弱势贸易地位会导致该国货币疲软。
一国货币升值,该国产品也会相应涨价。然而美元储备货币地位和中国政府保持人民币与美元挂钩的决定破坏了这一机制。
一个国家有意弱化本国货币,以此让人们更加努力工作,来补偿进口商品,这意味着人们生活水平会下降。
对应到咱们的财富增长,可以借鉴的经验是:
第一,收入来源要多样化
仅仅依靠工资收入,很难应对未来的需求,因为货币供应量一直在增加,而我们工资上涨的速度是远远比不上印钞的速度的。
只有让收入不仅仅限于工资这一种类型,同时拥有比如说投资收入、租金收入、资产升值的收入、版权收入等不同形式,才有可能降低风险、提升自己应对资产整体贬值的大环境。
第二,做好收入的分配
我们所获得的收入,需要一部分进行储蓄,有储蓄这类留存的钱,才有机会作为本金去进行投资,赚取投资收益。
光靠消费,无法带动经济的发展,也无法让自己的财富真正得到增值。钱不流动起来,只会不断遭遇贬值,慢慢失去一开始的价值。
第三,未雨绸缪才能尽早防范风险
美索尼亚国不用生产就可以得到商品,不必储蓄就可以得到贷款。中岛帝国辛勤工作却不能消费自己生产的产品,努力储蓄却得不到贷款。
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不可能一直持续,主动求变才能掌握解决问题的主动权。
我们在日常的生活中也需要未雨绸缪,提前防范可能的风险,越是投资的资金总量大,越是需要做国别和不同市场的分散,不将鸡蛋放在同一辆“车”上。
同时还要及时止损,不能等到避无可避了才去进行改变,否则迎来的阵痛就是伤筋动骨的痛了。
《小岛经济学》第四部分(第十三章-第十九章)
金融的变局:经济是如何崩溃的?
一、“鱼本位”的破灭
鱼邦储备券继续如潮水般流出美索尼亚国,在大洋中的其他岛屿上堆积成山。一些外国持有者开始质疑这些储备券能否兑换成真鱼。
小鼓岛的领袖查克小鼓派遣金融特使去银行窗口兑换真鱼,频繁的兑换真鱼开始对存鱼造成冲击,通鱼膨胀又有了抬头趋势,美索尼亚国经济再度恶化。
新当选的议长靠布柱迪克森为了防范其他岛屿效仿小鼓岛,发生挤兑,清空鱼邦储备银行的储藏室,对外国储蓄者关闭了银行兑换窗口。
这时候开始,鱼邦储备券的价值不再取决于它能够兑换成真鱼,它在国际市场上的价值将由对方想要交换的商品价值决定。
实际上,只有美索尼亚国保有经济和军事大国地位,鱼邦储备券才有价值。
“鱼本位”的破灭导致很多岛屿对鱼邦储备券失去信心,但由于鱼邦储备券仍然是最常见的货币形式,价格最终还是稳定下来了。
货币危机过去之后,通鱼膨胀基本消失了。
虽然银行关闭了兑换窗口,鱼邦储备券地位却没有动摇,美索尼亚国经济稳定了下来。
新议长降低税收、减少与其他岛屿之间的自由贸易壁垒,进一步让经济走向繁荣富强,但参议院收支差距却在持续扩大,危险因素一直在累积。
国外鲜鱼不断涌入银行,买鱼的钞票流向国外并且永远不会兑换成真鱼。美索尼亚国依靠这样一个聚宝盆,让经济进入一个表面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期。
二、 棚屋价格是如何涨上去的?
银行想要寻找一个稳妥的项目,最后它们盯上了棚屋贷款市场,认为这是低风险贷款的理想对象。
以前岛民需要储蓄很多年,然后一次性拿出大量的鱼来买一间棚屋。后来银行开始向岛上信誉较好的人提供棚屋贷款,有了贷款,借款人不必再等,可以直接入住。
棚屋贷款的安全性很高,有着天然的抵押物,借款人不能还款时,银行还可以没收棚屋,卖掉用以偿还贷款。
由于银行不能保证收回全部贷款,就设定了首付,减少因借款人不能归还所有贷款,给银行带来的损失。
因为不是所有岛民都有机会获得棚屋贷款。
有人觉得穷人被剥夺了使用岛上财富的权利,参议员克里夫考得认为拥有棚屋是美索尼亚梦的核心,因此制定了一个计划,让政府帮助每个人得到棚屋贷款。
为了推动这一计划,考得创立了两个半官方机构——棚利美和棚地美,为棚屋贷款做担保,同时也收购银行不愿意持有的贷款。
同样的方式,政府还设立了学利美,为想进入冲浪学校学习的年轻人提供贷款。
因为很容易就能得到学利美的贷款,冲浪公司不必担心高学费吓跑消费者,所以大幅提高了学费。
为了跟上学费增长的步伐,学利美持续提高助学贷款额度。几年后,冲浪学校的助学贷款成了岛民一生中极大的花销之一。
同样,在“两棚”作用下,棚屋建造、销售和装修业务轰轰烈烈发展,但却没有带来真鱼,也没提高任何人偿还棚屋贷款的能力。
反而是棚屋贷款利率下调,岛民能获得更大额度贷款,棚屋价格不断上涨。
参议院宣布棚屋买卖产生的大部分利润可以免税,棚屋贷款利息可以从每年鱼税中扣,进一步刺激棚屋行业。
买卖棚屋变成了比创业和储蓄更有利可图的事,储蓄和新企业随着棚屋的增加此消彼长。
后来棚屋价格飙升,贷款总额达到参议院为“两棚”设置的上限。
议长考得宣称“两棚”基本状况良好,要求参议院提高贷款上限,降低首付款,降低信用标准,确保人们都买得起棚屋。
由于“两棚”向投资者提供的回报大于鱼邦储备银行利率,中岛帝国人把他们贸易顺差一部分投入到“两棚”中。
中岛帝国的投资流入棚屋贷款市场,增加了信贷供应量,进一步压低贷款利率,棚屋价格又升高了。
看到潜在利润,曼尼七世大举进入棚屋信贷市场,他为岛民提供一项名叫“棚屋置换”的新贷款业务,允许棚屋所有者用更大数额的贷款替代棚屋原有按揭贷款。
有了曼尼“以小换大”贷款,任何拥有棚屋的人都可以得到几乎免费的鱼。
由于曼尼向借款人收取较高利率,给投资者的回报率也高。“两棚”也想分一杯羹,成交后,“两棚”就成了棚屋置换贷款市场中最大的贷款人。
住宅净值融资为棚屋装修产业打了一支强心剂,让这一产业成了经济活动的主要中心。
装修棚屋可以让棚屋卖出时更值钱的说法广为流传,棚屋比以前更奢华了,还出现了度假用的棚屋,并把修建棚屋作为一种投资。
在各种刺激下,棚屋价格飙升,人们明知负担不起也要买,因为相信买入的棚屋几年后可以卖个好价钱。政治家、私营部门思想家都在大肆吹捧棚屋市场。
三、棚屋市场是怎么崩溃的?
谁也说不清棚屋市场是怎么开始逆转的,但从第一个高风险棚屋项目损失之后,大家开始审视其他高风险项目,恐慌情绪开始蔓延。
很快投资者都认为棚屋市场已经达到顶峰,很多人决定出售棚屋,赚取差价,等更好的时机再投资。
但大多数棚屋所有人一开始就没打算长期持有棚屋,市场刚一生变,所有人都想脱手,却没人来买。
这样一来,棚屋价格直线下降,棚屋供大于求的现象很快演变为棚屋价格的大规模下跌。
短期炒房变得无利可图,过高的贷款额度变成了无法承受的负担。有些借款人本来就买不起棚屋,由于棚屋价值小于贷款金额,人们都想从巨额贷款中脱身,零首付购买的人尤其如此。
这些借款人前期没有任何资金保证,让银行收回棚屋也没有损失。
越来越多的人拖欠还款,曼尼贷款证券化业务很快宣告破产,接着“两棚”也宣告破产。
消费者不再投资棚屋,相关产业也陷入困境。看似毫不相干的驴车行业也受到冲击,销量一落千丈,驴车公司相继破产。
小岛陷入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议长乔治巴斯后知后觉的开始着手解决问题,在顾问的建议下,推出大规模援助和刺激计划。
“两棚”最先得到援助,重组之后的“两棚”按照参议院的意愿,向所有填写贷款申请表的人发放超低利率棚屋贷款,希望通过宽松信贷,提高市场对棚屋需求,阻止棚屋价格继续下跌。
这些政策没能挽回局面,参议院又想到了新的办法,一方面调低利率减少棚屋购置税,另一方面保持曼尼(“以小换大”的“棚屋置换”贷款)的偿付能力,保证其投资者不会蒙受损失。
并向人们发放新的鱼邦储备券,使用中岛帝国的贷款来偿付这些鱼邦储备券,而贷款则使用鱼邦储备券来进行还款,因为国外的债权人手上已经有很多鱼邦储备券了,
如果不接受用鱼邦储备券来还款,这些钞票只会更加贬值。
四、经济持续恶化
虽然巴斯和普兰克顿推出了援助和刺激政策,但经济还是在棚屋大萧条中持续恶化。
岛民们将刺激政策中的鱼储蓄起来,消费反而停滞了。
奥库达掌权后改变了巴斯的政策,将刺激计划扩大为原来三倍。
提高政府为购买棚屋者提供的援助金额,再次调低“两棚”贷款利率。增加对学校援助,放宽助学贷款条件。
批准背阴沼泽建造新灯塔这类毫无用处的项目,只是为了用建筑工程提供的就业岗位来促进经济恢复。
并用开发替代能源,增加基础设施建设,同样也是为了增加就业岗位来刺激经济。
这些项目都是通过新印刷的钞票来支撑,但这背后的实际开销都依靠的是外国资金的支持,只有外国人愿意用实实在在的货物换取他们的纸币,美索尼亚人才能维持消费大于产出的生活。
参议院通过追加贷款继续保持现有的消费水平,将痛苦全部转嫁给外国人。
就业岗位在美索尼亚国迅速消失,并以同样的速度在中岛帝国增加。
中岛帝国购买了很多鱼邦储备券导致其产品变得更加便宜,奥库达和莎洛西公开要求中岛帝国少买些鱼邦储备券,让纸币贬值,从而提高自家产品竞争力。
却没有想过中岛帝国坚持鱼邦储备券,怎么才能将鱼借给他们,他们只管借钱本身。
有岛民开始担心政府为了偿还债务过度借贷,为了安抚他们的情绪,参议院设置了借款的上限,称之为“债务屋顶”。
但事实上,每当快要达到借款上限时,他们都可以随时抬高债务屋顶。
奥库达和莎洛西期待他们的新计划能为小岛带来繁荣,但此时海外却爆发了一次更加严重的棚屋崩溃风暴。
朱特尼亚群岛气候温和宜人,建起了大量海滨度假棚屋,模仿了曼尼开创的投资模式,美索尼亚的历史在这里重演。
野心勃勃的银行和投资基金陷入严重困境,各岛政府从其他岛贷款帮助本地银行摆脱困境,但他们本身对债务清偿的问题也没什么办法来解决,银行业的危机最终演变成一场波及多岛的政府债务危机。
紧急关头IMF(岛际海上渔民组织)的跨洋机构仓促成立,并推出一项计划。从美索尼亚借来大额鱼邦储备券,并借给朱特尼亚群岛各政府,这些借款暂时遏制住了危机。
但这笔借款利息很低,却仍然需要用真鱼来偿还债务,朱特尼亚群岛各政府并没有推行任何行之有效的改革,整个大洋的投资者都从该群岛撤出所有鱼,并且很多人将存款转到鱼邦储备银行。
事实上美索尼亚经济状况甚至比许多岛屿还差,但仰仗该国令人钦佩的历史和持久稳定的声誉,人们还是相信该国银行不会破产,这让美索尼亚有惊无险的度过了这次危机。
虽然有些人最担心的结果没有出现,但美索尼亚仍未脱离困境。岛上很多人开始自我约束,不断降低消费,重新储蓄,这其实是非常明智的做法,但参议院却担心长此以往经济会倒退。
人们降低消费,对应的商店和企业开始做出调整,大幅降价,价格持续走低,通鱼紧缩开始。
伯南柯提出“定量鱼券”的方案,通过曼尼的投资(尤其是针对破旧棚屋区改造的投资)注入鱼券,曼尼的再融资基金随后展开投资活动,以需求促进经济增长。
错综复杂的融资渠道使经济本身看似逐渐好转,华孚街再现昔日繁华,大批渔船来到这里,但船上却堆满钞票而不是鱼。
这些钞票被用来买进拖欠的棚屋贷款,重新投资岌岌可危的企业,为学生提供低价贷款等。
在此影响下,棚屋价格停止下跌,逐渐稳定,最终开始上涨,人们觉得比之前富足,开始消费,价格也开始上涨。
五、经济的恢复
定量鱼券计划实施的头几个月,貌似取得不错成效,伯南柯决定逐渐停止这个短期计划。但小岛却越来越依赖定量鱼券,计划一叫停,经济泡沫便开始破灭。
因此当渔船载满真鱼(而不是定量鱼券)开进华孚街时,恐慌便蔓延开来。
伯南柯推行的其他办法都无法化解此前高昂的棚屋贷款难以短期内还清的这一根本矛盾,最后在定量鱼券执行了2次方案之后,再一次公布一项开放式定量鱼券计划,执行到永久性债务偿清为止。
这一计划再一次推高了棚屋的价格。但华孚街以外的地区还是举步维艰,官鱼越来越小,失业率居高不下。
抗议者们发起了“占领华孚街”运动,将愤怒指向曼尼这些融资者,但他们却搞错了对象,真正该负责的是那些政客和银行家。
此后参议院又实施了一些其他的方案,试图通过这些方案解决经济的困境。
伯南柯用“退出策略”来缓解民众紧张情绪,但这一谎言无法真正起到作用,定量鱼券无法退出最本质的原因是没有了银行的支持,曼尼的基金会崩溃,棚屋市场会一蹶不振,政府也将丧失偿还债务的能力。
问题越来越严重,但随着经济逐步回暖,棚屋与基金价格逐渐回升,问题又被掩盖下去了,表面上,参议院和经济学家们都获得了胜利。
中岛帝国人对美索尼亚国参议员的计划没多少热心,工人们听说又要真鱼购买鱼邦储备券,还发生了一些动荡。辛苦工作,收入却很少,这让大多数中岛帝国人感到沮丧。
中岛帝国国王也对现在的安排失去兴趣,他对奥库达宣布的巨大消费计划尤为不满。
国王的顾问担心如果中岛帝国停止购买鱼邦储备券,那么本国现有的储备就会贬值。美索尼亚人就不会再向他们购买这么多货物了。
顾问声称没有美索尼亚国强劲的需求,中岛帝国的出口企业会倒闭,继而出现失业、社会不满甚至抗议。国王进退两难,只好维持现状。
一天国王的顾问们都不在,一个普通农民溜进王宫向国王进言。
农民所在的村子依靠出口木碗为生,用木碗换纸币,然后存起来养老,自己却用不上木碗,也买不到,可以自己造碗自己用,通过自己的劳动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
国王担心不出口产品,人民会饿死,无法搞经济建设。农民提出可以在国内找到愿意用鱼换碗的人,将产能在国内消化掉。
国王又担心国内购买力不及美索尼亚国。农民一针见血指出,没有鱼和碗,鱼邦储备券就没有价值。
国王决定改变政策,不再购买鱼邦储备券,交易时候只接受真鱼。
鱼邦储备券最大买主中岛帝国减少购买量后,鱼邦储备券供给过剩,价格大跌。
小鼓岛和狂舞岛也限制了购买鱼邦储备券。鱼邦储备券掉入万丈深渊。
中岛帝国国王手中大把不断贬值的钞票卖不出去,他明白这些鱼邦储备券很快就会一文不值,但只要咬牙挺过去,短期的痛苦就会换来长期的收益。
中岛帝国鱼邦储备券很快变成废纸,很多企业倒闭,经济陷入混乱。
但其他企业很快发展起来,利用闲置产能制造出了中岛帝国人真正需要的东西。
中岛帝国人仍旧捕鱼、制造产品和储蓄,这些都是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因此并没有陷入经济危机,中岛帝国生活水平反而开始稳步提高。
工厂用储蓄购置设备用以满足国内需求,为国内消费者生产的产品更多了,商品增多,物价下跌。
虽然损失了大把注定贬值的鱼邦储备券,但中岛帝国蓬勃发展起来。
美索尼亚国失去了外国的真鱼,通鱼膨胀愈演愈烈,最终发展成为恶性通鱼膨胀。
进口的中岛帝国产品越来越少,零售库存减少,钞票贬值、商品稀缺、物价飞涨。
政府掌控产品和服务价格,想要控制通鱼膨胀,却弄巧成拙。岛上居民将积蓄存入海外银行保值,以免受到参议院剥削。
参议院开始制定法律禁止海外转移存款。所有人害怕鱼缩水,因此不再存进银行,捕上来的鱼立马就吃掉,岛上没了储蓄,没了信贷,也没了投资。
参议员们没有想到什么新的主意,又故技重施的研究起了下一个刺激计划。
此时中岛帝国的货船来了,参议员们以为救星来了,情况却恰恰相反,中岛帝国代表并没有来换鱼邦储备券,而是用真鱼和鱼邦储备券买走了所有值钱的东西。
六、总结
从这部分内容中,我们可以总结出作者的三个主要观点:
第一,人类曾把各种物品当作货币:
贵金属拥有货币的所有价值属性和使用属性,即便人们不想用贵金属充当货币,贵金属依然因为有其他用途和储量稀少的特性而具有价值。
而纸币只有在足够多的人愿意使用它交换产品和服务的时候才有价值,其价值完全由人主观决定。一旦政府把发行毫无价值的纸币的做法当作救命稻草,最终都会惨淡收场,国民损失惨重。
第二,刺激政策向房屋和助学贷款倾斜,看起来参与各方共同受益,但实际上整个系统制造了更大的风险,其他没有政府担保的贷款受到了影响,扰乱了信贷市场。
利益集团雇佣大批人粉饰丑陋的骗局,但并不能改变人们对房价的估计与对自身负担能力的估计脱节的事实。房价不可能永无止境的上涨,泡沫总有破灭的一天。
第三,在房价已经很高的时候,遏制房价下跌趋势,就像阻止一座没有任何支撑的桥倒塌一样困难。
虽然房价下跌会让很多人有所损失,但任由房价降低到与需求相对应的水平,反而对经济是有好处的,可以让人们将钱花在经济发展中缺乏的东西上。而政府的干预却阻碍了这一资源再分配的过程。
第四,类似“驴车换鲤鱼”的计划确实增加了消费,创造了就业岗位,但这些都不是利用资源的最有效方式。
这些活动都不能扩大产能,反而因为政府的干预,让其他就业岗位和本来就能形成的岗位受到损失。
一国的经济不会因为人们的消费而增长,而是经济增长带动了人们的消费。
量化宽松已经被越来越多人视为影响股票、债券和房地产走势的最重要的因素。但它的本质是向金融市场注入新的资金,用以推动价格上涨,它是通货膨胀的一种委婉表达。
增加货币供应量固然会鼓励人们消费,但对扩大内需没有什么用,而需求才是促进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
第五,在经济发展的迷茫期,收入减少和对未来的恐惧会限制购物者的消费行为,此时物价下跌会激起人们再次消费的欲望。
尽管长期实施量化宽松政策为股票市场带来诸多益处,也重新造就房屋市场的繁荣,但这一政策对真正的经济发展却作用甚微,它只是延长经济衰退的办法,不是促进经济复兴的良方。
第六,政府总是因为入不敷出而陷入困境,一旦差距扩大到一定程度,政府就要面临艰难选择。
选项一是提高税收增加收入,但在民主国家很难通过,而且高税率会抑制生产,降低经济活力。削减政府支出要好很多,但难度更大。
为了避免这两种在政治上不受欢迎的选择,一些政府选择拒绝还债,与其剥夺国人利益,不如失信于外国人。
选项二是通过通货膨胀避免艰难抉择,神不知鬼不觉赖掉债务,代价是本国货币贬值。债权人收回了债务,却不值多少钱,还可能血本无归。
通货膨胀不过是把财富从以某种货币储蓄的人手中转移到以某种货币负债的人那里,遇到恶性通货膨胀,存款就变得一文不值,负债却一笔勾销。
对应到咱们的财富增长,可以借鉴的经验是:
第一,财富要多样化
因为我们手中的购买力主要是纸币的形式,因此越是资金量大的小伙伴,越需要进行投资,将钱变成可以为自己赚钱的资产,并且不要是单一的种类,可以有外汇,可以有固定资产,可以有股票债券,也可以有黄金等。
第二,消费和投资同样重要
消费是立足于当下,投资是展望未来。
我们需要储蓄来作为投资,确保未来的生活,也需要享受当下,保障一定程度的当下生活。
没有负债的小伙伴可以一份收入用来投资,一份收入用来生活,还有一份收入用来购置保险。
有负债的小伙伴可以在此基础上再分出一份用来分期偿还债务。
投资本身也是为了未来的生活服务的,我们不做超前消费的“负翁”,提前享受超出自己收入水平的奢侈生活,也不要做长期对自己过于吝啬的葛朗台,生命中只有攒钱,却失去了生活本身。
第三,个人力量有限,但也要尽力防范各种风险
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已经成为很多国家和政府用以解决债务问题、促进经济发展的有效手段。
我们作为个人无法改变这一大环境,就需要不断学习理财知识,提高投资能力和赚钱的能力,做好投资资金的风险分散,尽量去保护个人财富,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https://www.xvqianqian.com/3390/3390750/11111085.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