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天拢山记事 > 第72章 十年,乱

第72章 十年,乱


自从季大姐的事情后,季老婆子的身体就变差了。幸而有银子了,季家也请大夫,给她吃药。可季老婆子不想治病了,她说这是她闺女的买命钱。

  季老头似乎一如既往,只是笑容里都带着悲伤。他悄悄的找来季大姐儿时的衣服,到他爹娘的坟山上,又立了一个衣冠冢,就挨着季老三。

  季老二远远的跟在他爹身后,知道他爹的去向就折回了村里。在他三弟走的时候,他就见过他爹扛着锄头,给三弟立了个坟。

  很长一段时间,季老二回家也很晚,基本天黑了才回来。他刨完地,就去坟山上坐了很久。而后,又到青山上去,打些柴或捡点野菜。

  就这样,十年一晃而过。

  这十年间,季二丫和季三丫都陆续的嫁人了。因为家境好些的原因,都嫁到了镇上去。

  季大丫早就随着朱大郎他们举家去了镇上,这十来年间,季大丫生了三儿一女,是把朱家高兴坏了。如今在朱家过得很滋润,丈夫摆了个肉摊子,公爹偶尔还会去山里抓大东西。

  只是后来有次受了伤,他们就不准他上山了。于是,就和自己媳妇儿一起帮着带孙子孙女。

  季家最终都去了大河镇,还连带着易家一起。易老头是舍不得季回,坚决不是舍不得季老头这个朋友。

  两家互相帮忙,在大河镇终于立足。比如,易老头开了个私塾。易家三个小子都当了夫子,如今是季全季福的先生。最小的那个却爱舞刀弄棒的,和季回最是要好。

  季二丫和季三丫都是嫁的军户,意味着以后生的儿子也是军户。好在,她们丈夫都是什长,还都是发小。家境在大河镇也算中等,比大丫那会儿的条件好很多。

  如今都在镇上,三个丫头偶尔也能回家看看。季老二如今帮着大女婿收货,老二家的主要照顾季老婆子。而季老头则被易老头喊过去,当了私塾的门房大爷。

  也是因为看到季老头这些年始终不开怀,易老头就塞了一个工作给他担着。他没事的时候,还在私塾的后院种菜。易家人偶尔也会加入其中。

  季三丫的丈夫给季回和易小四找了个武师父,战场上退下来的。骑马射箭大刀都很不错,两小的一下学就往武师父家跑。

  易老头见着小孙子学到了些真本事也很开心,让几个大的都跟着学学。那武师父表示他一个人教不了,推荐了他的几个同僚。于是,如今是各有师承!

  易家小伙子也没有排斥,毕竟这几年一直都跟着季老头练拳脚。从都城到边城,他们已经明白了武力的重要性。

  正因几个孩子都不娇气,才能活着到边城,也才能在大雁村这些年。如今的生活已经是很安稳、满足了。

  在大河镇这五年生活,似乎把罩在季家头上的乌云拨开了些。季老婆子在这些年的精心调养中,身体也逐渐好起来。

  看着全家为了她一个人,放弃在村里的土地,到了大河镇。这些年又花了这么多钱在她身上,无比的心疼。她一再说把钱留给季老二他们,自己已经老了。

  季老婆子身体好了后,又闲不住了,在大河镇四处逛。后来回家说要拉着老二家的开个面铺,家里的人都支持。有事做,比闲着胡思乱想的好。

  于是大河镇出现了一家很好吃的面铺,就在菜市场附近。肉是从大女婿那边进的,面粉就在离菜场不远的铺子上买。二女婿、三女婿也会带着自己的弟兄来照顾生意。

  每当这时候,季老二家的和季老婆子都会给他们足足的份量。尤其是那些和她家季回、季全那么大一点儿的小兵。

  味道好、份量足,价钱也不贵,不仅军户、附近军营的人喜欢来吃,大河镇上的百姓也爱吃。。

  就在季家一切都走上正轨不久,也就是三四年的光阴。季家又开始操心季回的婚事了!

  季家相中了一家女儿,家境如今不算好,是被流放来的。那家女儿已经十三岁了,姓卢,名巧娘。长得是花容月貌,心地善良。

  起因还是季老婆子摔了一跤,这小姑娘把她扶起来结的缘份。卢家以前虽然是当官的,和易老头一样,不迂腐。也许是这些年的光阴,把卢家的傲骨磨下来了。

  卢家老爷打听到季回也念过书,是跟着易老头,欣然同意了。于是季回终于定下了这一门亲事。

  也像当年的朱大郎一样,季回偶尔也去卢家帮忙种地。卢家说好要留卢巧娘到十五,季家也同意了。

  易家的大郎、二郎已经有了孩子。两个人的媳妇,一个是季婆子介绍的,一个是季老头介绍的。

  说起来,一个是面铺子的老顾客,家里是卖米面的。亲戚是被贬的官员,这家人姓李。因不想和一大家子都挤在边城,于是来了山清水秀的大河镇。想着离得远了,自然少很多麻烦事。

  李家的姑娘长得眉清目秀,很白。在大河镇是数一数二的美,很少出门,有一手好绣技。

  另一个是季老头守门,守出来的。还是大郎学生的姑姑,姓米。叫米小西,他爹是个百夫长。在大河镇也是颇有点门面!送孙子读书,完全是为了以后孙子从军有点文化,能更好的晋升。

  易老头即使来了有些年头,要说出这么好的亲事,也是不容易。尤其是米家,季家二丫、三丫的女婿是说了好话的。

  这年冬天,特别的冷。不怎么下雪的大河镇,竟也飘起了雪。卖炭翁多了起来,还有挑担子卖油的也多了起来。

  年一过,大河镇还没什么影响。但军营的人开始往边城去了,季二丫、季三丫的丈夫也随行去了。

  在走之前特意来了季家,请岳丈家照看下寡母和自己的妻儿。这一去,也不知道多久回来,季二丫哭着说:“传得急什么都没有准备。”

  最后还是季婆子直接去了布庄,买了几件冬衣给两个孙女婿。后来又买了两件一件给大丫家的朱大郎,一件让季回给他师父拿去。让他顺道去卢家看看,季回应了声就匆匆出门了。

  季回给自己武师父送棉衣去时,正巧易小四也在。他师父对他俩说:“你们要喊家里的做好准备,看情形应该要征兵了!”

  易小四直接回了家,季回顺道去了卢家。卢家说没什么需要帮忙的,但季回还是挑了些柴过去。

  回到家和家里说了情况,季家的人都沉默不语。他们没有易家人那么乐观,无可奈何之下,提醒小的都好好把武练扎实。

  在边城,不要说当兵的回不回得来!像季老三那种读书人,又有几个出去是安全的呢?

  百姓的日子,总都是不好过的。


  (https://www.xvqianqian.com/3449/3449921/1111107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