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极地陨石事件
自古英雄出少年,年轻人做事敢做敢拼。但拼要讲究方式和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要有脑子。像瞎猫碰死耗子就是比喻那些无脑之人的。不能过于简单的分析问题,也不能复杂的判断问题,要有序的进行,把问题的成因和后果先整理出来,再进行阶段性的步骤。这样会避免我们在看待问题和处理问题上出错。
人生也是一样,有规划就能很好的去生活。没有规划每天没有方向的活着,将是无趣的生活,并且会传染你身边最亲近的人。最重要的是你也很容易犯错,当你选错方向无法弥补的时候,那已经为时已晚。美好的生活其实不在于财富,充实美满的婚姻和家庭才是我们追求的,即使劳累和贫穷也是一种幸福。
一颗陨石划破云层,带着长长的尾翼,超过几倍音速的速度降落地球。这颗陨石体积比较大,经过大气层还有将近一米以上的直径。按轨迹可能降落在了北极。北极圈和附近的国家都产生了震感。
全球新闻均报道了这次事件,并有视频播放。并有专业机构报道很早就观测到这颗陨石,但计算运行轨迹不会降落地球。不知是什么原因发生了轨道的偏移,而且这颗陨石不是银河系的产物,能降落地球纯属偶然。
此新闻一出,全球科学界和陨石爱好者,以及陨石猎人都是蠢蠢欲动。大家都知道这颗陨石的价值几何。但唯一的难点就是陨石降落的地点是北极。那里条件恶劣,还有北极熊等猛兽,如果没有专业的团队和专业的器械及特殊的装备是很难在北极进行各项工作的。加之北极地表都是冰川,寻找陨石那是相当有难度的。这是许多国家或人无法跨越的屏障。
北极年平均气温非常低,一般在-40℃至-50℃之间,有时甚至可以达到-70℃或更低。这是因为北极位于地球的最北端,大部分地区被冰雪覆盖,缺少液态水,所以温度低。
科技学院的专家教授,以及学生们都在讨论这个事件。李向军博士第一时间用卫星电话联系了我国北极科考队,因为那里有他的学生。李向军祈求科考队尽最大的努力搜寻陨石的下落或线索,科考队也接受了此项任务。
栾天翔看到新闻也是非常的激动,因为如果陨石被找到,那将是一个巨大的发现。对银河系以外的未知将有了新的依据,还可能会有全新的发现。
李向军博士找到栾天翔,并将委托北极科考队的事情告诉了他。栾天翔甚是兴奋,如果是我们先找到陨石,那对我们的研究会有很大的帮助。
突然栾天翔一愣,脑子里想起了杨思博老师,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联系这位恩师了。想起杨思博是因为陨石,因为杨思博曾经给栾天翔讲:这小瓶的水样来自外太空。
李向军看栾天翔在发呆,就问:“天翔,你是怎么了,是想起什么事情了?”
栾天翔的思路被打断,转回神问:“李博士你说什么?”李向军又重复了刚才说的话。栾天翔说:“我一直有个疑问,陨石里都能有什么物质,除了一些金属和硅酸盐成分外,还会有其它的物质吗?”
李向军嘿嘿一笑说:“你的问题就是多,陨石内部的结构复杂,并在穿过大气层产生高温,会有些物质被烧掉或改性,但仍会留下一部分的,这得看陨石的大小,如果大一些的陨石,内部可能会保留原来的状态。”
栾天翔听完又问:“李博士,那陨石里有可能有水的成分吗?”
李向军一听先是一愣,然后说:“你怎么会问这么巧的问题呢?”栾天翔一听李向军这么说,他感觉自己说漏嘴了。于是就说:“我是瞎琢磨的,陨石经过大气层的高温,不可能会存在液态水的。对不起李博士,我提的问题太不专业了。”
李向军看着栾天翔回答完。突然站了起来,来回的走着,并若有所思的想着什么。
转了几个来回,他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对栾天翔说:“你的猜测没错,陨石内部是有可能存在液态水的,这让我想起了一个人,这个人和我是一届的研究生,那时他物理学的成就比我要强的多,后来我留在了这所学校,他好像去了更高等级的科学院,我们在一起的时候,关系也是特别的好,因为我能从这个人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有一次我们也是在野外采集陨石样本。他无意中捡到一颗陨石,我们决定将其分开进行研究。这颗陨石就是外壳特别的坚硬,好像后来分析是镍铁结构。在切割的过程就发现,陨石内部有气产生,我们没有用水刀,是进行的线切,于是我们便停止切割了。我们将陨石拿起来晃了一下,里面好像有液体在晃动。于是我们用小瓶接着,将陨石内部的水倒了出来,虽然不是很多。但这也是全新的发现呀!我们之前的很多疑虑也有了答案。我们对水样进行了分析,虽然没有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但也是重要的发现呀!剩下不多的水样他说要自己留作纪念,就带走了。”
栾天翔看李向军说完了,其实他想听到李博士说出那个名字便问:“李博士,那个人叫什么名字呀”?
李向军说:“这个人,我这辈子是不会忘的,他叫杨立志。”
栾天翔接着又问:“那他现在在哪工作呢?”李向军沉思了一下说:“自从他离开学校后,我就再也没有他的消息了,因为按他的成就,在各大论文刊物上应该是常客。真的不知道这个人怎么就消失了呢?也有可能遇到不幸了。”
栾天翔听着李向军对杨思博老师的夸奖和赞扬,心想杨思博老师真是不幸呀,暗暗的替他惋惜。
经过了20多天的等待,已知全世界许多国家和爱好者都纷纷奔赴北极圈进行搜索。李向军博士焦急的等待着消息。他现在的心情是徘徊不定,作为一名科学家,他希望这颗陨石不管是谁找到,都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但国际形势竞争激烈,科学技术和发现同样也是明争暗斗。他最希望的还是由我方自己找到,并运送回国,那样我们就可以得到第一手的资料,进行下一步的分析研究。如果落入国外,我们将对陨石的信息将一无所知。一旦落入陨石爱好者或陨石猎人的手里,那么这颗陨石会遭到破坏。所以时间越久情况将越复杂。
李向军博士终于按捺不住自己的心情,再次拨通了北极科考队的卫星电话。那面回复北极近期天气恶劣,不适合室外考察研究。并且陨石极有可能落入冰层,加之时间过去这么久,现在估计已经找不到陨石降落的痕迹了。
李向军博士也问了一下:可否有其它国家的队伍和人员抵达北极圈。北极科考队给的答复是:目前是看到了几支队伍在活动,但这几天谁都无法进行室外活动的,气温已经接近零下六十度。如果搜寻走的太远,无法返回的话,后果和损失将无法估量,再加之这项活动并没有授权,也是无能为力的。
李向军博士一听感觉脑袋上遭了一闷棍似的,险些晕倒,他放下电话坐了下来。这是多么好的机会和时机呀!有可能这辈子也就能赶上这一次。再往后将没有任何机会了,他想了一下,不行我不能浪费这次机会,再难我也要试上一试。
于是李向军博士拨通了校方电话,将自己的想法说了一遍。并且相当的坚决,校方不同意,他将自己寻找资源。
因为李向军要亲自带队进入北极,他已经不是年轻人了,他目前已接近七十的人了。虽然看着稍年轻,但岁月不饶人呀!一旦在北极发生意外,对于我国物理科学界将是很大的损失。
学校管理和教育部的人员专门找李向军博士谈判和沟通,但这位老专家脾气上来后,还真是谁都不好使。
经过几天的沟通和会议商讨,他们制订了一套比较安全可靠的方案。
这次任务由李向军博士带队,挑选体质和素质好的专业医疗队员带上必备的药物和器械。并在各个机构挑选技术人才和专家配合此次活动。这里有气象专家,地理生物专家和专业的救护队员。
这次活动以官方的形式通报北极科考队全程配合此次活动的顺利进行。并要求这次行动要保证所有人员安全返回,避免出现任何的差错,一定要在保证人身安全的前提下执行任务,不能冒险作业。并且所有人员签订了军令状。
此次的活动也是全校人尽皆知,栾天翔肯定也是知道的。他心里非常想参加此次活动,跟李向军博士已经申请了好多次。由于这次活动非同一般,特别的危险,加之栾天翔年龄还小,李向军博士不想让他冒此风险。
栾天翔与家里人沟通,栾安邦与周冰也是一百个不同意,由于他们长期生活在我国南方地区,就连北方的严冬都为尝试过。如果冒然进入这个极寒地区,后果真是不敢想象的。
虽然所有人都不同意栾天翔参加活动,就连小胖韩晓宇和刘静宜也没有撼动栾天翔的想法。
栾天翔终究是个孩子,他为了这件事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两三天不见人也不上课。就连李向军找他,他也不去。
李向军知道这个孩子也是个倔脾气,但活动确实太危险,还有很多未知的风险存在。
李向军也是没有办法,亲自找到栾天翔说:“这次带你去也可以,但你要向我保证,进入北极后不要觉得新奇,瞎跑。一定要听指挥,一切活动必须申请后才能执行。如果涉及远途,你是不能参与的。如果你能做到这些保证,我还是勉强同意你参加的。”
栾天翔一听,一翻身从床上就蹦了起来说:“真的”。李向军点了点头。李向军在后来的考虑是,这次北极之行,也是难得的科研科考机会。带上他,只要不涉及危险作业,应该是没问题的。让他留在科考队的驻扎地做个联络员还是可以的。就这样李向军带着栾天翔走完流程也成为了队伍中的一员。
这次寻找陨石的行动,也是得到了国家和各部门的支持,并且有些企业也是捐物资和资金。保证了这次行动尽早顺利进行。这次活动筹备用了二十几天的时间,把需要的装备和物资提前运往北极科考驻地,这个有李向军带队,一行12人的队伍就要踏上北极之旅。
(https://www.xvqianqian.com/3458/3458453/1111112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