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大明嫡皇孙,开局救活太子朱标最新文章 > 第61章 心机深沉的布局

第61章 心机深沉的布局


朱标也十分赏识解缙,听到朱允熥如此说,大为不悦,问道:

  "你又没见过解缙,怎么知道他不适合当官?"

  朱允熥从容不迫地答道:

  "儿臣虽然没见过解缙,但读过他许多文章。俗话说文如其人。"

  "解缙才气是很不错的,但是恃才傲物,不会做人,缺乏做实务的经验,所发的议论也是不切实际不合时宜的。"

  "古往今来像他这样的人很多,比如屈原、贾谊、李白、苏轼。这样的人的确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但也的确不会做官。"

  "用人当用人所长,会读书的人让他读书好了,会做官的人让他做官好了。"

  朱元璋拍掌叫好:"孙子,有见识!跟咱想到一块去了。以解缙那副德性,硬要他做官就是害了他。工部侍郎要处理各种繁琐的事务,解缙的确干不来。"

  好不容易选出一个人,却被否决了,朱标问道:"那么选谁任工部侍郎呢?"

  工部侍郎是一个极重要的职位,朱元璋一时之间直挠头。

  朱允熥接口说道:"工部左侍郎用宋礼,工部右侍郎用黄福。"

  朱允炆登基后,重用黄子澄、齐泰、方孝孺等一帮书生,整天整一些华而不实的花活。

  像宋礼、黄福这样的实干型人才全都靠边站,到了永乐时期,这些人却大放异彩。

  朱元璋猛地一拍大腿。

  "这两个人好!我怎么没想到呢?"

  "前两年,宋礼和黄福就上书揭发陈家、乔家、李家贪污受贿。"

  "咱派吏部和户部、三法司联合调查。结果什么也没查出来,宋礼和黄福还因此被削官夺职,撵回老家了。"

  朱元璋越说越生气。

  "现在看来,宋礼、黄福才是真正的忠臣。那伙子人肯定是拿了陈家、乔家、李家的好处!"

  "可恶!真可恶!看来詹徽、赵勉、张廷兰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洪武二十二年,詹徽任吏部尚书、赵勉任刑部尚书,张廷兰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他们都是清一色的湖广人,是洪武二十三年李善长案的幕后推手和主要执行者。

  朱元璋原本是有意放李善长一条生路的,但在詹徽、赵勉、张廷兰的一再坚持下,最终还是赐李善长自尽。

  洪武二十三年,六十三岁的朱元璋在奉天门召见七十七岁的李善长,彼此谈到当年创业之艰难。

  朱元璋流下热泪,对李善长说:"有人说你谋反,咱是不信的。回家好好养老吧。"

  等李善长高高兴兴地走了,詹徽说道:

  "三法司己经调查清楚了。胡惟庸谋反,李善长虽没参与,但至少是知情的。知情而不报,就是观望,观望即是不忠于陛下;"

  "李善长找信国公借三百兵卒,倘若信国公不向陛下报告,这三百兵卒就瞒着陛下,悄悄借到李善长手上了。今天能借三百,明天就能借八百。"

  "以信国公的威望和资历,如果都无力拒绝李善长,那么臣想请问陛下,满朝文武大臣谁能拒绝李善长。"

  朱元璋道:

  "善长忠厚,跟随咱几十年了,他贪赃枉法是有的,擅权乱政也是有的,但没有反心。他已经七十六了,咱没必要落个杀功臣的恶名。"

  詹徽脱口而出:

  "司马懿侍奉曹家几代人,高平陵之变时,司马懿已经七十岁了,谁会想到大魏忠良国家重臣,也会奠定新朝,成了晋高祖宣皇帝?"

  朱元璋闻言,脸色大变。

  詹徽不依不饶,又连递几把刀子。

  "王莽篡汉前,其实是人人称道的大忠臣。"

  "篡改遗诏的李斯,在始皇帝眼中是个大能臣。"

  "屠王弑帝的周勃,是汉高祖称道的忠厚人。

  "废立天子的霍光,是汉武帝倚重的托孤大臣。"

  "陛下博古通今,岂能不知这些前朝故事?″

  "更不用说宇文护、萧莺这些扮忠诚的皇侄了,一旦翻脸,比豺狼还凶狠。"

  "就连武氏那样的六旬老妇,也敢篡亲生儿子的位。"

  "再有杨坚这样的外戚,赵匡胤这样的义子加禁军统领。"

  "皇帝宝座至高无上,就算李善长没那心思,能保证他的儿子、孙子没那心思吗?"

  "臣冒死言:

  当今天下,朱家第一,李家第二,徐家第三,常家第四,蓝家第五。愿吾皇深思之。"

  詹徽并不是科举出身,他的最高学历是秀才。

  但他最擅长揣摩人性,一席长篇大论,将朱元璋拿捏得死死的。

  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没有动李善长。

  那一年他只有五十三岁,而李善长已经六十七岁。

  朱元璋有绝对的自信,熬死李善长。

  洪武十八年,朱元璋又杀了一批人,但依然没有动李善长。

  洪武二十二年,六十二岁的朱元璋大病一场。

  他想起自己的曾祖父、祖父、父亲都是六十四岁死的。

  朱元璋真切地意识到,大限将至了!

  听罢詹徽的长篇大论,朱元璋被压抑已久的猜忌和恐惧奔涌而出。

  假如李善长在洪武二十一年死了,绝对对是功比萧曹,备极哀荣。

  但李善长太能活了,七十七岁仍然精神镬烁,令六十三岁的朱元璋自叹不如。

  权力斗争历来都是最残酷的,没有一个君主敢于相信:

  面前这个俯首称臣的人是真的在俯首称臣。

  李善长必须死,冯胜、傅友德必须死,才刚刚四十出头的蓝玉,更加该死!

  七天后,朱元璋赐死了李善长,随后实施了一场血腥大屠杀。

  在搞死了李善长之后,詹徽、赵勉、张廷兰又瞄准了下一个打击目标:

  蓝玉。

  詹徽为人机心极深,极低调。

  朱允熥一直视他为最凶狠最阴险的敌人,现在,千载难逢的机会就摆在面前。

  他挺身而出,从容说道:

  "据马和掌握的证据,吏部、户部、刑部、都察院每年从南京造船厂拿走的银子,不下十万。"

  "以此类推,每年从六大造船厂拿走的银子,总额应在六十万上下。"

  朱元璋有两件事绝对不能容忍,第一是谋反;第二是贪污,尤其是这种团伙式贪污。

  短短十年,六部已经一团漆黑。

  朱元璋无比愤怒,但更多的是心力交瘁。

  他问朱标:"你以为如何?"

  朱标道:"查!一查到底!"

  朱元璋:"已经烂透了,找不到一个干净的,派谁查?"

  朱允熥再次挺身而出,"爷爷,孙儿推荐三个人。"

  "说!"

  "吏部尚书用骞义,户部尚书用夏原吉,刑部尚书和都察院左都御史则由杨士奇担任。"

  骞义和夏原吉都是科举出身,目前在翰林院任着闲职。

  在历史上,骞义在永乐朝长期主管吏部,夏原吉长期主管户部,是朱棣最为倚重的大臣。

  朱元璋对这两个后起之秀本就很是欣赏,都曾召见过。

  他看了朱标一眼,"杨士奇是谁?我怎么不知道?"

  朱标:"儿臣也没有听说这个人。"

  在明朝276年的历史中,有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在社会底层20年,浪迹江湖,却在贵人的赏识下步入朝廷,成为一代名相。

  他最大的魅力在于人穷志不短,城府极深,手段高明,可以说是厚黑学的典型,但背后却仍有仗义和忠诚。

  这个人就是杨士奇,他和明朝的另一个风云人物解缙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

  解缙名满天下,杨士奇默默无闻。

  解缙进士榜头甲第九名,杨士奇学历只是个私塾。

  解缙情商极低,杨士奇情商极高。

  解缙是天子门生,倍受宠爱。杨士奇自学成才,靠被人推荐才进入仕途。

  杨士奇童年悲惨,父死母改嫁,他作为一个拖油瓶而改姓罗。

  继父罗性是一个不入流的小官。

  罗家举行祭奠先祖的仪式,杨士奇想起自己故去的父亲,也产生了祭拜的念头。

  他捡来土块,选择一个无人注意的角落,做成神位的样子,然后郑重地向亡父跪拜行礼。

  这一幕,恰好被继父撞见,从此对他刮目相看,并且告诉他,从今往后恢复他的杨姓,不再姓罗。

  杨士奇慌了神。

  继父说:"你才八岁,寄人篱下,却能够不忘先祖,可见将来一定能成为一个奇男子。我有几个儿子,加起来也顶不上你。将来你出息了,稍微照顾照顾他们。"

  自此之后,继父着力培养杨士奇,不仅送他上私塾,而且让他读许多私塾里读不到的书。

  可惜好景不长,继父因罪被贬职到远方,杨士奇和母亲的再一次陷入困顿。

  但他并没有气馁,更没有摆烂,而是更加刻苦读书,靠着过人的才学,在县学中谋得一个职位。

  但是很不走运的是,杨士奇把学印给弄丢了。

  这是很严重的事件,是要吃牢饭,甚至要掉脑袋。

  杨士奇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从此开始了漫长的流浪生涯。


  (https://www.xvqianqian.com/3501/3501541/1111108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