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制作竹篮
竹林往往连绵不断,并随着岁月的增长逐渐向四周扩展,直至形成一片葱郁的竹海。
村里附近的山上也有大量竹子,但通常是分配给村民们使用的,不允许任意砍伐。
高晓明他们两处山里都不凑巧有竹林,若要寻找就需要进入深山,不过幸好,竹子随处可见,毕竟它们的存活率很高。
步入竹林,周围尽是翠绿色的生机,竹杆、竹叶和地面生长的竹笋一眼就能看见。
这里的春笋体积硕大,味道略带苦涩,不如冬笋鲜美;山里还有另一种小号竹笋,口感更为细腻,让品尝者倍感鲜嫩多汁。
晓明看着院子里铺满的竹笋,打算明早在那里挖些回家烹饪。
他的想法不是新鲜食用,而是打算将其晾干慢慢享用。
相比之下,虽然新鲜嫩竹笋的口感独特,但在烹饪后的口感上更佳。
他会将鲜嫩的竹笋烧煮后切片,接着晾干。
待需要食用时,只要将它们泡发,配以一些腊肉或炒制,便会散发出浓郁的笋香与弹性十足的嚼劲。
当他带着两支楠竹回到家时,天色已经渐渐变暗。
许小美正在厨房中切菜,金属刀具敲击着砧板,奏出了清脆的响声。
“我去牵牛羊回家了。”高晓明边说边将楠竹放置在院子里,便走出门去。
他一路来到牧放牛羊的区域,确认一切都安然无恙。
村庄普遍是养猪多而养牛羊的少,使得牛羊得以随意游弋于广阔的草地。
他大声叫唤:“回去喽!”松开栓系,牵着牲口踏上归途。
原本用来围建住房的石墙旁边已建好了牛舍与猪栏、鸡笼之类的辅助设施,现在他没养猪,那些空出来的空间对羊而言绰绰有余。
通常牛沉静无声,而羊们却活泼得多。
看见高晓明靠近,羊们纷纷开始叫唤,一路跟随他咩咩作响,仿佛述说白天的生活琐事。
这个时候,那只黑虎带着一个小精灵不知从何处忽然出现,围绕着高晓明,时而传来狗吠,令他身处群兽之中,颇为热闹。
幸运的是,高晓明居所离邻居稍远,不然那些动物们的噪声肯定会扰邻。
等到所有畜类都安置妥帖,夜晚完全降临。
他家里已经敷设了电源,购入了数盏灯泡,厨房、客厅以及他们睡的卧室各一个。
起初许小美好像觉得灯具有些多余,但在使用后她体会到便利。
此刻,厨房传来了许小美的声音,“快洗个手过来吃饭啦!”随之是烹饪的声音响起。
高晓明打来清水洗净双手,随后走向厨房。
刚一跨进门,就扑鼻而来阵阵诱人香气。
原本捉来的几只牛蛙,现在已是一道美味佳肴:去皮后处理内部脏器,并剁去脚趾及头部,剩余皆可食用。
事实上,牛蛙皮也是可品尝的一部分,富含蛋白质,口感虽不及脆口,反而带着类似熟透猪肉皮般的柔软质地。
许小美好像是无意中将蛙皮丢弃了,桌上只有剔肉后的蛙腿搭配着干辣椒和香葱,色彩搭配得相当诱人。
满满的一大盘蛙肉令人心生馋意。
此外,许小美还准备了一碟绿色蔬菜作为清新的陪衬,一道荤素搭配十分和谐。
许小美好似非常满意这一餐,接过盛好的米饭,夹了一筷子的蛙肉品尝。
品尝之后,双眼熠熠生辉,惊叹:“这肉如此细腻,比青蛙好吃得多,份量还大呢!你是在哪里找到的?下次我们也一起去捕捉吧。”
但高晓明可不敢领着许小美深入深山的溪涧寻找牛蛙,那里的野生蛙大多只是体型较小的青蛙。
而且对农夫而言,青蛙是水稻的好伴侣,因为它们能驱赶农田里的虫害。
村民们通常很少抓捕青蛙。
“再过两个月就是它们繁衍季节了,就留给大自然吧,越多蛙就意味着更健康的农田。
我们就偶尔享用几只即可。”高晓明表达了自己的见解。
对此,许小美自然赞同,由他全权安排。
用完餐后,许小美好像着了迷一般又回到她的蚕宝宝身边。
如今蚕宝宝还是幼态,实际上并无太多看头,毕竟那些刚给她准备好的桑叶尚未消耗殆尽,仅留着几处小洞作为进食的证据。
"它们居然还没吃完,我还想再来些叶子呢。"许小美带着点失望的神情说到。
相反,高晓明此刻有些忍俊不禁,心中想:待这些蚕进入繁育期,肯定等不到你的叶子放下去,一大半就被吃得差不多啦!想想要是养太多的话,半夜三更还得起床加叶子,这人累到一半的份上都不为过啊!
对于这一切,虽然高晓明心知肚明,但他没有打断。
只是静静地让许小美享受养蚕整个过程,包括日后是否扩大规模,蚕丝销售所得也是她个人的小金库,悉听尊便。
经过一整天的忙碌,两人终于疲惫地上床休息。
然而,卧室里,另一种“忙碌”悄悄展开——黑虎躺在院中的狗窝里,耳尖听到屋内有声息,便抬了抬脑袋,竖起耳朵聆听片刻,接着确认没有异常后,才安然入睡。
夜色渐渐笼罩了大地,半月高悬于星空之中,映照出一片明亮。
周围安静无声,人们沉眠于梦乡,就连动物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境里。
时光悄然流过,星辰转移间将漆黑之夜替换为曙光微照的东边天际。
然后太阳从天边跃起,普照着世间万物,迎来了新的一天。
黑夜消逝而黎明破晓,大自然的轮回永不更改。
有的人在此刻从梦乡中苏醒,而有些人则永久留在了那个梦境。
清晨七点半,正蹲在自家院子喝粥的高晓明忽然听到远方似乎隐隐传来哭泣的声音,眉头微锁,放下手中的碗碟,朝村庄的老去方向张望。
村务工作到了 时,原副主任高远见失去了副主任之职,加上夏季蒸酒的人不多,近段日子他的闲暇时光显得更多了。
此刻,他径直来到了高晓明家中,目光直接落在了两株最近移栽进来的桑树上,不由得眉头紧锁。
此时刚喝完粥,本来打算去村子里一探究竟,由于之前只听得一些模糊声息,高晓明对此并未特别在意。
然而还没来得及启程,父亲先他一步到来。
"爸爸,那边的老村子出了什么事?我怎么好像听到有人哭泣的声音呢?"高晓明关切地问道。
可是面对这样的问题,高远见并未直接回答,反问道:"你什么时候在家里门口移栽了两棵桑树?"
“昨天。”儿子答道。
听到回答,高远见的脸瞬间阴沉下来,大声呵斥:“前面不种桑,后面不种柳。
这样一句俗话你也不记得吗?桑谐音同‘丧’,昨天才种上,今晚村里的就有人驾鹤西归了!赶紧把它们挪走,免得旁人知道了!”
"都这么大个人了,一点常识都不懂!"高远见一边怒斥着,一面起身找来了农具,亲自要搬走这两棵树。
听到这里,高晓明呆住了,这个局面并未在他预期之内。
关于前不栽桑后的禁忌他听过,但未曾深信。
因此,在小美好提出为方便采桑叶种上桑树的时候,他没有犹豫就实施了。
然而如今,父亲坚决要移走桑树,并把它归咎于昨天栽下的树与昨晚村子有人去世有直接关联,这让高晓明觉得牵强之至。
但前世的高晓明对此抱怀疑态度,而今世的他对这个观念还是有些信服。
如果一件事没人质疑不好,也就罢了;但如果一旦有负面言论,总会在他心中留下印记。
若事情进展不顺,他会试图把这些不利因素归咎于此。
站在门口的许小美好似心里七上八下,提出移植桑树和选择地点的也是她。
如今听高远见到这样的反馈,她不禁自责起来。
“爸爸,我去挖吧。”高晓明代劳接手高远见手中的铁锹。
他们刚在前一天移植了这棵桑树,土壤尚且柔韧,挖掘起来轻易找回了树根系统。
“爸爸,谁……”高晓明询问,这里人们在谈到逝去者时倾向于称作‘老’或逝世、离去,很少会直接提到死亡。
“是大房的祖父,已经九十三岁了,是喜丧之年。
你一会儿要去村子那边帮忙整理些事务。”高远见过来通知晓明,因去世的是家族长辈,他当然会被请去主持一些事务。
此外,这家主人还委托高远见掌厨筹备葬礼宴席,需要根据他们的预算设计菜单,并提前准备所需菜品。
“祖父没了?”高晓明脑海里浮现出老人慈祥的笑容,顿时感触颇多。
他对老人记忆犹新,小时候常围着老人听他讲故事和猜谜。
据知,老人曾读过书,学识颇丰。
“是的,他在睡梦中安然离世,还算平和。
醒来时家人发现他已经离世,但具体什么时刻就不得而知了。”说着,他们已将桑树挖出。
这一次,是高远见主动选定了一处安置之地,在晓明以前拓垦过的山坡下方,旁边有一片橘树丛。
看着幼小的橘树,他说起:“如果想多种果树,要到石门村购买果树苗,那边村民们很多都包下了山林种植。”
听到这话,高晓明回应了一个哦,不过心里并不乐意跑一趟石门村,尤其是想到见他的舅舅。
尽管他们名义上是亲人,但事实上几乎没什么往来,甚至比与陌生人的相处更令他感觉不自然。
是到舅舅那儿买,还是到其他人手里?两者都让人不舒服,还不如换个其他地方,至少能更自由地讲价。
看出了高晓明的犹豫,高远见没有再多说什么。
他认为晓明他们与这边的舅舅关系友好会是件好事。
重新种植了桑树后,他们俩一起来到了祖父的家中,帮忙料理身后事宜。
因为年代和地区的特殊性,喜庆活动简办,葬礼也是同样简朴,只是暂时不需要火化,他们还需挑选墓穴,并挖掘土坑。
每一户人家都有专属的墓地区域,不可随意安置亲人。
高晓明赶到那里时,家中满是忙碌的身影,为祖父的遗愿忙前忙后。
作为家族中最年长和声誉昭彰的人物,祖父的去世在整个村子都是重要事项。
高晓明细心想帮,然而他还年轻,许多事情还不在其力之范围。
因此在站了一会儿后,还是选择了返回家中。
回到家后,看到许小美神情仍显得焦虑,许小美走至高晓明身旁,忐忑地说:“晓明,都是因为我,竟然在家里门口种桑树……”
高晓明闻言轻轻一笑,宽慰她道:“别太往心里去,就算真有不好的事,那也是发生在我们家头上,不会影响到他人。
祖父寿终正寝,丧事本来就是喜事。
不必太挂心,也尽量别和别人提这事。”村里的乡亲们普遍很迷信,爱闲话家常,要是真的乱嚼舌根就糟了。
许小美当然明了轻重,没有随意乱说,可她整个人的情绪很低落,显然是对自己仍有愧疚感。
虽然高晓明不善于安慰,但他明白人们在忙碌的时候容易忘记烦恼。
所以他提议和许小美好好利用时间编织篮筐,以此分散她的注意力。
制作竹篮需要用劈开的细竹片编织网眼底架,粗一点的竹材作为篮身结构。
首先固定篮体框架,然后用细竹丝编织,从 渐次绕至边缘,形成所需的尺寸。
随后在顶端往上织上约三寸,最后收口。
两人的合力下,篮筐雏形逐渐显现。
高晓明与许美儿都是心灵手巧之人,整个村庄几乎大部分的人都掌握了这类手艺,只有极少数人手欠灵巧些。
编篮筐或是竹篮,不仅可以用竹编,用柳枝也能,柳枝编织的更光洁,不易刮手。
完成大的一个竹篮后,剩余的原料也能物尽其用,于是他们接着编织了一个小一点的篮子。
祖父离世的那日曾逢雨,连绵到第二天早晨仍滴滴答答地下着,仿佛是天空替逝者哭泣。
即便失去了村里的长老,大多数人依旧坚守日常,农作需进行,家务也不能丢。
于是细奶奶来找高晓明商议红薯藤的嫁接工作。
(https://www.xvqianqian.com/3723/3723000/11111083.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