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臂膀(上)
景璘看着子烨,少顷,淡淡一笑,道:“上皇所言甚是。”
两边寒暄一番之后,景璘登车,在仪仗的簇拥下离去。
我望着那车驾离去的身影,直到远去,才收回目光。而后,我发现子烨正看着我。
“怎么了?”我问。
“无事。”子烨道,“回宫吧。”
我说:“圣上方才提起的那回京之事……”
“方才不是回答过了。”他说,“日后再议。”
说罢,他令桑隆海摆驾回宫。
——
景璘认真守起诺来,倒是一点也不拖延。
他回到京城之后,没多久,就传来了诏书。京城大理寺将杜行楷生前的副手钟禄拘捕,在狱中,此人供认了当年罗织罪名,诬陷杜行楷与废太子勾结之事。
皇帝震怒,责令大理寺秉公严惩,为无辜者昭雪。
钟禄腰斩弃市,没多久,一份诏书从京城送到了洛阳。上面盖了景璘的玉玺,赦免了杜行楷生前之罪。
此事,与命妇们的诰封前后脚出来,让洛阳上下又是热闹了一番。
杜家在洛阳一向声望不错。
虽然在一些人眼里,为杜行楷昭雪的,应该是子烨而不是景璘。这赦罪的诏书由景璘来下,多少是压了子烨一头。但更多的人觉得,这其实是子烨赢了。
此事本不复杂,但涉及两京关系,从而变得几乎不可为。但如今,竟是景璘那边下了这赦令。怎么看也是景璘服了软。
在一片议论声之中,杜行楷被追授燕国公,祝氏则封为了宋国夫人。
此举,确实让洛阳朝野对我的看法大有改观。
在他们眼中,我和子烨的婚事,是京城那边塞过来的,而我则是彻头彻尾的京城那边的人。而京城这么做的目的,当然是没安好心的。以上官家和杜家的过往,我定然是会防着杜家的,说不定当上太上皇后之后,头一件事就是对杜家下手。
但出乎所有人意料,我不但没有任何打压之举,杜行楷还脱了罪,且追封国公,祝氏也封了国夫人。
而更大的好处,是让我收拢了外命妇的人心。
虽然这品级之事,给不给,如何给都是朝廷定的。但这最后一步迟迟不动,却是我当上太上皇后之后才得以落下。外命妇们纵然从前有这样那样的想法,经由此举,也让她们认清了谁才是真正的后宫之主。
谢恩之时,从前那各怀心思的气氛,已然一扫而空。在我面前,命妇们至少已经在表面上做到了毕恭毕敬,悉听吩咐。
挑选近侍的时候,我择选了四位。
一是武陵郡夫人,一是宣城郡君,一是昌化郡君,一是弋阳郡君。
武陵郡夫人,在我成婚后的命妇进贺之时,我就见过。当时,她颇为健谈,对年老的越国夫人和随国夫人亦照顾有加,让我颇是印象深刻。
但更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她早有了诰命,地位也不低,却似乎并不露脸。祝氏给我拟的任用名册之上,也没有她。
这些日子,我细细打听过。果然,这武陵郡夫人的来历颇不简单。
武陵郡夫人的丈夫名叫陈定,是子烨麾下一名重臣。
子烨自齐国起兵时,本只有千余兵马,在当时诸皇子纷争之世,可谓微不足道。当时,子烨发布檄文,斥责诸皇子只顾私利,祸乱天下。响应者虽寥寥,却也不是没有。
陈定就是其中之一。
他当时是兖州长史,对子烨颇是敬佩,闻得子烨的兵马到了兖州,不但不阻止,反劝说当时的兖州刺史刘让投了子烨。
也因为得了兖州兵马,子烨的力量迅速壮大,不但保证自己不被别人吞掉,还一句攻下了半个河南。可以说,若无最初的兖州投奔,凭他那点起家的兵马,只怕平定天下之路要曲折许多。
后来,陈定和刘让被奸人出卖,在渡黄河时遭遇伏击,丢了性命。子烨登基之后,对这二人的遗属加以厚待。陈定的妻子封为武陵郡夫人,刘让的妻子封为越国夫人。
越国夫人自丧夫之后一心礼佛,不问世事,深居简出。但武陵郡夫人却是个有能耐的。
自当年起兵,她就一直跟在陈定身边东奔西走,在营中做些缝补照料之事,颇有些威望。后来陈定去世,子烨登基,她得了诰封,本在朝中也有一席之地。
可是,她遇到了祝氏。
祝氏是个文弱的身子,一直待在后方,直到子烨登基方才回到京城。
身为杜行楷的遗孀,祝氏纵然没有得到国夫人的诰封,也仍然受到了众人的静养。子烨的麾下,以林知贤为首的齐王府一众臣僚,都是杜行楷当年一手带出来的,自然也对祝氏多加敬重。
有人的地方总有利益牵扯,就算子烨再怎么不愿意,随着他的朝廷壮大,也已然有了派系。而随着子烨定居洛阳,朝廷中的一应规矩也如京城一般建立起来,外命妇之制也应运而生。
外命妇虽并非朝臣,但仪礼和内宫等诸多场合,都是离不开的。后宫没有皇后,谁来担当那统帅外命妇之人,便成了首要之事。
当时,呼声最高的便是武陵郡夫人和祝氏。武官出身的朝臣,大多站在了武陵郡夫人一边;而文官一系,则大多支持祝氏。
眼见两边要争执起来,武陵郡夫人忽然上书告病,回家休养,退出了这场争端。
如今,我要接手这外命妇的摊子,但不想照着祝氏的安排,那么首先要做的,就是在用人之事上下手。
武陵郡夫人有足够的威望,那么将她用起来,正是合适。
不过,我也并未将祝氏的人都弃用。
其他三位,其实都在祝氏的名册之内。
譬如宣城郡君。
她原本是清河侯夫人,如今定了品级,封为宣城郡君。当初在洛水行宫,邢国夫人她们与洛阳命妇们起了争执,这位的嘴皮子功夫颇是了得。不过据我所知,她并非全然是祝氏那边的人。她的丈夫清河侯是武将,从前与陈定交好,她与武陵郡夫人亦有往来。
至于剩下的昌化郡君和弋阳郡君,她们性情风评不错,因此受祝氏青睐,列入了她的名册。但一直以来,她们都不算祝氏近前的人。
至于祝氏希望我重用的人,我一个也没有用。
我想,祝氏该来找我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3904/3904708/429741.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