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酱缸文化,在后世成为了一个非常出名的词汇,但是赵源所说的酱缸文化,却并非后世所言的内容,而是从十二、十三世纪宋王朝兴起的理学道学,逐渐沉淀到十六世纪以及十七世纪,终于淤塞成为一个酱缸。
“理学究于今日,不同于宋明,既无主峰可指,如明儒之有姚江;亦无大脉络大条理可寻,如宋儒之有程、朱与朱、陆,如此可谓酱缸。”
赵源轻声感慨了一番,他认为到了如今,陆王心学一系趋于衰颓,程朱理学一脉则多在于卫护、阐释程、朱之说,但是本质上没有创新发展,依然处于吃老本的阶段,那么青廷在梳理自己的官方统治思想时,也就变得重实践而轻理论,因此就特意强调朱熹。
昔日,康熙皇帝曾经与讲官张玉书、汤斌等人围绕理学进行过一次意味深长的对话,康熙对张玉书等人说:“朕见言行不相符者甚多,终日讲理学,而所行之事全与其言悖谬,岂可谓之理学?若口虽不讲,而行事皆与道理符合,此真理学也。”
严格来说,康熙作为一个务实派对空谈的理学产生质疑是一件非常正常的事情,但是张玉书避重就轻,只回答了一句:“皇上此言真至言也。理学只在身体力行,岂尚辞说。”
但是很显然,这样的回答不会让康熙满意,只是他并没有过多去做文章
当时间过了足足三十二年后,康熙在一次听取部院各衙门官员面奏后,终于发现这个问题已经恶化到相当离谱的地步,此时青廷中充斥着虚有其表善于夸夸其谈的人,他终于忍不住再次发火,道:“等皆读书人,又有一事当知所戒,如理学之书,为立身根本,不可不学,不可不行。朕尝潜玩性理诸书,若以理学自任,则必至于执滞己见,所累者多。”
说完这些后,康熙皇帝将熊赐履拖出来鞭尸,“昔熊赐履在时,自谓得道统之传,其没未久,即有人从而议其后矣。今又有自谓得道统之传者,彼此纷争,与市井之人何异?凡人读书,宜身体力行,空言无益也。”
从这里可以看出,康熙皇帝对理学并不关注它的哲理层面,始终认为‘空言无益’,而到了雍正年代,雍正更是曾痛斥过一个理学名臣杨名时,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些减轻农民负担的事,就遭到了雍正的痛骂,认为此人沽名钓誉,但是不知纲常大义。
到了乾隆时期,乾隆皇帝对程朱理学极为推崇,更是认为这个是治国根本。
三代君王的表态看似各有不同,但是有一条隐藏在深层的逻辑是相通的,那就是他们都不关心程朱理学本身的义理,仅仅只关心其中有利于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并且让臣下身体力行,但是如此一来清代理学在哲理方面并没有任何进步,走进了死角,最终甚至演变成为了贞节牌坊这一套专制统治理论。
回过头来看看,龙国原本并没有这些奇谈怪论,汉唐时期民间风气开放,唐朝贵族妇女能成群结伙地骑马外出郊游,男女交往也十分开放,彰显出龙国文明的包容与自信,即便是在理学发源之端的宋朝,理学也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
曾经说话那句千古名句‘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理学家程颐,也并没有真正固守这个观点——当外甥女丧夫之后,程颐怕姐姐过度悲伤,便将外甥女接到家中,然后再嫁给他人,压根就跟守节没有什么关系。
(https://www.xvqianqian.com/4233/4233500/14514312.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