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研发出新技术
“以前宁彩霞也这么做过,所以,或许也不是那么麻烦。”
“不行,我还是做不出这种事。”
被理性重新控制,欣莲的身体有些僵直地坐了回去。
“我会忍耐的,至少在今天之前。”
“辛苦你了。”
欣莲轻轻靠在了林凡的肩膀上,宛如一个归巢的小鸟。
“真希望大人再也不用走,但作为一国之君,这恐怕是不可能的。
我知道,大人会把我留在城西,又让我掌管皇帝大印,都是对我的信任。
所以,至少回来的这段时间,请好好听听我的抱怨。”
“嗯,我会的。”
……
“最近,由于科技快速发展,一些商人和官营企业部门,也在科研问题上产生了纠纷。
下属于城西城的工厂及衍生的餐饮,生活用品部门向外扩张,如今城西城的实际管辖范围已经扩大了七倍,道路上的问题不得不解决,城市也要进行更合理的规划。”
房芜美在林凡办公的后殿中做着报告,向林凡述职,她花了半小时的功夫,等这一切都结束后,林凡点了点头,她才轻轻舒了口气,坐回林凡的身边。
“问题我都了解了,这几年辛苦你了。”
“没关系,像这样的工作,本就是我的理想,夫君实现了我的理想,我感谢还来不及呢。”
“真的是这样吗?”
“仅在工作上,是这样的。”房芜美有点闹别扭似的噘嘴说道。“至于私情的事,昨天夫君已经和欣莲解决好了吧?
现在我姑且只是来汇报工作的城西府尹,出于公私分明的角度,夫人的事等我下了班以后再说。
之后,我会再以夫人的身份来找你的,这三年的帐,自然要和夫君好好算算。”
这宛如烈日般灼热的眼神,让林凡吓得不敢轻举妄动。
“那现在先说一下工作上的事吧……”
就这样,林凡谈开了城西地图,与房芜美进行了一番讨论。
如今,随着城西飞速地成为了全国的工业中心,革新技术的科研成为了炙手可热的行业。
教育迅速发展,林凡的工研司在急剧扩张,一些私人公司也在设立自己的研发部门,革新技术,产生利润。
而权力纠纷,也随之产生,辛辛苦苦研发出新技术的一方,总不能让其他人简单将自己的新产品抄了过去。
因此,就有了对“知识产权”的需求。
林凡本以为这一天暂时还不会来,但工业兴起的速度超出了他的预想,在利润的驱使下,工业从不受重视,到被全民趋之若鹜,时间极其短暂。
于是,林凡便草拟了一份专利法,创立专利审核部门,根据发明的特征,提出权利要求。
一方面,企业要向国家缴纳专利维护费,另一方面,生效的专利在其他产品侵犯其权益时,有权利向司法部门起诉,获得赔偿,并要求对方禁止使用。
当然,林凡的法律也并不完全自由,一些与国家命脉产业相关的专利,国家可以在给予足够补偿的情况下强制购买,这也是由于大宋与历史上的西方国家不同,一开始就是由国家资本发动的工业化。
除了专利以外,林凡也对教育进行调整,继续扩大书院的规模和教授知识的范围,为人才提供保证;也批准了一些重要道路建造请求和经费投入。
一切都商量完毕后,天色已经逐渐暗淡了下来。
“本来我还想回去换身衣服,整理下心情,再回来找夫君的。
但这下,有点懒得回去了。”
讨论完政务后,有些疲倦的房芜美靠在了林凡的身侧。
“如果困了就睡一会儿吧,今天我没安排别的事。”
“嗯,那就容我这么做,夫君也陪我一起睡吧,不然晚上我醒了,就不会再让你睡了。”
“你还记着这事啊!?”
“当然,别以为你能逃得掉,哼!”
林凡抱起了房芜美,把她放到隔壁自己小睡的床上,自己也在她身边躺下,准备休息一会儿。
而就在这时
“夫君。”
“怎么,还有工作的事要说吗?”
“不只是,这件事,我也不太清楚是工作的事,还是私事。”
“不管你说公事还是私事,我都会听。”
“那么,我就说了……
夫君回城西,是想要准备北伐,这是真的吗?”
“嗯,是真的。”
“……”
“怎么,心疼你爷爷了?”
“现在的我,无疑是站在夫君这边的,来这边久了,我甚至经常忘记自己是匈奴人的身份。
有时我会想着,如果不是爷爷正好选择了我,或许我会走上和今天完全不同的人生。
有时我也会想着,我的家人们会不会都在骂我,说我没有履行自己的使命,而是选择了夫君。”
“你后悔吗?”
房芜美摇了摇头。
“我不后悔选择了这条路,只是有些遗憾。
无论是父亲的死,还是爷爷的死,我都没有陪伴在他们身边。
就算会挨骂,我也想听听他们的声音的。”
“……”
房芜美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这么多年,她只依靠着林凡,完全离开了自己的匈奴家乡。
“此生我与忽必烈是敌非友,所以也没办法送你回去。
但等宋军攻破元大都时,你便可在他陵前和他说说你想说的话。
我想那一天,应该不会远。”
……
初步得知了江南的情况,林凡也重新忙碌了起来。
为了整军备战,首先便是要重新扩军。
至今为止,大宋施行精兵政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枪械的产能跟不上开战的消耗。但这些年,城西一带的工业区迅速发展,除了官营兵工厂的扩张,大量民用工厂也能在必要时全部转为军用。
因此,林凡直接将江南,京师两个集团军从预备役中征召新兵,数量扩大三倍有余,达到六十万人。
林凡也着手准备开战了。
与此同时,他也决定强化内陆与沿海的联系,为此,必须要推广铁路的建造。
此时,宋朝已经有了在城里铺设铁路的水平,但想开大山搭长桥,却还难以做到,因此,只能从容易走的路上铺设。
(https://www.xvqianqian.com/4246/4246246/11111010.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