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晚唐浮生免费阅读小说更新 > 第六十四章 积极防御

第六十四章 积极防御


古北口其实也处于一处陉道中,其长度甚至与居庸关所在的陉道相仿——军都陉长四十里,古北口陉道比之略长个几里。

        宽度也差不多,「两边陡峻,中有路,仅容车轨」,即宽度都只有「车轨」那么宽。邵树德登上高山,下视整个陉道时,心中不由得感慨万千。

        这种险要之地,放土团乡夫防守的话,都能把敌人死死挡在外面。

        地形就这个鸟样,敌人来几百人、几千人甚至几十万人,效果是一样的,展不开兵力,接触面始终就那么点人。

        他想不明白,这种险要之地,历史上怎么就屡屡被人攻破呢?到底是什么样的「神人」在守?

        即便敌人绕道至关城后方,也必定是小股部队,且轻装疾进,体力大衰,很多武器、甲胃没法携带,粮食也就够坚持几日,这都不能清除歼灭?

        或许这不仅仅是军事问题,还夹杂着政治和经济问题,且必须烂到相当程度,才会造成这种效果,比如一触即溃的神策军,他们的战斗力甚至不如乡勇。

        「边塞镇军,杨卿要多多费心了。」邵树德将目光投向山峦更远处,那里已经一片破败,死寂得宛如鬼蜮一样。

        「陛下尽管放心,交给老夫整饬就行了。」南衙枢密副使杨悦一脸笑容道。

        老杨头到洛阳当枢密副使已经很长一段时间了。老实说,精气神比起当年一线带兵打仗时差远了,以至于邵树德都怀疑年近七旬的他会不会一病不起,就此仙逝。

        有的人,当站在喜欢的舞台之上时,往往容光焕发,精神矍铄。可一旦失去他的舞台,便整日怏怏不乐,再也恢复不到当年生机勃勃的状态。

        杨悦就是这种人了。

        邵树德已经决定,将燕山一带镇军的组建交给他来完成。这比交给其他大将合适多了,隐患也小多了——杨悦这人,在军中的交情很淡,明明出身根正苗红,但因为那脾气、那破嘴、那情商,根本不可能得到别人拥戴。

        所以,他就是个做事的人,很适合由他来组建镇军。「镇军来源,你怎么解决?「邵树德问道。

        「陛下,效节军我看就不错。」杨悦说道:「他们也打了好几年了,虽然谈不上多厉害,但也不是弱旅,当镇军足够了。」

        「你这是给朕出难题啊。」邵树德笑道:「河中、魏博多么富裕,这些军士肯搬家?」「那是陛下你要做的事,臣只管建军、练兵、布防就行了。」杨悦说道:「想当年忠武军余部不就乖乖去阴山当镇兵了么?」

        镇兵也是职业兵,拿军饷赏赐的,与府兵不是一回事。准确说来,他们是边军,家就安在边境附近。但他们的人数并不多,主要负责要地防御,如重要军寨、交通孔道等。边境作战的主力还是府兵,他们将与敌人进行野战决胜。

        如果府兵还不能解决,那么就需要后方进行动员,集结更多的州兵、乡勇,甚至要禁军出征了。

        阴山镇军第一镇、第二镇的主要来源是新泉军及忠武、淮宁二藩镇兵的精壮。前者驻丰、胜,原有八千人,最近刚送去了一千灵州院新兵、一千青唐吐蕃精壮,人数扩充到了一万;后者驻柔州,本有五千众,朝廷刚刚提审幽州俘虏,愿意举家迁移至柔州的,发给路费,编入镇军,共得两千人,故该部即将扩充到七千。

        青唐镇军第一镇有五千人,多为梁怀瑾自己招募的魏博武人,邵树德刚刚准许军额再扩大三千,由梁怀瑾在魏博自行招募,并且要求举家迁移至青海一带。

        这种事情,也就他这种魏博叛徒干得最顺手了。短时间内梁怀瑾没有反叛的可能,至于以后如何整顿,再看。

        如今北平府、蓟州、平州、妫州一带,也需组建镇军。邵树德的计划是一万五千

        人上下,以军寨驻守为主,古北口附近的北口守捉城,就是一大据点。

        「杨枢密你尽给朕出难题啊。」邵树德对他的态度不以为忤,只笑道:「这么快就盯上效节军了。」

        「其实,正在北上的佑***也不错。」杨悦又道:「都是当年朱全忠的老底子,听闻这几年募了一些蕲人、安人、黄人入军,但骨架还在,以老带新之下,战力应还不错。实在不行,把岳州的威胜军调过来算了,反正他们天天在船上打仗,不得劲得很,不如全数北调,反正陛下也不会将他们编为禁军了,对吧?」

        邵树德闻言哈哈大笑。

        老杨头这话,不知道得罪了多少人。

        首先,态度不是很好,让邵树德听起来就不是很得劲。其次,顶头上司折宗本也被他得罪了,居然打威胜军的主意,言语间还隐有奚落、嘲笑之意,讽刺威胜军战斗力低下;

        第三,丁会莫名其妙就被他摆了一道,在杨悦看来,佑***这一万六千多人就该全部拆散甚至遣散。

        不过他的话有一点没错,邵树德确实刚刚对枢密院的官员们透露过,不打算扩大禁军了。

        按照他的原话,「九」为数之极,不会出现十了。目前禁军分步队、马队两大部分。

        其中,步队有铁林、武威、天雄、义从、突将、天德、经略、龙骧、控鹤九支,如果按计划全部压缩至两万五千人的话,则有22.5万人。

        马队则有飞龙、黑稍、金刀、银枪、铁骑、定难、飞熊、银鞍直、从马直九支,计有10.6万余人。

        两部相加,禁军总数超过了三十三万,其实很庞大了,邵树德甚至想继续压缩。

        其他部队,都非禁军,无论是老部队还是新部队。而既然当不上禁军,那就是需要处置的,或者年老退役,或者转为地方州兵,或者去边塞当镇兵,或者去当府兵,甚至是战阵上消耗掉——当然,如果他们愿意解甲归田,回家种地,朝廷也是欢迎的。

        这种消息当然是瞒不住的。邵树德也没打算瞒,不然他也不会在公开场合对外「吹风」了。

        他非常理解史上朱全忠宁可得罪中原武夫,也要将禁军员额从二三十万压缩至十五万人以内的决心。

        他这样做可能确实带来了一些副作用,但却给后面几个朝代拆除了一个大炸弹。所有反噬由朱全忠一力承担,他的王朝也灭亡了,人死债消,武夫们有气去挖他家祖坟好了。但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却得以轻装上阵,留在禁军的都是精锐,朝廷军费开支也能养得起,然后以此威压各个藩镇,继续削藩。

        说到底,还是这个时代的养兵开支实在太大,自古未有。一个兵包吃住不说,养活全家还绰绰有余,而是这个「养活」还是生活水平极高的状态,县城吏员的开销大概也就这个水平,着实离谱。

        三十多万禁军,负担实在太沉重了。北宋赵大刚当上皇帝那会,地盘比邵树德如今稍小,也就二十万禁军,到赵二那会人数才开始飞快增加。邵树德的最终目标,还是把禁军压缩到三十万人以内、二十五万人以上,辅以州兵、镇兵,差不多也就够了——州兵的数量,未来也会慢慢削减,虽然他们开支较低。

        「饭要一口口吃。」邵树德瞪了一眼杨悦,道:「有些话,不要大嘴巴四处宣扬。你吃亏

        就吃亏在这上面,一把年纪了,还不改改?」

        「改不了了,也不想改。」杨悦满不在乎地说道:「陛下,燕山镇军最好有两万人,至少一万五千以上。居庸关目前还是控鹤军一部在守御,未来将填充上镇兵。清夷军离开临渝关后,也需要人。北口这边有两处,一者北口城,二者东军城,都需要兵。」

        邵树德点了点头,认可杨悦的这个

        说法。

        其实就是小路不管了,只抓住三处大道即可。因为只有居庸关、古北口、临渝关三处是可以「通方轨」的,其他都是崎岖小路,或许可以过人和马,马车的话就太困难了。甚至于,居庸关、古北口的马车通行条件也很一般,临渝关才是通衢大道,是重点。

        这也是唐代的防御策略。

        北齐、隋代都是修长城的,但唐代不修,只在重要地点筑城驻军。甚至这个城池也是草草修筑的,防御设施远远不如藩镇混战百余年的中原内地。

        这种军事部署,很明显是放弃小路了,让你来,你来了后咱们野战决胜负。

        当年三受降城修不修瓮城就曾经激烈争吵过,原因就是有人认为城防设施完善了,会让士兵们心理上有依托,不敢出城与胡骑野战。

        就这种钢铁猛男的思路,你就别指望像其他朝代那样修筑长城,一个幽州搞几十个军事堡垒,层层设防,四处堵截了,不可能的,也没这么多兵。

        杨悦方才提到的东军城叫做「东军守捉城」,原本是幽州镇在山后的驻军据点之一,位于后世滦平一带。

        从北口城出发,向北走五十里,过摘星岭,然后再走约百里,至东军守捉城。历史上刘仁恭主政幽州时代,就经常过摘星岭,去草原上烧杀抢掠,甚至还在霜降后烧草原——枯草被烧,契丹人便难以储备足够的过冬干草,只能求和,与刘仁恭虚与委蛇,默默等待他的本钱被晋军、梁军消耗光,再找回场子。

        东军城往东北走二三十里,有墨斗军城。再往外有个二十里,差不多就是幽州镇强盛时与契丹八部的默认分界线了。不过在幽州势力全面撒离山后地区后,契丹人以及他们的附庸部落开始向南侵占,直到前年那场大战,被一次打回原形。

        「山后地区的防务,尽快恢复起来。」邵树德说道:「兵的事,朕来想办法,不用你操心。」

        邵树德其实是认可杨悦的布防思路的。幽州镇都知道山后地区的重要性,并在那里筑城、驻军,附庸部落为己用,他又怎么可能比燕人干得还差呢?

        他始终认为,历史上明朝定都北京,却放任山后地区被蒙古部落占领,失掉了燕山防线的缓冲区,是非常不明智的。

        诚然,从幽州穿越燕山送补给比较困难,成本较高。但山后地区的农业条件其实没那么差,清代都能大面积垦荒,唐代的驻军家属也垦荒种地。实在不行的话,让附庸部落上供,总是有办法的。

        这些部落也很现实。有敌人过来,你出城野战,帮我们把敌人赶走,我们为你提供牛羊、战马甚至兵员,互帮互助,共同构成防线,你连长城都不用修,不好吗?

        这也是邵树德一直以来的思路,在长城后严防死守,屯驻数量惊人的大军,或许财政上的开支更大。

        积极防御策略,花的钱未必就更多。虽然也不是没有坏处,比如唐时范阳、平卢二镇的边将「擅启边衅」,契丹人不想反,我逼你反。但有些事,应该没人做得比玄宗更糊涂了.....吧。


  (https://www.xvqianqian.com/48/48613/73665201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