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接下来怎么办?
朱元璋坐在这个位置这么多年了,什么样的魑魅魍魉没见过,像这些人两面三刀,阳奉阴违的人他见多了,自也懒得再与他们说什么当初是他们请旨鼓励私人出海的。
他把朱允炆叫过来,也是要让朱允炆瞧瞧这些人的嘴脸,看看他选中的同盟都是些什么尿性。
就现在的朱允炆, 即便是没有朱大福,朱元璋也不会考虑把这个位置传给他了,他连这些人都驾驭不了,将来还怎么驾驭天下?
朱元璋手捧着朱大福尝试写的《水浒传》津津有味读着,彭经,薛诚等人则静静侯在一旁。
朱元璋不说话, 这些朝臣自不敢发出任何声音, 整个东暖阁落针可闻, 气氛别提多压抑了。
大概过了近半个时辰的功夫,外面才想起了蒋瓛的声音,道:“陛下,二太孙过来了。”
朱元璋仿佛没听到蒋瓛所言,继续面露微笑盯着书本的动心,片刻功夫把一章看完之后,这才放下书本开口,道:“进来吧。”
朱元璋开口,外面守着的小太监,这才撩起门帘把朱允炆放了进来。
朱允炆进来后目不斜视,完全没在彭经,薛诚那些人身上多瞧一眼,只规规矩矩的与朱元璋见礼。
见礼完毕,朱元璋这才开口道:“允炆过来了,你们有何要说的就说吧。”
这些人既然敢把朱允炆往朱元璋那里告,即便是当着朱允炆的面也没什么不好说的。
当即,彭经开口道:“当初是二太孙让臣等几个往顺帆海贸投些钱,说是等回航之后能分红, 臣等也是看着二太孙的面子才出了钱,现今顺帆海贸出了问题,二太孙理应赔偿臣等些损失,即便不是全额,也应该赔一半。”
彭经出言,其他人纷纷点头,道:“是啊,是啊...”
朱允炆在郭意远那里已经受了气,没想到到了朱元璋这里还要受这些朝臣的气。
朱允炆在朱元璋面前一直都想表现自己的能力,这些朝臣哪怕是在私下里与他要这个钱,都好过他当着朱元璋的面说这些。
这不是在打他的脸吗?
朱允炆那脸上带着愠怒,想起这群人当初因他送他们顺帆海贸的股份对他感激涕零,更是承诺要与他站在一条阵营,仿佛能为他随时去死。
这才多久,这些人就翻脸了?这翻脸速度都堪比翻书了。
在这些朝臣都说完之后,朱元璋这才问道:“允炆,你怎么说?”
对朱允炆,朱元璋还是了解的。
他做这些或许是有与朱大福一较高下的心思,但绝没有与顺帆海贸联合起来诓骗朝臣钱财的心思。
像朱允炆这个位置,钱财不过是身外之物,最主要的还是h权势。
朱允炆压着心中的火气, 解释道:“皇爷爷,孙儿保证,孙儿做这些只是想让这些朝臣额外赚些钱补贴家用,孙儿本身与顺帆海贸绝无其他交易。”
你说没有就没有谁信呢?
很明显,朱允炆的这个说法或许能让朱元璋取信,去世没办法说服那些朝臣的。
在朱元璋没发表意见,也在那些朝臣还没来得及说话的时候,朱允炆随之便开口,道:“既这样的话,孙儿愿自己出资赔偿这些朝臣的损失,只不过数目颇大,孙儿一下拿不出这么多来,还得是慢慢来还。”
这个钱是不应该朱允炆来出的,为了能在朱元璋面前有所表现,他出了这个钱也不是不可。
朱元璋都还没说话呢,薛诚随之开口,道:“即便是慢慢来还,那也得定个期限。”
朱允炆要养自己的心腹,除了朝廷的日常俸禄之外,他也需时不时的拿些奖赏出来。
朱元璋勤俭治国,对子弟要求也严格,朱允炆能用的钱本就不多,除却给那些心腹之外,他手里的结余真的不多,偿还这一万两,对于他来讲的确不甚容易。
这些朝臣的咄咄逼人,让朱允炆心中狂躁的因子开始蔓延。
朱允炆正欲开口,朱元璋一拍桌子发话了,斥责道:“想的倒是美,你们当初别管是因为允炆的身份,还是真的看中了海贸带给你们的利益,你们在拿钱的时候就该想到你们这个钱除了能拿来分红,也可以打了水漂,既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现在出了问题倒是跑到咱面前叽叽歪歪的让咱怕说话补齐你们的本金了,天底下哪有这么好的事情?”
此事不管涉及到谁,朱元璋都绝不能让此风蔓延的。
此风若是蔓延下去,出钱的时候说的好,当出来事又要拿回投资的那一部分钱,这不仅仅是对信义的践踏,更是对商贸发展的破坏。
臭骂了一通朝臣之后,朱元璋转而又对朱允炆,道:“他们当初既已拿了这个钱,用吴王的话来说,那就说明与你风险共担的,出了事需你们共同承担,而不是要你反过来在负担他们的损失,咱再这里说了,这个钱不必给他们。”
朱元璋这话虽说是向着朱允炆说的,但话里话外提及的都是朱大福,朱允炆又怎能高兴起来。
朱允炆没当即表态,朱元璋随之又问道:“听到了没?”
朱允炆回过神来,瞅了一眼那些朝臣,只能是拱手冲着朱元璋回道:“孙儿遵旨。”
朱允炆表面答应朱元璋,倒是可以私下里再把这个钱给了这些朝臣,好为自己赚取一个好名声,同时也能拉近与这些朝臣的距离。
只不过,这些人阳奉阴违,能在他背后捅一次刀子,那就能捅两次。
朱允炆表态,朱元璋直接呵斥那些朝臣离开。
那些人鼓足勇气来朱元璋这里告状,也不过是碰碰运气的,认为当着朱元璋的面,朱允炆即便再难也会拿这个钱的。
事实证明,朱允炆的确是妥协了,只不过最后被朱元璋拦下了。
从东暖阁出来后,几人交流心得。
薛诚主动开口道:“此番事情一出,我等与二太孙怕是撕破脸了。”
这肯定是事实,他们都这么坑了朱允炆,朱允炆哪还会再把他们引为心腹?
彭经进入官场的时间比他们久,所见比他们多,自也要比他们沉稳。
“储君未定,但二太孙的可能越来越小了,即便是三太孙都不可能是二太孙了,二太孙屡屡犯错,屡屡被罚,一个将要定立的储君是需要人品,能力各方面都过关,即便是有错也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
另外,黄子澄那是二太孙的授业恩师,是最合适的辅政大臣,现在他都被发落到倭国去了,二太孙的班底越来越薄弱,这完全就不是对一个待立储君培养。”
看出这点的不止彭经一人,只不顾朱允炆不愿认命,还想再在这些事情上折腾罢了。
彭经所言,得到了其他同伴的附和。
正说着,朱允炆也从东暖阁出来了,现在这个时候他们见面也尴尬,几人也只能是招呼着前面先走。
短短一日时间发生了这么多,朱允炆也有些心力交瘁,他得歇歇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了。
(https://www.xvqianqian.com/572/572078/703236809.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