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千小说 > 铁血残明 > 第二十五章 大江

第二十五章 大江


“清溪便种稻,秋晚连云熟。

        不待见新春,西风香自足。”

        唐为民骑在马上,半眯眼睛悠然吟讼。

        七月间桐城乡间到处都是金色的稻田,无数农人在田间劳作,一些收得早的稻田中扎起一堆堆的稻草,未收的田中则散布着一些带竹篱的草人,偶有孩童成群结队在田间追逐秧鸡,正是农家丰收季节。

        庞雨听罢连忙奉承,“本以为唐大人只是公门能吏,岂知还能吟诗作赋,如此文采小人佩服佩服。”

        庞皂隶正继续着他查仓的行程,从预备仓之后,又检查了同在县治的丰豫仓和便民仓,这两个仓廒规模少得多,相同的是也没有丝毫粮食。

        庞雨自然也没放过两个仓子,依样画葫芦敲了一笔竹杠,查完了县治的三个仓廒,唐为民今日便安排去桐城另一个经济要地,枞阳镇。

        因为枞阳离桐城较远,女帮闲不太方便同去,庞雨只带了何仙崖,一行人清早开门便出城,此时刚离了城厢不远,附近还是浅丘陵地貌,但平坝间已有成片稻田,让唐为民这个文人颇有兴致。

        唐为民听了庞雨的奉承后一愣,随即谦虚的道:“为兄若真能写得出如此诗词,也当得庞小弟的佩服,可惜这是苏辙所作的《云芗阁》,写的是龙眠山,都是我桐城之所在,却是一北一南,为兄觉得应了此处的景,是以随口念出。”

        庞雨马屁拍在马腿上,他是知道苏辙,却哪里知道他这些冷门诗词。

        不过他脸皮厚度足够,倒不觉得尴尬,顺着唐为民的话道:“大人腹有诗书确实无疑,只是小人才疏学浅,见识得少了胡乱说,叫大人笑话。

        以小人这点见识,大人说是自己写的,那小人也绝不知晓,大人却直爽相告,绝不将前人所作据为己有,光是这份胸怀,便不是常人能比,方才小人只是佩服大人文采,如今反更佩服大人的为人了,只因文采还可后天补足,品性却是天生成,寻常学不来的。”

        唐为民虽是吏目,毕竟是读书人,科举一途没有走通,在明代科举为重的社会氛围中,他在上官面前是有点自卑的,刚刚在庞雨面前收获了文化上的优越感,心里本有点自得,连带看轻庞雨这个下里巴人,此时听了庞雨的马屁,倒觉得庞雨知情识趣,不由哈哈笑道:“庞兄弟真性情。”

        “小人性情是真的,不过腹中无才也是真的,看着这美景亦无话可说,只能说句咱桐城好地方。”

        唐为民谈兴也高,“西边山水相连,东面稻熟连云,咱们桐城真是好地界,就今日要去的枞阳镇,亦可称人杰地灵,远的不说,本朝之初入阁辅政的何如宠老大人,便是枞阳人。

        虽是致仕了,但本朝复起的阁老亦不在少数。

        果然今年年中时,辅周大人致仕,朝中便推举何大人回朝当辅,据说都走到半途了,最后不知怎地没去,就差了那么些许,但说不得哪天就真去了。”

        “还有这事,要是何大人当了辅,咱桐城可有光了。”

        唐为民一边说一边痛惜,“谁说不是,听闻是一个叫姚康的幕客劝说,让何大人改了主意,确实可惜了。

        再远点说,熹宗朝的左光斗,万历三十五年的进士,那也是枞阳人,方家的方光美、方孔炤,今年的进士光时享,阮家的…阮大铖,嗨,这人不说也罢,但都是枞阳出的进士,诗书传家确是真的。”

        庞雨没听过什么阮大铖,他此时已经骑行了十余里路,这马鞍硬得出奇,骑术不佳的庞雨大腿内侧火辣辣的痛,心思都分在调整坐姿上。

        作为政府的基层工作人员,原本皂隶是没资格骑马出差的,但唐为民考虑他是县丞近期的红人,要马的时候专门到快班为他调了一匹,还配了一个马夫跟随照料马匹,算是特别优待庞雨,没想到反让庞雨吃尽苦头。

        所以虽听唐为民言犹未尽,庞雨也没心思追问。

        一路上听唐为民说起,枞阳镇读书当官的人确实很多,枞阳的有钱人也是桐城最多,古代说穷文富武,但实际上无论文武,家里没点根基都是难以供养的,枞阳出的进士多,也在情理之中。

        唐为民是桐城练潭人,对本地掌故了如指掌,路上谈谈说说,庞雨倒不觉沉闷。

        但枞阳实在远了些,唐为民不愿太赶,晚间还在半道的铺社歇了一晚,第二天庞雨大腿和屁股都痛得厉害,走路也受影响,骑一会走一会,好不容易熬到午后才到了枞阳镇。

        枞阳镇的仓房有红沙洲常平仓、下枞阳廒房、镇仓廒等六处,其中三处是社仓,主要是民间自己管理,与预备仓等官方仓库的地位有所差异,能管社仓的,都是地方大户大族出的人。

        下枞阳仓廒则是存放的漕粮本色,那里有专门的漕仓署管辖,这个地方是个检查的重点,漕粮比不得地方自己的,每年有定额需往京师送。

        就庞雨所见,管理虽然也混乱,但比起其他几个地方仓廒要好一些,毕竟地方能少,京师的不能少。

        唐为民一到就进了下枞阳仓,几乎所有检查都亲自经手,不知是因为下枞阳仓太重要,还是这里属于他的自留地。

        庞雨知趣的毫不过问,只在仓廒中略微查看一番,便出门在枞阳镇附近闲逛。

        枞阳镇因为规模庞大,还分为枞阳镇和下枞阳,彼此相距五里,要说是两个镇也是十分合适。

        庞雨此时所在便是下枞阳镇,眼中所见,下枞阳镇确实是比县治还繁华的所在,此地濒临长江,镇外便有港口直通江河,两岸商货仓廒连绵不绝,形成了几个热闹的交易市场。

        枞阳得益于贸易的繁荣,便不断吸引人口前来定居,下枞阳以“大街”为中心,民居远远的往四面延伸,据庞雨的观察,居民数量不会少于桐城县治,庞雨对这种活跃的商业城镇感觉更亲切。

        何仙崖随在庞雨身边解说着,他也很乐意出这种差,因他来过枞阳两次,此时落后半个身位,便临时充当导游的角色。

        “二哥你看,这两条小沟,便是从来时看到的月儿湖引来,枞阳周围种鱼田最多,尤其以龙井荡中肉味最为鲜美,漕仓署晚间定然要请二哥去品尝一番。”

        桐城周围塘湖很多,县治里卖的鱼又多又便宜,庞雨对枞阳的鱼肉没多少兴趣。

        他却对下枞阳的港口产生了不小的兴趣,枞阳港其实就是一段靠近城镇的河岸,岸边商船和漕船鳞次栉比,不断有船只起帆离去,河道上舟船往来,显示出繁荣的商业活动。

        “三弟,枞阳此处如此多船,都是拉些什么货品?”

        何仙崖指着旁边那些商家的仓廒道,“八成都是粮食,咱们桐城雨水充足土地肥沃,产粮一向丰厚,每年有粮商从附近收购大量粮食,再过得一月,到收熟的季节,各条河道粮船相接,就从这下枞阳顺大江贩往江南一带。”

        庞雨点点头,枞阳这里从经济上看,应该过桐城县治,因为水运是此时最便宜最有效率的运输方式。

        庞雨来了这些日子,虽然以前对桐城的位置不太清楚,但安庆府是知道的,就在长江边上,听周围人老说大江,也猜到就是说的长江,忍不住问道,“从此处到大江还有多远?”

        “出下枞阳往南几里,就能到大江岸边。”

        “这么近就能到大江?”

        见何仙崖点头,庞雨转身便往仓库大步走去。

        何仙崖在后面追着大喊,“二哥这是去哪里?”

        “去看大江!”

        庞雨回仓取了马,带着何仙崖出了下枞阳仓所在的东风口,过红沙洲到了河岸街,顺着河道往南而行。

        出得镇外,四周星罗棋布着大小塘湖,沿河更有整片的圩田,圩田之上是修筑整齐的大埂,排插条石井井有条,宽阔之处可达丈余,路侧遍植绿柳。

        大埂在庞雨的视野中无尽的延伸,适逢秋色,江湖内灌,石堤柳荫,差池映带。

        石堤两旁交错着稻田鱼田,青黄相间色彩斑斓,波光之中天光云影,庞雨便如行走于五色的水乡梦境,忘却了身在何方。

        即便是前世他也没有见过这样的景色,沉醉中不觉时间流逝,纵马南行到一处两河交汇的地方,前方水天交接,大河之上江流滔滔波光粼粼,磅礴的气势顿时将庞雨从迷幻的美梦中唤醒。

        “长江。”

        庞雨喃喃道。

        河道之中两艘漕船正在汇入长江,江面航道中片帆点点。

        庞雨认真的看着江面,每当船影消失不久,便又有新的船只从远处出现。

        庞雨策马立于江边一动不动,如同石雕一般看着江面,眼神不停闪动,细数着江面船影。

        过了一刻钟,何仙崖才气喘吁吁的从后方赶来,一到庞雨身边就摊在地上,喘息了半天才道:“二哥你不是腿被磨痛了吗,跑几里地就为来看一眼大江?”

        庞雨低头看着何仙崖道:“我方才在数江上过了多少船,这不是大江,这才是大生意。”


  (https://www.xvqianqian.com/6/6947/3042216.html)


1秒记住千千小说:www.xvqianqian.com。手机版阅读网址:m.xvqianqian.com